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

2021-11-30刘成富

关键词:中非南非学院

刘成富

南非是一个传统的英联邦体系国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水平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首,著名的大学有金山大学、兰德大学、开普敦大学、普瑞托里亚大学、斯坦陵布什大学和南非大学等。南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南非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国家总统以来,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为了解决黑人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南非当局在办学理念上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南非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并没有出现巨大变化,教育不平等现象仍然十分突出,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仍然异常尖锐。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南非职业教育合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充满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一、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势在必行

早在20世纪50年代,埃及、几内亚等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为中非教育合作拉开了序幕。[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同非洲国家的教育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合作水平逐年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创办以来,中非教育合作涵盖学生交换、教师交流、学术交流、合作办学、职业培训等诸多项目,专业领域覆盖面较以往有了较大突破,尤其是数字金融、电子商务、卫生医疗、信息技术、新能源开发等专业。1997年,在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上,“走出去”的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2]作为集聚发展中国家的非洲大陆受到了中国企业的高度关注。2019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中非经贸博览会盛况空前,涉及农业、制造业、贸易、基础设施、工业园、能源与矿产、金融合作、服务业等方面,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集中展现了中非经贸合作的成功经验和值得普遍推广的成果。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尽管非洲拥有较为廉价的人口红利,但是绝大部分国家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技能型劳动者严重缺乏,这给中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据《非洲地区发展报告(2015-2016年)》显示,在全世界22个文盲率高于60%的国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就有14 个[3]。这样的教育水平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发展战略的需要,技术人才的匮乏已严重地掣肘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必须承认,尽管我国逐年增加非洲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名额,在非洲国家建立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向非洲国家派遣专家学者、志愿者教师以及提供各种教学设施等。但是,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教师派遣、教材编写、教学手段等仍然存在有待提升的巨大空间。在最近一届的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我国政府曾公开承诺,为了把中非合作落到实处,我国将为非洲地区培养各种职业技术人才20万个,与此同时,为非洲国家提供来华培训名额4万个。为达成这一承诺,中国与非洲的职业教育合作究竟如何开展?是遍地开花还是有选择地试点进行?试点的地点在北非还是在南非?与哪个国家的合作会更有成效而且更能成功复制和推广?我们认为,南非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具有与中国高校进行合作的诸多优势。

二、南非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

南非高等教育始于早期的荷兰及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从1829年南非学院的创建到1948年的种族隔离政策,再到1994年新南非的成立,南非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极其鲜明的阶段性时代特征。据不完全统计,南非共有21所综合性大学和15所工科大学,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技术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在综合性大学中,实行自治的6所大学分别是开普敦大学、哈雷堡大学、西开普大学、奥兰治自由邦大学、纳塔尔大学、德班-韦斯特维尔大学。同样,15所工科大学也可以分为3大类:7所白人院校,7所黑人院校,另1所是没有种族区分的函授技术学校。①近年来,南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据2009年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目前南非共有23所公立大学,教师人数41383人,职工67304人。2007年,全国大学学生人数761090人,其中大学部学生624977人、研究生110418人,同年颁发了7516个硕士学位、1274个博士学位。截至2009年1月,南非还有79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登记注册,15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短暂注册。

在南非高教部登记注册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构共有450所,其中公立继续教育学院150所②。除了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外,南非的职业教育还有另外两个类型,一是高等技术学院,另一个是社区教育学院。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学制三年,属于义务阶段后、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阶段,相当于我国的中专学习阶段。学生毕业时,必须接受高中技术证书考试和高级技术证书考试。只有达到南非国家资格框架体系中的四级水平,而且考试成绩优秀者方能进入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南非早期的技术高中。这类学院主要开设三门必修课和六大领域的专业课,必修课包括语言、数学和物理等基础课程;专业课包括六大领域(艺术与实用研究领域、工程建筑、医疗、电子与通讯、商业与管理、旅游与酒店等)。2013年,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入学总人数大约为65万,两年之后增至100万左右。预计,2030年南非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有可能突破250万。

南非的职业教育分三大类:大学教育、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大学教育则更加注重课程教育,技术培训则针对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职业培训包括工程学、技术制图等实践课程,对有意从事贸易工作的学生进行实训。新的教育体制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施。在职业教育中,南非的社区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学院主要面向没有资格进入技术和职业教育或培训学院(或大学)的学生,或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的年轻人或成人。社区学院原本为南非成人教育中心,负责扫盲和全民教育。目前,南非已经建立九所社区学院,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由于初中教育质量过低以及学生辍学所带来的社会问题。2013年,南非构建了终身学习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南非教育的全民性。通过社区学院的学习,学员可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中的1—8级证书④。

