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策
2021-11-30徐庆武
徐庆武
[摘 要] 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始关注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对人才职业技能实施强化训练。鉴于此,从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入手,对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提高汽车维修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为学生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4-0108-0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对实践性教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活动中要将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作为重点,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而以市场为导向,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理论和实践教育进行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构建能打破传统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不平衡发展的现象,能促进教学环节的逐步集中。并且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辅助下,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使师生双方在教育、学习、实践全过程探索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为中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奠定基础。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能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也能优化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中职教育实现高效化、稳定化发展[1]。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突出特色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能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在研究中为了能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应对教学特色进行明确。
(一)以学生为主体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为能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平衡化发展,教师往往会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核心,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探究,有意识地从强化学生实践训练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规划,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系统探究作出积极的引导。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理论教学需求开发实践教学、组织活动,并面向市场需求、面向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实践教学、实训教学进行开发,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能摆脱刻板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减轻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压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确保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对汽车维修方面的专业技能形成深刻的认识,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2]。
(三)教学做合一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中,按照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教师会引入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会有意识地按照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操作技能训练的平台,从而在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中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逐步加深中职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的理解。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会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从而逐步优化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三、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实施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按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要,有意識地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能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创新,也能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作出积极的指引[3]。
(一)优化课程结构,平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重
在全面促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职业道德素养等实施合理化的培养,就要认识到课程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确保能促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突出职业教育整体效果。
例如,为了保障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强化训练,要注意对通识类课程进行设计和完善,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计算机基础、数学、语文、体育与健康、英语、职业道德与法律方面的课程,将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加以培养,彰显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协同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从而使中职通识教育课程表现出一定的体系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为了能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训练,对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加以培养,按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还要重点开发汽车电气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性能检测等方面的课程,引入汽车维修领域的前沿技术,组织学生实施证书专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开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如汽车新技术、汽车拆装实训、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实训、汽车维护实训等,在综合性课程体系的作用下逐步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使“理实一体化”教学得到合理化的组织实施,从而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4]。
(二)解析典型案例,优化行动导向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高度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多元融合,因此在教学改革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典型例题解析,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开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筛选汽车维修企业的典型故障作为教学案例,按照汽车维修的具体工作过程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细化,从而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案例模拟分析环境中,结合真实的故障案例情况,感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对汽车维修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更加直观系统的认识,从而优化创新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5]。
(三)深化校企合作,开发项目教学模式
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的现实要求,中职学校在实际探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化校企合作,引入项目教学模式,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化校企合作,能在企业的支持下搭建更加专业的实践平台,从而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对学生汽车运用与维修方面的专业技能实施合理化训练。
例如,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就寻求与本地区汽贸集团股份头衔公司的合作,探索与本地区一汽大众汽车4S店的有机合作,及时跟踪汽修行业岗位变化情况和技术升级情况,并由企业组织不断对实训实践课程进行调整,为学生安排相应的项目实践任务,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在任务单的作用下参与到实践实训活动中,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知识,在学习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同时在深化校企合作和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维修工岗位、维修组长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工作需求等,从而在学习实践中对个人发展方向进行进一步明确,有意识地对个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逐步优化实训学习效果,使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高效化、针对性的训练[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和实施,能为学生搭建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能掌握知识的应用技能,从而在学习实践中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新时期在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结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有必要从多角度探索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组织活动,开发更为广阔的职业教育空间,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引导。
參考文献:
[1]李继红.汽车维修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10):243-244.
[2]滕祥.浅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J].内燃机与配件,2021(9):234-235.
[3]方青媛.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究[J].时代汽车,2021,26(10):52-53.
[4]李小伟,王青云,黄永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时代汽车,2021,26(9):41-42.
[5]吴哲鹏.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1,26(9):61-62.
[6]李兴.关于提高技师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33(7):248-24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