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1-11-30詹林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4期
关键词:驱动实训发动机

詹林华

[摘           要]  汽车發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中职汽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装置,相当于人体的“心脏”。传统的实训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度不够,实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正好改善了这一现状,使学生不再盲目学习。主要叙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和任务的设计编排。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教学;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4-0122-02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为主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训相结合来完成任务的一种高效学习方式。教师以布置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汽车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并尽可能放宽思路和创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目前,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已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

一、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习成为兴趣,而不是负担,学习兴趣对于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学习兴趣作为基础,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而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发动机实训教学中,既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又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断摸索学习经验,锻炼思维能力,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也加深对汽车发动机构造组成、工作原理、故障排除思路等方面的学习,使其能更好地匹配相关岗位的要求,顺利就业。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安排任务

任务的安排要具备合理性,就要基于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引用真实的案例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作为最终目的,让中职学生体验到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职业氛围。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还没有太多的实践操作经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实训任务,才能达到驱动学生学习的目的,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实训教学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不愿意参与实训课堂,甚至恶性循环,这不是教师希望看到的一面,所以安排任务一定要联系实际,安排合理[1]。

(二)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创新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以往的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步骤走,鹦鹉学舌一样,教师操作一个步骤,学生就跟着学一个步骤,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维修手册形同虚设,学生只是模仿,更不可能自己去查阅资料,依旧对知识点的原理感到困惑,全程都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带着任务进行主动思考,学生分工查阅相关维修资料、讨论思路、制定方案、指出安全细节、强调注意事项等,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实训教学形式不再单一。

(三)建立考核体系培养竞争意识

教师根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内容,设置模块化考核项目。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合理地布置学习任务,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专项练习[2]。考核体系的建立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要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实训教学更有学习动力,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制度的建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活动都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致使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削弱,积极性被降低,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难以融入实训教学课堂。奖励方式可以多样化,如精神方面的鼓励、加德育学分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设立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中任务驱动的设计编排

(一)开放性教学设计学习任务

教师布置开放性任务,可以促使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告知学生故障的具体部位和解决方法,而是间接地给学生提供车辆出现的故障现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也极大地激发后进生乐于参与其中,学生的状态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积极踊跃地阐述自己对故障排除的思路,也对别人的思路给予点评,许多平时极少发言的学生也在这样的场合中有所突破。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排故思路,尽快缩小故障范围,期间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排除故障思路的局限性和他人排除故障思路的严密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例如,教师提供实训教学用车,不说出准确的故障问题,而是通过描述该车起动困难,甚至不能起动,让学生去主动思考,是发动机什么系统出了问题,并进行解决修复[3]。

生:学生代表通过实车起动情况检查,发现该车只是起动困难,而起动后车辆能够运行,基本都可以判断是油路系统出现故障。

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油路故障集中在起动工况的可能性,是燃油供给太多还是燃油供给太少?因为混合气过浓或过稀都会导致发动机起动困难。

生:各小组查阅维修手册,整理思路,制定故障排除方案。在团队的小组讨论中,可喜的是有学生提出建议:可以再次起动发动机,观察尾气排放是否有浓烟或较浓的汽油味,没出现此现象,所以燃油供给太多这种情况排除,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断定是燃油供给太少)。

此后各小组进行组内谈论并完善排故方案,各小组代表阐述本组的方案,教师参与点评、指导,互相学习,最终优化排故方案,故障得以排除(燃油压力调节器损坏)。故障的成功排除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成就感,激發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情景式教学设计学习任务

教师设置情景式教学,给学生布置任务。教师在实训教学中,扮演车主,学生分组扮演维修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员工(如接车员、维修技师、质检员等),模拟汽车维修企业是如何接待客户并对客户车辆进行检查维修的,让学生感受到未来就业岗位中的真实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激发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教师车辆行驶时出现发动机过热现象到学生那里进行车辆检查和维修,这种情景式模拟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每组成员积极发表看法和见解,相互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增加实训教学的实效性[4]。

(三)技能测试标准设计学习任务

教师在实训教学中,以往年汽车类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为依据,设置学习任务并布置实训,驱动学生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例如,2020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汽车类职业技能测试(总分200分,测试时间15分钟),共10个项目,尤其是“曲轴的拆装”这个项目,装配过程中技术要求繁多,容易遗忘细节,时间凸显紧迫,更需要学生全员都参与实训步骤的制定。教师印发给学生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测试形式和测试前准备,学生每五人一组,每组学生自行分工,并展开细节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总结指导,以形成较完整的实训方案模板。如下:(1)如何有效利用技能测试前1分钟的准备时间。(2)开考后,台架设备安全性的检查和清洁,工具的正确选择、清洁并整齐摆放等。(3)查阅维修资料,明确操作步骤、检测细节、安全注意事项等。(4)实施操作。(5)工单填写,对比标准数据,做出正确判断,给出维修方案。(6)工具、设备台架的清洁复位,场地卫生整理等。

在平时发动机拆装实训或技能测试前的集训中严格执行,注重细节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提高了学生省高职招考职业技能测试的成绩,又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结语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提高,任务难易度的设置要符合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参与要把握好尺度,学生分组也要合理分配,这样实训教学才能顺利开展,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范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中的实践[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4):174-175.

[2]丁琳.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132-133.

[3]赵国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研讨[J].时代汽车,2016(4):68,70.

[4]樊永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技能教学中的运用:以汽车发动机检修课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35-38.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驱动实训发动机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我是人体的“发动机”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TWP100C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2016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公布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