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宏观经济管理改革与创新探析

2021-11-30卢庆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市场经济管理制度

卢庆华

(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具有明确的管理方向、内容和目标,明确的管理目标能够使宏观经济管理充分发挥其市场的调节和导向作用。第一,经济性目标与综合性目标。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其目标为基础,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实现市场经济下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就是其经济性目标。其综合性的目标则是对我国的经济进行调节和管控,并带动政治、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第二,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的众多管理目标中,各个目标之间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相同,但是所有目标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中介目标,顾名思义具有中介的性质,它是工作人员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所设立的,是通往最终目标的桥梁,因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因为在宏观经济管理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首先都会设立一个总体目标,紧接着会根据总体目标设立多个具体目标,这样是为了保证总体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阶段性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的效果。相较于总体目标来说,具体目标的实际意义较低,但是具体目标是阶段性结果的体现,能够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序开展。

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意义

第一,宏观经济管理是宏观水平上市场经济管理过程的状态,主要目的是在于实现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的增长,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并稳定市场价格等。市场经济动荡不定,需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进行监测。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市场经济缺乏控制会面临产品短缺甚至企业垄断。由于单靠市场经济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合理化和科学地配置市场资源,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第二,计划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计划管理,将为市场经济的变化做好适当的准备,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宏观经济管理计划需要以下环节:第一,充分了解市场新闻,收集市场信息的各个方面,为宏观经济管理做准备;第二,分析和比较数据,并使用结果帮助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措施;第三,在实施进行中,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去调整计划。第四,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建设阶段,虽然经济水平正不断增长,但实际市场中的调整手段不足,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因为没有有效而适当的调整方法,国家需要将宏观经济管理应用于市场经济管理。并且在应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时需要采取正确的手段指导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

三、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为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规范经济发展秩序,为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若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存在问题,那么必然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状态。例如,企业发展程度与经济管理制度之间,以及经济管理监督机构和经济管理制度之间不协调,无法达成一致性。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专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并且配置了专门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但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监督机制与经济管理制度无法实现有效互动,监督与管理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管理制度创新进程。

(二)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理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整体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传统的经济管理工作理念在工作落实过程中表现出来明显的滞后性,根本无法全面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工作需求。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我国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及时更新自身管理理念,形成危机管理意识,尽快形成战略管理的概念,为经济管理工作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之外,创新、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也是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

(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设置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体系内针对企业的管理可以说处于一种真空的环境中,造成该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策略存在局限性及缺乏危机意识等。在这种情况下,无疑会导致企业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缺位,其具体表现为企业总部发布经济管理项目,而这些经济管理项目必须由企业总部负责实施和完成。这样对于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来说,其管理经济的相关主体责任就被剥夺了,最后成为“跑龙套”。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说企业自身根本无法掌握和控制未来经济的发展。

四、新时代宏观经济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一)明确经济建设目标与战略发展规划

在当前新时代环境下,我国需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必须进一步明确战略发展规划和自身经济建设目标。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环节仍待完善,因此不可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一定要清楚我国相当长时期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所以,经济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需要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定位。同时,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部署,引导创新驱动发展在全社会成为主流。同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失衡问题,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明确重点区域与关键部位,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并及时采取创新措施进行补救,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效发展。

(二)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制度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需对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管理需求,并且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结构内以科学的管理制度推进各地企业发展,建设成为强大的经济团体,通过经济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是创新经济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创新有利于开发以及利用新产品,并且在市场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组织结构;经济管理制度创新有利于企业构建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建设的经济监督管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设计推出更具人性化的经济管理流程和方法。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管理制度在创新和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要确保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和应用创新性的经济管理制度和方法。诚然也只有这样企业经营才更具效率,进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成果。

(三)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理念

我国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在当前经济管理工作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无法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工作完全匹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还需及时进行管理理念的调整,并形成危机管理意识,突出管理理念的先进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特点。新的经济管理理念中应体现出人民在其中的重要性,并确保国民均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果实。同时,还应重视专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创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及管理手段

任何时期的经济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多变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不但要全面落实管理主体自身的革新,同时也要做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设置的创新,以此进行经济管理职能的完善。深化责任的明确,以免多头管理,对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干预好经济,主要采取市场手段,以防发生越位情况。另外,还应加强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有很多种手段都能实现宏观调控,我国应不断加强对经济手段的有效利用,只有不断降低采用行政手段的频率,才能有步骤有规划实施改革创新。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风雨较多,在对实力体现的同时承担的风险也更多,只有采取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不断加强国家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五)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政策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政策进行创新。首先,针对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的发展。其次,针对内需情况,对消费进行有计划地扩大,使出口与投资所占比重不断降低,有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最后,针对城乡均衡,为有效避免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以及失衡发展的经济,对配置城乡劳动资源不断优化,使就业压力得到明显缓解,有力促进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和相关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主体,一定要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实际与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与需求,及时落实和不断推进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健康、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市场经济管理制度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市场经济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