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021-11-30郭凯娟

山西青年 2021年6期
关键词:复学部队群体

郭凯娟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退役复学大学生是指通过自愿报名、体检、政审等正规征兵程序,从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中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在校大学生[1]。这些大学生在参军前未全部完成高等教育,服役期满退出现役回归高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逐年扩增,笔者所在学校从当初几名,现在扩大到每年一百多名。两年军营生活结束后,该群体退伍复学,进入高校,他们身负双重角色,该群体不同于其他的学生群体,从营门到校门,他们比普通学生有了一段特殊经历。接受了部队严格的训练,既是有担当的退伍军人,又是大学受教育的学生。不同的角色面临的问题和赋予的使命有区别又有联系。从部队到学校,会存在着学习、人际关系等环境适应问题,同时,该群体在军事教育、军事训练宣传和学生榜样引领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引领作用。如何做好对该群体的服务工作,真正让他们感觉到关心和理解,直接关系着该群体积极性的发挥。如何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发挥这支队伍的主动性能动性,使之成为学生管理、国防教育的生力军,对于提高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对该群体既要从人文关怀层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又要从自我实现层面发挥他们在军事教育方面的特长,更好地服务于国防教育。

一、人文关怀满足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自我需要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及应对

1.学习困难

大多数退役复学的大学生,重返学校后,对于学习都会有一段陌生感[2],经过两年的军队生活,习惯了整齐划一、被安排好的部队生活,反而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会有些不知所措。另外,大学生士兵两年的部队生活使得课程学习内容有了断层,退伍复学后需要适应与部队完全不同的大学校园,这些均使得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业压力增加,存在适应性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3]。同时对过去的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遗忘,从过去的体力活动到现在的脑力活动,对于上课环境也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除此之外,他们可能还要经历从“优秀”到“落后”的心理落差。大部分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的理论学习、书法比赛、野外训练等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并且得到了嘉奖,备受领导的关注,这些人在部队是属于优秀群体,是别人羡慕和仰望的对象。回到学校后,面对学校环境,加之自己学习基础等问题,突然从原来的优秀变得学习困难、成绩跟不上,成为“差生”,这之间的落差,让退役复学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不适感,有些人甚至对自己学习的能力出现怀疑,甚至出现一些抑郁、焦虑等情绪。

2.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退役复学大学生由于年龄比同班的同学偏大,在部队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训练,因此,思想觉悟、政治素养、适应能力等方面,跟同级同学不在同一个水平。对同级的学生会产生很幼稚、无话可说等交流上问题。因此,退役复学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会感觉有点格格不入。又加之原来班级同学之间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退役复学大学生属于插班跟读,所以对同学的了解也不是特别深入,对同学们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是用部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有些行为会出现看不惯的情况,导致自己不合群。所以在人际关系上,会有一种失落感、孤独感。

(二)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及时精准

退役复学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如果能够很好地帮他们适应这两方面的问题,完成从军营到校门的适应,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学生管理和军事教育方面的优势。

1.增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帮扶

各学院要重视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困难,把它作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帮扶的重点内容来抓。通过班级学习委员了解他们的弱项科目,有针对性地联系相应的教师,对其进行关心和帮扶。同时,安排组织党员、学生干部和成绩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学习辅导,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业情况,及时鼓励。尽可能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赶上同级的学生,在学习上不落队不孤单。

2.增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心理建设的帮扶

在退役复学大学生返校初期,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要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相关的心理指引,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可以开展专门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等。安排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专属心理咨询时间。对刚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心理评估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联合武装部建立退役复学大学生心理档案,对这一群体进行跟踪反馈,及时了解其动态,并且给予精准及时的指导。

3.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群体要想很好地适应校园环境,朋辈的理解和沟通非常重要。学校团委可以帮他们成立一些社团或者协会,让他们有机会在一起交流,在这个有共同经历的群体中,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和语言,从而互相理解和安慰,互相支持和帮助,帮他们找到失去的军营,找到归属感,从而充分缓解重返校园带来不适感。另外,该信息平台要定期宣传关于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相关优惠信息,帮助更多地退役复学大学生能够享受到优惠,给予他们足够的人文关怀。

