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教协同理念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

2021-11-30张珍李鲁新孟凡婷韩杨杜尔滨邓卫红于建渤刘灿王志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8期
关键词:医教协同临床医学

张珍 李鲁新 孟凡婷 韩杨 杜尔滨 邓卫红 于建渤 刘灿 王志龙

[關键词] 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创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8-0149-04

Analysis on the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of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s in clinical medicine under the concept of med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ZHANG Zhen1   LI Luxin1   MENG Fanting2   HAN Yang1   DU Erbin3   DENG Weihong3   YU Jianbo3   LIU Can1   WANG Zhilong1

1.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7011, China; 2.Yan Kuan New Journey General Hospital, Zoucheng 273500, China; 3.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7011,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is the core el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t is an important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first resource of talents, and the first driving force of innovation. Without a strong graduate education, there would be no stro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Medical-education collaboration is a major reform of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in my country, and it is the main mode of current clinical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train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school from the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ethod, rotation arrangement and rotation quality, instruc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collaboration. It also summarizes the reform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ining model in term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standardized training, etc. It is proposed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the next training direction will provide an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training methods of clinical medicine masters combining this school and related teaching hospit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ine master's degree postgraduate training, establish a reasonable monitoring mechanism, and further provide a favorabl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hina,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Key words] Med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degree master;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竞争,人才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竞争。我国于1998年通过《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将我国的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1]。之后随着我国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多年培养,结合国内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借鉴国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成功经验,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该文件为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即5+3培养模式,同时要求从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的同时需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临床实践培养,培训结束结业考核合格者,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2]。“医教协同”将临床、科研、教育三者密切融合在一起,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合格医生的同时,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科研能力[3]。通过2年的不断探索,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颁布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4],弥补了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短板,推进了医学教育改革,加强了医学人才的隊伍建设,对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我校现状和存在问题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医教协同是医院建设发展理念及管理模式历史性变革的产物,是我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关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大创新与改革[5]。研究生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协调好临床、科研、教育三者的有机统一[6]。深化医学教育的改革是医疗资源短缺、解决“看病难”的根本出路[7]。因此,我院积极响应改革号召,结合自身发展要求,致力于寻求一条在医教协同的大背景下符合我院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现就以下几个方面一一展开叙述。

1.1 课程设置、授课方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获取专业知识、掌握科研技能和方法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到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平台课、学术与专题讲座四个模块,虽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课程区分明确,但是相对的最新的前沿知识讲授不足,转化医学能力培养不够重视[8]。在教学方式上多为传统的课程教学,部分课程进行创新,以PBL模式呈现。在教学安排上也在不断的进行尝试,从原有的全日授课,课程结束后进临床规培,到现在的白天规培,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六授课。虽有改进,但是由于全天的临床规培,导致学生很难在晚上上课时全身心投入,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1.2 轮转安排和轮转质量

专业型研究生也是临床规培住院医师,在科室轮转安排上,研究生科需与附属医院规培科及时沟通,所有研究生轮转计划均需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标准要求进行,并制定严格的轮转制度和请假制度。每个科室的规培秘书严格把关,每月向规培科上报研究生考勤,定期进行本科室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提高每位研究生的规培质量。教研室不定时对规培研究生进行技能和理论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研究生每学期的评比中。虽每位研究生都能按照规培要求进行轮转,但是规培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部分科室规培过程中,部分带教欠缺师者意识,未对学生进行本科室常见疾病的诊疗、用药规范的讲解和常见操作技能的培养,只是把规培生当做免费劳动力,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负责制,发挥指导教师主导地位

导师-没有导,就不会有师,不导的师是不称职的,导师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科研能力、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的主要指导者[9-10]。但是由于研究生需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致大部分时间在相关科室轮转,与导师见面的机会相对减少,导致对学生培养的连贯性中断。我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加强导师与学生的联系,发挥指导教师主导地位,要求学生定期向自己的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临床工作,与老师交心谈心。虽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鉴于师生关系,学生很难在老师面前完全释放,导致工作相对来说只是个形式。

1.4 研究生科研与临床协同发展

研究生即是能研究,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浓郁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11]。科研是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12]。因此,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我校的重点方向。为加强研究生科研与临床的协同发展,在学生规培期间定期邀请优秀专家进行向关专业的学术讲座,包括相关科研的最新前沿研究、实验路线的设计、相关实验方法的讲解,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学习兴趣。轮转规培的科室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本科室的学术讲座,提高学生对本科室疾病的理解及治疗。虽我校在培养学生科研与临床协同发展方面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但是未能吊起全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欠佳。

2 经验和启示

在“医教协同”的大背景下,各个医学院校顺应潮流,结合自身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置身于改革的大浪潮中,纵观各个学校的改革,简单总结改革的经验和启示,为进一步完善培养制度提供参考。

