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育:如何避免误入“雷区”

2021-11-30王喜海

教育家 2021年46期
关键词:雷区字形识字

王喜海

彤彤从小就喜欢看书,有段时间,她愿意逐字指认封面上的字,我意识到她可能到了识字敏感期,就给她买了识字卡。通过图片和我的讲述,彤彤当时能记住一些字,但她记住的往往只是图像,如果把图像挡住,只看汉字的话,就又读不出来了,除非我提醒她。而且,这种简单的机械记忆,她记得不牢,非常容易遗忘。到底怎么做才能保证彤彤所接受的识字教育是适合她的?由于识字结果不理想,我还担心她需要我一直陪伴,只喜欢亲子阅读,不能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

彤彤还在上中班,就算认字少我也不太担心。可孩子自己会有想法,例如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有时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信心受到打击。提前识字,孩子上课会不会不认真了呢?又该怎么提高孩子的兴趣呢?

—— 一位焦虑的妈妈

彤彤的表现说明幼儿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且他们的识字活动具有一定特点;彤彤妈妈的困惑说明虽然有些家长重视识字教育并采用某种方法在引导幼儿识字,但他们对适合的识字方法和识字的潜在消极影响抱有疑虑。

之所以如此,跟当下识字教育的社会背景有关。某些民办园在开展识字教育时,采用机械记忆式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化识字。这种“小学化”识字教育被教育主管部门一再禁止。因此,让一些园长和教师形成了“识字教育是不可碰触的红线”的印象。公办幼儿园一般不开展系统的识字教育。这就导致近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幼儿识字教育相关问题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针对上述困惑,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幼儿具有识字能力,会自发地进行识字。在阅读绘本类书籍时,彤彤愿意逐字指认封面上的汉字,有了自发的识字行为。事实上,汉字在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有些幼儿一出生就对汉字这种字符感兴趣。如某咿呀学语的幼儿看到汉字时就指着说“字”。通过日常生活或绘本阅读,幼儿能够自然地认识一些字。一般来说,达到100-200个字,幼儿就逐渐能够自主阅读书籍。

识字涉及三个要素——字音、字义和字形。当这三个要素建立起稳定联结时,幼儿就认识了某个字。从媒体报道看,有幼儿一岁半开始有识字兴趣,有幼儿两岁已经认识1000个字,有幼儿4-5岁时在两周内认识了300-400个字。这些幼儿对识字感兴趣并达到一定识字量的时间并不一样。那么,幼儿多大开始能够识字?这个问题涉及相应的身心发展基础。

在生理层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机能的持续成熟为幼儿识字提供了可能。语言中枢中的阅读中枢在两岁前基本成熟,神经系统的髓鞘化也在幼儿后期(5-7岁)基本完成,这些都为幼儿识字且保持有关记忆奠定基础。我国一些学者分别以不同年龄幼儿为对象做识字实验,结果发现:2-3岁幼儿已经具备识字能力;3岁幼儿与5-6岁幼儿的识字能力相当;4岁幼儿每周可识3-4个字;5-6岁幼儿具有普遍的识字可能性和巩固性。这些实验研究说明,从两岁开始幼儿就可以识字了,但不同年龄开始识字的效果不同。

在心理层面,幼儿特有的整体认知模式使其适合于识字。因左脑逻辑思维发展不充分,幼儿主要靠右脑的整体模式识别认知事物。幼儿初学汉字时,不像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那样先理解后记忆、先局部后整体,而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局部。两三岁幼儿在识字时,把汉字看成一个由若干线条组成的完整图形加以识别,根本不去理解表音、表意、象形等字的内部结构关系。这恰如照相机照相那样,是一种整体识别。同时,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是一种简化了的图形。幼儿只要能够识别图形,就能识别汉字。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型特点,都有利于幼儿识字。

早期阅读研究发现,幼儿在尚未接触书面语言以前,就对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文字、符号和图案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和兴趣,会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去推测、辨别它们的意义。新西兰学者克蕾称之为“读写萌发”。观察身边的幼儿,会发现他们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出现在正式接触书面语言之前。如某两岁幼儿入读的托班,用英文字母表示学号,她很快认识了自己的学号“P”,在停车场或其他地方一见到它就说“这是我的P”,而把其他英文字母统称为“我好朋友们的字母”。同样,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经常接触的汉字,诸如个人姓名、商店名称等,3-4岁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识别有关汉字。

根据识字特点,采用适当方法。4-4.5岁是幼儿识字的敏感期。彤彤愿意指认绘本封面上的字,就属于在敏感期对识字产生兴趣的表现。在识字敏感期,有些幼儿对在商店、饭店、电梯间、马路、公园等场所遇见的每个汉字,都想搞清楚它的字音和字义,并反复念叨。这类自发识字活动持续下来,幼儿的识字量会有所增加。

彤彤妈妈发现彤彤到了识字敏感期,购买识字卡引导其识字,却发现这种机械识字效果不理想。为何幼儿在绘本阅读时反复指认封面上的字后能记住,但借助识字卡识字却记不牢呢?这是由于二者的情境和过程不同。指认绘本封面上的字时,彤彤已经熟知了字音和字义,经过若干次指认字形后,把某个字的音、义、形统合起来,就认识了它。但在借助识字卡识字时,彤彤可能只关注了字义(图像)和字音,而忽视了字形,没有建立音、形、义的联结,也就没有真正识字。所以,一旦把图像遮挡住而只看汉字时,彤彤就读不出来。据我实际观察,利用识字卡识字时,幼儿更愿意看的是识字卡中的“图像”,边看图像边发出读音,而很少看另一面的字形。若停留在这一步,幼儿实际上并未识字。因此,利用识字卡识字时,在幼儿看“图像”知晓字义后,家长或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整体识记字形,并以此为重点,确保音、形、义建立稳定联结。此时,可以让幼儿用手指反复比画字形,加以整体掌握。但这种简单机械的记忆方法并不能讓幼儿长期记住某个汉字。我们可以让幼儿观察某个汉字的典型特征,记住其字形,如“雨”字有四个“点”,表示有很多雨滴。这种联想记忆方式的识字效果要更好一点。

