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2035本科教育:诉求·挑战·应对

2021-11-30王洪才

关键词:评价教育教学

王洪才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1]无疑,这是一次新的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它勾画了教育发展前景,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毛入学率变化最为显著,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2],标志着大众化任务基本完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在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后,高等教育发展内涵将进一步丰富,即向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协调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不高,意味着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作用不强,就无法为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就无法创造领先世界的原创性成果;高等教育效率不高,意味着高等教育竞争力不强,就无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心;高等教育不够公平,意味着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无法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状态;高等教育不够协调,说明教育体系内部分工不够明确精细,无法产生互补效应,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要。这四个方面的发展任务就是高等教育面向2035的发展任务,也是本科教育的改革发展基本方向。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体现了国家对本科教育的高度重视。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拉开了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序幕,本科教育必将在质量、公平、效率和协调这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3]

一、本科教育的重新定位

面向2035年本科教育该怎么做,首先取决于其科学定位,定位不准自然会决策失误、效果不佳。在教育总体实现现代化战略中,高等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因为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龙头。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需要看本科教育发展程度,因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厦的地基。所以,只有本科教育超前达到了现代化水平,才能使高等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也能够带动整个教育体系总体实现现代化。

很显然,我们无法对2035年本科教育状态做一个精准预测,其根源就在于社会变化的速度太快,影响的因素太多,根本不受人们的意愿控制,我们只能对2035年本科教育的基本形态做一个粗略估计。诚然,这个估计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否则就不足凭信。为此就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进行抉择,即需要思考哪些必须变,哪些可能变,哪些无法变。毋庸置疑,目前阻碍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东西必须要改变,如思想观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价方式等。而有些东西则是必须坚持的,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另有一些变化却是不确定的:首先,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变化,它对本科教育的影响也一直在变化,从局部渗透已经发展到全方位渗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次,国际影响因素也一直在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特别是中美关系因素,都会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态;再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也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自然也会影响到本科教育的状况;最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一直在变,而这是一切变化的根源,那么,这必然会对中国本科教育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面向2035年本科教育,既是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命题,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课题。因为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我们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必须非常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因为只有想象得越丰富才能对未来设计越周密。当然想象力发挥的前提必须是非常理性的,这样才能成为发展理念。为此就需要维护有一个科学的架构。那么,建立思维逻辑就是第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确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逻辑[4],这是我们思考的基础,也是推测“变”的根据。如果没有问题为先导,则思维就没有对象,那么思考也就没有了目标。如目前本科教育遇到的质量漩涡问题就是我们思考的起点。本科教育质量问题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气氛沉闷。问题根源是什么?这就必须回答。一般认为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时,教学方式落后等。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由教学理念落后、教师素质不高和教学管理水平不足造成的。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必须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教学理念落后、教师素质不高和教学管理水平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并涉及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也是未来本科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因此,探讨这些基本问题,对探讨面向2035本科教育状态具有直接的意义。

我们知道,教育不仅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也必须要面向国际。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可能封闭地办教育。对于国际上先进的经验我们始终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当然,学习不是模仿,学习目的是为了领会其实质内涵,找到其获得成功的内在逻辑,从而学到其中真谛。通过学习国际上本科教育的成功经验,反思我们自身的不足,从中找到适合我们的前进道路。我们学习国外经验并非将其作为圭臬,而是作为借鉴和超越的基础。为此,我们需要对何谓先进的经验进行认真的甄别。过去我们对国外经验常常带有一种膜拜的心理,结果造成了照搬照抄,不符合自身发展需要,最终不得不进行调整改造。今天我们越来越理性,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就要看到其局限性。因为任何经验都具有时代性和文化性,而非必然具有普适性。不容否认,这些经验是具有启发性的,有助于我们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故而,无论是对当下本科教育问题的探讨,还是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目的都是为了找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到本科教育发展的普遍路径。集中到一点,就是本科教育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职能?

