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农民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探析

2021-11-30□位

关键词:革命土地农民

□位 杰

[内容提要]农民问题是毛泽东毕生关注的问题,他从农民的自由解放和土地问题两条线索出发分析农民的主体性。他的农民主体性思想涉及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历史地位、主体局限性以及路径等方面的内容,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以此为鉴,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挥农民的主体性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合一”善治体系,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的乡村文化教育体系。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主体和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核心是人的能动性问题。”[1]2037在近现代中国,农民始终是占多数的特殊群体,其主体性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农民问题是毛泽东毕生关注的问题,虽然他并非是首个关注农民问题的人,但无疑是对农民主体性认识最为准确和深刻的人,并有大量的相关论述。毛泽东对于农民问题的关注早在中共三大上就有所体现,做出了农民问题是最重要的论断。后来的《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十大关系》以及他对革命和建设问题研究的大量文章和重大场合的讲话中都涉及农民问题。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有关“农民主体性”的具体概念,但是在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量著述中,他把农民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主体,将农民问题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当时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历史地位、主体局限性以及路径等方面有过较为系统详实的论析。时至今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重新剖视和解读毛泽东的农民主体性思想,重温经典,呼应现实,探寻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新思路,对于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难题,培育新型农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

一、毛泽东分析农民主体性的两条线索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实践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对于人的主体性的认识,西方哲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反思与解读,而对于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主体性探索和认知却少有问津。毛泽东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出发,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透视解读农民的主体性,认为农民在无产阶级的引领下能够克服主体局限性,做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自发性、建设性、革命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简言之,毛泽东农民主体性思想是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仔细分析毛泽东关于农民主体性的论述,我们发现他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大致沿着两条线索开展。

第一条线索就是农民的自由解放。农民的自由解放是毛泽东进行农民主体性研究的最终目标。1944年毛泽东在致《解放日报》社社长秦邦宪的信中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2]206在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农民在小农经济的破产和国民革命的浪潮中逐步摆脱保守性和封闭性,实现革命化,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作为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和忠诚的同盟军,农民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参加革命,才能超越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取得革命的胜利,获得自由解放。因此,只有农民获得自由解放,农民主体性才能得到构建和发展,反之,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和发展是农民自由解放的保障和前提。

第二条线索就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毛泽东进行农民主体性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土地问题事关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主体性构建和提升,是农民实现自由解放的关键,也是构建和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基础。毛泽东结合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紧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并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探寻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正如1947年,毛泽东总结革命实践经验时指出:“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3]1252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即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使农民从经济剥削下解放出来,进而获得政治上的解放,为构建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创造必要的条件。

从以上对两条线索的梳理来看,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毛泽东分析运用矛盾分析法去把握农民主体性。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化解矛盾的基本前提,农民的自由解放是农民主体性构建的主要方面,而不仅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应该抓主要方面的主要问题,土地问题是农民主体性构建的主要问题。土地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农民自由解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获得农民的支持,才能将农民力量聚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而农民自由解放是毛泽东研究农民主体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最终目标。

二、毛泽东农民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关于农民主体性的论述是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涉及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历史地位、主体局限性以及路径等方面。