2.1 课程教学和科研能力

研究生并轨的“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不断完善是现阶段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3]。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形式的转变和创新等是目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老师,综合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评价教学质量,将考核制度结果与晋级、职称评定、导师聘请等相关联[14]。对于研究生导师,每年进行考核和遴选,对于不符合标准或未在规定时间内结题者,取消次年的导师资格,鼓励申请课题,对于申请到国家级、省级、校级等不同层次的课题申请者,分级给予相关的奖励并公开表扬,以促进老师和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氛围。对于学生,也有一套相关制度,将学生的课程成绩、科研结果、活动参与程度以相对比例与学生的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评比挂钩。专业学位研究生仍需掌握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旨在培养出集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思维能力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观点我校在第二学期末进行研究生论文开题工作,开题通过后方可进行课题研究,未通过者将给予一次整改机会并进行二次开题。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专业文献循证研究、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病例分析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字数定于1万5千字,并且论文复制比控制在20%以下。在第三学期末或者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培养,否则延期培养或调整后继续培养;在第六学期进行论文答辩,前提通过论文复制比检测与校内外论文盲审以及相关实验计划。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以学生为主题的学术活动,目前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期“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学术讲座”活动,每周进行一到两次 “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以上活动为研究生提供思想交换平台,进一步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思维和学术习惯,探讨科研方法,交换研究心得,带动并互助科研学习能力。

2.2 规范化培训

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为住院医师,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必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因此,规范化培训成为学生继学习、科研之后的一个重点内容[15]。跨学科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多导师联合培养是改革试验的新生物,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为保证培养过程中的连贯性,多导师联合起着重要作用[16]。各个导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各司其责,加强导师指导过程的质量监控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自己科室还是在规培科室,导师或者带教应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另外,优化临床轮转科室的安排,目前全部参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要求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本文认为应考虑专业研究生的特殊性,建议先行轮转研究生相关本专业三级学科,强化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建议在参考住院医师轮转要求的大前提下,要酌情考虑相关本专业研究生在三级学科的轮转,接受本专业三级学科特殊的临床病种、思维、技能的训练,以保证毕业后与相关本专业研究生的称呼相匹配。要求各科室给学生制定一份在本科室的学习计划,定期考核,完善出科考试制度,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研究。重视学生的开题和中期考核,加强和完善考核制度,完善报告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为提高学生的规培结业考试通过率,可定期进行规培讲座,进行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将平时考核和出勤率纳入最终考核标准。毕业答辩是学生阶段的重头戏,加大毕业论文的审核和答辩过程的监查力度,培养成一个集临床和科研于一身的优秀医学人才。

3 总结

医教协同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的根本保障。不仅有一定学术能力,而且要能胜任临床医生职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17-18]。虽医学教育经历了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尝试,但是我国医学改革仍面临着医生工作强度大,医患关系紧张,院校人才稀缺等问题,导致医学改革步伐缓慢[19]。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要发展必改革,然医学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20]。英国文学家华兹华斯曾说: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诗意的。因此,各个学校应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致力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的通知_教育部门户网站

[2] 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http://www.nhc.gov.cn/qjjys/s3594/201411/b692fb0a74f04c9d83f0734e3865b34c.shtml.

[3] 赵洪英,周毅,朱伟,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8):604-607.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5] 李萍萍,王鹿,陆梅华.医教协同发展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J].2018,32(1),15-17.

[6] 张俊俊,张晓云,贺鹭,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1):2107-2112.

[7] 李红星,时彦,张连双,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8, 32(12):16-18.

[8] 王阳贇,史朝亮,黄立君,等.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培养的创新模式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4.

[9] 王志龙,张珍,郭艳芹,等.临床医学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18, 56(12):133-135,140.

[10] 曾雯,吴廷奎,邓伟.“医教协同”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6):656-660.

[11] 熊京,晏汉娇,孟宪芳,等.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10):754-758.

[12] 何保昌,陈林,胡志坚,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3-4.

[13] 郝婷,李玉华,李建光.基于“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2018,8(40):1125-1126.

[14] 郑雨蒙,李欣,周文轲,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63-66.

[15] Xiao  ML.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linical Professional Resident Masters[J].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2018,9(20):10-12.

[16] 劉小鹏,魏朋.跨学科学术交流对科研合作及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初探—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讲座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2015,51(3):571-576.

[17] 董文霞,蒋文君,徐德武,等.教学基本功比赛对促进附属医院医教协同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9(1):49-51.

[18] 任文杰,郭兆红.医教协同下高等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动力、困境及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148-151.

[19] 王星月,曾雯,黄云,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教协同“五早”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2):214-220.

[20] 李岚,虞朝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62-65.

(收稿日期:2020-12-20)

猜你喜欢

医教协同临床医学
“医教协同”视角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性探索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析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