我们认为,本科教育首先应完成通识教育任务[5],即让本科生真正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做好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其次是完成专业教育任务,使本科生接受一定程度的专业训练,掌握一定专业的核心技能,能够适应某个专业领域的基本要求;再次是完成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这一点应该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不能孤立进行。它往往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并接受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磨砺学生的思维方式;最后是做好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设计,明确方向和发展目标,这有助于个体对未来的适应与调整。

二、本科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面向2035的本科教育该怎么做,显然这不是一个纯粹的思辨研究课题,当然也不是一个可以实证研究的课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课题。因为面向未来必须脚踏实地,只有做好当下,解决好目前高等教育或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才可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作为行动研究的前提就是对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理性的视角提出前瞻性的目标,进而提出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中施行以检验行动方案的可靠性。这个检验过程也是新的行动研究的开始,因为当行动方案受阻时,就需要诊断其原因。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就需要制定新的行动方案以弥补原有方案的不足,然后再进行实践检验。可以说,整个社会改革过程都是因循行动研究路线行进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能例外,本科教育当然也如此。

在分析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时,采用什么样的视角进行分析最为合适?首先是采用历史视角,即根据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来评判当下面临的问题。从历史视角出发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并不充分。通过历史研究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历史启示。毕竟历史的已经过去,过去的未必适合当下,更不可能适用于未来。其次是采用国际视角,即根据国际上的高等教育发展成功经验来审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但这个视角也只能是参考,不能作为根本依据,毕竟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没有完全的成功样板可以照搬照抄。何况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也已然是过去的,不足为当下取法,甚至这些经验在其国内也无法复制,何况拿到异国他乡。但通过跨文化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就是超文化的或普适性的东西,是适合整个人类的。

在这两个宏观的视角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哲学的视角。在分析历史经验和国外经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隐隐地看到了哲学视角的影子,因为哲学的视角是彻底地看问题的视角,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个别现象发现一般规律。所以,哲学的视角才是我们所采取的科学方法。换言之,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国际的,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一般规律,只有进行哲学的审视,才能发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找到本科教育的根本遵循。

因此,我们在运用行动研究范式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历史经验分析还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都需要采用哲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运用哲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知道,哲学的方法不是具体科学方法,而是一种总体科学方法,是整体科学方法论。所以,采纳哲学的视角意味着我们应当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而非某种具体的方法。换言之,在运用各种具体方法之前都需要进行哲学的审视,看看它是否适合运用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中。

三、本科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

教育是面向理想的事业,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理想的人,为了实现社会的美好理想。而美好理想必须基于现实,必须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批判。没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我们就找不到通向理想的路径。对于未来本科教育发展的研究,也必须以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为前提,即必须能够解决目前本科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毋庸讳言,目前我国本科教育正在遭遇挑战,遇到了质量瓶颈。这个难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本科教育规模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虽然本科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但不能不为学生就业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经济吸纳就业能力不足[6],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也将长期存在。在这个时刻,大学生能否灵活地调整就业策略,能否积极地进行创业,就是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考验。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已有就业市场很难满足每年几百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势必有相当多的人主动地放弃寻找现成工作岗位而走向独立创业。当然,独立创业不是仅指个人创业,也不是指完全白手起家,而是指寻找机遇,新辟产业。这种创业一般是团队的而非个人的,不仅依靠个人自筹资金,也依靠国家扶持创业的政策。但创业理念必须是独立的,是个体创新意识的表现,是其创新创业精神的具体展现。可以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高低是对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如果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潜能,就意味着大学生在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上的缺乏,就意味着其专业知识素养还没有达到能够灵活运用的地步,还不能用于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还不能担负起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责任。就目前而言,大学生每年直接参与创业的比例普遍较低[7],一般都低于5%。[8]

大学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要首先明确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标准,否则就无法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目标来引导教育质量评价、教育内容设计和教育教学方法选择。目前国内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主要还停留在政策文本层面,还没有转变为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没有进入高校管理过程,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联系。教师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习惯于讲授式教学和闭卷考试方法,这并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前本科教育普遍缺乏按照创新创业人才要求进行改变的动力。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目前高校以科研为中心[9],对于教师的考核以科研产出为主,从而使教师的科研压力非常大。此外,管理部门并未对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做出调整。

与质量直接相关的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教学内容空洞无物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理念过时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原因在于教师不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不关心社会发展要求什么,不能把知识背后的意义揭示出来,从而与学生发展需要脱节。显然,很少有教师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索者看待,未能意识到学生们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分析批判能力,并未察觉到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可能是不适合的,当然也没有真正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对待。