实践证明,要想保障幼儿的识字效果,就要把识字与一定的生活情境、阅读情境、游戏情境相结合。如区角名称的相关汉字,因幼儿日日接触,就易于认识。在幼儿认识个人名字的基础上,教师把全班幼儿姓名的相关汉字汇集成一张字卡,让幼儿一起多次认读,他们就能够认识这几十个字。同样,家长可以在家里各种物品上粘贴字卡——“沙发”“茶几”“餐桌”等,在幼儿有兴趣时引导他们认读,他们也能认识这些字。幼儿园一度流行的“听读识字”——让幼儿一边听读熟悉的故事,一边逐个指认故事文本中的汉字,也可以进行有效识字。

除了“听读识字”,还有十几种幼儿识字方法被证实是有效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张宗麟等人就开展过系统的识字教育探索,提出了方块字法、圆球子法、游戏歌谣法等妙趣横生、游戏性强的识字教学方法。陈鹤琴之后,学者们还提出了游戏识字法、联想识字法、听读识字法、字源识字法等。

我和团队成员曾经在幼儿园大班做过游戏识字法实验研究,在幼儿熟悉的绘本故事中挑选与标题、人物、动作及情节发展密切相关的实字、实词,设计成系列游戏活动,包括“故事地图”“汉字蹲”“汉字连连看”“汉字小侦探”等,通过整体感知汉字,关注字的构成、形成部件意识,建立音、形、义牢固联结等三个阶段,不断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拓展幼儿的识字经验。实验证明这种基于绘本阅读的游戏识字法是行之有效的。

摆正目标,开展适度识字教育。彤彤妈妈虽然不在意彤彤的识字量小,但却担心彤彤会跟同伴比较而自信心受打击,又担心彤彤提前识字会导致小学上课不认真以及识字兴趣无法持续。彤彤妈妈的困惑不仅涉及幼儿的识字量,更触及幼儿识字教育的目标问题。

幼儿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宜,目前还没有一定标准。陈鹤琴曾经编制过一个200多字的幼儿字表,也明确讲过:“幼儿园对儿童进行百把个汉字的教学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我国还有学者指出:“幼儿一般掌握200-300个字词,达到能独立阅读低幼读物的水平即可。”这种识字量可以作为大致参照。但因幼儿的识字兴趣有个体差异,他们达到这个识字量的时间可能参差不一。我曾听人说,其女儿在4岁多时对识字萌生兴趣,先借助识字卡组词造句,再接着把句子编成故事,接连玩了两周,认识了300-400个字,识字量出现井喷。如果没有识字卡这种识字资源,也没有家长的适时引导、鼓励,甚至跟她一起玩造句、编故事的游戏,就不可能发生这种现象。那些识字兴趣没有得到有效引导的幼儿,在学前期结束时也认识不了几个字。即便有家长或教师的引导,多数幼儿的识字量也是缓慢累积的。家长或教师没必要比较幼儿的识字量,也不应鼓励幼儿炫耀识字量。这样就避免了幼儿因此产生自卑情绪或心理压力。

在目标任务上,幼儿识字教育和小学生识字教育有明显差异:幼儿识字教育无识字量要求,不追求非要认识多少字,但小学生识字有明确任务,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幼儿识字教育的目标,不注重识字量的达成,却注重识字兴趣的激发和识字经验的丰富。

事实证明,教师或家长及时回应和鼓励幼儿的识字行为,有助于激发其识字兴趣。当幼儿询问区角名称、绘本标题、商店名称时,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及时回应,自然告知这些字的读音,并鼓励幼儿自己读一读,这样可以激发他们认识更多字。但强迫性的识字教育,会给幼儿造成一种外部压力,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还可能使他们逐渐丧失识字兴趣。如在幼儿没有内在识字动机时,有家长指着绘本中的某个字,让幼儿去观察其特征,并询问:“这个是什么字啊?”幼儿却推开书本,转身走开了。

激发幼儿识字兴趣不能急于求成,丰富幼儿识字经验也要逐步進行。例如,满5岁后,幼儿有了明显的部件意识,开始关注字的间架结构和组成部分。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躯体动作表示字形,如两腿跨开一步,平伸双臂,说“这是一个‘大字”。也开始能够发现有些字中有相同部分,如发现“和”“部”“品”等字中都有“口”字。此时,家长或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玩“火眼金睛”的游戏,把几组字形相近的字做成字卡,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辨认差异,逐渐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和构字规律。3-4岁幼儿识字时不关注字的间架结构,就没必要培养这种部件意识,让他们通过多次指认,对字形进行整体认知即可。

方法得当的识字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丰富幼儿的识字经验,而且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这包括: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培养热爱学习的情感和认真学习的习惯,促进自信心、自我意识、独立性发展等。这些益处能为幼儿后续的小学学习乃至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彤彤妈妈所担心的那种上小学后上课不认真、失去识字兴趣的现象,可能源于“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过早扼杀了幼儿的识字兴趣和新鲜感,而在大量识字的同时却没有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其书面语言学习没有得到系统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雷区字形识字
谨防“勾股”中的“雷区”
你要避开的 “雷区”
因式分解八大“雷区”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