南非校企合作密切。南非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校设有课程设置委员会,同时聘用企业人士参与课程设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对企业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例如,成立于2002年的德班理工大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该校把教学规划与工业调研联系在一起,把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家的技能和素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德班理工大学的主要专业有:国际金融、商业管理、企业管理、食品饮料管理、食品与消费学、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建筑技术、园艺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在教材编选过程中,德班理工大学与时俱进,为南非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好雇员”。

三、南非政府实施的职业教育改革

自1994年以来,南非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1997年,南非教育部发表了高等教育白皮书。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南非教育事业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架构中,学后教育与培训从多头管理转向统一由高等教育与培训部负责。整个学后体制涵盖以下教学单位:公立大学(主要是职业大学和综合大学)、公立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包括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公立成人教育中心(并入新成立的社区大学)、私立学后机构(私立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私立高等教育学院,后来被重命名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学院)。在该体制中,行业教育与培训局、国家技术基金,以及负责学后教育体系资格认证和质量保证的监察部门——南非资格认证局和质量委员会——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此外,南非还设有很多国立学后机构,由几个国家政府部门管辖,主要功能是培训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些机构由省政府和市政府管理。高等教育与培训部通过质量委员会间接地负责这些学院的教育与培训质量,并确保这些单位所提供的资格认证已经注册。

在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南非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进展十分顺利,尤其在立法、管理、学制等诸方面取得了较大变化。2009年,南非政府把教育部分成两个部: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基础教育部。基础教育是南非政府提供给公民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是促进青少年民族国家认同的主要机制和路径。2002年,南非教育部对原有的学校进行重组,将原有的21所大学和15所理工学院合并成14所,将原有的157所技术高中合并成50所[4]。自2009年起,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分工负责继续教育与培训,包括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技术学院、社区学院和私立院校。南非的九个省设有各自的教育部门,以保障本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正常开展。据统计,2009年,高等教育和培训系统由高等教育机构的837779名学生、国有继续教育与培训机构的420475名学生和国有成人教育和培训中心的297900名学生组成⑤。2010年,南非的基础教育系统由12644208名学生、30586所学校和439394名教师组成⑥。2013年,南非政府将国家预算的21%用于教育,10%左右用于高等教育⑦。

南非政府把高等教育改革视为国家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技术工人短缺是制约南非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南非经济发展的瓶颈。南非基础教育改革从未止步,其目标是不断地为青少年创设公平、优质的教育条件,以期消除种族隔离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转型初期,南非政府通过完善教育结构、贯彻平等价值观等方式,使不同肤色的学生能够彼此尊重。不可否认的是,教育转型为南非黑人和白人接受公平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高等教育与培训部负责对全国的高等教育与培训实施监督与评估,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就业教育。南非共产党总书记布莱尔·恩齐曼迪出任高教部长之后,改革成效显著。南非高教部提出的口号是:“让我们一起把每一个工作空间变成培训空间。”⑧遍布全国各地的继续教育学院满足了走出校门的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就业需求。南非政府的目标是让更多的成年人进入此类学院深造。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南非政府将原劳工部的技术教育管理职能转到高教部,希望能够寻找到一条合作共赢的技能发展道路。

四、南非职业教育的挑战不容小觑

首先是亟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南非,进入大学的黑人学生在教育、种族、阶级、财政以及其他资源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有色人种的学生在专业选择、毕业率等问题上有所改善,但是教育公平的目标还远远没有能够实现,黑人学生的处境更是不乐观。例如,在18—24岁年龄段中,只有11%的黑人青年和7%的有色人种青年有机会上大学。而且即使他们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很难毕业。很难毕业并不是黑人学生笨,而是他们难以支付高额的学费、贷款门槛高、学校的管理制度的缺陷,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稳定性。自1994年以来,经过27年的变革和发展,南非的职业技术教育日新月异,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南非的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经济收入差异等因素仍未消除,弱势群体根本无法真正融入南非的教育体制。教育资金短缺和教育管理不善,使教育机构出现了人才流失和师资不足的情况。教育机构在资金和师资水平上的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培养在数量与质量上的不足。因此,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尤其为当地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其次,亟须重建和完善教育价值链。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相互依赖是南非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南非按种族划分为实体区域,与城市化和城市共存所引发的多种族主义的自然动力背道而驰。农村地区缺乏资源,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在教育方面,这些资源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学生之间的技能和知识存在巨大差距,阻碍他们在高等教育中获得成功。中、小学被剥夺了资源、设施和合格的教师,因此必须要提高教育质量,使个人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储备。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似乎存在差距。⑨此外,南非学者的普遍低薪酬也导致了人才流失。