二、自我实现提升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退役复学大学生内在有较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部队的经历,使得他们

很好地将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融为一体。回到大学后,他们会遇到一些适应问题,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强烈的自我价值体现的欲望和要求。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受过严格的训练,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在政治素养、服从性、执行力等方面比普通的学生要优秀很多。如果在学生管理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这支优秀队伍的力量,将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1.做宿舍文化的引领者

现在的大学生疏于整理内务,宿舍文化建设方面需要榜样的引领作用。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整齐划一、标准化的内务管理习惯,对同级的大学生可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在宿舍文化建设月,如果能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军营生活的内务管理素质,树立模范带头标兵,以模范促管理,教育同学们保持军营化标准,做到整齐划一的物品摆放、有棱有角的被子叠放,创造舒适的宿舍环境。通过退役复学大学生模范标杆的作用,促进广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教育。同时也可以由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学生宿舍内务监督组织,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常态化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势必提高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2.日常行为管理的协助者

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部队经历给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成熟的心理

承受能力。这些人在自我要求、独立意识、责任感和自律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可以发挥这些人群的作用,由学生管理部门牵头,成立学生日常行为监督小组、学生安全联防小组等,在监督学生宿舍的晚熄灯、晚就寝、学生晚归、宿舍内务、环境安全进行管理督导、巡逻及登记;配合校内大型活动的负责机构进行保卫任务,做到维护场内秩序与场外安全的圆满完成;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和监督作用。同时,针对学生突发事件,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所受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能帮助他们快速反应、灵活处理,从而降低风险点。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军事教育工作的作用

1.协助新生军训工作

退役复学大学生有过两年的军事专业训练经历,并且在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方面具备了一名教官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如果学校不能由这批人自训,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军训中,可以协助教官,成为教官的得力助手,比如军训中,给大家展示个人卫生救护、擒拿格斗、搏击锁技、突发事故处置等军事技能等,给同学们做标准示范,或者分担教官的部分军训任务,因为他来自学生,双重身份更利于跟同学们沟通[4]。在训练过程中,其他学生也方便与退役复学学生沟通交流,可以较好地进行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与激励。可以把自己在军营锻炼的经历、感想、收获等跟同学们交流,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也能指引更多志同道合同学的前进方向。由于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所受的军事训练比较专业,也可以给予教官积极建议,提供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军事训练的教育效果。

2.引领大学生征兵宣传工作

高校国防军事教育属于大学生基本素质教育范畴,培养大学生军事素养,促进综合素质提高是新时期高校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征兵宣传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防教育工作,征兵宣传尤为重要,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本身就是很有说服力的教材。让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征兵入伍咨询、宣讲,对于有意愿参军的同学本身就是一种现身说法。通过调动该群体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他们,向大家展示征兵工作的益处和入伍面临的问题,更现实地让有志青年感受到参加国防建设的意义。

3.承担学校国旗队的任务

升旗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隆重的仪式。当大学校园升旗时,在所有人的注目礼中冉冉升起的时候,每个人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到高校,虽然离开军营,但是部队接受的爱党爱国爱军的教育,始终深深铭刻于心。学校的升旗仪式始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组织退役复学大学生,由他们组成国旗护卫队,把部队好的做法和传统,通过他们的传承,让有“军人梦”的同学,在大学里实现自己军人梦。帮助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纪律意识和作息习惯。建立一支气氛团结、本领过硬、思想向上、作风严谨的队伍,这对引领学校的校风、学风、思想建设,以及树立校园正气,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要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在人文关怀和自我实现两个层面进行教育,一方面关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对该群体做到精准帮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该群体在军事教育方面的价值,通过学生管理、国防教育等活动,发挥该群体的优势,帮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复学部队群体
俄部队军演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儿在部队又立功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开心复学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