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圈”社交,网络与现实泾渭分明

2021-11-30周丽

教育家 2021年44期
关键词:饭圈追星英语老师

周丽

“如果我是三分钟热度,那你就是我的第181秒。”这是14岁的童心(化名)微信朋友圈里的最新发文,下面配着新晋女明星虞书欣的四张写真照。几天前,她的微信头像换成了写有“虞书欣出道5周年快乐”的图片。再看微信号,前面的一串字符是ysx19951218(虞书欣的名字拼音首字母和生日)。浏览她的朋友圈,也几乎都是与虞书欣有关的照片、短视频。

童心“粉”虞书欣的理由是,“她特别优秀”。“她出道第二年就参加了一个综艺节目;她演戏特别努力,受伤了也不用替身,去年提名了金鹰奖;她还会唱歌,学习也挺好的……”提到自己的偶像,童心如数家珍。

作为一名以学业为重的初中生,虽然未到“饭圈”狂热粉丝的程度,但追星这件事已渗透进童心学习之外的大部分生活。现实中,童心会追所有虞书欣参演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用零花钱购买虞书欣的专辑、周边产品;在一场童心妈妈同事的婚礼上,她还上台展示了一段虞书欣在综艺节目里表演过的歌舞……

“追星”的概念,童心是在去年玩抖音、刷微博时才知道的。她浏览了一百多个虞书欣粉丝的抖音内容,关注了几个活跃度比较高的账号。在微博上,经验尚浅的她正在努力刷等级,因为粉丝之间“互通有无、结成组织”都会找等级比较高者或者“老粉”“大咖粉”,而这些人,“低级”粉丝很难加到他们的微信。为了升级,童心常常忙于签到、打榜、赚经验、刷微博、做数据。“做数据就是让别人刷到我的微博,然后来‘粉虞书欣。粉丝多、数据好,她就有可能获各种奖。”

童心表示,之前没怎么交过网友,网友多是通过“粉”虞书欣认识的,这些粉丝网友天南海北,大都是大中小学生。交网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虞书欣,交流她的动态、交换她的照片。

最近,虞书欣的生日将至,微博上的一个“大咖粉”组建了一个群,征集、遴选粉丝合录一首虞书欣的歌,计划剪辑制作成视频,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活动邀集了200多个粉丝参加,名额只有100个。在这个录歌群里,每個人都要经历一轮“海选”,唱得不好的会被淘汰踢出群,未被淘汰的就要定期在群内通过语音通话练歌、练合唱。 童心庆幸自己进群早,晋级了70强。

在童心通过追星认识的网友里,聊得特别好、成为朋友的并不多。童心最近交的网友是通过录歌群认识的一个女孩,与她同龄,“是虞书欣家乡上海那边的,我俩喜欢的东西很多都一样”。由于对方平时住校,她们只能趁着假期聊聊天,聊的也几乎都是虞书欣。

对于网络和现实,童心有着清晰的分野。即便网聊甚欢,童心和网友也不会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名字,备注、称呼一律用网名。加入粉丝群也是为了“接近”自己的偶像,因为只有参加粉丝活动才可能被偶像看到,才有机会与其聊天互动,感受被“宠粉”的快乐。而和身边同为虞粉的同学在一起时,她们反而不大聊追星,“一般聊学习、生活。有啥困难或难过时,我都是跟现实中特别好的朋友说”。

在学校里,童心还因追星和老师的关系变得“跟朋友似的”。童心是英语课代表,巧的是,英语老师也喜欢虞书欣。一次,在办公室碰见英语老师在做PPT,童心提议放上她跟虞书欣的头像,做成对话的形式,老师真的采纳了,这让童心特别开心。另一次,童心戴了一个虞书欣同款发圈,英语老师一眼认出,表示自己也在找这一款,童心欣然把网购链接发给了她……

周围的同学有各自喜欢的明星、偶像。通常情况下,大家各粉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然而,一旦有人说自己偶像的坏话、玩偶像的“梗”,友谊的小船就可能说翻就翻,哪怕是多年闺蜜,也可能一句话不和就“友尽”。童心有一个认识快六年的朋友,“有一次我给她听虞书欣的歌,因为我唱歌不好听嘛,她就说了一句‘虞书欣唱得跟你似的。后来我再没喊过她出去玩,我现在很少搭理她了”。

猜你喜欢

饭圈追星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整治“饭圈”乱象
让追星不疯狂
在疫情面前,见证一场“饭圈”的成人礼
“饭圈女孩”(双语加油站)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没意思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