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的逻辑探析

2021-11-30张治理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文明

李 佳,张治理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世界各族人民提供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遵循,为促进世界和谐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思想中蕴含的文化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项举措的价值归化和根本关注,也是中国坚定文化自信、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理论导向和价值追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的现实规定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而提出的创造性对外战略顶层设计方案,也是促进世界和谐共生的重要方略。

(一)资本逻辑中的文化价值观

20世纪下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中,经济危机、文化危机、生态危机、地缘冲突危机……在各个领域冲击着资本主义社会。学术界一批学者开始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为应对全球性危机纷纷提出解决世界困局的方案。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攻击极为激烈,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技术进步导致的极权主义、生态问题的严峻性,提出人的本质是人心底的“爱欲”的满足这一乌托邦式的新革命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从宏观层面审视国际关系,认为国家间产生的冲突是交易成本过高和可靠信息不足造成的,提出一种全球主义的观念——通过国际机制和国际合作控制交易成本、达成合作。塞缪尔·亨廷顿在1993年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强调,各文明板块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与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2]。“文明冲突论”在实质上是文化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严重违背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规律,是与世界文明发展态势背道而驰的。这些批判和反思全球性问题的思想并未根本解决产生世界困局,问题的根源在于西方中心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西方世界是‘主’,非西方世界是‘客’”的哲学思维内含的要义是西方价值的普世性和西方道路的唯一性[3],标榜以西方的价值观去规定非西方世界的建设道路。

(二)探究全球文化的发展前景

伴随着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意识兴起,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交流互动频繁,联系日益密切,“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4]。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乏力、强权政治、全球文化信息流量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倾斜等全球性问题突出,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现象“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疲软和民主制度下的沉疴旧疾”[5],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发展,全球化现象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可逆转。

世界性文化作为全球化进程带来的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形态,一方面突破了世界原有相互隔离的文化范式,不断增强全球文化共识和文化共性;另一方面保留了各国家和民族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性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利益的形成必然决定着共同价值的形成,人类共同价值又为全球文化共识奠定基础,世界各国不再困囿于原有独立的极端民族主义文化发展模式,而是走向聚合、交融。“文化全球化进程是文化的共同性增强和差异性彰显的辩证统一过程,两个趋向不同的进程相互交织、共同展现。”[6]各文化形态在跨文化交流时并不是被他文化所同化,而是在继承自身文化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多元共存的文化新格局。20世纪90年代,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态势,欧洲举起了“文化反击战”的旗帜,竭力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利益。在影视领域,“美国大片”快速抢占中国市场,不仅获取了大量利润,而且潜移默化地向国人输入西方的价值观念。近些年来,中国一方面加大对外来文化产品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扶持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在未来得很长一段时间内,“文明共存”必定会推翻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部落主义等错误论断,从而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蕴含的理论逻辑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它本身遵循着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认识论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继承性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是东西方优秀文明成果跨境融合的新时代价值范式。

(一)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导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规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的内在理论导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必须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作为其理论武装。

(1)对虚幻的政治共同体的批判。随着人口的增长、物质资料的丰富以及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个人特殊利益从共同利益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凸显,“产生了单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7]163“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7]164马克思站在历史和现实的最高处揭示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深处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与人的本质相异化的一种虚幻的共同体。这种单纯的“虚幻的共同体”只是“社会身上的赘瘤”,它代表的“共同利益”只是表面的,实际仅仅反映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

(2)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所进行的自由交换”[8]为基础的共同体。纵观人类历史形态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阶级最终必然是要消灭的,他主张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摆脱“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在自由的联合体中,个人的自由解放以共同体的自由为前提和保障,共同体的自由发展以个人自由的实现为基础。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描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应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45在这种个人与社会互为条件的互动关系中,人的“社会性”真正得到实现,个人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因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意蕴在于,建立以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为终极价值目标的真正的共同体。

