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物理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的探索

2021-11-30曲忠利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43期
关键词:铜丝密度深度

曲忠利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触: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学生一听就会,一做题就没了思路,然后老师一点拨学生就又会了,再变样就又不会了。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学生深度加工知识引导不够,没有让学生将已有认知系统与新知建立有效联结,学生停留在表面的习得层面,没有达到较高的悟得层次。

如何让课堂有效并高效呢?真正符合教学规律,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还是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单元教学是指教师将教材、活动划分为完整单元进行教学的方法,是克服碎片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单元教学是促进深度学习的载体,深度学习是实施单元教学的目的,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我想联系自己对《密度》章节的教学谈一下对深度学习视域下大单元教学课堂环节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兴趣,制定单元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是教学的目的,只有制定了单元学习目标,才可以更好地完善每一课时的学习和教学,从而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制定单元学习目标时要根据知识点的实际分类进行相应的合理制定,并细化到每节新课教学中。传达给学生的目标表述形式可以以问题形式呈现。以“密度”单元的教学为例。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中“通过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得到密度的概念”来设计任务,很难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而设计“实验室有一捆大约50千克的裸细铜丝,请你帮助老师估测这捆铜丝的总长度”这种来自现实世界且真实而复杂的任务,则可以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这样,在由学生已经学过的质量的相关知识引入后,联系本单元相关知识,可以出示下列目标:什么是物质的密度?你是如何探究得到的?它的单位和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如何查密度表?如何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如何用密度来鉴别物质?怎样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这样学生就易于架构起质量、体积和密度三者的联系,为后面密度知识的应用做相应的铺垫。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

二、调动已有知识,激发探究欲望

由于学生在脑力及知识储备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密度》一课出示目标之后,可以从下面的问题导入:生活中人们是根据物质的哪些特点来鉴别不同物质的?在給学生表达机会后,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提出问题:①下列物体哪块是铜块?哪块是铝块?②如何区分包在纸中的铜块和铝块?A:怎样鉴别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    B:怎样鉴别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C:体积、质量都不相同两个金属块哪一个是铜、哪一个是铝的呢?

这样教师先从生活常识入手提出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探究的欲望,然后将问题层层深入,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建立关联,为下一环节的识得新知提供可能。

三、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调控评价

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地方,教师的教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知识过程中的问题,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力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或抓住一闪而过的教学契机,以生成别样的精彩。在将学生引入《密度》的学习活动后, 可以这样设计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按自已设计的方法鉴别两种不同的物质,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对下面密度概念及其他知识点进行自学,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在巡视时适时调控,组织学生交流,然后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欣赏者和评价者,教师关注课堂生成,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会让学生将学习向纵深推进。

四、制作微课突破难点,实现悟得

知识只有被纳入到学科的知识体系中才会拥有生命,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知识习得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内化,让学生的头脑有时间将内容联结到他们知道的东西上。教师可以通过点拨追问、拓展延伸等形式使学生进行反思、分析综合、研讨质疑,从而巩固知识,悟得真知。在《密度》一课中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物理概念的基本学习思路,能够为以后其他概念的学习提供方法的储备,教师还可以设计变式训练,举出利用密度知识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可以解决刚开始进行这一单元时提出的估测铜丝总长度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要分析如何通过测量得到已知,如何借助已知推得需知:铜丝的质量和直径可以通过测量获得;铜丝的长度和直径可以确定它的体积;如果铜丝的体积和质量有关系,就可以间接得到铜丝的长度。这样,学生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应用了推理、论证等高阶科学思维方法,学习了密度概念,深入理解了密度是自然界物质的属性,掌握了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并应用密度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了物理概念的意义。

五、有效评价,积极反馈

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及时体验到所做事情的结果,而且教师要积极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或进行自主评价,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互评,或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客观评价。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评价时我们要注意对学生激励和鼓舞,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教学永远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课堂正是解决问题的地方,面对新课程,我们要致力于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充满期待,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物理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铜丝密度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HNO3和Cu反应实验再改进
见证电流
铜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创新设计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