本科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就很难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其次,现在网络资源对学生诱惑力太大,如果教师不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就很难提高教学效果;再次,随着学生的权利意识增强,学生越来越具有自主性,从而教师的权威性也在下降。最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难以满足。在精英化时代,学生读书主要是为了改变命运,是为了实现社会流动,所以学习动力十足。而在走向普及化的今天,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下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知识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教师的视野越来越受局限,教学内容不再具有专有性;同时,随着学生评教机制的引入,教师也失去了对学生评价的决定权,这开启了一个师生平等主义时代。[10]平等主义文化的本质是对话,是倡导理性协商[11],但教师们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由于目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已不再具有专有性,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其权威性,教师必须在提高知识的实用性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如果教学内容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似乎没有别的作用,学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学。如果教师以探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或许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此时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主要是作为理智训练的材料而存在,学生可以在其中磨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本质的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样就能够使教学变成一种游戏,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学生的多方面素质无形中得到培养,这对于学生应对未来挑战是非常有利的。

有人说,学生学习是为了学分,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表现。这个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触及事物的本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让学生产生真正的学习兴趣。所以,大众化所带来的就是个性化[12],虽然个性化不是多样化能够解决的,但多样化是不可绕过的。个性化需要兴趣化,需要把激发主体积极参与作为核心目标,为此要求学习主体具有探索性,能够获得亲身体验。传统知识形态已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因为这种知识偏理论性,缺乏感性基础;这种知识偏静态,缺乏动态性;这种知识偏封闭,缺乏开放性;这种知识偏专断,缺乏对话性。总之,这种知识偏抽象,缺乏生活性,无法让人亲近。出现这种状况,或许与教师缺乏生活体验有关,或许与教师固守传统的知识范式有关,或许与教师不主动研究教学、不主动研究学生、不主动研究社会需要有关。

所以,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主体体验并非易事。教学之所以是一种学术[13],其含义就在于此。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其目的是为了使知识达到学生心灵,让学生内心产生震撼,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使他们意识到世界的奥妙无穷,吸引他们参与其中。这个参与不是停留在书斋里,而是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真正与各个社会群体进行广泛的互动,认识他们的不同想法,汲取他们的智慧,凝结成一种新的实践方式。故而激发主体性参与仍然是大学本科教育努力的重要方向。

四、本科教育面临的四大挑战

我国本科教育在走向2035的途中始终面临着四大挑战。首先是国际化挑战,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客观实际问题;其次是信息化挑战,这是技术发达时代提出的要求;再次是普及化挑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要求;最后是个性化挑战,这是教育本质要求。

第一是来自国际化的挑战,因为我们是一个后发型现代化的国家[14],所以我们常常一切要向国际看齐,我们把国际承认作为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准。这种做法导致我们所使用的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国际的,出现的唯论文评价可以说是典型代表。[15]唯论文评价是大学量化评价的开端,因为论文易于流通,易于评价,特别是易于运用量化指标进行评价,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它的追捧。但唯论文评价仅仅是一个表象,实质是我们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评价工具,很容易被主观性因素和其他人为性因素影响。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缺乏健康的学术生态,没有建立真正的学术共同体[16],学术同行的科学评价能力缺乏,很容易被人情因素绑架。量化评价适应了客观化评价的要求,它的兴起确实具有必然性。因为它把学术影响力指标纳入了评价范围,增加了学术实用性的评价,即对学术共同体建设的贡献,但它不容易衡量学术独创性,也无法评价学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而这两点才是学术创造的价值所在。引用率就是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它并不代表独创性有多强,但可以代表对学术共同体影响有多大,当然是对学术普及的影响力,而非对学术前沿探究的影响力。

第二是来自信息化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媒体、科研基础设施的影响,因为它使知识获得方式发生了变化,也影响了科研的基本条件。信息化极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为人们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引发了教学方式的革命。信息化带来的最大挑战是课堂革命[17],因为它可以使学生摆脱教师的控制。智能手机的影响最为直接,使学生直接在课堂上进行逃课,让教师们徒呼奈何,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课堂抬头率非常低的问题。过去逃课是显性的,现在逃课是隐性的[18],学生坐在课堂里,你不知道他是在听课还是在上网。沉闷的课堂已经成为今天大学课堂最为普遍、也是最为尴尬的现象。教育部提出“金课建设”计划也是基于对这种现状的考虑。[19]信息化给本科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机遇,网络课程、线上教学、翻转课堂、微课,这些新的课程元素令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但这些课程如何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并实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就是一大考验。信息化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来应对这些新问题。理论上说,这些问题都已经存在了,而信息化使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了。

