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生态化背景下城市创新城区空间发展探析
——以武汉创谷汉江湾云谷实践为例

2021-11-30张峥维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0期
关键词:场所城区分布式

张 珂,张峥维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4)

1 定义和内涵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相契合的新发展观,把生态学思想融入技术创新系统,使创新主体形成相互依赖和共生演进的网络关系。我国目前处于技术创新发展阶段关键期,京津冀、上海、武汉等8个改革试验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双创”热潮逐渐向创新生态系统转变。

创新城区是全球创新空间由“园区”走向“城区”大趋势下的产物,是刺激城市增长与发展的新路径和中观尺度的地域概念。伴随城市创新产业逐渐向城市中心区及中心区边缘地区集聚,在城市空间上呈现创新综合体、三区(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区域等。创新生态化背景下城市创新城区发展重点不仅仅是“生态+创新街区”或“生态街区+创新街区”的简单相加,而是创造更广义的协同创新生态,并在城市空间载体上实现,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方式,并为企业的成功创造更好的环境,是技术逐渐与空间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2 研究范式和平台特征

2.1 研究范式

创新生态化背景下,城市创新城区发展基础是构建1个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是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城市创新城区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协同创新思维与“多元主体观”的融合发展下,逐渐形成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政府、科研组织、用户和自然环境等多层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业和市场的双向联通。本文以技术环境到空间环境的传导为出发点,提出“平台-功能-场所”新的研究框架(见图1),阐述空间对核心要素分层赋能传导机制。平台化强调基于技术创新开展的系列产研、孵化和政策支持体系;功能化指中观层面,产业通过空间偏好选择,借由结构组织锚固空间的过程;场所化指在微观层面,通过易于感知的场所空间和连接网络,打造可感知和具有活动的创新空间。

图1 “平台-功能-场所”关系

2.2 平台发展新阶段

在国内学者的相关定义中认为协同创新平台是系列“软”和“硬”要素的集合体;王庆金认为其是通过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网络和制度体系等有机耦合的协同创新系统。协调创新平台主体为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软”和“硬”要素集合为服务要素和环境要求,要素和主体在空间载体中相互协同发展。目前,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平台建设期,迈入第二阶段提质拓面发展阶段。“最后一公里”在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同时,迈入与空间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3 创新城区空间功能化

3.1 功能的组织传导:产业功能-空间组织结构关系

降低创新空间阻隔,增强空间要素联系,形成有机的空间生态系统,对实现空间赋能,保障功能-空间传导具有重要作用。功能连接较远结构连接对空间距离依赖低,如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表明,结构网络中识别出的社区或模块与之匹配,而功能网络中识别出的社区非完全匹配。产业功能在空间连接上受到街区分割、交通约束等方面阻隔影响较大。

“分布式多中心”结构是协同激活的有效组织模式。创新功能在空间上的直接传导或协同激活,是功能与空间完成正确连接的重要调节机制。以创新改革试验区武汉创谷汉江湾云谷为例,建设电子商务云基地、工业服务云基地、电子商务云基地、领军企业创新基地4片分布式功能区。通过对云谷历时性研究发现,“分散集群式”功能结构并未成为最终稳定的结构形式,进而演进发展出“多功能分布”伴随“多中心”分散式集中的形态。

“分布式多中心”结构由分布式功能区及多中心服务核组成(见图2)。“分布式”功能区为多个逻辑相关的平台功能街区,边界非常明确,彼此耦合度较低,可独立创新发展、部署调试,因此,创新发展效率极大提升。

图2 分布式多中心结构

“多中心”服务核分为中心、功能区及生长极核3级。服务核承担产业及运营功能,采取多个专业运营机构针对不同园区进行联合运营协同激活区域功能,产业体系上自成回路,并服务于自身所属的分布式功能区。中心服务核与市级产业体系耦合度较高,具有产业顶端效应。生长极核为自组织创新点,为弥散性发展的创新功能。

3.2 组织形态的空间分异:混合及尺度属性

空间组织结构将产业功能由介观向下传导,功能传导过程中伴随混合性和尺度性差异,逐渐实现功能形态在建筑和地块上的分异。在空间组织形态上,创新城区由传统的封闭式、集群式,逐渐向嵌入式组织形态发展。

最小功能单元按尺度由大至小逐渐可划分为创新组团、产业社区、综合体和众创空间。创新组团一般规模在2km2,全局性的服务设施,考虑服务半径和与市级产业链协同;产业社区以街区为发展单元,规模为3~5hm2,重点考虑城市有机更新及社会交往空间建设;综合体以重点项目为发展依托,一般规模为2~3hm2;众创空间为更加灵活的建筑空间,可结合办公及公共空间灵活设置。

空间功能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是用地混合。随着2.5产业用地兴起和发展,产业用地尺度和混合性更加弹性和多元。通过供地最小单元以及改造模式、产业优势、复合功能等多种分析手段引导,进一步细分地块,避免形成“无意愿”用地(见图3)。

图3 地块细分组织引导

4 创新空间场所化:场所营造共识原则

场所化成为空间发展的最后一环,功能性弱化,但微观层面易于感知和情感识别的场域感受,成为吸引、留住和培养人才的新空间动能。与许多传统方法相比,通过共享互联方式,可最大程度避免外部化成本,高质量的场所还可吸引更大的投资回报。

结合布鲁金斯学会研究,研究丰富并总结5项具有借鉴意义的原则。

1)空间显性 鼓励和提倡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空间;鼓励提供多元正式和非正式社交活动的场所,使创新可见和公开。

2)空间弹性 将创新与城市多元用途相结合,有机更新,保护创新区域的多样性,为低利润和非营利创新者保留可负担的场所。

3)空间接近性 鼓励增强社区邻里连通性,打造活跃的底层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鼓励建设连续性较强的步行道,包括停车场至办公区连通道。

4)网络连通性 鼓励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畅通的网络及可移动便捷的公共设施。

5)干预灵活性 提供更轻、更快、更便宜干预措施的公共空间计划,例如可移动桌椅,而不是昂贵的“高质量”设计。

5 价值和意义

创新城区是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新路径,空间赋能与协同创新产业平台发展已紧密相连。创新城区“平台-功能-场所”研究框架是对“技术-经济”外延至空间的进一步认知探索。“分布式多中心”结构是协同激活的有效组织模式,能够对功能和空间是否正确连接产生重要调节机制。组织模式传导城市功能并决定组织形态,组织形态也制约和影响城市功能,土地利用的混合属性及功能单元尺度性是造成组织形态分异的两个重要属性,场所营造实现了创新功能的可感知和可共享。研究为创新城区规划与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框架和认知关系,对于推动空间规划产业功能与空间实施融合,助力创新城区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场所城区分布式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远离不良场所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恋爱场所的变化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