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定位与实施路径

2021-11-30宋其洪

关键词:农民文化发展

□李 波 宋其洪

[内容提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既是我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定位,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采取科学的工作思路;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乡村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在遵循乡村社会发展规律、保持民俗民风和乡土特质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精神和先进理念,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不同的文化层面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乡村文化。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起点或重点都在乡村,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乡村的重要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以来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社会的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树立乡村文化自信,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强起来,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稳步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展现乡村整体形象,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精神引擎和道德滋养。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意义

振兴乡村,文化同行,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剧烈变化,乡村文化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进入新时代,立足新方位,面对新形势,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既是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演变来看,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挥着缓冲发展危机的稳定器和蓄水池的功用,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作为进城务工农民生活的退路和保障,使农民拥有了在城乡之间进退的选择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由以农辅工向以工哺农的发展阶段转化,由着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逐渐步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就乡村文化的角色和定位而言,改革开放前后,乡村文化主要发挥引领乡村思想舆论导向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成为辅助地方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即呈现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现象;进入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发展凸显“乡村本位”价值,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不再是附从于经济发展需要的配角,而成为了乡村建设的重点和主角,呈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乡村建设新景况,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新时代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源自于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乡村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延续数千年的本源所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之根、精神之魂。传统乡村家庭经营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消费的低碳循环、用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在此基础上生发的敬天法祖、顺天应时、遵德守礼、重情讲义、耕读传家、亲仁善邻等美德良俗,构成了乡村社会的价值体系,规范制约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些经过世代传承发展、不断去粗存精而流传至今的乡村文化资源,保存着相对完整的农业文明因素,展现出极具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延续传统文化命脉,而且要对乡村文化全面创新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展现时代活力,实现城乡文化融合互哺,让农民在保持乡村伦理习俗的情况下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同时,依然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定位

文化的价值定位,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形式风格。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要秉持正确的、科学的价值定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健康发展。

(一)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采取科学的工作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乡村发展依旧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短板,与城市相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表现得更为突出。城镇化进程和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给乡村居民带来了物质生活的相对充裕和便捷,但另一方面则是乡村社会总体依然呈现凋敝、衰败的景状,部分地区乡村“空心化”现象突出,乡村文化出现认同式微、传承断层的趋向,其根基越来越羸弱、种类越来越稀少、底蕴越来越浅薄,其作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地位遭遇严重挑战。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颁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坚持重心下移,持续推动资源往基层配置,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上升好转的发展态势;但从整体来看,目前仍然存在着民俗文化传承弱化、道德评价标准失范、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人才队伍缺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规划政策体系不够健全等困境,以及乡村文化究竟由谁来传承、谁来治理、谁来享用,未来将走向何方等严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1]认识、分析、解决上述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要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把握和灵活运用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体而言,第一,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有序递进,不要好大喜功,不搞刮风运动;第二,尊重民意、切合民愿,调动农民积极参与,不要让农民缺席、基层失语,不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第三,因地制宜、尊重差异,切忌千村一面、形式单一,保留乡土特色,不简单照搬照抄城市建设经验;第四,精准施策、量力而为、切实行动、分类推进,不要制定过高标准,不要为此增添农民负担和基层债务。总之,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采取科学思路指导工作实践,有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2]乡村生产与生活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使农民在乡村留得下来、住得下去、做得成事,这是目前乡村振兴发展最需要解决好的紧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只有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之中,乡村社会发展才会有旺盛不竭的蓬勃生机和内生动力。必须认识到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力量,乡村文化的兴起、发展与繁荣,皆来自于农民群众,广大农民既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扶贫必须扶志,必须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与主体意识,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乡土文化所蕴涵的独特价值和比较优势,内心生发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热情,运用他们的智慧,汇聚他们的力量,依靠他们的自身努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化农民主体意识,要学会倾听民声、采纳民意、尊重民愿,关注民生、凝聚民心、反映民情,及时了解群众需要,积极回应百姓诉求;进一步赋予广大农民政治权利,落实乡村自治,加强乡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水平,保障农民对乡村事务的参与权、决策权与监督权,营造风清气正、民主和谐的乡村社会氛围;正视乡村老弱妇幼留守人群的文化生活匮乏问题,直面乡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积极群众消极、外界热络内里冷清的尴尬状况,积极吸引新生代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城镇离退休工作者返乡投身文化事业,充分调动乡村教师、医生、企业家和党员干部等新时代乡贤助力文化建设。乡贤是乡村的知识精英和文化贤达,出生成长在乡村,对乡村怀有深厚感情,并且具备现代知识和开阔视野,既植根地方文化又富于时代精神,是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乡村熟人社会和礼俗社会的环境氛围中,乡贤们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能够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传播主流思想、凝聚道德力量、吸纳先进文化;可以通过接地气的交流方式,引导农民正视乡土文化价值,有意识地关注文化传承,使文化意识深入人心,从而维护公序良俗,聚拢乡愁文脉,涵育文明乡风。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乡村文化发展道路

当前,在外来文化和多元思潮的冲击下,我国一些地方的村民理想信念弱化、集体观念淡漠、诚信意识缺失、道德水准滑坡,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大行其道,低俗文化和消极文化沉渣泛起,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已趋于崩解边缘。国无常俗、教则移风,要解决这些问题,重塑乡村价值理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要通过宣传教育、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化合到乡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诸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中,让每个农民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涵养,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乡村生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

