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分析
2021-11-30郑长德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缩小差距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文章认为,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文章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增强“五个认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和共赢的;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总体上实现了高速、持续和包容的增长,虽然绝对差距还在扩大,但相对差距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大,供给质量在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这些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章认为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7-0009-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摆脱贫困陷阱的政策举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各族人民生活有了历史性改善,扩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夯实。
本文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认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求经济发展有速度,更重要的是有质量。“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①文章首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经济增长的要求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基于这一框架重点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公共产品供给)、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最后是总结性评论。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经济发展: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②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增强“五个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提在于深刻认识其丰富内涵。我们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可以说,“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基本原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范畴,更是“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属于经济基础领域范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阐释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上层建筑的制度设计及其优越性的发挥,有赖于经济基础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否则,那个自治就会是空洞的宣示。“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2]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大限度地缩小各民族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而增强“五个认同”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各民族间的信任、合作,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和共赢的。
(三)共同体意识、认同、凝聚力与经济增长:概要分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两者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
1.共同体意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核心就是增强“五个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3]“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3]。而凝聚力提升通过多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凝聚力提升,族际间信任与合作加强,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稳定预期,从而促进储蓄、投资与金融的发展,进而利于物质资本积累。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凝聚力提升,教育投资,从而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凝聚力提升,信任与合作加强,利于企业家精神形成,从而利于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熊彼特动力)。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凝聚力提升,信任与合作加强,利于风险承担。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凝聚力提升,信任与合作加强,专业化与分工提升,减而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经济增长(斯密动力)。
(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凝聚力提升,促进良好制度的形成,而已有的研究证明,良好的制度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4]
2.经济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包容性的经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首先,包容性的经济发展,带来收入不平等的减少,导致了高度的社会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财富分配均等的社会,人们更能够相互信任,对政府更信任,他们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他们愿意合作,群体成员比例很高,社会冲突会减少,所以经济增长会增加。包容性经济增长通过减少收入不平等来促进凝聚力提升。
二、高速、持续与包容的经济增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由上可知,有效缩小各民族各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和公平普惠提供公共产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要缩小差距,从经济增长看,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增长要持续,并且这种增长是有利于民族地区的。
(一)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快于全国经济增长
据统计,2000年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为7486亿元,占全国的7.47%;到2019年,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84027亿元,占全国的8.48%(图2)。从增长看,2001年到2019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2000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5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65%,到2019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73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51%,与2000年比较提高了7.86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图3)。
从民族八省区看,在2000—2019年的20年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多数年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西藏20年每年的增长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区贵州、青海都是19年,广西18年,内蒙古和宁夏都是17年,云南有13年,新疆12年(表1)。
从民族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如图4所示,计算了民族八省区2000年到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平均来讲,民族八省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以上,拉动率在1%左右。同时也计算了民族自治地方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
民族八省区的经济增长与全国经济增长有紧密的联系。图5绘出了民族八省区分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间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出,正相关关系很强,说明民族八省区的经济增长与全国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
对全国和民族八省区2000-2019年的年经济增长率进行H-P滤波分析,区分出了经济增长的趋势项和周期项,图6绘出的是趋势项图形,可以看出,民族八省区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与全国高度同步。
从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看,表2报告了2000—2019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与全国GDP年增长率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民族八省区中除西藏外,经济增长与全国经济增长高度相关。西藏经济增长的趋势项也与全国显著相关。
(二)增长与分配: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增长
考察全国经济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国经济增长是否益于区域经济增长(pro-region growth),对此的含义尚未达成一致,这里简单地讨论两种情况:
1.区域人均收入的增量在全国人均收入增量的比与区域人均收入与全国人均收入的比比较,看看前者是否超过了平均收入份额;
设Y为全国人均收入,YR为区域人均收入,t为时间下标,则区域人均收入的增量占全国人均收入增量的比定义为
2.区域人均收入的增量占全国人均收入增量的比与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份额进行比较,看看前者是否超过了人口的份额。
设P为全国总人口,PR为区域R的人口,如果
全国的经济增长是有利于区域的。令。
表3计算了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看出,2000-2018年全国经济增长总体上是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的。
表4给出了民族八省区的a值,可以看出总体上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国的经济增长是有利于民族八省区的。
据此对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动的计算结果,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增长效应占主导地位(图7A)。
三、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
民族地区的高速持续的增长带来了发展差距的缩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表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主要讨论经济发展差距。
(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
统计数据表明,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比较,绝对值(全国人均GDP-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0年为3407元,2019年为22207元,绝对差距扩大了;相对值(全国人均GDP/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0年为1.77,2019年為1.52。从2000年和2019年两个时点看,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从2000年以来的变化趋势看,绝对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中,相对差距经历了先下降后有所扩大的趋势(图7B)。
利用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的和与人口的和相除得到民族八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0年民族八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的绝对差为3009元,相对值为1.62,2019年绝对差为21057元,相对值为1.42(图8)。
综合判断,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差距有所减缓。因此,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5给出了民族八省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距,可以看出各省区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差距中,内蒙古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广西、宁夏、新疆基本保持稳定,其余省区的相对差距在缩小。
(三)城鎮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比较,如图9,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如图10所示。可以看出,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在扩大,相对值在缩小。
(四)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八省区城乡差距的变化
