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2021-11-30曲木伍各阿牛木支邓明英
曲木伍各 阿牛木支 邓明英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既给高校民汉双语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高校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任务,特别是彝汉双语高等教育惟有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建构历程、实施举措及成效等方面,对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及实践进行探究,从而将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关键词]“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代背景;实施举措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7-004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创办了一批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这些高校开设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1]。开展民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2],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使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高校民汉双语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要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双语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真正实现民族双语教育的大发展。
为适应社会转型和民族地区发展需求,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汉双语教育不断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原有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不断拓展为民族文学、民汉翻译、民族文化、双(多)语、“民族语言+专业方向”或“专业方向+民族语言”等专业发展模式,“如采取‘民族语文+专业/专业+民族语文‘民族语文+外語等方式,将民族语文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民族语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专业方向,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学校特色又适应各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的民族语文专业发展模式。”[1]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等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彝汉双语教育的主阵地之一,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采取“彝语文+专业”方式,主动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积极探索和实践“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面向一线“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文学、教育、管理、法律、工程、农牧、财务、信息、中医药等方面的高素质彝汉双语应用型人才。
一、“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背景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驱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使得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分层分类,大量高等院校培养的同质化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冲突。这也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出台一系列政策,使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以加速地方本科院校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5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表明,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转型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
(二)破解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匮乏的瓶颈
凉山州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州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人才总量占比远远低于省内发达地区,存在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而且“全州人才队伍的现状是: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分布不均,优势资源产业人才匮乏、高端领军人才紧缺、社会事业(民生工程)人才不足、存量人才有待提档升级……”[4]2018年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实施意见》中的“凉山州十三个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年度计划表”相关数据表明,凉山州2018年至2020年计划定向培养2526人(不含农村实用人才和乡村医生),在职培训65881人,招录招聘13172人,其中包括教育、卫生、农牧、林业、旅游、水利、文化等13个重点领域的人才。[5]可见,凉山州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基层科技文化人才等缺口较大。
凉山州为实施“人才强州”战略,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连续多年实施“百千万”工程、“万民乡土人才”培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讲学等一系列的措施,以缓解教师、医务工作者、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等问题。[6]通过实施凉山籍大学生(研究生)“英才计划”“千名英才·智汇凉山”行动等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措施来吸引紧缺人才入驻凉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政策也进一步充实了基层人才队伍。但是,凉山州紧缺专业人才往往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的问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新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民族文化产业人才、技术能手、农业科技人才、工程建设人才。所以,需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多学科专业优势,广开门路求发展,主动对接地方行业需求,创新“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具备专业技能素质、彝汉兼通、适应民族地区服务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满足省内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逐步缓解基层彝汉双语人才紧缺的供需矛盾。
(三)传统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为扭转传统教育与地方需求脱节的现象,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高校虽然从宏观层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不断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彝汉双语教育途径与方法,切实让“彝语文”为载体的各类专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能够无缝对接,使高校彝汉双语人才更加接地气。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学生除了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外,更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科思维,要将过去学术型的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由单一学科专业不断向多学科多专业拓展,大力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从过去的教师满堂灌转变为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具备社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四)内涵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为适应学科专业整合的新要求,在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等精神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推进一流本科和一流课程建设,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等工作。为此,要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型彝汉双语人才,仍需不斷更新观念,力争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和优势特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创新实践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
二、“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建构历程
