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障碍研究
2021-11-30梁海,李畅
梁 海,李 畅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贸易的全球化合作,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和汉语感兴趣。行走在异国街头常常能听到不同肤色的人说几句汉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表示好奇与热爱。李安电影、刘慈欣科幻小说,以及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政策等文化输出,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到中国留学,对他们来说,首先需要过汉语关。这些留学生几乎都已成年,必然带着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基于这种现实,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难免会遇到跨文化交际的困境。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这种困境?
一、跨文化交际障碍
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引发的摩擦、碰撞和交流而产生。随后这种研究的热情传播到了欧洲和亚洲,乃至世界各地。《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解释:“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思想、信息等的交流。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一般要比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多。每个参与者都根据自己的文化习俗和预见理解别人的话语。如果说话者的文化习俗迥异,就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导致交际的完全失败。”[1]80胡文仲给跨文化交际下的定义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2]1由于文化差异,以及建立在文化差异基础上的交际需求,跨文化交际障碍是不可避免的。“跨文化的关键是跨越文化障碍,而跨越文化障碍的根本途径在于揭示各民族文化中的隐蔽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各民族文化特征的交际策略。”[3]104正视跨文化交际障碍,并深入挖掘不同文化的隐秘部分,才有可能找到解决措施。胡文仲具体指出:“出现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有三种:第一是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常常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对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当对方所做出的行为与自己的思想所违背或超出自己的预期时,就会感到迷茫、失望,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过程出现障碍,甚至导致交际失败。第二是刻板的印象。尽管我们并没有过去某些国家,没有与某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但我们往往已经通过各方渠道对其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第三是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民族的思想方式、宗教礼仪、社会风俗、行为举止和价值标准等去衡量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4]29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的固化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思维定式难免会导致胡文仲所说的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引发跨文化交际障碍。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顺利交流,就要努力克服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但这并不是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无底线地退让,持守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底线。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此标准要求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甚至强制他人接受。认清价值上的差异,尊重不同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对外汉语教师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应有的心态。
跨文化交际中另一个主要障碍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一个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概念,这个术语是由στερεóç(stereos)和τùποç(types)两个希腊单词构成,最初翻译为‘牢固的印象’或‘固定的成见’。……在美国记者沃尔特·李普曼的著作《公共舆论》(PublicOpinion)一书出版后正式进入大众视野。”[5]128刻板印象被界定为在人脑中的心理表征或认知结构,通常是无意识的行为,因此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刻板印象通常被认为具有负面属性,但现代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实际上有正面效应,它通过简化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这个层面的刻板印象被视为一种分类形式,这种分类形式可以帮助我们简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化梳理;借助这种简化和系统化,我们针对某些信息可以进行更容易的识别、回忆、预测和回应。”[5]130刻板印象显然简化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但也难免带来偏见、歧视和冲突。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刻板印象的存在,并采取措施规避它的负面效应。既然它是一种无意识行为,那么有意识的认知和学习则是必要的。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显然与偏见、歧视有关,这种歧视可以表现在语言上,也可能通过行为显现。对于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无论在语言还是行为上的偏见,都会引起留学生的不适,甚至会产生文化间的冲突,因此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同样必不可少。
民族中心主义显然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民族中心主义由两个希腊词根ethos(民族)和ketron(中心)组成,意指以某人的文化为中心,以此作为评判其他文化的价值标准。或者指个人认为本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的程度。萨勒(Summer)曾把民族中心主义分为两部分:相信本群体的优越,随后相信其他群体的低劣。”[6]85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但也曾有过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历史。在清朝,外来使节被要求向皇帝跪拜;清政府一度闭关锁国,对西方世界的发展置若罔闻,这种民族中心主义的交际态度最终让中国成了井底之蛙,踏入了近代的屈辱史。在现代,民族中心主义主要以隐性的面貌出现,在高校的语境中,往往表现在抬高某一民族或种族文化而无意识地忽视其他弱势文化。很多高校对外汉语教师都或多或少遇到过由此引发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比如片面抬高发达国家文化,忽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这个问题的确应该引起重视。
二、问题与建议
为了深刻感受高校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笔者用访谈的方式采访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三名对外汉语教师。笔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作为一名高校对外汉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跨文化交际,请问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吗?”受访教师回答该问题时提供了一些问题场景,概述如下。
场景1:老师A接到学院通知,要求收取留学生护照。老师并没有明确说明原因。留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因为护照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中国的身份证一样非常重要,而且具有隐私性,如果只提出要上交而不说明理由,他们表示没办法随便交。班长把同学的担忧告诉老师后,老师才恍然大悟,告诉留学生是为了给大家集体办理签证。留学生明白后才安心上交护照。
从这个场景来看,老师A在认识上出现了误区,他忽视了文化的差异,并没有考虑到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区别。在中国的文化中,学生可以根据语境明白老师的意图,很容易服从老师的命令;但对留学生而言,他们没有长期在中国学校的语境下成长,对很多直接性下达的命令不理解,这时需要老师详细解释才行。而且,老师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护照对留学生的重要性。对留学生来说,护照的意义和中国人的身份证一样。所以,老师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后,就明白了如何表达才能让留学生安心地交出护照。从这个场景中,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素养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留学生立场思考的重要性。
老师B的案例可以说明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