第三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挑战。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展的速度太快,不到20年即实现了从精英化到普及化的华丽转变。而在精英化时期形成的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尚未转变过来,以实用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这对于大学本科教育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绝大多数学习者而言需要非常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对新事物新信息的处理能力。学会学习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普及化带来的直接课题就是高等教育需要实现终身 化[20],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学习,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普及化要求课程资源极大丰富,能够方便人们选择与学习。这要求我们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建立发达的学历资格认证系统,完善资历框架设计。因为在人人学习时代就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应将业余学习特别是自学纳入学分考察与认证系统中。显然,这对学习评价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的问题,也是如何以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问题。目前的学习评价是以知识的获得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显然已经不适合了,需要把能力和素质的考察放在中心的位置。能力考察需要具体的问题情境,需要实践场所,这些都不是传统的学校机构能够解决的,都应采用与社会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第四是个性化挑战,也是最根本的挑战。个性化始终是教育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课题,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全部了解。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外在行为来推知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所以如何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教育往往是在师生双方的意见契合处寻找共同的兴奋点,达到共鸣的效果。个性化教育与教育追求效率的意图是相反的,与追求教育满意度的要求是一致的。但个性化教育追求应该是有限度的,因为实行一对一教育的成本高昂,是一种典型的贵族式教育。如果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而且个性化教育必须与集体教育相互协作,因为我们必须思考一个人该如何适应社会、学会合作等问题。如此而言,就必须把个性化教育定位在非常专门的领域,即为了满足个体独特的学习兴趣。尽管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个性化课程概念[21],它仍然是课程的组合,只不过是基于个体的选择,或者说只是拓展了选修的范围,而不是为某个人单独设置一种课程。似乎只有针对个体进行的辅导课程才进行独立的课程设计,否则就需要按照常态进行课程的选择。这意味着大学必须对课程类型和层次进行细化,照顾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使不同课程的学分可以相互换算,如此就可以实现课程流动的目的。

五、通向2035本科教育的基本方略

为了回应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我们确信,未来本科教育必须坚持通识化发展道路、智能化发展方向、创新创业化特色和个性化发展目标,对本科教育进行系列改革。

(一)通识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全人教育的基本要求[22],也是我国本科教育发展的基本遵循

国际高等教育在发展通识教育上取得的具体经验是什么?根据我们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发现以下八点是国际上对通识教育成功的基本经验总结。

第一是对经典名著的学习。[23]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对个体成长与发展具有启发性,能够代表人类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当然,对经典名著的具体构成需要由具有权威性的委员会进行遴选,因为人们对经典名著的认识有很大不同,所以汇集学界共识是必要的。名著学习就是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是采用研讨式教学[24],而非讲授式教学[25],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26]因为只有进行研讨才能直接与巨人进行对话,才能获得深层的体验。研讨式教学是培养独立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其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承认他们具有参与讨论的资格,承认理性法则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法则。所谓理性法则就是人们普遍认同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理性法则最直接的含义是反对以势压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而讲授法很容易成为灌输式教学,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教师的既定结论。

第三是采用陶冶式教学法。陶冶式教学需要文化氛围的建设。没有这样长期的努力,就不可能培养高雅的人。牛津剑桥的学院制[27]和香港的书院 制[28]就是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其核心思想在于做人做事与生活习惯分不开,不要把读书与生活分成两截。在这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训练学生具有优雅的表达方式和积极处事的人生观,特别是训练学生具有集体观念,这给我们的启发非常大。过去我们经常批评西方教育理念是培养个人主义者,殊不知他们非常注重集体主义教育。但他们的教育方式不是灌输式的,而是陶冶式的,使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进而追求和维护这种生活方式。

亡国后的老赵三,蓦然念起那些死去的英勇的伙伴!留下活着的老的,只有悲愤而不能走险了,老赵三不能走险了!

第四是采用导师制方法[29],进行个性化教育。这种方法的独特优势是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性化的关爱,从而为人生寻找到可行的发展方向与路径。[30]我国许多高校都采用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很少是成功的,原因是现在教师们学术压力很大,导师职责不明确,导致教师没有想到自己究竟能够为学生发展做什么。

第五是采用服务式学习,让学生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31]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公益精神,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这与国内兴起的劳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劳动教育本来是我们的优势,但被忽略了。有效的劳动教育确实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不应该被废弃的。也许过去的劳动教育偏体力化,需要纠正,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应该丢弃。

第六是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讨[32],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探索精神。[33]这也是当今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其基本理念在于,科学研究并非是研究生教育阶段才有的教学任务,事实上在本科教育阶段也应该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及方法的培养。因为学生的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具有了初步独立思维能力,应该开始接触科学前沿知识。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表现出卓越的科学研究天赋。

第七是开展国际视野教育,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礼。[34]这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做出的选择,虽然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潮流[35],但全球化是阻挡不住的。必须明确,全球化不是同质化,而是为了促进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和包容。

