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多维审视
2021-11-30宋显李映
宋 显 李 映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成功的密码是什么?中国道路是从哪里来的,将走向何方?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规定性应该如何理解?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加坚定扩大开放,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如何深化中国道路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研究?搞清楚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中国道路。
一、出场语境:中国道路的首要问题
中国道路来自何方?总书记给出了明确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1]中国道路的出场语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逻辑的统一。
(一)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且出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其三纲五常成为中国人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对维系王朝统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和”文化,因其包容性而吸收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不断引领世界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文明奇迹。儒家思想的“和”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的重要因素,其表现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这是中国始终保持独立的重要内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家国同构的家庭观也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外交思想理念对世界和谐和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求大同、尚和合的思想是当前我们包容性发展、和平崛起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中华文明在明中叶以前曾经长期领先世界,汉代丝绸之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中国的四大发明等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道路根植于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抗争史
中国道路根植于180年抗争史。1840年以来,中国始终面临一个根本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的中心问题[2]。中国人民面临的近代任务——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始终是关乎道路、关乎命运的第一要务。为此,中国人民上下求索,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行不通,农民运动的平均主义思想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建国方案破产,中国道路在哪里?谁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采取何种指导思想?采用何种方式来革命?在20世纪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的时代,道路与主义之争始终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首要问题。中国人民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等先驱首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等新民学会成员先后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渐接受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组建中国共产党,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革命实际,创造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建立了新中国。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我们效仿苏联实施“一化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努力实现工业化。三大改造是我党提出的中国特色改造道路,经过“一五计划”以后,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三)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国28年革命史
中国道路根植于28年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按照马克思经典唯物史观的革命视域推进社会形态的变迁,进而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近代任务。“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须的,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3]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大事记,也是中国共产党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近代革命从此有了主心骨,中国面貌也从此开始改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党员队伍弱小,军需物质供应不足,党员文化素质不高、政治素质差、军事能力低。第二,面临国民党的改组、包围、屠杀。第三,面临着共产国际的教条化思想影响。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制约中国共产党继续壮大自己的军队和组织。古田会议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原则,强调了党指挥军队的重要政治原则,为我国日后军队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大革命失败后到遵义会议前,党内路线之争成为制约我国革命的重要障碍。毛泽东同志立足中国革命实际,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解决了党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 ‘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 ‘的’的。”[4]801我们形成了三大法宝,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和策略。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至少反映出了以下几点:第一,中国道路的革命话语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大线索的具体展现。从俄国革命道路到中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到中国特色改造道路的演进。这条革命道路既不同于俄国城市武装起义革命,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美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的逻辑遵循世界革命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殊的革命规律,反映了中国道路话语的革命逻辑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第二,中国道路的革命话语拓展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空间。1840年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打开国门,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传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独立的社会主义形态,这是中国社会形态转型的一个经典实例,从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理论来看,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地理范围的重新厘定和重构。
(四)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史
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这次会议是伟大觉醒的一次会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1985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加纳罗斯林时又指出:“我们正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看来我们的路子走对了。”[5]从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到沿江沿边沿内陆的开放格局,展现了不平衡发展战略、先试点再推广的改革思路,从中外合作、中外合资、独资再到“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反映了中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强大能力。从1978年我国GDP总量居世界40位到2018年GDP超过90万亿,显示了我国创造的世界经济奇迹,自1979年到十八大以来,年均经济增速超过9%,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6%。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战略是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世界末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逐步开放到全面开放的助推器。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面貌,深刻影响和调整着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
“从‘中国奇迹’到‘中国模式’,再到‘中国道路’,不论是哪一种提法,其讨论的历史起点比较一致,即始于改革开放。”[6]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史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是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和源。理解中国道路不能离开改革开放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中国道路其内涵承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我们理解中国道路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经济特区到自贸区、从东部优先发展到区域协调一体化、从统筹城乡到城乡融合发展再到乡村振兴,反映了从区域化到再区域化的空间布局优化,展现了中国政府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的发展思路。
二、话语逻辑:中国道路的关键问题
(一)中国道路的革命话语逻辑
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经典理解,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便是革命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7],这便是最有力的例证。中国革命道路何去何从?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上井冈山,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根据地,壮大革命队伍。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攻打中心城市受挫,遵循共产国际的主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做出了战略大转移的选择。因此,由革命问题倒逼道路重新选择,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主要是实现国家统一的革命话语逻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条线索来看,中国道路的革命话语主要是解决阶级斗争问题,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毛泽东主席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该著作对敌我力量的变化做出了精辟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战略相持、反攻和决战阶段,对指导我国抗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矛盾论》《实践论》,毛泽东谈到写作这几部著作的目的是“只有彻底批判和克服主观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抬头,中国革命才会胜利”。[4]80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们所依靠的三大法宝和三大优良作风,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经验。我国的革命道路是基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革命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运用和胜利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放在第一位,从具体国情出发,研究战争规律,积累战争经验,不断提升战术水平,提升军人政治素质,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二)中国道路的发展话语逻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为我党制定路线提供了根本依循和立国之本,由此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理论界旗帜鲜明地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了人们头脑中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障碍。由此,中国道路革命话语逻辑转变为发展话语逻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两个凡是’教条的否定及其所开启的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不会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道路。”[2]但是,由此在思想界也带来了一些争论,其中“姓资姓社论”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人们纷纷担心引进资本后会使得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成为衡量改革成败的关键评判,为深化改革开放确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三个有利于”背后凸显的是价值问题,而“价值问题是主体性问题的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而主体性问题则是价值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8]
