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化研究

2021-11-30吴旭东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互联网+利用

吴旭东

(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基于新时期环境背景下,信息化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逐渐运用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应当提升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审计工作是促进我国经济活动开展的关键途径,需要创新与优化审计方法,并且提出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审计。企业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分析审计工作的目标,促进审计与大数据技术的相互融合。利用信息化系统的优势,能及时地处理与分析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审计服务,使得审计工作可以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进财务审计信息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层面的问题,企业就需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出全新的审计理念,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升整体审计质量与效率。

一、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工作人员难以适应信息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与大数据背景下,实现审计工作信息化创新十分重要。而审计工作在此阶段,可以从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转变为信息化审计模式。而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以后,审计方法与技术更新,加快了云审计模式的改革速度,并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知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审计人员应当更加熟练地掌握云计算技术,并且提出全新的审计理念,学会如何解读与分析网络系统中蕴藏的信息数据。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可能导致大部分审计人员无法快速适应。而信息时代的技术与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大部分审计人员无法适应信息化系统与大数据平台,不利于顺利地开展审计工作。

(二)缺乏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属于计算机类型,审计人员大部分也都是会计型人才。基于此,开展审计工作需要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不单单需要具备传统的审计知识技能,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合理的利用先进的技术。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许多审计人员都没有打下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基础。而我国缺乏大量复合型审计人才,虽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审计人才,也会导致财务审计信息化创新效果不佳,后续工作也无法顺利推进。

(三)审计理念滞后

形成科学化、有效化的审计理念,属于构建合理审计流程的关键,有助于打造良好的审计模式。在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长期低于信息化水平的情况,而与时俱进的审计理念,也是确保审计单位有效、公正的基础依据。所以,如果沿用传统的审计理念,不单单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还可能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高效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导致工作压力与复旦加重,无法有效的提升综合审计效率。而利用完善的预警机制、管控机制,提出动态化的审计理念,并掌握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做好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审计组织较为落后

对于以往的审计组织来说,存在滞后性的特点,一般都是根据审计项目,做好人员分类的工作,需要安排两名或以上的员工开展项目审计工作。对于传统的审计组织模式来说,仅仅依靠一两个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项目,还是远远不足的。而海量数据的审计项目,具有数据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不仅工作难度较大,还存在比较繁重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要求审计系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对整个组织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更加关注审计工作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建设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二、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化发展建议

(一)提出全新的审计理念,形成大数据审计意识

对于审计行业进行分析,需要突破传统手工审计的局限,降低审计人员繁重的审计压力。在将信息技术优势发挥出来的同时,摒除固定的思维模式,并接受大数据技术在审计行业中的应用。采用建立合作模式的方式,将数据作为核心内容,技术作为基础,将人员在数据管理与调度层面的作用发挥出来。结合实际审计工作,促进审计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审计人员需要结合数据的规律、相关性,设计算法顺利地完成审计工作。而对于被审计企业来说,应当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实际作用,在发展阶段摒除传统思想的局限,实现审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融合目标[2]。在转变模式层面,直观地体现出互联网+模式的特点,并且寻求发展与不断地变化,提出点对点、点对面的管理模式,实现审计创新目标。由于企业利用传统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领导层就需要提出全新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等。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开展审计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资源整合的工作,实现资源互补利用目标,开展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工作,编制完善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脚步,创新审计平台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推动下,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创新十分重要,应当科学化的利用基础硬件设施。要想实现企业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创新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审计专用网络,并且保证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到位。为了促进其后续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并提供可靠安全的保障,就需要显著提升审计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第二,从审计角度进行分析,建立适配的配套设施,并且搭建审计数据库、审计职能中心等,以此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梳理工作流程,还需要建设完善的数据库,做好信息数据的分类工作。第三,企业需要建设信息共享中心,发挥信息共享中心的作用,促进各个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不同的部门需要结合自身的权限,获取到相应的数据信息。此外,建立移动办公平台、经验共享中心等,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辅助意见、工作经验等,构建移动化的办公模式。

(三)强化数据安全与维护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实现财务数据共享十分重要,财务信息也体现出了透明化的特点。而维护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强化企业的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传递数据、生成数据的同时,需要建立防火墙系统。通过建设财务信息化平台、网络管理设备等,编制企业的数据网络,避免出现财务信息丢失、数据丢失的风险问题。对于不同形式、领域的数据信息,则需要利用特定的保存方式。在保证数据信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同时,为审计人员收集数据提供方便之处。此外,企业需要确保系统稳定的运行,优化电子信息访问程序,明确数据管理的权限,避免审计人员出现篡改数据、徇私舞弊的问题,避免记录虚假交易问题发生[3]。在搭建业务系统的时候,根据管理层设定的目标,加强运行管控力度,及时的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自动完整的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促进各个部门财务数据沟通与交流的同时,保证信息系统记录到位,并做好复核的工作,还需要践行岗位不相容分离职责机制,避免出现数据泄露的风险问题发生。

(四)加大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构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实现审计信息化创新的基础目标,分析复杂的审计项目需求。而建设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则需要借助专业的审计知识技能、熟练地利用云计算技术,加快审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通过定期开展审计队伍的培训与教育工作,给予员工更多的学习与发展机会,使得全体人员能够对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操作进行把控,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五)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大数据审计标准

现阶段,我国大数据审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部分复杂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来说,做好准确地把控工作十分困难,我国这方面的政策规定也存在不完善的特点。基于此,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实现审计工作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及时洞察审计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优化与改善策略。通过定期开展审计数据研究与分析工作,探究大数据审计项目利用的审计模式、分析处理模式等,研究审计工作理论内容,显著的提升审计水平。

(六)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政府应当提出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且开展信息化的财务审计工作,结合行业的基本发展特点、行业性质等,规范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标准,避免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财务造假。在了解数据库管理与使用方式的同时,搭建数字化的动态化平台与系统,保障信息数据的有效性、安全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科学化的执法体系,并且显著的提升信息化执法能力。利用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对企业的违规记录情况进行记录,建设信息化审计案例数据库,轩主的提升数据使用效率。证监会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合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穿透式监管工作。借助先进的科技技术手段,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落实相应的惩罚机制。此外,搭建社会信用监督机制,鼓励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审计技术,顺利地开展信息化审计工作,加强监督执法与管控力度,并且为资本创设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目标,全面的开展审计工作。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互相融合的同时,以便于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直观地发挥出来,梳理财务管理流程。在建设大数据平台的同时,促进审计工作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显著的提升审计效率、审计质量等。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分析实际的审计工作需求,保障平台建设的安全性,整合关键的数据与信息,做好监督管控的工作,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发生,编制可行性较强的发展计划。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互联网+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