此外,质量与数量的不足。教学质量、数量,以及教学多样性的不足是南非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虽然存在类型和规模的区别,但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都面临着容量的不足,继续教育系统遭遇的制约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无法吸收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率低、有时机构身份不明确、人力和基础设施资源匮乏、财政资源不足、对学生的财政援助不足以及筹资方式不当,等等。在教学质量方面,很多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也存在严重问题。要想改善现状,就必须要重新评估现行战略,重新审视愿景,重新制定任务的优先等级,并规划在新形势下的前进方向。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学后教育与培训白皮书》的颁布正式开启了南非学后教育,即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体系的新篇章。《白皮书》提出的南非继续教育与培训发展至2030年的未来愿景,基础教育部负责南非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部负责基础教育之外其他所有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与培训,即学后教育机构体系。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学院的招生数量与大学不可同日而语。

五、中南职业教育合作引来新曙光

1998年,中国与南非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南关系实现了从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直至后来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20多年来跨越式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教育合作成了中南两国人文交流中最重要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两国政府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南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推动两国职教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精诚合作下,两国在技术教育领域方面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方式不断拓展,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中南职业教育合作探索出了新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南非职业教育水平,提升了南非企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堪称中非教育合作的样板。2016年11月,中南国家双边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期间,国家发改委曾经与南非贸工部签署了《关于开展产能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了两国产能合作工作机制。如今,通过教育的手段,产能合作领域技术工人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2016—2017年)》得出的结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是支撑当今中非合作关系的三大支柱。”显然,人文合作,尤其是职业教育合作成了中南合作重大格局中的重要增长点。

2019年4月,为落实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南非学生来华学习项目稳妥有序开展,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学生项目工作推进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联盟中方理事会理事长杨晓春出席并对项目工作提出要求。会议通报了此前联盟双方秘书处签署的《南非学生、教师来华学习培训项目合作协议》具体内容和要求。双方执行秘书处报告了2019年首批南非三类专业学生的选派程序、中方接收院校的申报、评审和公示等方面情况。会上,各家项目实施院校汇报了本校接收国际学生的资源和实施计划,并就具体协议签署以及学生培养中可能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中方理事长杨晓春肯定了各单位为做好该项目付出的努力,通报了联盟2019年开展的工作,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促进中南人文交流和双边关系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实施该项目;二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纵向和横向沟通,在联盟框架内高效开展各项工作;三要保证培养质量,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高质量完成培养和培训任务;四要增强品牌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秉持人文交流理念,合力打造中南人文交流教育领域品牌项目。

2019年11月,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合作项目、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年会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开封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同时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的鼎力支持。联盟年会暨研讨会通过了《2019年联盟工作总结和2020年的工作计划》,并以“秉持人文交流理念,促进中非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南及中非职业教育合作、产业发展和人文交流等进行了广泛交流。联盟成员单位一致同意将中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更名为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以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为示范,向非洲国家辐射,助力中非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了包括人文交流在内的“八大行动”,倡议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开启了新时代中非合作的新篇章。他强调人文交流在传承中非传统友谊、巩固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中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中国和南非职业教育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建立多元化和专业化特色的孔子学院意义重大,例如,南非职业教育孔子学院就是一所具有职业技能培训的孔子学院,其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模式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值得在非洲其他国家进行复制或进一步推广。与此同时,国内高职院校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与南非地方政府合作,设立了高职院校南非分院,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例如,常州职业信息技术学院于2018年设立了“博众学院”,作为该院的南非分院,通过市场化运作,南非分院拟建成国内、国外两个基地,即可以在国内基地为南非培养学历留学生,通过国外基地为南非的相关产业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培训员工。

六、思考与展望

南非是非洲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对整个非洲大陆,尤其对南部非洲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南职业教育合作要充分考虑南非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紧密结合南非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提高南非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本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又要充分考虑南非的社会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实效。中国和南非的教育合作不仅有助于南非实现教育公平,使南非公民不分种族都能够享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这样一个完善的教育体制不仅能够保护南非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实现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多元一体的新理念,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南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创办以来,职业教育合作成了中国对非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列入到了中非合作整体框架的顶层设计之中,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非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涵盖学生交换、教师交流、联合办学等诸多项目,专业领域覆盖农业、交通、电子、信息、医疗、金融等诸多专业。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翻新。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国与南非的合作模式进行复制,进一步推广到撒哈拉以南的黑人非洲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南职业教育合作意义重大,前景一片光明。

注释

①Badat.M.S.,Transforming South African Higher Ed ucation,1990~2003:Goals,Policy Initiatives and Critical Challenges and Issues.Unpublished Paper.2003:13.

② Green Paper For Post-School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5:65.

③Ru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llege Bursary Scheme for 2017.

④ 2008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CT.

⑤ “Archived copy”,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September 2013,retrieved 2013.5.2.

⑥ Photographic image,Education.gov.za.Retrieved 2017.8.27.

⑦ “Archived copy”,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September 2013,retrieved 2013.5.2.

⑧ Policy framework for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 admissions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lleges,2010:23.

⑨ Ramdass,K.,The challenges facing Higher Education.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2006:8.

猜你喜欢

中非南非学院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南非的车灯会说话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南非经济17年来首度衰退
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