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1-11-30苗望桃
苗望桃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委党校,山西 长治 047100)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现象,市场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煤矿产业自成立至今,已经历经过多次转型升级,但生态环境破坏、能耗过大问题仍然存在,对绿色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也阻碍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如何科学优化产业结构,如何响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成为煤矿产业改革的关键。
一、基础理论概念的分析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
所谓产业转型升级,是基于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对现存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目的,而产业升级是指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改进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产业链等方式,让产业结构由低向高转化,生产模式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产业形态由高能耗、高污染转变为低能耗、环保,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助力。对于传统煤矿产业而言,其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高能耗的产业形态,导致煤炭企业与时代脱轨,产出经济效益降低,给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因而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从微观视角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一个企业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的转变,通过增加科技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企业内部革新,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目的,为企业赢得更高的效益。从宏观视角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即:集环保、协调、创新、可持续、共享为一体的经济建设,相比传统经济模式而言,更加侧重于均衡性,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提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明确了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阶段,也指明了经济改革发展的方向,即: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下,只关注“量”的增长,忽视了“质”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协调等,但是从社会现状来看,粗放式的经济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时代当下,甚至还会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理念。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1.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元结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由于城乡位置和资源的差异,再加之人力资本和资源流动的限制,让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各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和空间,使得经济发展较弱的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做梯度转移,为农村人力提供就业的机会,有效提高农村富余人力的生产价值,打破二元结构的局限性,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区域的生产成本更低,如:劳动力、场地费等等,所以城市经济向农村区域延伸,有助于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同时,城市内部经济也存在二元结构,即:市内部居民和棚改区居民的差异,所以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政府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改善棚改区域的基础设施、商业设施、交通规划,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由此看来,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惠及棚户区的居民,进而提升城镇化率,促进城市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政策引领下,指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即:竞争有序、共享共赢、统筹有力,也明确了均衡性和非均衡性之间的关系,即:鼓励区域经济均衡性发展,但不否定全部非均衡性的发展方式,尤其是在区域发展的特殊时期,非均衡性也具有一定意义。例如,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丰富了产业结构,实现了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经济的格局,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步伐,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提升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也拓展了对外开放的空间,缩小了东部、西部和中部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有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助于改善区域经济生产方式,实现技术升级、分工优化,扩大生产领域和就业机会,实现资源要素的再分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
1.改善高能耗的生产方式
传统经济模式下,过度强调经济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加深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虽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雾霾污染、空气污染、地质污染等,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通过开展产业转型升级,能够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降低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开展高效率的经济建设活动。以煤矿产业为例,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兼并重组、产业结构改革的方式,整治了一大批产能落后、污染破坏严重的企业,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经济指数下跌、工人失业等,但是也推进了绿色经济发展步伐,有助于煤矿企业长远发展。
2.增强企业绿色经济观念
伴随着传统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高。企业作为经济建设单位主体,肩负着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能够让企业认识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的意义,了解生态破坏的影响力,从而逐步形成绿色经济理念,更加主动了投入绿色经济建设中。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大部分企业由最初的抵制到接受,再到主动参与建设,绿色经济逐渐成为普遍共识,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而言非常有利。同时,通过践行绿色经济理念,劈开出一条节能环保的发展之道,不仅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还能缓解资源紧张的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三)对经济共享发展的影响
1.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贫富差距过大是社会民生建设的重点问题,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下,各行业就业机会增多、门槛降低,为低收入者创造了就业机会,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为民生共享经济发展助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出路,也加快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根据调查显示,基于电商行业发展趋势,涌现出大量的农村电商网点,利用各大线上电商平台,不仅打通了农产品的线上销路,而且还创造了许多岗位,如:物流、装配送、管理等,为低收入者就业提供了机遇。此外,针对煤矿企业而言,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改变了单一以原料开采的生产模式,延伸出煤炭原料加工业、观光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供当地区域的居民选择。
2.优化资源分配效率
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优质资源向经济发达的区域倾斜,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资源等,进一步拉大了区域之间的差异。因此,通过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原本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实现资源的重组和再分配,为经济发展弱势地区创造机遇,优化社会资源分配效率。例如,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大量优秀的教师资源涌入城市,而农村山区教师资源严重匮乏,难以保障山区教育工作开展。但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下,以网络资源、线上平台为载体的教育产业诞生,山区农村的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打造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化资源分配率和效益。由此看来,产业转型升级在优化资源分配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一)倡导产品精加工,助力产业迈向高端价值链
基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加深产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外开放、对外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生产中,打造高端价值产品,摆脱“廉价代工厂”的名头。以煤矿产业为例,传统生产模式以煤矿开采、原料输出为主,缺少煤产品加工业,而煤矿原材料价值率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低,导致煤矿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因此,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开展产业转型升级,丰富煤炭产业类型结构,倡导煤矿产品精加工,提高产品本身的附加值,助力煤炭产业迈向高端价值链,例如,煤炭资源不仅仅是动力燃料,还可以做成清洁产品,所以在产业转型阶段,可基于原煤细选加工、煤炭产品加工等方向,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升煤炭资源的综合效益。一方面:改善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对原煤进行精细化洗选加工,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对原煤进行挑选,为市场提供多品质、多粒度级的煤炭原料,提升原煤产品的价值和效益。另一方面,针对具有特殊成分的原煤,开展附加产品加工,如:含挥发分和油的长焰煤,可以借助低温降解技术,提炼出高价值的油和气,再将剩下的块状兰炭做成清洁化固体燃料,有效提升煤产品的效益。基于这样的生产形式,向国内外市场输出优质、优价的煤产品,增加了原煤资源的经济价值,助力煤矿产业迈向高端价值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二)鼓励技术创新升级,促进产业实现高效生产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核心,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互联网产业是当下时代的热点,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可以引入“互联网+”应用,通过网络技术和平台,达到部门间的高效沟通、交流和监督,实现“JIT”生产和品控,实时获取和分析市场数据,为产品更新提供参考,优化产业与市场的契合度。对于传统煤矿产业而言,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改善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增强煤炭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以网络信息技术基础,打造煤炭产业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实现在线营销、在线交易等服务,提升煤炭产业市场占有率,也能实现经济共享化发展。除此之外,基于市场现状来看,类似于抄袭、侵权的行为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创新者的利益,也打击了产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国家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工作,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并且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增强社会产业的产权意识,优化经济市场环境,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心,改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打造高效、协调、生态、共享为一体的经济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健全国家法治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驱动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