APP下载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

2021-11-30闫志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体育课堂教学

闫志光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体现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身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从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师资队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进与创新,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以及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1-0170-02

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在品德以及人格方面获得提升,其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近视眼”“亚健康”等问题非常普遍,这一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外,为了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国家开始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严重,很多教学工作者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形式单一还内容枯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学习,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对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身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从当前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最终才能实现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稳步发展,这也是本文接下来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現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最终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影响,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师资队伍上来看,很多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自身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不够到位,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很多科学的教学思想以及观念得不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导致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进程放缓;其次,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很多教师过度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术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不够到位,让学生养成了“轻理论,重锻炼”的学习习惯;最后,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内容繁杂,博而不精”“面面俱到,面面不到”“内容陈旧,不符合学生需求”等问题,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对于一些项目的练习犹如“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而当今社会中流行的新型体育项目并未出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对此,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另外,从教学手段上来看,多数教师采用的都是一些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且枯燥,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与反感。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首先,学校应当发挥骨干型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能力为评判标准提拔一些优秀教师组织教学工作;其次,学校应当注重加强对当前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考核,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最后,学校应当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与支持,提升体育教师的薪酬待遇,吸引一些社会中优秀的体育专业相关人才前来任职,不断为自身补充新鲜血液。另外,学校应当完善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为教师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对教学能力出众的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打造出一个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团队。

(二)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首先,从高校教师层面来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教学改革工作的认识,能够意识到原有教学思想中的不足之处,能够通过上网查询或者与同事之间进行交流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身为教学工作者应当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能够深入学生群体中去,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能够按照学生的兴趣点来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体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因此也没有对体育课堂予以充足的重视。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深刻含义,需要让学生明白健康的身体对自己今后工作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教师以及学生都对体育课堂予以充分的重视,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才能得到顺利的开展,以往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三)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首先,对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教师应当做到详略得当、精心设计。一方面很多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中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存在重复现象,教师则应当减少相关课程安排,进而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一些新知识上面。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从市场中与体育相关的职业岗位着手,适时地增加一些新型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例如,瑜伽、健身操、广场舞、轮滑等,很多项目对场地、设施等要求简单,男女皆宜且实效性高,这些集娱乐性以及实用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非常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以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其次,学习体育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工作提供基础性保障。对此,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之外,还应当注重向学生普及体育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老师应带领学生提前查看体育器材以及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发现则提前排除。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开展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传授学生遇到紧急状况之后的应急方法,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观念,让学生养成健康运动的良好习惯。

(四)不断更新体育教学手段

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助力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对提升高校體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手段方面多下功夫,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与动力,进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少不了要给学生讲解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然后将需要教学的动作技巧拆解成多个步骤,再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这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及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很好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当注重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体育学科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将体育锻炼当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应当从这一点出发,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如“篮球组”“瑜伽组”“田径组”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积极练习,利用课上时间组织其开展一些竞争性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关注一些体育相关的新闻赛事,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一些市级或者省级组织的马拉松等集体性运动。让学生将这种喜爱延续到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综上所述,现如今,高校原来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与弊端,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对于体育职业院校而言,为了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必须从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体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等方面着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以及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上官福忠.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4):177-178,180.

[2]任鹏.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181-183.

[3]王海鑫.基于学生兴趣培养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0):99-100.

[4]刘楠.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2):131-132.

[5]陈婧.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观察(上旬),2019,8(7):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体育课堂教学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