第八是建立独立的本科生院[36],使本科教育具有自主发展空间。[37]本科生院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通识教育,让学生接受宽广的知识熏陶,避免过早专业化,防止出现短视主义和过分的功利主义。可以说,把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区别开来是一个重要举措,目的是不能因为研究生教育而牺牲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社区,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独立的培养,保证本科教育具有完整性。

(二)将现代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改造教育生态

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不可阻挡的趋势,教育系统必须正视这一趋势,在本科教育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改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于知识的灌输,无法解决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问题。事实上,这些知识传授部分的内容可以由线上教学来承载,这意味着本科教育也必然面临着一场技术革命。可以说,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与智能机器人和谐相处的问题,这也是人类发展面临的课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上教学发达起来,也极大地改变了大学教育的生态,在经历了初始阶段的惊愕和措手不及之后,人们开始直面这种技术的挑战,并且很快地适应了这种挑战。

目前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合已经成为本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 势[38],线上教学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教学进行选修课学习,从而可以大量地节省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国性共享,进而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专业课教学上,使专业课做出特色。当然专业课教学也可以实行线上共享、线下深度学习的模式。线上教学为教育资源整合提供了契机,因为它可以实现全国性教育课程共享和通选,也为创建真正的“金课”创造了机遇。为此就必须做好课程建设、课程推荐与课程统计工作,保证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全国共享互认,从源头上解决优质课程资源不足和“水课”充斥问题。需要加强课程评估,建立课程等级认证工作,需要建立全国性的课程平台,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实现优质课程精品化。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也可以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的形式,即基础知识部分可以采用线上学习,而能力训练部分则采用线下学习和集中学习,从而改变整个教育生态,更好地发挥体制优势,实现集团化教学,打破封闭式的小作坊式教学,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

(三)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做成中国特色、国际品牌

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39]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人才能力发展的重点。创新教育并非新鲜事物,因为科学研究历来注重创新,科学人才培养也历来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在国外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期主要是商学院的专业课程。它变成一种普遍的课程则是从中国开始,因为中国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专科教育均是如此,这也意味着本科教育必须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任务,虽然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还不高。但在未来,必须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融入本科教育体系之中,实现本科教育思想观念和体系的转变。

一般认为,创新创业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有创新才能创业,创业能够促进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创业显然更难,创新似乎更容易。这里的创业是指创办产业,确实不是个体随心所欲的事情。而创新则是每个人都能够从事的事情,因为只要解决身边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在创新。可以看出,人们已经不再把创新的专利归属于科学家,而是赋予普通大众。相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创业仍然属于小众。如果我们把创业定义为对理想目标的追求,那么创业就是每个人必须要从事的事情。创新未必能做出创新的成果,因为创新本质是对自我能力的挑战,如此,创新就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境遇。由此可以看出,创新与创业就是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是自我人生意义实现的一部分。[40]

严格地说,创新创业是一个整体,创新是创业的开始,虽然此时创业是处于潜意识中。创业是对创新的实践与证明。创新与创业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东西。一般而言,创新偏向更新观念与认识,但也包括创新行动;创业偏向行为方式的变革与调整,但也包含一系列观念和认识改变。我们认为,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即创业能力是对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也是对创新能力是否真正形成的检验。从现实情况看,创业可以带动创新,因为创业过程中必然面对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解决这些新问题没有直接的经验可以学习,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创新可以引领创业,因为一旦出现了创新成果并具有实用价值就可以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这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条成熟经验。美国硅谷成功的经验就是如此。可以说,创业导向的创新是问题导向型的创新,创新导向的创业是成果导向型的创业,两者并非一种机械分割关系,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联系体之中。

(四)个性化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归宿[41],也是实现全面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过去我们过分强调统一化教育,采用统一化教学,尽管其中有效率的追求因素,但不重视个性的价值是根本性影响因素。不注重个性的结果就是忽视人的创造性天赋,忽视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人的思想是独立的,具有个性的,只有尊重个性,人的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为此需要实行个性化教学,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开掘。

传统教育的极大缺陷是缺乏个性化。首先表现在课程选择的余地小,学生被迫接受大量的同质化的课堂和教学;其次表现在教学方式采用讲授式,考试采用知识点考查,用一张考卷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是用一个模子来培养所有学生;再次是表现在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让学习变成了被动式的,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潜力;最后的表现是学生逐渐习惯于考前突击获得高分的学习模式,其弊端是思维的僵化、心态的功利化。这种教育方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障碍,当然也是专业教育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的结果,是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不注重实际应用的表现。从思想根源上看,是因为大学创新活力不足,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校园文化。

