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2021-11-30韦秀玲
韦秀玲
(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贵港,537100)
老年糖尿病主要是指60 岁以前延续至60 岁后或于患者60岁以后发生的糖尿病,且多以2 型糖尿病为主[1]。高血压作为近年来临床常见并与多发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不仅将导致心脑血管损伤,还将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产生不良影响。临床研究认为[2],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日常饮食、作息规律的改变,再加上老年人运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再加上治疗过程较长,用药种类较多,老年患者易发生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从而进一步造成药物漏服、错服甚至自行停药的情况,治疗依从性降低也对疾病的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对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帮助其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改善调整不良情绪并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1.做好日常监测工作
1.1 血压监测一般来说,正常人血压多在0 点至凌晨3 点血压最低,早晨6 点后逐渐上升,至下午2 点至4 点达到最高水平[3]。观察发现,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其血压水平在午夜不出现下降情况甚至可能升高,而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了解患者不同时间段血压控制情况并给予其合理用药指导。另外,监测过程中需不定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晕、手麻等情况[4]。
1.2 血糖监测患者血糖指标升高造成的蛋白非酶糖化增强及多元醇通路增强是导致其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将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5]。应对患者采取24h 动态血糖监测观察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做好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告知其血糖监测的重要意义,嘱其期期配合治疗[6]。监测前应将探头置入患者皮下脂肪较为丰富的位置,尽可能避免患者产生局部异物感。监测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发生低血糖应立即嘱其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血糖监测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指标,对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糖及尿酮水平进行记录与监测[7]。
2.健康教育与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详细讲解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各类症状及并发症的危害,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并消除既往对疾病治疗的错误认知[8]。同时,告知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终身服药控制病情进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主要以降压、降血糖药物为主。其中常用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长效钙拮抗剂除降压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敏感[9]。强化血糖控制药物多选择具有胰岛素增闵洗锅的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等。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每种药物的正确服用时间、服用剂量,帮助患者正确掌握用药知识。另外,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告知其自救措施与解决方法,强调用药过程中的各类注意事项[10]。尤其对于需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告知其掌握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告知其注射后若发生低血糖的处理措施。可通过播放视频、定期组织学习等方式告知患者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
3.饮食护理
控制疾病的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即为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原则应遵循清淡、易消化、低碳水化合物、低脂、低盐、高维生素的食物;可定时、定量或少食多餐;忌甜食、饱食及研究等刺激性食物[11]。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程度、身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饮食方案,确保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每日应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及肉类、蛋白质,多喝牛奶并适当补充各类微量元素。严格限制每日盐的摄入量并尽量少食或不食腌制食品,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对于有烟酒嗜好的患者应告知其戒除烟酒;控制每日糖分摄入量,尽量少食糖分过高的食物并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及血压并确保机体每日摄入充足的营养[12]。另外,鼓励患者多饮水,争取每日达到2-4L,有助于更好的稀释血液并降低血液粘稠度与血糖水平。
4.运动护理
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增强患者体抗力与体制均具有积极意义。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就年龄指导其进行轻度或中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早期运动应以适度为原则,避免运动量过大导致患者出现不适,运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适当加大运动量[13]。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前应确定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较好且没有出现代谢紊乱,告知其一般来说应在餐后1h 左右运动最好。研究人员指出[14-15],运动强度应以运动到心率170-年龄为宜或运动量以运动至稍感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休息后可很快恢复原有心率、呼吸频率、无其他不适为宜;运动时间以饭后1h,每次30-60min,每周运动3-5次为宜。
5.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需要终身用药,长期治疗过程中不仅饱受机体的痛苦,还需承担精神负担,因此易导致其出现抑郁、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日常应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次数,耐心聆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并以和缓的态度与其进行沟通。一方面了解患者内心的诉求及对疾病治疗产生的疑问,给予其耐心、详细的解答后给予安抚与鼓励,告知其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帮助其树立积极面对治疗的信心[16];同时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告知其日常可通过看书、读报、听音乐等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放松心情[17]。
6.延续性护理
短暂的健康教育作用不持久,应进一步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并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及长期定期随访。定期通过电话随访、家访或微信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强调遵医嘱治疗及自我护理的重要意义并提醒其定期对血压、血糖等各项指标进行复查,可于出院后1 个月内每周复查1 次,第二个月起每月复查一次,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18-19]。对于康复过程中患者提出的各类疑问应给与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确保其问题获得解决。同时,强调培养健康生活饮食习惯的积极意义,确保每日摄入身体所需营养并保持饮食清淡及饮食卫生等;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确保每日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注意尽可能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存在便秘患者可告知其适当使用通便药物等[20]。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并发症发生率高,治疗周期长的慢性疾病。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及时提供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确保疾病治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提供护理干预时可从用药、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入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护理内容,为确保患者治疗效率及促进其恢复提供保障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