(一)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毛泽东向来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当时中国的“实际”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基于对基本国情判断的基础上,他从农民所处的社会地位、生产情况、生活环境等方面出发,剖析农民当时的主体性现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外国资本的打压,地主的地租、政府的苛捐杂税、高利贷和商业剥削以及天灾等使得小农经济破产,农民生活穷困潦倒,处于社会系统结构的边缘,主体性发展不充分。此外,农民当时是帝国主义和乡村封建宗法阶级压迫榨取的主要对象,其社会地位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并且由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病态发展使得绝大部分破产农民无法进入工厂,大多数农民走投无路,于是就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契约华工”“当兵吃粮”“当游民””逃荒”甚至是“卖儿卖女”等求得生存的方式。毛泽东对中国极其艰苦的贫农是这样描述的: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的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4]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就是依靠贫农在生存边缘的简单再生产维系着。因此,农民是社会弱势群体,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资料匮乏,思想被禁锢在小农意识的思想体系中。在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农民的主体性难以构建和发展。毛泽东认为“乡村的农民,则一起来便碰着那土豪劣绅大地主几千年来持以压榨农民的政权,非推翻这个政权,便不能有农民的地位,这是现时中国农民运动的一个最大特色。”[3]1447正是剥削压迫的残酷性导致农民的革命性最强,但是由于其思想的保守性与封闭性又需要无产阶级这个先进力量对其引导、联合和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推翻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农民翻身解放,但是我国仍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多数的落后农业国,农民的生活条件依旧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许多农民仍未从数千年的小农经济意识和封闭的家族文化传统体系中走出来,所以毛泽东对解决农民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以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二)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历史地位: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毛泽东意识到了农民力量的强大,并认为农民阶级通过革命性的引导、联合和组织可以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毛泽东早在中共三大上就得出了农民问题是最重要的结论。1925年,他在回乡养病期间,在组织韶山农民运动的实践过程中,对农民的主体性有了进一步认识,明确指出,在中国各个阶级中,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4]31926年,毛泽东在各地领导开展了一系列农民运动后,在《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一文中对主体性做了进一步阐明,他认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5]37他的这种认识是当时中国社会最早且明确的将农民问题提升至影响革命成功的高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首位确立了农民主体性地位的人。大革命后期,当党内出现了反对农民运动的声音时,面对党内外人士对于农民运动的责难,他决定返回家乡实地考察农民运动的实践情况,经过考察,他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在文中用“好的很”三个字肯定了农民运动,并且对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因为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多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4]13毛泽东对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性地位的认知进一步深化,这是他对中国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规律的创造性认识和把握,即将农民组织化和革命化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和可为之径。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认为三民主义的“新”和“真”的主要表征是坚持工农政策,并且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中国有80%是农民……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6]692这是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质去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明确表明了中国革命和农民之间的关系。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做口头政治报告时对农民的主体性做了概括性论述,他指出:“所谓人民大众,主要的就是农民。……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2]303这是戎马生涯大半生的毛泽东对农民主体性的总结性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问题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中的一条红线,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制约,农民自身在思想和组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能独立地完成自我解放的任务,他们想要实现自由解放,必须依靠思想上最有觉悟,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农民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接受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加入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阵营,就会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和忠诚的同盟军,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和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关键因素。建国后,毛泽东对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和发展集中在如何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上,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虽然鲜有像革命时期那样对农民主体性的直接论述,但是他仍然将解决农民问题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三)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主体局限性

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思想性和组织性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当时农民的主体局限性。不可置否,毛泽东认为的农民主体局限性是相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说过农民一切都是好的,农民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一面”,[7]295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对革命和建设规律全面深刻的认识,呈现出盲动、自由和散漫的弱点。毛泽东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时认为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原因是党的组织基础大部分是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所以在肯定农民反抗剥削压迫的革命主导性方面的同时,又要看到农民保守、落后的消极性,体现了毛泽东对农民主体性认识的辩证性和科学性。

在思想上,农民小农意识浓厚,宗派观念、保守观念和狭隘观念等非无产阶级思想阻碍了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和发展。小农意识是由于农民长期以来的自耕自作,在一种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的落后生产方式和缺乏文化教育的情况下形成了以患得患失、平均主义、自由主义为特点的价值观念体系。主要表征为小富即安,没有过高的追求,满足温饱并有盈余就十分满足;缺乏自律,由于小农经济是个体运作,缺乏制度和纪律的约束,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宗派亲族,在缺乏组织和协作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中,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只能依靠宗族势力,所以为了汇集力量,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的思想根深蒂固。毛泽东正是意识到这个小农意识的危害,才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他说:“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4]47

在政治上,对政治比较冷漠,组织意识淡薄,缺乏组织性,依赖心理明显,没有相对独立的立场。自给自足相对独立的各家各户由于缺乏利益上的关联,很难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共识,也无法组织起来,所以难以用自己的名义和立场去保护自己阶级的利益,往往是抱守残缺,自轻自贱,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但是当压迫和剥削达到农民无法承受的极限时,于是就出现了“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苛政猛于虎”的官逼民反行为屡见不鲜。毛泽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对农民也是区别对待的,将农民依据土地所有情况划分农村阶级成分,分为富农、中农、贫农三种。他认为,农民的受压迫程度和革命性是成正比的,即压迫程度越大,革命性越高,反之亦然,所以受剥削压迫最为残酷的贫农最易接受革命思想,革命性也最强。

总之,由于在思想上小农意识浓厚,政治上组织意识淡薄导致农民无法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革命中的历史使命和命运,无法独立地做出合乎目的性和规律性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摇摆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无法做到独立的自我解放,只有在无产阶级的组织领导下才能汇聚成革命性力量,从而实现自由解放。

(四)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路径

毛泽东认为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和发展主要遵循依照三条路径开展,即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将农民组织起来、对农民进行教育。