对于“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昌学院开设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方式都是“彝语文+专业”,而其他专业方向却只涉及后两所高校,但办学方式有所不同,如西南民族大学采取的是“专业方向+彝语文”,而西昌学院采取的是“彝语文+专业方向”。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下设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彝英双语、彝日双语、彝汉翻译、彝族文化产业管理等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形成了一个以彝语言文学为特色的双语(多语)专业方向群。西昌学院自2004年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以来,又结合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拓展专业设置,使专业建设从建院(系)之初单一的彝语文专科专业,发展成为长期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滚动式”小批量多学科招收水利水电、动物医学、农学、财务管理、英语、动物科学、物理学、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方向,建构了“彝语文+专业方向”跨学科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学科专业的应用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形成了“学科融合、注重应用、彝汉并举”的办学思路,为四川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管理、文化、工程、农牧等方面的彝汉双语人才。与此同时,结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办学实际,根据目前高校民汉双语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大力提升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突出特色和发挥优势互补,在彝族语言文学、彝族古籍文献、彝族文化产业等彝区急需领域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为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为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彝族语言文学、古籍文献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彝语言文学、古籍文献等学科方向、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实训基地“五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按照项目为载体、团队为主体、创新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完善“校校、校企、校地”等多元化本科生协同育人培养新模式。
(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针对西南彝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对彝语言文学、民族教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进行研究,并在彝族母语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强化研究。提供专项经费加大学科所依托的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以及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产出一批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彝族文化开发与利用研究,着力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三)加强社会服务工作
立足凉山,面向西南,不断创新产学研推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成果转化、文化培训、政策咨询等多种途径为彝族地区文化传承发展做贡献。积极配合彝族地区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向西南彝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输送高素质彝汉双语师资,培养能够以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为主业的文化人才,以及能够开展创新创业的人才。
(四)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等项目或政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与国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多方面合作。改善科研环境,创造更多交流机会,举办凉山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凉山精准脱贫与持续发展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拓宽对外交流合作的形式和领域,切实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兄弟院校的合作。
三、“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举措
(一)对接民族地区需求,专业设置突出应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文化教育类人才,更需要多学科的理工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民族地区基层科技人才越来越缺乏的现状,改革人才培养的服务方向,在稳固原有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优势专业和长线专业的基础上,以“彝语文+专业”的方式设置符合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专业,“滚动式”小批量面向四川彝区招收民族学生,所培养的毕业生基本回到家乡服务于民族地区,实现了专业设置直接对接民族地区人才需求。
(二)调整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为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本科教育改革,实践“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应用型整体转型,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工作,积极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不断修订“彝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第一课堂包含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三大模块,在三大模块中,加大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各专业可以对接行业职业要求、搭建专业知识和能力平台,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水平为目标,体现专业培养特点,反映专业培养特色,以满足行业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实践学分必须符合《国标》要求。强化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学生根据个人成长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练技能、长才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技能。
在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教师、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等意见,转变观念,强调“以学为中心”,对方案的编制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紧紧围绕国家规定和相关指导意见,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各专业学分和比例,将学生毕业学分由原来的188学分优化设置为155分左右,大幅度降低了學生毕业学分要求,淘汰了一批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作用甚微的课程。在毕业要求上,根据学科专业优势、特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的要求,并形成培养矩阵,将每一门课程的设置对应到毕业要求的某一个或几个具体要求上,实现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对应性。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民族地区双语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彝语文+”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确立以彝汉双语课程为特色,注重知识渗透和学科融合,大力改革传统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开设《现代彝语》《语言学概论》《彝族民间文学概论》等课程来凸显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内涵的同时,增设《申论》《行政能力倾向测验》《面试技巧》《新闻采访实践》《双语教学法实践》等,既适合时代发展和培养创新应用人才的要求,又独具实用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还对部分传统核心课程进行整合,设置为《彝族古代文学》《彝族现当代文学》《彝文信息技术》《彝族古文献概览》等包容性较强的课程;对“彝语文+专业方向”而言,彝汉双语理学、工学、农学等都是在保证专业课程学时的基础上,加大《基础彝语》《彝族传统文化》《彝文信息技术》等特色课程的学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彝汉双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开设适应地方需求的课程,如行政管理(彝汉)专业开设《彝族习惯法》《彝族社会经济调查》等课程,农学(彝汉)专业开设《核桃种植学》《凉山高寒作物栽培》《烟草栽培技术》等课程。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锻造一流专业和课程