马克思曾指出,人类创造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新时代农民对文化精神价值的追求,不可能再完全回归传统,也不可能就此裹足不前,而应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充分吸纳传统乡村文化的精髓,不断平衡、调整代际关系、婚姻关系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不断形塑具有现代性的价值和精神追求,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道路。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乡村文化发展道路,既要遵循文化创造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现阶段乡村文化的具体实际。要按照201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组织农民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乡村文化阵地。

三、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在遵循乡村社会发展规律、保持民俗民风和乡土特质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精神和先进理念,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着手,推行有效的实施路径,切实提高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乡村文化。

(一)保护利用乡土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实现乡村振兴,把农民对美好生活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向往转化为现实图景,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产业是文化振兴的支撑,广大乡村作为文化资源的宝库,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非常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一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从新时代乡村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出发,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等新科技力量和金融手段,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丰富文化产品;从深化文化供给侧改革入手,提高农民自身文化创造活力、增强乡村文化造血功能;从解决乡村发展所面临的资本、知识、人才匮乏等问题着眼,依靠乡土魅力、文化力量和乡情亲情感召,吸引产业进驻村庄,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文化产业人才;根据当前乡村实际,结合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整理乡土资源,积极发展体现历史穿透力和生活渗透力,兼具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的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文化经济转化和发展。

二要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乡村存在着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民俗表演和饮食文化项目,这些贴近农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把文化创意作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打造一批特质鲜明、优势突出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大力推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呈现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承载情感价值和生活习俗的工艺产品,努力提升品位、形成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村庄故事馆、名人纪念馆,使具备条件的村庄形成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使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乡和精神家园。

三要落实文化保护红线。乡土文化要保护性开发,必须处理好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展现传统魅力与激发时代活力之间的关系,在实现文化开发、利用和发展的同时,守护好文化的根基。乡村文化建设并不是单纯的现代化建设,简单盲目地照搬城市建设经验,会极大地破坏原有的乡土特色和生态结构;更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古运动,不尊重文化遗存的现状和真况,会导致文化的失真与扭曲。为实现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应该科学地认识、制定并落实文化保护红线,把体现着传统乡村天人合一自然观、家国同构社会观、和而不同处世观的文化遗迹、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保护好,让有形的文化留下来,让活态的文化传下去,使乡村文化在动态的保护性开发中得以传承发展。

(二)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明确“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进利益和保障权益问题,就是要把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5]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振兴乡村文化,不仅要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多途径増加农户收入,而且要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养,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逐步推进城乡教育平等,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扩大与提高。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发挥文化寓教于乐的教育、娱乐双重功效,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乡村话语、讲好乡村故事、传播乡村声音,推进乡村文娱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当前,要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发现和培育乡土文化骨干,扶持乡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扶持庄户剧团、歌舞团队等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提升文化管理人员能力,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鼓励各级各类艺术院团下乡开展对口帮扶和慰问演出,引导文化志愿者投身乡村文化事业,设立文化课堂,编撰乡土教材,鼓励艺术作品创作,推出反映扶贫事迹和致富典型的文艺作品;办好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并充分利用乡村集市和民俗节日,开展文艺演出和竞赛评选活动,挖掘培养后备人才,带动民间艺人增收致富。

(三)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3]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要保障其良性运行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制机制。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方文化差异较大,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实际和区位特色,通过各种地方性法规规范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完善乡村文化治理体制,提高乡村文化建设效能,要不断优化组织协调机制,适时改进文化开发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产业支撑的乡村文化发展机制,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建立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确立起一整套系统完备的乡村文化建设长效运行制度。

乡村文化振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把握好文化发展正确方向,做好文化发展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适合农民实际需求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新时代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完善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统筹整合现有各种乡村文化资源,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建设,将各种文化组织作为党和政府政策宣传的得力助手、农民交流的重要载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加大文娱广场、文化礼堂、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为广大群众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依托志愿服务人员,打造一支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文化建设和服务队伍。新时代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防止出现文化供给侧和文化需要侧的脱节失衡,杜绝把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搞成形象工程和样板摆设,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性和价值导向性作用,切实提高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有效推进乡村文化发展。

(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不日新者必日退”。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6]创新是引领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创新要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正视乡村的新变化新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吸取时代精华,展现时代风貌,同时要提炼乡土文化内核,突出民族地域特色,延续乡村文脉,保留乡土神韵,在传承扬弃乡村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实现城乡文化、新旧文化的互补互哺和共进共生。例如,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可以在不改变村落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创新文化保护手段,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配置新的设施装备,提升古旧建筑的内在质量,不仅保存住原本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适宜村民继续居住生活,从而实现乡村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展。

推进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必须着眼于精神文化领域,将建立在血缘亲情和地缘乡情基础上的传统乡村伦理道德规范,在新的时空环境和运作方式下,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逐步塑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与新型农民的责任及其文明教养相符合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精神贫困问题。树立乡村良好风尚,不仅能够传播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带动乡村破除陈规陋习、抵制歪风邪气,移风易俗、敦风化俗,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还能够增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强乡村的活力和凝聚力,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前景目标。文化是乡村的根脉和灵魂,乡村文化是农民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把文化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清正桑梓乡风、厚植时代信仰,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农民文化发展
耕牛和农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农民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