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项目学习中引推学生实践的维度
2021-11-30李淑影
李淑影
(福州第八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以18个“学习任务群”为内容的高中语文新课程体系。“任务群”的学习一般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达到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项目学习的内涵
近几年,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逐渐得到关注和实践。项目学习是对复杂、真实问题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围绕特定的学习任务,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在情境体验中升华为素养。可见,项目学习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与方向是高度适切的。
基于项目学习的特点,项目学习实施的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对项目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以及自我评价;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真实且重要的专题;在学习、自我管理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科技手段和其他关键的工具与技能自主解决问题;采用基于表现的过程性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以某种形式相互协作。[1]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实践中,语文项目学习才能取得实效。
二、语文项目学习的困境
项目学习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一百年,但在中国教育界至今并未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确实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对学科及知识的关注,以及学习方式尚需深度变革。学生的实践活动是项目学习的核心,但学生的实践往往很难落到实处,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自主实践的态度不端
一些项目学习活动,往往是学生从网络照搬结果,或只有少数学生在研究,而多数学生在旁观。由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以考为主”的评价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时往往缺乏自主探究的精神,不习惯也不愿意花大量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实际教学中,项目学习很多时候流于形式。
(二)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不足
项目学习与以往的课堂学习方式迥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项目学习中,除了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包括决策能力、解决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掌握一定的实践方法和手段。而囿于以往的学习方式,后者是大多数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放弃学习。
三、项目学习中引推学生实践的维度
基于语文项目学习的关键和困境,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时,要花大力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和推进,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
维度一:巧设任务情境——以任务引推实践
在“项目学习”中,“任务”是学习实践的起点,更是学习实践的方向,对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起着引领和推动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整体性
所谓任务情境,就是要从单元、任务或专题等全局出发,进行整体的、综合化的学习任务设计。因此,教师要具备全局眼光,依据课程标准,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创设基于开放问题、复杂需求的情境。情境性的学习任务更具有整体性,可以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或是基于学科认知的,或是综合性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走向深入。例如,在设计《“文学阅读与写作”之祭文阅读与写作》这一项目化学习中,结合清明这一节日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写祭文。设计三个任务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的学习专题,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情境的任务群。这三个专题分别为:阅读积累,筛信息明特点(3 课时);分析鉴赏,悟巧思感真情(3 课时);拓展应用,深思考写佳文(4 课时)。
(二)实践性
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不仅要关注任务本身,更应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之祭文阅读与写作》专题一的学习中,设计如下学习活动:1.自主阅读文章,积累梳理。(1)通过翻阅字典,梳理文言现象。(2)摘抄祭文中常用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3)梳理文章思路。2.课堂讨论。(1)学生对自己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现象,先小组讨论,再提交全班讨论,教师提点解答。(2)先自主总结祭文特点,再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抢答,其他小组补充。在专题三的学习活动中,小组推选组长,自主撰写并修改活动策划、填写活动策划表,然后按策划逐步开展学习活动,在期间不断沟通、讨论、修改,形成成果并制作汇报课件,最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在班级汇报并评选出优胜小组。
(三)自主性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从多个角度设题,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以此选择自己独特的主题。例如,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之祭文阅读与写作》专题二中,这样设计学习活动:(1)教师和学生各选择一篇自己最欣赏的祭文诵读,通过范读、自由诵读、全班齐诵等多种形式开展祭文诵读活动。(2)对专题一的文章进行精读、赏析,选择一篇或几篇文章,写成800 字以上的赏析文字。选题上,学生可以参考教师给的五个范例,也鼓励自拟,学生写出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在专题三中,设计四个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供学生选择:(1)古代哀祭文,除了祭文,还有诔辞、哀辞、吊文等多种形式,请阅读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哀祭文,并查找相关资料,理清古代哀祭文的发展脉络。(2)祭文写作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内容的特点,可视为一种应用文体。但是,优秀的祭文却以其独到之处赢得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试从文学角度总结祭文的写作技巧。(3)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失去生命力,试探讨祭文在当今时代是否仍有传承和发展的价值。(4)值此清明来临之际,请为福州的某一历史文化名人作一篇祭文。这些学习任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有利于推动学习实践活动走向深入。
(四)启发性
在开展学习活动前,教师要先研究,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之祭文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设计为例:在引导学生开展古代祭文研讨活动前,教师先阅读大量祭文,筛选资源,最后选择18 篇祭文推送给学生研读,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这些祭文都是教师精心筛选过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启发意义。
在专题二赏析祭文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五个参考题目。这些题目精选祭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注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从不同视角对祭文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与思考。具体题目如下:(1)吴兴、王文濡在《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乃鼎足而三。”这三篇散文,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名祭文”。试赏析《祭十二郎文》和《祭妹文》,分析其异同,并解读其成为祭文之绝唱的原因。(2)明代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九十六中言:“欧阳公祭文当以此为第一”(“此”指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试通过其与苏轼的《祭欧阳文忠公文》加以对比分析。(3)请比较鉴赏毛泽东所作的《祭黄帝陵文》与同时期国民党所作的《祭黄帝陵文》,并分析作为祭拜神明的文章,与哀祭亲友的文章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4)《祭石曼卿文》感情真挚、音节悲哀,用散文句来写韵文,风格独特。《自祭文》通篇用简短的四字句,杂以五字、六字、八字句,句中多次换韵,整齐中见灵动,情感真朴,文风茂实。试从语言和情感两个角度,对两篇祭文加以对比赏析。(5)《祭石曼卿文》和《祭十二郎文》分别为哀祭亲人和朋友的文章,写作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有很大不同。韩愈和欧阳修作为唐宋两代文坛的领袖人物,其作品的语言也呈现迥然不同的风格色彩。请分别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赏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维度二:多元综合评价——以评价促进落实
学习任务需要有学习评价的导向,才能得到更切实有效的落实,学习实践活动需要学习评价的制约,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要引导和推动学生实践,除了需要有真实有效的任务情境,也需要破解评价瓶颈,改变过分关注碎片化知识和标准答案的现状,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2],以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差和缺乏创新性等问题。
(一)关注学习过程,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
语文学习活动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过程是提升素养的关键,所以,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改变传统以学习结果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性记录的评价和在活动指导过程中的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安排指导活动,这时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评价,以督促学生完成接下来的任务。例如,在一次学习活动中,共安排两次课堂阶段性指导和两次课外指导,还利用一些聊天工具进行随时指导。这些指导都安排了相应的评价,包括提问的数量、有效性和阶段成果等,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高效。在成果评价时,没有只依据活动报告,而是借助表格(见表1),引导学生从策划、过程、成果、汇报等四大方面共14 个子项,加强活动过程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表1 语文项目化学习学习成果评价表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加强评价的丰富性
所谓评价的自主性,即加强学生评价的参与度,尊重学生在语文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早在200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教育专家就提出,要改变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然而,教学实践中仍以教师的“教”为主,学习评价的方式也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的项目学习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加需要尊重并落实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为改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提供了契机。要调动学生评价的自主性,可以从加强评价的丰富性入手。评价的丰富性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由教师给出初稿,师生共同讨论确定评价标准,然后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除了纸笔测试和在每次指导课上的等级评价外,还安排课后的反思、网上的投票、小组的分享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对学习活动的检查、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
美国学者索耶指出,知识并非是学习者头脑中静态的智力结构,而是一个包括人、工具、环境中的其他人以及运用知识的活动在内的认知过程。[3]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认知能力,还包括个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社会技能、态度和个性品质等方面。[2]项目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复杂的、基于实际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项目学习应该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实践,而在语文项目学习中如何引推学生实践,更应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