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生成逻辑的三维审视
2021-11-30□秦飞
□秦 飞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有着深刻的生成渊源,需要放在理论、历史与实践的多重参照系中加以定位。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艰苦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生成逻辑的历史之维;马克思关于人民主体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本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生成逻辑的理论之维;当代话语中党所面对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多重挑战以及党在面临时代挑战时的现实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生成逻辑的实践之维。
在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的时代最强音,再次宣示了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初心。追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为了人类解放事业的崇高理想、回顾党领导人民九十九载筚路蓝缕的光辉历程、立足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节点,值得我们再次深刻把握无产阶级政党初心的定位,坚守好“人民”这一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紧紧团结、依靠人民,为伟大中国梦不懈努力。党把人民作为自己永不改变的初心,不是出于笼络人心或是空喊口号,它不仅包含着党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更有着深刻的生成渊源。这一定位的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这几个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历史逻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历史之源
回归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谱系中,党的初心的价值坐标不是在个别领导人的头脑中产生的,而是历史与实践双重定位的结果;同时,党对初心的读解也不是自一开始就臻于完善的,其同样也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科学把握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的前提条件,是弄清楚初心的价值主体和表现形式,简言之就是搞清楚“为了谁”和“为了谁的什么”的问题,把握其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其具体意指总是随着人民利益需求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价值主体归根到底是人民,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动摇和改变的。从中共一大的“以劳工阶级重建国家”到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初心经历了出场期、锻造期、转换期、发展期、丰富期,在岁月磨砺中历久弥坚。
首先,中共一大前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出场期,这一时期党的初心集中表现为红船精神。在党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正长期罹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长夜难明赤县天”。同时,壮大的工人阶级也亟需一个坚强的、能够扛起无产阶级旗帜的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回应了民族和人民的诉求,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求民族之独立、谋人民之解放的使命。面对白色恐怖的包围,一大的代表们抛却安危、奔走沪浙,在南湖的游船上完成了一大的召开。百年大党于一叶小船之上诞生,自此中国人民有了最坚强的中流砥柱。党自诞生始,就在自己的纲领中明确提出了“消灭阶级”、“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的私有制”等主张,把共产主义和人民解放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可见,时代和人民的需要呼唤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出场,党也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回应了时代和人民的期待。对于党在创立之时的初心,习总书记首次将其概括为“红船精神”,指出“‘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1]红船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的文化基因,熔铸在其血液之中,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为践履对人民的初心而不懈奋斗。
其次,从二大至建国前,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锻造期,这一时期党的初心集中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大之后,党对“何谓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见解。在中共二大上,党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两步走”和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并在三大和四大上贯彻了这一主张,拉开了国民革命的序幕。在与国民党开展党内合作时,党积极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坚决维护了自身的政治立场和独立性,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大革命失败后,面对汪蒋反革命集团的联合绞杀,共产党人无惧敌人的枪弹与屠刀,革命信念并未为之动摇。秋收起义失败后,党突破“城市中心论”的壁垒,把革命重心转移到了农村,紧紧依靠群众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广大农村重新燃起了革命之火;土地革命时期,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谱写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了宝贵胜利,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七届二中全会时期,在革命胜利即将到来之际,党继续戒骄戒躁、紧紧依靠群众,在西柏坡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在这几个伟大精神中,都有着坚定信念、依靠群众的共同内涵,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渊薮,都是红船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展开,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在经历血与火的淬炼后闪出的最耀眼的色彩。
再次,从新中国建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内涵的转换期,党的初心在这一时期集中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在完成了使四万万人民“站起来”的使命后,中国共产党人再次踏上了使人民“富起来”的奋斗之路,在战后的废墟上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求索。党的八大指出,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已转变成了快速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求同当前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间的矛盾。基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准确分析,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上来的正确决策。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初心内涵的转换这一语境的把握,不能感性直观地将其误认为是党的初心变了,而是说初心的具体内涵是基于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需要的转变而在内容和行动上的不断丰富。初心内涵的转换依然遵循的是初心价值主体与价值内容变与不变的统一,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宗旨意识。
