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途径的深度思考

2021-11-30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殷昆立

青年心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殷昆立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领域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创新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营造生动氛围

相关研究指出,传统语言讲授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更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尤其历史知识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能有效打破时空界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做好导入教学。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刚上课时直接讲解重难点则能快速让学生记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事实上,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尤其是部分历史学科涉及政治性知识,如果缺少科学合理的导入,必然无法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那么就难以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课堂导入与教学效率、质量等有着紧密联系,更是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高中历史教师在导入新知时可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性格、思维等多方面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中丰富的影音、图片、文字、超媒体、动画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导入,最大限度彰显信息技术的启发性、新颖性与趣味性特征,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促使全身心参与其中。

以“太平天国运动”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视频片段,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欣赏豪情万丈的主题曲,从中领略太平天国作为近现代民主革命先导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竞争。这场运动坚持了14年,虽然最后以失败落幕,但拉开了近现代民主革命的帷幕,之后教师顺势引入新知。

其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与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有着紧密联系。因而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依托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情境内容,最重要的是要紧贴学生性格特征与思维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索知识的欲望与热情,从而站在深层次角度理解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更借此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发挥合作学习优势,激发学生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更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很多新型教学方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当前教育领域除了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外,更要让学生具备与他人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基于深度角度的高中历史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思维得到碰撞,更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借助合作学习能拉近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中高效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首先,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需要设置针对性与可行性较强的教学目标,由此一来才能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而有充足的动力探究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时需明确目标可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知识,以及尝试独立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特别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过于追求正确答案,而是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形成过程。其次,优化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留意学生学习情况,尤其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下讲台巡视学生讨论内容和过程。当学生讨论结束后需认真聆听对方发言,即使学生的发言内容偏离教学主题也不能随意打断,而是耐心聆听学生讲述,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多种思维碰撞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课为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以下题目:“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很多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国人,他们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先后以日、美、俄为师,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道路,正因如此才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大家分为俄、日、美、中四个发展道路小组,各个小组相互探讨上述四条道路的内容和最终结果。”借此让学生明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从实际出发以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又以“物质生活与社会风俗的变迁”教学为例,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之后让每个小组从近代婚丧、饮食、建筑风格、饮食等多方面深入了解近代社会风俗和人们物质生活等的变化,并借此理解相关史实和产生的影响。每个小组在课前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课件呈现并讲解。上述教学方式能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求,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发挥课堂提问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见方式,在于激发思维和启发智慧,更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高效互动的途径。教师通过学生回答能及时了解对方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但提问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要围绕重难点内容、学生学习兴趣等,由此一来才能充分发挥提问式互动教学的优势,减少学生理解和记忆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节课程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应紧贴学生学情,善于将学习方式、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相结合,由此一来才能真正打造行云流水般的高效互动课堂。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内容的教学当中,该章节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跨越近30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无法把握重难点,那么在提问时也不知该如何着手。对此,在设置课堂问题时,应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的探索以及做出的各项努力提出问题:“请问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并引领广大党员和人民向前发展?”“为什么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是其他党派?”“为何课文在阐述意义时提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具备历史的必然性?”上述问题紧贴该章节重难点知识,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能深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以及产生的意义。

四、注重核心素养渗透,培养家国情怀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必然需要注重渗透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个人对人民、国家、民族的热爱,更是一种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信仰与理想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和构建精神世界,对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挖掘教材家国情怀素材。基于深度思考的高中历史教学要积极挖掘教材中与家国情怀素养有关的素材。例如,教材在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相关知识中提到中国面临的多种外敌侵入以及国家、民族和人民奋勇斗争的事件,如义和团运动、三元里抗英、抗日战争等,各种历史事件中展现出的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精神、爱国情怀、民族责任感等都是学生需掌握的精神财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但历史教材内容始终有限,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当前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搜索和家国情怀有关的资源弥补教材存在的不足,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家国情怀内涵,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如果教师按照以往的平铺直叙方式为学生讲解家国情怀,那么则会演变为思想和理论灌输,以至于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家国情怀。教师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中视频、图片等方式立体化展示枯燥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形象化地理解历史事件中特有的精神文化与家国情怀。以“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为例,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甲午中日战争影片,借此让学生明确战争起因、经过、结果,并从中感悟战争中为祖国牺牲的英雄对国家、民族特有的信仰与情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家国情怀内涵与精神,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分析某个历史人物与事件,在交流中不同思维相互碰撞,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总之,现代教育理念极力提倡据学而教,换言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架设课堂教学内容,这是每个学科教师都要遵守的规律。高中历史学科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人文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贴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促使在学生学习新知的同时认真思考,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少女情怀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