场景2:一次老师讲课讲到了中国的大熊猫,老师说:“中国现在城市化水平很高,野生动物非常稀少,大熊猫作为国家级保护动物,更是要放在保护区保护起来。非洲就不一样,非洲的动物都是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奔跑。”班里正好有几个非洲留学生,其中一个非洲留学生反驳说:“老师,非洲现在很多地方城市化水平也很高,草原越来越少,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野生动物了。很多动物也只能在动物园中看到。我们也不是生活在原始时代。”这位老师记得那位留学生显得有些激动,显然想极力纠正老师的认识。
在老师B的刻板印象中,非洲到处贫穷,人们吃不饱饭,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极低,这给野生动物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他想到了在纪录片中看到的非洲动物大迁徙的场景,于是在课堂上进行如上讲解。这位老师被当堂反驳,感到非常没有面子,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他在课下进行了调查,发现非洲很多国家的确发展得特别好,而且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中非合作等。他还了解到,非洲留学生毕业后的志向绝大部分是回到非洲,振兴祖国。在他的刻板印象中,他认为非洲留学生一定想努力留在中国。当他了解到非洲留学生的真实想法后,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刻板印象,反而对那些留学生由衷地表示敬佩。因为他一直觉得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更具有优越性,他们的话语更容易被聆听,他们的行为更容易被效仿,他们的文化输出更容易被接受。他还通过了解他国文化,逐渐知道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增强了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的自信心。
老师C同样面临跨文化交际困境。
场景3:有一次一个留学生站起来背诵前一天的学习内容,为了表示对他背诵熟练程度的肯定,老师C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结果这个学生突然停止背诵。于是老师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而那位学生用更疑惑的眼神看着老师。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这位学生突然停下来了?学生回答道:“老师,我以为我背错了,所以停下来了。”
这个例子也许只是一次课堂中的小插曲,但却能说明一些问题。在留学生眼里,对外汉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标杆,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被无限放大。所以,老师在上课前一定要了解班级的学员构成,在课堂中不要轻易把本民族的文化作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来表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三思而后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抛弃本国的文化基因。因为留学生在中国留学的目的之一一定要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关键是老师如何能够循序渐进地把我们的文化,以及很多不言而喻的日常习惯穿插到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备课,而不能期待这些目的自然而然地被学生了解,因为很多细节不经提醒是不会被在意的,有时要刻意安排、规划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
克服跨文化交际引发的困境,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尤为迫切。“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手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认知行为等方面”[6]94都是促进交际成功的要素,高校教师应该有意识、持续性地提升各项能力。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师个体、国际汉语学院和对外合作机构三个维度考虑这个问题。
对教师而言,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语言、文化和交际能力都需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对汉文化和汉语加强学习,并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让留学生学会汉语,了解、喜爱汉文化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语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比如中国的辈分文化,可以通过汉语表达直观感受,叔叔、大伯、姑父、姨夫在英文中都叫作uncle,但在汉语中却有不同表达,体现出中国复杂的亲缘关系。对教学深浅的把握也需要因材施教。留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对本班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个初步的把握是每学期第一节课需要做的事。每节课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反思,都要把跨文化交际考虑在内。另外,处理好语言能力培养和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同样非常重要。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还需要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问题,让留学生提升自主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动性。“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由Oberg在1960年第一次使用。“通俗地说,一个人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原来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另一套新的自己不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所替代,因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在情绪上不安定,甚至沮丧。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最严重的甚至会患精神病或者自杀。这就是文化休克。”[2]188文化休克可以通过跨文化训练的方式缓解,具体方法有增加对异文化的知识,与异文化的人多进行交流,进行角色互换表演等。
高校教师不仅在国内教授留学生,还有很多老师到他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就需要老师对当地文化做更深入的了解,为了防止文化休克,也需要通过跨文化训练的方式缓解。如去埃及,就入乡随俗学习埃及的文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如去俄罗斯,就了解俄罗斯文化等。这里的文化不仅包含当地的人文地理等,还包括当地的语言。虽然对外汉语教师是从事汉语教学的,但对当地语言的一定了解,对汉语教学也会有很大帮助,因为这会帮助老师了解当地学生学习的难点,更有利于老师顺利开展教学,更容易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大多数国家没有声调的区分,那么对声调的讲授就非常重要;有的国家的语法结构是谓语在最前面,而汉语是主语在开头,这些差异也都需要提前考察。对差异加强重视,可以有效去除思维定式,摆脱认识上的误区。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还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方法。值得我们研读的相关著作很多,如跨文化交际学之父爱德华·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1959)、《隐秘的维度》(TheHidden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Culture,1967),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等等。另外,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间接找到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方法。
但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绝对不是教师可以独自完成的,国际汉语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样需要促进中外跨文化交际。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定期培训,为留学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对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举措提供政策支持等,都极为重要。
对外合作机构也应该为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提供相应帮助。海外“孔子学院”可以提供培训课程,让出国的高校教师更快地适应当地文化,了解当地学生的情况。另外,相关部门应该帮助外派教师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外派教师能够找到自我认同,避免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去海外教授汉语的教师肩负的不仅是语言传播的使命,更具有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包容他国文化是为了更好的教学、为了更好的让世界了解中国,但如果一味地趋同于他国文化,则失去了“跨文化交际”的宗旨和立足点。只有在坚守中华文化基础上的交际,才是“跨文化”的。而保障这些的不只是对外合作机构,教师和国际教育学院同样承担着相应责任。
总之,为了更好地输出中华文化,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需要克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这不仅需要对本民族文化语言熟悉、能教,更需要具有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同时还应尊重、理解他国文化,摒弃思维定式、刻板印象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