再者,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内涵的发展期,党的初心在这一时期集中表现为改革开放。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开启阶段。面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停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党对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把握,将其阐释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并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其次是构建阶段。1992年南巡期间,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对改革与发展、先富与后富、计划与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关系作了深刻阐释,从全局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作了总体建构。随后召开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接着是完善阶段。立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再者是深化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顺应人民期待,科学把握形势转变,敢于冲破利益的藩篱,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改革扩大到了全方位多领域,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习总书记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3]这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自己初心的精辟诠释。
最后,从十八大至今,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内涵的丰富期,党的初心在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为中国梦。通过对革命、建设时期的经验总结和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党对初心有了更加丰富的读解,“中国梦”的提出,是对新时代党的初心在总体上的生动概括。“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是一种深刻的历史观,它浓缩着近代以来无数国人振兴中华的夙愿;其次,它是一种人民观,中国梦不是高悬云端的宏大叙事,它有温度和力量,是对每一个鲜活个体的关照;再次,它是一种价值观,不仅传达了党对肩上所担的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的深刻认识,更是共产党人对人民书写历史的价值确认;最后,它还是一种发展观,不但包含着既有的民生发展的基础目标,更突出提升人民的综合幸福指数。另外在具体层面,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意味着党进一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在了中心地位;其次是实现了“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政理念之新飞跃。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共计203处,充分体现了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最后体现在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处处体现着人民至上的初心,更包含着对解决人类问题的科学思考。可以说,这一新思想的提出,是党的初心迈入丰富期的根本体现。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理论之源
习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5],“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6]89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信奉、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是无产阶级政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的理论之源。同时,马克思主义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自觉的融合过程。因此可以说,二者共同涵养了共产党人初心的理论源泉。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方面源于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信仰
在唯物史观之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家们”一直是以英雄史观马首是瞻。他们片面夸大英雄人物的决定作用,把人民污蔑为愚昧、懒惰的“群氓”。马克思主义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7]649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刻揭露了英雄史观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阶级根源,驱散了唯心主义施布在人们眼前的迷雾,将历史的主体重新交还给了人民。马克思认为,英雄史观的认识论根源在于错误地把支配工人运动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最终因,而没有深入到背后的物质动因。“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8]152。其阶级根源则在于分工的出现而导致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与之截然对立的群众史观。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人民不仅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亦是价值的主体。党正是依据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确立了自己的初心。
笔者认为,要理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内在意蕴,必须正确把握三种辩证关系。人民作为历史主体,首先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人民既然是“现实的人”的共同体,那其必定是属于历史的、现实的范畴。在马恩前期文本中,他们对人民的读解仅限于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并未承认脑力劳动者的地位。恩格斯后来指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9]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时期,党对人民的内涵也有不同的认识。毛泽东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10]533进入新时代,必须全面认识人民的具体内涵指向,在尊重人民利益的同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次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与自然界作为盲目的力量为自己开辟道路不同,社会的人都是通过自觉的物质活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人类自身的社会存在,都是在人类自己作为主体同客体发生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起来的。”[11]因此,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既是认识的又是实践的,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认识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全部物质力量来自人民,亦要看到指导社会前进的思想理论也源于人民。最后是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宣言》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422因此,无产阶级政党把人民作为历史主体,必须克服两种倾向:既要反对个人中心主义而造成的利益偏向化,又要否定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不顾个人合理诉求的人民主体抽象化。在这三对关系中,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理解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认识前提;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实践导向;坚持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则是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价值归宿。