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2021-11-30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惠丰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蚕桑园本本土化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惠丰幼儿园 张 汝

一、XM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现状

(一)XM幼儿园园本课程现状

幼儿园依托蓝本课程,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蕴含于课程的所有活动中,充分挖掘本土的教育资源,以蚕桑文化、草席文化为起点,拓展到运河文化、农耕文化、渔业文化等,逐步建成园本课程框架。幼儿园打算以一日活动串联一日生活,希望通过打造园本课程,将游戏精神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孩子在动手动脑的操作、体验、分享中,感受到游戏化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XM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

某镇是千年文化古镇,有源远流长的蚕桑文化和草席文化。京杭大运河流经镇内,XM幼儿园距离运河仅百米。幼儿园挖掘家乡蚕桑草席文化资源、大运河资源,初步制定、实施了“蚕之乐”“家乡大运河”等主题课程,逐渐充实园本课程的内容;结合课程的开发,幼儿园还加大游戏环境的打造,将近200平方米的游戏房进行改造使其融入地域文化内涵,成为有地方特色的游戏体验馆。

二、XM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影响幼儿园园本课程开放的因素大致涉及办园理念、幼儿园背景、发展机制、师资建设、课程研究和课程内容六大方面,园本课程构建中,XM幼儿园课程通过原有课程实施方案,只对部分课程目标和主题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筛选和重组。现阶段,课程缺少梳理和归纳,没有完整的主题课程规划,从课程目标到内容形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系列的园本课程。

(二)课程管理没有放权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实施最后要落脚在教师上。XM幼儿园拥有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工作5年以内的老师占了47.2%左右,而该园年轻教师对课程的把控能力又不够,课程实施中出现教师活动组织过于开放、重难点不突出或幼儿得不到真正的自主权等情况。基于教师队伍的课程实施水平,幼儿园现在对课程实施的管理权比较集中,即课程实施基本是业务园长提供给老师参考内容,课程组长对内容进行相应审核,大部分教师很难发表出有益意见。

(三)课程本土化挖掘不够

幼儿园课程资源作为保障幼儿园课程顺利开发的材料来源,是决定幼儿园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1.教师资源匮乏,本地老师较少,很多老师对于本土的课程资源不熟悉。

2.地域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很多活动只停留在走出去的阶段,没有从幼儿已知经验出发,真正把课程深入实施。

3.人文资源挖掘不够,尽管民俗专家已成了幼儿园亲子课程的常驻嘉宾,但是其他的民俗方面可挖掘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探寻。

4.家长动力不足,家长进行助教的内容与本土课程的结合度不高。

三、改进并提升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观察——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开发园本课程离不开教师对课程问题的介入、参与和决策,所以积极调动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经验是我们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时刻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时刻注意幼儿的提问或者是行为,因为这些极有可能生成课程。因此,幼儿园通过提高教师观察能力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水平。

幼儿园对幼儿观察做了一些针对性的调整和尝试:1.用便签结合照片,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2.重视在观察记录中的客观记录及分析解读、策略支持,在观察记录中加入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的要求,以提升教师利用理论分析解读儿童的意识和能力;3.每周晨间观察分享活动,倾听儿童的声音,分享儿童的精彩;4.将观察拓展到游戏之外的运动活动、一日生活等,不断调整观察记录表,拓展对幼儿观察的范围,全面地解读儿童;5.组织教师开展有图有真相的观察教研活动。

如果说教师是课程审议中最直接的受益者,那么幼儿则是课程审议最终的受益者。由于审议的出发点是幼儿的内在需求,所以审议后形成的课程方案不管是目标定位方面还是内容预设方面都更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为幼儿活动留有一定的生成空间。这种富有弹性、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程能让每一位孩子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从“孩子追赶课程”到“课程追随孩子”的转变。

(二)挖掘——探究课程开发的本土化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特性在于它是以幼儿园为本位、以幼儿园为基础、以幼儿园为阵地而发展的课程,并且最终是幼儿的课程。在园本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充分认识到园本课程的生活性、生成性、整合性、民主性等独特特性,从而有效构建适宜幼儿园及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为保障本土化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幼儿园建立开发、审议、评价和调整本土化课程的措施及制度,使本土化课程日趋完善。

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中对园内外资源充分挖掘:1.在一日生活中、课程实践中充分利用园内自然环境资源。2.在亲子课活动中高效运用社会(人力)资源。如幼儿园开展的蚕桑亲子课,在几年的不断实施优化中,在苏州民俗专家的参与中,已逐渐形成了该园的特色主题课程。在第一届蚕桑亲子班上,虽然专家组织开展了一些蚕桑活动,孩子和家长们学习到了一些蚕桑知识,但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匮乏,还比较盲从专家,只有粗略的活动方案,幼儿园被专家牵着走,课程无计划性,比较随意,系列性、本土化不够;第二年春天,幼儿园有了前期的经验和反思后,园方要求专家结合幼儿园的课程所需,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合理细化安排学习内容,亲子课内容有了更强的体验性、操作性;第三年,幼儿园将前两年的蚕桑亲子课程活动进行再审议,把亲子课调整为适合班级开展的系统课程活动,追随幼儿的兴趣,生成富有幼儿园特色的“蚕之乐”课程活动。3.合理利用园外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充分利用户外运动区域、开放式阅读馆、探究式观察屋、趣味性彩虹音乐墙、创意式涂鸦区等户外环境,开拓乐惠游戏内容,如乐惠艺术家、乐惠科发家、乐惠建筑师、乐惠小书虫、乐惠美食家、乐惠体验馆等,积极把本土化课程融合到游戏中,完成对园本课程的全方位本土化构建。

幼儿园通过不断摸索,从幼儿、家长及教师、专家等角度多方位了解本土化课程教学实施,坚持进行行动研究,及时发现本土化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以更好地促进本土化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审议——促进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程审议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师的专业化提升。幼儿园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了课程审议制度,强调了区级—园级—年级课程组—班级审议的四级课审制度,提升教师参加课程审议的主动性,让教师拥有课程决策权。审议过程注重层次性,采用“明晰问题—策略分享—观点认同” 三个环节,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方案的内容及预成的手段。审议内容注重深入性:1.审议日的生活安排注重幼儿需要,化零为整,实行大时间段弹性作息时间,使其既能合理组织一日活动流程,又能满足幼儿的随机活动需求,让幼儿在课程中充分活动、充分探索。2.从幼儿角度,以课程思维来对幼儿空间环境进行规划,并对户外环境进行了适宜性改造,完成对户外运动区域、开放式阅读馆、探究式观察屋、趣味性彩虹音乐墙和创意式涂鸦区等的改造。3.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审议;并结合本园实际,适当调整完善,更好地增强课程适宜性;同时,结合幼儿园特色、地方资源、蓝本课程等,继续探索“蚕之乐”“家乡大运河”等,不同年级组有不同的开展持续时间、方式、侧重点。

猜你喜欢

蚕桑园本本土化
乐至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冬奥会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的本土化价值研究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