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测度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图11所示。2000年时,民族八省区中除了内蒙古(2.52)城乡居民收入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4)外,其余省区都高于全国水平,其中西藏最大,达到4.84,其次是云南4.28,余下依次是:贵州3.73,新疆3.49,青海3.47,广西3.13;到2019年时,除内蒙古有所扩大外,其余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缩小了,如西藏缩小到2.89,新疆缩小到2.64,与全国持平,广西缩小到2.54,低于全国2.64的水平,青海缩小到2.94。总体上看,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八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了,但与全国水平比,总体上还高于全国水平。
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很多研究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国家建构/认同的重要基础[5]。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公共产品的均等化供给,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既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基础,也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强化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20年来,经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有了很大的改善,体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凝聚性和包容性。
(一)交通运输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既要打通对内对外联系的“大通道”,也要畅通与“大通道”联系的“静脉”、“毛细血管”。20年来,通过布局大规模向心型骨干交通线,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八省区与区外,特别是与全国政治核心区和经济核心区的联系,尤其具有战略意义的是“天路”—青藏铁路的开通及向西藏内部的纵深,墨脱县公路的开通,增强了边疆民族地区与祖国内地,尤其是首都北京的联系,增强了边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和凝聚力。支线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表6),极大地缩短了边疆民族地区到北京、上海及其他大城市的时间距离,推进了这些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扩大了市场规模,成为推动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大通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乡镇、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也取得显著进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普惠性和包容性有较大提升。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底,通公路的村的比重:全国为95.5%,民族八省区中内蒙古86.6%,广西95.7%,贵州94%,云南99%,西藏64.5%,青海83.8%,宁夏94%,新疆87.6%。到第三次农业普查的2016年底,各地区乡镇、村的交通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都有了加大幅度的改进(表7,表8)。乡镇、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改进,提升了禀赋结构和资源的价值,激励了乡村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及康养产业的发展,为边缘山区各族人民摆脱贫困奔小康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基本公共教育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不仅学校教育重要,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际传递,至关重要;不仅教育支出、学校与教师的数量重要,而且教育的内容(体现在相关课程的教材中),对于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凝聚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八省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明显提升。到2014年民族八省区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基础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不断提高,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生师比有明显改进,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表9)。③
(三)医疗卫生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八省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进步。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疾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表10)。财政卫生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05年民族八省区为0.95%,到2018年达到3.5%以上,提高了2.68倍。医疗卫生投入增加,结果民族八省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各族人民健康状况得到提高,预期寿命较大幅度增加。
五、就业率高,就业能力稳步提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业是民生之本。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想就业,有业可就,就好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总体上,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八省区在就业方面,基本与全国持平,甚至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图12列出了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八省区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就业人员和恶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人口占比在14%多一点,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由2000年的8.68%提高到2019年的10.1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占比由2000年的8.52%,增加到2018年的10.41%,就业人员占比2000年为12.69%,2013年超过人口占比,到2017年达到14.89%(2018年缺新疆的数据,2019年各地区公布的就业人员数不全)。从城镇登记失业率看,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八省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与全国基本趋势一样,且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13)。从这些数据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民族八省区就业总体上是充分的,就业率高,失业率低。④
从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看,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劳动力(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是重要的代理指标,如表11,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2001年民族八省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了2018年内蒙古和新疆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在缩小;技能劳动力占比,2018年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和技能劳动力占比的增加,既是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这些地区工业化驱动劳动力技术需求转换的结果,同时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利于从业人员在职业阶梯中的升迁,并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后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六、结论性评论
西部大开发2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虽然还在扩大,但相对差距有所减缓,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面基本实现全覆盖,供给质量有较大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就业能力有效提升,这些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历史性成就表明:
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西部大开发2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下取得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催化剂。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差距持续缩小。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发展同步,不断消除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要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始终坚持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要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除了发展速度要比较快外,更重要的是发展要具有包容性,经济发展要实现多方面的嵌入融合,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结构基础更加广泛、更加包容、更加平衡、更加可持续、更加安全,实现包容性的、平衡性的、可持续的和安全的发展。
加大力度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差别化区域政策体系和全国各地的发展援助,决定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还比较弱,为了实现民族地区多方面发展差距的缩小,提高发展质量,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区域政策体系和對口支援的方式,以利于促进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互嵌融合。差别化支持政策要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增强嵌入性;把供给侧对口支援与需求侧对口支援相结合,在援助方建立受援地工业园(飞地经济),是把供给侧与需求侧结合起来的对口支援理想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民族地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着实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奇缺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既有民族地区发展水平低,人才环境较差的因素,这导致高层次人才外流;同时也与高层次人才遴选过程中的“貌似公平,实则不公平”的条件有关,导致高层次人才遴选中,西部地区,尤其民族地区处于劣势。学科评估、学位点建设与布点,也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不利。建议完善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一方面加快促进民族地区的“内培”和“外引”;另一方面,设计选择性激励计划,激励高层次人才为民族地区发展做贡献。
注释:
①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fxzt/mzgzhgyzw/2014nzymzgzhytw/201501/t20150113_1476567.shtml。
②郑长德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研讨会(2020年12月12日,中央民族大学)作的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分析框架”,首次公开报告了此部分内容。
③详细分析见郑长德著,《新发展理念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21年。
④当然,目前我国的失业统计还不健全,仅凭城镇登记失业率难以充分判断失业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EB/OL].人民网,http://xz.people.com.cn/n/2015/0826/c138901-26128758.html,[2021-06-04].
[2]郝时远.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述论[N].中国民族报,2017-07-07(5).
[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国军网http://www.81.cn/sydbt/2019-09/27/content_9638168.htm?from=singlemessage,[2021-06-04].
[4]Daron Acemoglu,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 Growth[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781-783.
[5][瑞士]安德烈亚斯·威默(Andreas Wimmer).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M].叶江,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79-129.
收稿日期:2021-06-04 责任编辑:王 珏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史交汇期有效缩小民族地区多维发展差距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编号:18AMZ001)、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2020年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CWEER2020001(2020PTJS04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长德(1962-),
男,四川省广元市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经济、金融理论。四川 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