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2021-11-30赵雯桐
赵雯桐 阎 翔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量的80后、90后年轻教师涌入了高校教师队伍。这一方面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优化队伍结构。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因年龄、教龄以及阅历的相对欠缺而导致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青年教师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急需获取相关的实用教学技能。因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探索出一些课堂教学策略,为广大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上好一堂课,看似简单,实则深含管理学的哲学。从组织流程的维度划分,一堂教学课可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总结三大版块。因为,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以及课后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前充分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课前准备阶段,大多数观点认为,课前备课是对着书本的内容进行准备,然后做到烂熟于胸。这种观点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全面的。
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备书本之前,首先要备的是学生。所谓备学生,是要准确掌握学生的信息。对于大一新生,开始上新课前,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基础,比如该班级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依据高考成绩高低从大概率的角度研判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准。如果该班级的学生不是新生,在上新课前,应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在教务系统中查询该班级总体平均成绩,如果本课程没有前序课程,则可以大致参考英语、数学等公共课成绩;如果有本课程的前序课程,如讲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时,可根据该班级之前的《材料力学》课程成绩来大致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以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1]。此外,对于正在讲授的课程,每次上课前,教师可根据之前预留习题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到了然于心。其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准备是中心环节。主要包含要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要自身学懂弄通教学内容,二是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形态,组织完善知识点,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
讲好一堂课,第一要抓住课程的整体架构,所谓“整体”,即对该课程的所有理论脉络做到全面且深入地掌握,以便在不同的章节中做到互相关联,旁征博引,引导学生透彻的理解理论沿革过程。概念是对一个事物认知的基础,任何一个学科和课程都包含有其知识的基本概念,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和相似的概念,在进行概念分析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概念的内涵与核心。当然这里面也要避免走入另一个误区,就是完全套扣概念,给学生造成照本宣科的感觉。为避免这一误区,教师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储备,扩展多元化知识面,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合适的表达。
第二要突出课程重点。一堂课,本身就有着主次之分,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同学抓住关键点,提升学习能力。重点可能是一个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一个概念或者理论的应用,也可能是之前内容的归纳总结。突出重点则是通过教学节奏以及声调语气等教学技巧的变化,使这些重点难点能够突显出来,最终达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延展变化,某个学科或者课程的重点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切忌以一种死板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有的人认为理工科的技术变化更频繁一些,但事实上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快,人文社科方面的学科同样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掉以轻心。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条件的改善,还可以通过引入课件多媒体以及实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达到强调重点表述、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
第三要明确主体框架脉络。一节课的主体框架最直观地体现是板书或者PPT中的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一般情况下和教材吻合,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进度情况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对内容框架进行增添取舍,以兼顾逻辑性。人们对待新事物和知识的一般过程,包括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而符合事物规律、有着较强逻辑性的框架内容,能够让学生有章可依,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认真细致的课前准备完成了一堂优秀课程的50%,剩下的50%则由课中实施和课后总结两个环节来补充和完善。
二、良好的课中实施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课中实施是一堂课的核心,若是临场的发挥出现了问题,即使准备得再好,这堂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课中实施上,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本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要昂扬饱满,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影响到学生听课时的心态。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宜站着不动、不宜懒懒散散、不宜机械地在教室里走动,应具有良好的教态,举止自然而不矫揉造作,同时教师的衣着应该是简洁优雅、干净大方,不能穿着奇装怪服,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而又不过分地强调个性,如果穿着不得体,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学生听课效果[2-3]。
其次,在教学语言表述方面,要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同时,语气要有轻重缓急、节奏变化、抑扬顿挫,在重点的地方提高音调,语气加重、富有激情,平时则应语气平缓。此外,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易打瞌睡分神等情况,因此教师可在课程中穿插一些幽默生动形象的互动和表达,可以适当地在不影响课程主题的基础上抖一些时下较流行常见的段子或者和近期的一些热点相结合,这种方法在很多网课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增加趣味性的延展内容不宜过于频繁,否则喧宾夺主,则会影响正常课堂内容的连贯性,从而本末倒置,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度。
再次,在教学形式上,合理运用板书和多媒体。从本质上说,板书和多媒体投影仪的功能和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便于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框架脉络的辅助手段,多媒体一定程度上就是高效率版的板书[4]。一是投影和黑板内容要简明醒目、有所取舍。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青年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就是投影板书内容过于繁杂,总认为处处都重要,处处不可舍弃,形成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的感觉,这种行为也容易被学生视为照本宣科式的书本搬家,且很容易在学生心理层次上造成沉重烦闷之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惧怕和厌学情绪,因此板书内容要简明扼要,以小标题为提纲,脉络有序。二是在PPT或者板书中介绍概念类文字时,尽量在概念的关键词中用彩色的文字将关键的修饰语、定语词汇标注出来,以达到清晰明了的展示概念的效果。三是板书的字体大小要适中,过大会给人空洞之感,过小会影响后排同学的学习效果。另外,多媒体投影仪和板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媒体投影仪更加详细充实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教师手写板书的时间,使得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比如用手写板书40分钟的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可能仅需20-25分钟就能讲解完毕,因此,在备课时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安排好时间,避免时间上的浪费和空余,适时延伸引出下一环节的内容。
课堂时间的把控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节奏。整个学期教学进度的把控,都是从每一堂课的时间把控开始的。很多老师都有拖堂的习惯,这个习惯本身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不管下课铃是否响起,以课堂的内容为准,讲完一个完整的章节为止,有时候甚至还要添加一部分内容,这样看似是给学生多讲了一点,但事实上学生都已经坐不住了,心猿意马,身在教室心在外,学校效率低,收效甚微,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不如就此停止,课后认真反思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避免下一次再出现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如果课堂时间结余太多,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老师备课不认真敷衍的印象,场面十分尴尬,教师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因此,一堂课的时间把控之后,结余时间以5分钟为宜,不宜过长或者拖堂。
三、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课后总结是对一堂课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是每一堂课结束后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一个完整的课堂,下了课还不能算是完全结束,还需要课后的反馈,课后的反馈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表明的,所以每节课结束后,留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大致掌握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通过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表现、讨论,以及课后学生完成作业及测验的情况,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如若教学目标完成度不高,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救和完善。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课后反思,探讨教学目标、方法、设计与手段是否合理,挖掘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在之后的课程中做到扬长避短,持续改善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上好一堂课,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努力筹谋,严谨实施,认真总结,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有方、学有道。青年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瑕疵之处,要善于思考和总结,纠正错误,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服务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来更多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