六、面向2035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

很显然,要实现这些转变需要做好几件事情,第一是持续地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而为育人创造宽松的环境;第二是切实做好教学观念转变,真正把学习者放在中心的位置;第三是做好人才培养的评价工作,建立正确的人才成长导向;第四是转变大学评价方式,真正把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内涵,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数字比对,走出大学发展误区。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可以为本科教育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现代大学制度目的在于保护教师们自由探索的权利,使其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长期以来沿用的计划研究体制对现实需要的反映是滞后的,因为它不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计划学术研究主要为了眼前的政策目标,没有顾及社会长远发展需求,从而研究成果不新,原创性不足,对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不强,许多研究完成之日即是过时之际。这种短视的研究不仅充斥着社会科学界,而且在自然科学界也屡见不鲜。现代大学制度从本质上讲就是要还教师们一个自由研究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探讨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如此才能研究深刻,得出深邃的科学结论。教师的核心职责是育人,是培养社会栋梁之材。教师不是直接的政策研究者,所以不能把他们作为直接的政策工具对待。

教学观念转变是当务之急。传统上教师们很少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也容易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当成唯一结论来传播,而讲授式教学法很容易让教师们自我陶醉。传统的学科主义文化又容易使教师们画地为牢,导致了眼界狭隘,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在科学走向综合化的今天,传统的学科主义教学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了。[42]但人们往往不希望走出舒适区,因为改变教学习惯会带来一系列不适的反应。一般而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知识完整性的光环[43],突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中心地位,能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认识主体,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为此就需要教师们开展行动研究,去尝试对话式教学,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作为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去引领他们探究而非把他们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44],我们一定要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有思想有灵魂必定是主动的人,是有创造力的人,这种人的基本品质就是会学习,善于融会贯通,能够整合出自己的知识模块并善于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教学思想认为系统的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的,这就是灌输式教育的根源。真正的系统性知识必然是由自己建构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框架,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而系统的知识必然是自我反思的结果,是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进行的整理。个体对知识的整理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追问的过程,是追根溯源的过程,是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拷问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才能使一个人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形成对世界的独立认识。依靠教师传授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

人才培养评价是教育工作的指挥棒,是课程计划和教学设计的指南。遗憾的是,目前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仅仅强化了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而没有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没有培养学生面向现实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案例,缺乏真实的问题情境,那么所进行的理论知识传授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合格人才的素质是什么样的,各门课程在其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教学方法是否服务于这个目的。故而,每门课程并非是独立的,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知识传授的目的,而应该是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向理想人格更为接近一步。为此,我们必须思考大学生的理想品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达到什么样程度才是合格的,这是立德树人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只有知道了目标是什么,我们才能进一步设计出通向目标的道路。

在目前,转变大学评价方式比任何工作都重要,因为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正在损害大学活力、个性、特色和创造性。现在的评价方式正在引导大学走向同质化,使大学办学目标发生了偏离,导致大学开展恶性竞争,从而破坏了大学的生态,所以应该果断地停止这种不合理的以排名为导向的大学评价。每一轮学科评估与大学排名结果公布都会引发大学发生强烈地震,导致大学内部竞争进一步加剧和教师的科研压力进一步加重,从而更加偏离核心业务——教学工作,如此就无法实现“以本为本”的意愿。[45]形成这种评价效应的根源在于办学资源渠道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来源于国家科研资助,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一旦排名跌落,一系列资源就会受到影响。

什么样的评价对保护大学的创造性有利?我们认为是多元化评价、单项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就是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而非以排名为导向的评 价。[46]统一化评价,导致了学校不分层次与类型往一个目标努力,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局面。综合评价让人们产生了一个严重错觉,似乎各种指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但指标设置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其目的性都非常强,因而必须随着时间发展进行调整。诊断性评价能帮助大学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大学办学水平提高。目前许多评价虽然号称是形成性评价,实质上变成了终结性评价。目前的导向不是鼓励大学办出特色,办出个性,而是走规模化发展路线,这与国家倡导的内涵式发展的思路是相悖的。为此应该转变高校评价机制,把评价的权力交给第三方。我们建议官方可以开放信息平台,供一些研究机构使用这些信息进行独立评估。因为大学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太大了,应鼓励大学各美其美,促进多元化发展。

猜你喜欢

评价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