(二)以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为建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劳动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彰显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蕴含着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基因,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思想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人合一观念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和文化意识及其神圣意蕴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和文化意识基本形成的标志。”[10]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蕴含着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价值关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人类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法则。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对抗的关系,二者各自发挥着人文功能和自然功能,却又处于共融共生的和合状态。“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文之大道曰化,自然生育人类,人类化成自然。‘文质’互济,和合不二。”[11]天地万物与人在交错互动的关系中实现天人合一的价值归宿。全球性生态危机昭示着人类的存在方式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在认知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和合共生。

(2)“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传承着爱好和平的基因,历来强调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协和万邦”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交往准则,“协和万邦”的理念发展到今天,其要义是抵制一切企图对外扩张的思想和行为,在维护本国利益和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坚持“和合共生”的交往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世界各国之间要和睦相处,遵循“仁道”,在处理义利关系时应承担应有的道义责任,共同打造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

(3)“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世间万物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多样性,差异性构成了和合精神的内在合理性,尊重差异是实现“和合”的前提。“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正是差异性推动了万事万物的发展。但“和而不同”不是单纯认可各主体之间的差异性,而是强调相互尊重和兼收并蓄,在差异中实现融合。“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默觚下·治篇五》)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要求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融合,和合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宣示了中华民族在参与全球治理时不会困囿于自身的文化底蕴,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容互惠,寻找最佳的文化繁荣模式。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2]61,新的时代要解决新的理论问题。面对国际社会动态开放的复杂环境,各国之间已经突破以往奠定的文明范式,成为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12]465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为导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在民族的价值自我向未来投射中实现行为的创制”[13],更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基础上与世界多元文化对话融通。

(一)阐释中国特色,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14],新时代的中国与古代中国以及近代中国是一脉相承的。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作为中国故事的原型和范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是新时代中国抓住世界文化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构建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格局的内在要求。

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和古代文学艺术等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递的精神实质,是展现中国人精神气节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描绘了中国人民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要通过开展众多的节日活动、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寓意向世界人民彰显传统节日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阐释中国特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外国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文物展现形式,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5],让文化遗产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文学艺术反映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产生了无数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要对诗歌、戏剧、小说等传统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推动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

(二)坚守中国立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确立需要国际话语权作为基础性保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强有力的支撑。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6]。因此,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地位是增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中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中国威胁论”“中国专制论”等带着霸权主义色彩的旗号,企图将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维护自身的世界霸主地位。要打破中国在国际社会“失语”“失声”的局面,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延续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优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并解决思想文化问题是社会主义中国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优势。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秉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收并汲取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坚决抵制话语霸权主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对话世界文明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2]468。文明交流对话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文化交流交往行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文明交流互鉴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的必然举措。以相互尊重、友好往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对话世界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正确路径选择。

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是尊重文化多样性,而“尊重”的前提是“认识”和“理解”。世界不同文明主体应该认识到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所有文明都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积淀的智慧成果,要将各种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范式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考察,秉持相互尊重的文明交往理念,不断加深对自身及他国文明的认知。“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1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绝不能只是孤芳自赏,排斥文明间的差异,抱着唯我独尊的心态试图同化、取代其他文明,而是坚持国外优秀文化产品“引进来”和中华文化精髓“走出去”并举。中国要着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等,同时推动“孔子学院”“中外文化中心”等中华文化传播载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建立,使中外以开放包容的理念进行双向的文化交流、互学互鉴,国外民众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中国人民也会在更大程度上了解和接触外国的优秀文化,不断汲取世界文明精华,进而实现不同文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推动世界文明和谐共生。

四、结 语

新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已经脱离了原有民族主义所奠定的文化发展范式,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完美地诠释了中国顺应世界历史未来发展趋势、构建满足世界各族人民发展诉求的新文明格局,中国文化必将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这也正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价值源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内生动力和应然之径,新时代中国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价值选择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以更大的决心推进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彪炳史册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文明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