只有基于对这些辩证关系的领会,才能科学把握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上实现的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另一方面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华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内核的,包括多个领域的博大体系。作为其内核,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诸如孔子曰:“仁者不让于师”;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等,都是对民本思想的精辟阐述。可见,传统民本思想也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儒家先贤们对“民为社稷之本”的重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封建统治者们的为政举措,成为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治”的根本道德准则。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其本身具有不可回避的时代局限。但是它本身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资源,不仅是推动近代民主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也为党的初心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早期共产党人的儒学情结,使得他们的人民观必然要受到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正如恩格斯在致梅林的信中指出:“历史方面的意识形态家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而这些经过世代之人相继积累的思想材料又有着“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7]642-643作为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等人身上带有浓厚的传统印记,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来释读马克思主义与阐发自己的革命理想。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0]534因此,传统民本思想中符合时代精神的话语表达,必然会被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承继者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和发扬,并在具体行动中予以彰显。
三、实践逻辑:当代话语下党面对的多重挑战及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现实之源
要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生成逻辑,还须穿过历史,立足当代,从理论出发,走进现实。从当代现实语境中,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中,从党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的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
第一,立足世情之维,需将党的初心放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加以把握。共产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展开的,而是贯通于世界发展的宏大历史谱系中。当前,开放与合作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各国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12]525我们应看到,全球性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关乎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也决定着中国人民的命运。能否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引领构建全球治理体系新格局,既关涉我国的制度优势和道路自信,也考验着党始终服务于人民的信念与能力。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上发出的一系列倡议,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了诸多智慧与良方,向世界各国传递着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但也要看到,当今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中国要克服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新型帝国主义等逆流,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不忘初心,团结奋斗,铸就强大综合国力,如此才能在复杂的世界形势与激烈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进一步造福人类。
第二,立足国情之维,需将党的初心置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去加以把握。一方面,自改革开放元年始,正是靠着全体人民的勠力同心和不懈奋斗,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赶超,谱写奇迹。经过长期奋斗,当前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已稳居前列。经济建设成就瞩目,对世界经济贡献比重不断攀升;“基建狂魔”见证中国速度,中国创造活力迸发;人民的基础需求基本得以满足,开始追求更加自由、平等、有尊严的高品质生活;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显著,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精神面貌日新月异。这些辉煌的背后,都是党不忘初心、紧紧依靠人民伟力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还依赖粗放型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是矛盾主要方面;科技在推动生产中的潜力还有待发挥;经济增速虽居前列,但新常态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给党和人民带来了诸多挑战;社会主要矛盾虽然转变,但并未改变目前的基本国情;人民对高层次、高标准的生活质量的需要进一步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但预防返贫之路仍道阻且长;部分群众素质依然落后,物质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仍横亘着难以逾越的“卡夫丁峡谷”。上述的这些问题与挑战,归根结底都是关于人的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之,直接关乎党的人心向背。
第三,立足党情之维,需将党的初心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加以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意志、直面痼疾、铁面反腐,取得了治党反腐压倒性胜利,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显著提高。但是从当前现实来看,党内所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譬如,一是党员结构与党员素质的不对称。十九大以来,党员人数已达九千多万,但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同志对党的理论缺乏了解、入党动机不纯、宗旨意识不足、理想信念淡薄甚至丧失;二是党所面挑战与应对能力的不对称。正如前文所述,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对党的政治定力、执政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肯定党的建设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党内依然存在着弱化党的纯洁性,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各种不利因素。我们党要承担起时代使命、履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必须不忘初心,锻造过硬本领。三是上行与下达之间的不对称。在党长期执政的过程中,部分领导干部懈怠情绪渐起,享乐之欲日增,入党初心渐无,开始染上对共产主义理想不信仰、对党中央的决策不执行,对人民的呼声不关心等恶习,严重削弱了党的政策的执行力,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权威,侵蚀了党的公信力。治党能否从严管久,直接关乎民心向背,直接关乎党的权威,也直接关乎党的性质。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把革命工作做到底。”[6]299-300我们党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永葆建党之初时对人民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