90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社会主义何去何从?广大人民心生疑虑,我国社会主义能不能继续走下去。为此,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振奋了人心,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我国融入世界贸易和参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40年,是我国充分利用外资的40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40年,是我国逐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40年,也是中国道路发展话语逻辑形成并产生世界效应的40年。这40年中国从世界边缘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国际话语权逐步显现。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40年发展历程,我国走的道路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道路,从纯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从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从封闭到开放,充分体现了中国道路否定之否定的演变历程。
(三)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逻辑
“一带一路”倡议是纵古贯今、统筹陆海、面向全球的世纪蓝图[9]。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和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协议的达到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2014年—2016年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10]。“一带一路”倡议以深化五通为关键支撑,着眼于统筹国内国际大局,深化合作重点落地生根,合作的重点方向有三点: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联通(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加中印缅),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二是协调政策规则标准联通,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三是创新设施联通融资渠道[11]。在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时期,我国积极提倡多边主义、双边主义,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合作项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书写了21世纪中国担当,展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积极履行巴黎气候协定,主动承诺2030年前后我国碳排放量达到峰值。这些年,我国实施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八大以来,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元素、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科技、中国人文等领域逐步走向世界,中国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强,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地位在世界上的跃升。中国道路好不好,人民是检验的主体,时代和实践是检验的标准,国际认可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要让这些年中国发展的事实和结果说话,要让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说话。中国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发展和实力赋予的,是中国在国际中承担的重任和做出的贡献赋予的。中国道路的国家话语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身实力壮大发展过程中为人类文明做贡献,是解决三大赤字的中国方案。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上的增强是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和贡献。
三、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研究:中国道路的核心问题
(一)城市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因而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快、水平高、规模大、质量好,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发展奇迹的城市,例如,上海、深圳、广州等著名一线城市。深圳从昔日的小渔村成为今天中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象征着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而东南沿海城市则借助于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从发展食品加工到轻工业再到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尖端技术产品出口,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一座座现代化海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很多地区出现了城市群的发展现象,例如,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速度。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为17.9%,经过40年的发展,2018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9.58%。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的及格线则是75%,这充分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水平差距甚大,这也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现实原因。城市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指标,我国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化水平正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城市化、城镇化深刻改变了我国空间布局,优化了国土利用格局,拓展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理论研究,为阐释中国道路的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也是探索中国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必须正视差距,寻求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
(二)全球化
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其中论述了世界历史理论,就是对全球化问题做了一定程度研究和分析,这是我们认识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渊源。“现代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并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从前人类历史的自然延续与充分发展,而是在一种全新的总体结构中对以往历史的摧毁和重构”。[9]我国参与全球化就是一种重构,是对以往全球化的超越、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超越西方经典现代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加快,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加入WTO,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和管理全球化是其基本特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入WTO以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为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深受全球化的利益影响,自1978年以来我国逐步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发展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经济,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管理经验等,为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战,反全球化在美国上演得愈发激烈。2018年301调查案以后美国连续对中国实施加征关税,这种对我国加征25%关税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体现了美国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之趋势。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能源、交通、科技、人文交流、基础设施、医疗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扩大中国的贸易“朋友圈”,拉动内需。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深度不断加强,中国正以自身的发展惠及周边国家,这是我国积极推动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三)再区域化
“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在反思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空间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国内‘两个大局’的空间辩证法和全方位国际发展空间战略,从中把握当代中国如何克服第二次自信危机主动融入世界文明、因而确立新的道路自信之辩证发展规律。”[12]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门,开放总体遵循先试点再推广的思路,东部优先发展。经过40年发展,东部地区长三角的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8%,而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省,2017年城市化水平仅为46%,由此观之,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甚大,也深刻反映了地区发展差距大的基本事实[13]。截至2018年农村常住人口还有5.64亿人,东部地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因此不平衡理论运用了40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当前我国采取的是再区域化,这些年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战略,就是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即再区域化过程。再区域化是对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辩证否定,是优化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有力尝试。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到全国上下一盘棋,从城乡割裂到城乡融合发展,从区域化到再区域化反映了中国道路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否定规律。再区域化解决的是区域空间布局不合理,目前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按照地区特点重新优化区域布局,重新规划发展思路,是对以往片面强调某一地区优先发展思路的辩证否定。我国当前区域发展是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着眼未来的发展思路。
中国道路中的发展视域隐含着从区域化到再区域化的发展思路,也暗藏着中国社会历史辩证法和空间转换重构的逻辑,而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研究就是研究中国道路的历史空间辩证法具体方法。通过重新审视中国道路的话语逻辑和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的研究视域,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道路自信中的历史空间辩证法的否定和重构,由此可以得出城市空间的扩大,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主要体现在居住区、生态区、生活区、工业区、娱乐设施区、科教文卫区等划分的优化,自然空间(物理空间)向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的转化。
四、结语
中国道路是怎么来的,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有哪些话语逻辑,新时代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理论来研究中国道路,搞清楚这些问题是研究中国道路的基本思路。中国道路是革命、建设和改革三重意蕴的集合体;中国道路的出场语境遵循四重历史逻辑;中国道路的话语逻辑演变历程主要集中反映在从革命话语到发展话语逻辑,再到国际话语逻辑的转化,展现了中国道路的内涵丰富性。中国道路的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理论研究主要从城市化、全球化和再区域化三个理论视点来分析,从而提升研究中国道路的历史唯物主义水平,增强中国道路的阐释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