1.教学内容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校“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的办学特色,结合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也必须面向社会需求,注重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及培养目标的职业性。积极鼓励教师通过校园网课程中心平台建设课程,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上传至课程中心,便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方便学校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审核。尤其重视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审核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教学大纲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能起到引领教学、指导教学的作用,教学大纲的优劣对于整体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实践中,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及管理办法》执行,让教学大纲真正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7]尤其是目前大学生“低头族”现象较严重,要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必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既要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又要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课程中心建设在线课程,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资源;鼓励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利用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情景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创新。从事彝汉双语教学工作的大部分教师已采用雨课堂、超星泛雅平台、智慧树等平台开展手机课堂,师生积极互动,让手机成为课堂学习的工具,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抬头率。用学院从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监督机制、教学研讨和研究、教学技能竞赛和培训等方面进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3.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多形式、多类型、多维度的考核方式,着力改革学生评价考核方式,以能力学生提升为主线,注重过程考核。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实行开卷笔试、闭卷笔试、口试+笔试、机考、技能等级测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形式。在考核成绩中,实行“N+1”的考核评价方式,“1”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试卷中客观题比重不得高于40%,积极鼓励各课程实施应用性考核;“N”为学生平时表现、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小测验、课堂互动讨论、课程实践等,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强调在平时考核中进行学生综合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束后加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
4.持续加大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一流课程为抓手,以开展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竞赛、校内外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研究等方式,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建设,锻造一流课程,以优质课程为示范引领,带动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目前,西南民族大学和西昌学院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同时获批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彝族传统文化》《汉彝翻译理论与实践》《彝族民间文学概论》《现代彝语》《当代彝文文选》《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等先后建成省级精品课程或一流课程。这些课程的不断优化和提质,对相关课程的建设起到了标杆作用。
(四)构建“1-2-3”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之上,彝语言文化学院从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出发,建立一中心、两保障、三机制的“1-2-3”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教学过程监控系统为中心,以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评估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为监控机制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学院通过教学秩序检查、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学日志等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由学校教指委、学校教学管理督导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组成梯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健全灵活多样的教学检查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同行听课制度、学生座谈会制度,从课程评估、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质量工程验收、学生学习评价、教学工作考评等方面开展教学质量监控,通过评课程、评教学、评学习、评管理及各类常规与专项检查,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主要监控点的全覆盖。
此外,每学年对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学生宣传和解读彝语言文化学院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情况。并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一方面在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以及市场需求,听取用人单位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对毕业生本人进行调查,主要了解毕业生到岗后的工作胜任情况和对所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着力强化实践,统筹教学资源,推进产教融合、多元协同,围绕学生岗位需求,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进行重构整合,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专业技能训练、师生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实验教学活动。推行校内模拟实训→彝族地区顶岗实习→回校反思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验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推动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强化彝汉双语应用技能和基础理论,立足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与开发利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民族地区应用型彝汉双语人才。
1.搭建实验实训平台。按照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等要求,建设音视频制作实训室、彝语多功能实训室、彝汉英同声传译实验室、微格教学技能实训室、彝族文化多功能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和语言文化的传承、传播技能训练。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职业技能素质训练平台的搭建,加强与地方的“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等,积极与地方相关企事业、民族文化产业、新闻出版和行政单位对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地区优势,通过建设研究中心、研究示范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各具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18个,为满足各专业学生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检验在校时所学知识的扎实程度,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弥补所掌握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效果,充分利用州内外社会资源,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力度。不断完善和实施彝区顶岗支教“6+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师范类专业的学生,6学期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1学期到相关行业进行课程实习和专业见习,1学期顶岗支教或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将学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的融为一体。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有知识性,又有职业性,既有本专科学历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解决第一線问题的综合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选派优秀学生参加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志愿者、“红丝带”志愿者活动,参与“控辍保学”调研督查,服务凉山彝区教育扶贫。
