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中广州祠堂空间改造类型与方式研究
——以猎德村祠堂为例

2021-11-30何姹琅梅策迎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原址祠堂城中村

何姹琅,梅策迎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0 引言

祠堂,是我国古代各种宗族制度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不仅记载了一个宗族的繁荣历史,还充分反映了其宗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同时也是教化族民的精神之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祠堂的使用功能、性质等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尤其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于乡土传统文化的影响,祠堂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等多重因素冲击下不断萎缩、空置和异化。一边是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一边是大量构筑精美的宗族祠堂因祭祀、社交功能等的缺失面临着失修、损毁和废弃,即使保存下来也大多处于内容空洞、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学者董磊明认为:“村庄的公共空间的缺失将直接导致乡村人际关系不断疏远,会造成许多人缺乏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与希望。”

广府祠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以粤语方言为主的中、南、西部,具有鲜明的建筑形制和地域风格。根据2010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广东现存祠堂7 500座,其中广府祠堂约有5 200座,占全省登记量的69%,但大部分处于废弃状态。

1 广州城中村更新过程中祠堂改造的类型

2008年,广东省政府开始了“三旧”改造,即对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居等进行改造,其中旧村居主要指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138条城中村。改造目标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根据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穗府﹝2009﹞56号文)的规定,广州的城中村改造采取全面改造和综合整治两种类型。全面改造主要是将村落全部进行推倒或重建新的现代化社区,综合整治则是在村落原有环境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改造和更新,这两种改造类型都会影响到当地祠堂的修缮或重建。在改造前,城中村多数是典型的岭南水乡,以祠堂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充分体现和谐相处的宗族观。本文选取多个城中村祠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并根据祠堂所处的环境和改造方式,将祠堂的改造分为3种类型(见表1)。

表1 广州部分城中村祠堂改造调研(来源:作者整理)

1.1 祠堂异地重建类型

此类改造模式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一个村落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一种是新建的现代化社区,另一种是传统的村落祠堂建筑群,两种类型的建筑空间形成很强的视觉效果对比。例如杨箕村,位于广州中心城区,建村900余年,改造土地115 000km2,拆除旧房350 000km2。2009年被纳入全面改造,改造以“政府主导、村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实施“整体拆除重建”,并重新选址复建四大姓氏宗祠。

1.2 祠堂原址重建类型

这种重建类型与第一种异地重建类型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整体环境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原先的村落风貌全部推倒重建,是现代化与传统的激烈碰撞。两种改造类型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采取了祠堂原址重建的改造方式,其特征为在外部环境全部更新之下,祠堂保持原址并重建,零散地坐落在新社区中。

1.3 祠堂原址保留类型

近年来,城市更新已逐步减少大拆大建的模式,推行微改造的综合整治城市的方式。祠堂等公共空间得以原状保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整体修缮。近几年这一方式在广州城中村的改造中很常见,如石牌村,在进行村落总体整改时,祠堂仍然继续保留原址,更加注重对环境的整治与局部的改善。

2 猎德村祠堂空间的改造方式

猎德村位于珠江新城南部,是广州市天河区街属下的行政村,南临珠江。村址面积470多亩,改造前存有32间祠堂与庙宇,改造后仅剩15间祠堂,并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对其祠堂进行了至少1次甚至多次的修复与重建。猎德村属于第一种改造类型,即祠堂异地重建类型,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开发商的主导作用,村内原有建筑被全部拆除重建。原先传统的低矮房屋被平均楼高33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建筑代替,与传统村落的祠堂建筑群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祠堂选址于猎德村回迁房的西南侧,紧邻猎德大道,北面有广场及水塘。由于重建祠堂数量的删减以及建筑体量大小不一,建筑群虽采用了岭南水乡特色的“梳式结构”,在立面上却显得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祠堂与祠堂之间增加了厨房及临时储物间等配套设施,建筑之间进行组合搭接,使得祠堂群里巷交错,形成封闭、半封闭与开放的小巷空间。

猎德村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在选址上沿用岭南祠堂传统的要求——“背山面水”。对于水的利用十分重视,故猎德祠堂群与原先就存在的水塘相互结合,形成了“水塘-广场-祠堂”的布局。水塘和前广场继承了岭南祠堂原有的格局,除了作为祠堂的过渡空间以外,它还为传统民俗和娱乐活动提供了公共场所,例如举办喜宴、舞狮表演、老人团年宴等重要的大型活动(见表2)。

表2 改造后猎德祠堂内的活动开展

宗祠群为村民生活中最核心的公共活动空间,承载着村内各个姓氏的祭祖及其他宗亲的活动,再加上现代化社区配置了完整丰富的公共空间,例如社区的休息亭廊、娱乐广场、运动场地等,成为村民的主要生活和娱乐区域。经过全面的改造后,猎德村的公共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完善(见图1,2)。

图1 猎德祠堂改造前立面(来源:政府文件)

图2 猎德祠堂改造后立面(来源:作者自摄)

3 结语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城中村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改造类型,祠堂所在的环境都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动,进而影响祠堂的功能定位及其使用。相较后两者的改造类型,笔者认为异地重建的猎德模式更加具有可行性,更能满足村民对于现代化发展和保留传统的需求。在建设现代化小区的同时保留村内祠堂,并统一放置,有利于祠堂资源的整合,能够承载更多的宗亲活动与民俗活动,更加凸显祠堂作为村落社区中心的作用。当然,由于生活方式与环境的转变,族民对于祠堂空间的功能诉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猎德村的现代住宅中出现大量的公共空间导致祠堂群的利用率下降,除了习俗活动和宴请款待,其他功能较为弱化。笔者认为,祠堂无论是原址重建还是异地重建,都需要植入新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将其打造成为整个村落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新的“社区中心”,使城中村焕发新活力。

猜你喜欢

原址祠堂城中村
南府原址新考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梁家祠堂史话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2017年第四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备案名单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2013年第一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