(六)加大专业教材建设力度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8]在“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教材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往往存在双语教材建设滞后的现象。因此,不断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积极申请教育部彝文教材专项资助项目,鼓励教师进行彝汉双语教材建设,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编写出版《当代彝文文选》《现代彝语教程》《大学彝语文》《当代彝文文学史》《基础彝语实训教程》《彝英会话实训教程》《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彝文写作与实践》等彝汉双语教材,为同类教材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四、“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成效
按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西昌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转型发展,强化双语,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核心的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彝语文+”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研促进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办学规模日益扩大
“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有涵盖文、理、农、工、管5个学科门类12个本专科专业在校学生数达1528人,招生规模和培养人数在民族地区同类型双语教育专业中名列前茅。
(二)师资队伍不断强化
通过内培和外引的方式,不断壮大师资力量,逐步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专业教师49人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及助教33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学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十佳青年教师等10人。
(三)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加大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承担各级教改项目10余项,建立彝区顶岗支教的“6+1+1”人才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四)科研促教效果明显
建有省级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国家民委、四川省社科项目54项。2000年以来,出版专著(教材)46部,论文450余篇。在彝族母语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将科研项目实践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最新学科动态,及时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把科研中碰到的问题与实例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因部分课程没有统编教材,任课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并将科研成果编入教材,以供学生使用,自编教材针对性强,可因材施教,与学生实际密切结合,实施效果很好。科研成果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1项,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四川省巴蜀文艺奖3项,四川省文学奖特别荣誉奖1项。
(五)人才质量大力提升
通过项目实践和广泛的社会实践,学生自立科研项目、大创项目,顶岗支教实习和职业技能综合训练,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尤其是滚动式招收的理工类专业,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和社会反响度好。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彝汉)专业学生参加“四川省计算机设计大赛”获三等奖一项,物理学(彝汉)专业学生参加第七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获三等奖两项。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情况来看,通过创新“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社会服务效益显著
以服务于凉山脱贫奔康和持续发展为己任,大力开展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和产业扶贫。凉山彝区受生产生活条件、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等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对脱贫攻坚的积极作用没有能够得到发挥,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不足,长效脱贫机制难以形成。通过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减缓彝族文化被边缘化的步伐,进一步扭转彝族传统文化濒危的趋势,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助力巩固凉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基于民族地区现实需求,依托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和学校科研平台,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智力优势,集中力量开展教育、文化和健康扶贫,全力支持凉山脱贫奔康。开展彝区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姚基金”志愿者支教等助推教育扶贫。在深度贫困县开展文化艺术服务和彝区乡村美化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综上所述,在全面实施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一流专业建设点为依托,持续实施“一木多枝”的专业发展路径,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一木”的固本根基,以滚动招生的跨学科专业方向为“多枝”的衍生支撑,努力开创新时代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规模化和特色化的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彝汉双语应用型人才,在持续推进巩固拓展凉山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人才输送的重要作用,使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无缝对接社会行业需求,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曲木铁西.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03).
[2]杨圣祥.民族高校民汉双语高等教育的探索之路[N].中國民族报,2014-04-18(5).
[3]夏鲁惠.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10-20(10).
[4]中共凉山州委组织部.破茧与蜕变:凉山州人才工作的创新实践[J].现代人才,2013(1).
[5]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实施意见[EB/OL].(2018-06-10)[2021-01-15].http://www.lszdj.cn/html/rencaizhichuang/zhengcewenjian/2018/0610/10353.html,2018-05-31.
[6]陈方勇.锁定“双增”目标着力“四化”联动 为全域凉山跨越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J].现代人才,2012(3).
[7]洪巧红.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4).
[8]饶卫.应用型高校创新教材建设研究三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5).
收稿日期:2020-05-30 责任编辑:许瑶丽
基金项目:四川省2018-2020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彝语文+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G2018-790)、西昌学院双高项目“高校彝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LGLS2018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曲木伍各(1966-),男,四川普格人,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彝族文化、民族高等教育。四川 西昌 615022 阿牛木支(1967-),男,四川喜德人,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彝族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汉双语教育。四川 西昌 615022 邓明英(1980-),女,四川冕宁人,彝族,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彝族民间文学、彝汉双语教育。四川 西昌 61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