第一,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据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的调查显示,占乡村人口中90%的贫农和中农占有少量土地,而占乡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农却占有大部分土地。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所以土地问题是本党的中心问题。他在1936年接受美国作家斯诺采访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8]47他认为只有消灭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和建立在这种关系基础上的剥削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构建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所以,他将革命根据地建设和解决土地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解决土地问题将农民组织起来,然后在通过利用武装斗争的方式保卫土地革命的成果,又以土地革命去支持武装斗争,这三者的紧密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建国后,同民主革命时期一样,他始终关注着农民的土地问题,并且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所以先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将土地的性质从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又将农民土地所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制度,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真正的解放,从而其主体性得到有效的构建与发展。

第二,将农民组织起来。从1925年3月起,毛泽东以及毛福轩等骨干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会员,不久,这种秘密农协发展到20个,这是毛泽东通过组织起来的方式构建和发挥农民主体性的第一次尝试。在农协的基础上,他在韶山发展了第一批共产党员,并且成立了中共韶山党支部,这是他在农民中创建的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这标志着毛泽东意识到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和发挥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领导。毛泽东深知农民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毛泽东便领导韶山中共党支部和农协进行了有名的“平粜阻禁”斗争。这是史料记载的有关毛泽东组织农民进行的首次抗争。后来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无疑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民运动的权威。到1927年,差不多有一半湖南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开展了针对当地的恶霸地主剥削压迫的经济斗争,农民的主体性通过组织起来的方式得到了构建和发展。后来,由于农民运动触及了国民党右派的一些利益和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受到了一些挫折,但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产生的巨大革命力量得以显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将组织农民作为发挥其主体性的重要手段,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建国以后,毛泽东依旧重视农民的组织工作,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主张建立农业合作社,将农民组织到合作社中进行生产劳动,为恢复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他又主张建立人民公社,将农民更大程度地组织化,虽然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但是这表明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组织构建发展农民主体性的探索和尝试。

第三,对农民进行教育。1925年,毛泽东回乡过年,利用各种渠道做了不少社会调查,他体会到“湖南农民变得非常富有战斗性”。[9]151当毛泽东意识到农民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农民进行思想启蒙教育。他利用在长沙办工人夜校的经验,在家乡创办农民夜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农民识字珠算、三民主义和国内外大事,这是毛泽东通过教育农民的方式构建和发展农民主体性的首次探索。他认为,只有农民思想开化了才能摒弃小农意识,克服狭隘保守和散漫的弱点,积极的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后来毛泽东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民的教育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以后,毛泽东意识到军队的主要兵源是农民,对农民十分了解的毛泽东,深知战士们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将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带来危害。所以他认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因此,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5]94建国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3]1447毛泽东意识到扫盲对于农民摆脱蒙昧的基础作用,所以十分重视扫盲工作,并在1955年12月21日亲自制定了“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建国初期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来,1957年,面对农村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过程中严重的不合理的现象,他提出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锋芒主要是针对富裕中农,对他们进行一次说理斗争。这表明,毛泽东清醒地意识到农民思想教育和改造重要性,但是也认识到其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毛泽东农民主体性思想的启示与思考

从历史维度考察农民主体性的阶段性发展态势,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苦心孤诣、上下求索,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农民当下的主体性状态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但是我们仍要看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农村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长期以来,中央一直强调农民主体性问题,但其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方面是理论上缺少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另一方面是制度上没有明确的界定和举措。主要体现为结构性困境,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难以走出价值链的低端,成为农村创业致富的阻碍;社会性困境,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半熟人社会”的形成使得农民生产生活日渐去组织化、对集体事务日渐冷漠化,农村社会处于失序状态;文化性困境,现代化和互联网对农民思想意识和农村道德体系的冲击,农村在传统和现代的价值转化中出现“真空”状态,农民在价值依赖方面处于“失重”状态,在物质需求和价值需求之间处于“失衡”状态,呈现出麻木、被动、滞后等特点。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并提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10]就此而言,只有农民的主体性得以构建,农村才拥有对接自上而下国家资源的能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当我们再次回顾和解读毛泽东农民主体性思想,不难发现其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

以毛泽东关于农民主体性思想为借鉴,针对我国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实际情况,立足当下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路径。

第一,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农民的经济主体性。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农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的单一农业产业模式日益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为此,必须重新审视乡村价值,创新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使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受益,对于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激发农民创新创业,实现农村青年劳动力回流,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却阻力重重,主要表征在农民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参与、融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特别是一些年长的农民,对土地仍有特殊情结,土地依赖感较强,土地所带来的心理安全功能不断强化,对新型经营模式的态度十分冷淡。加之,农民的内在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对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导致无法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农业受自然灾害、市场的影响较大,由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企业与农民之间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大格局尚未形成,导致农民承担的风险较大,并且在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日渐突出,一些计划返乡创业的农民处于摇摆观望的状态。为此,应该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提高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通过政策宣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典型示范形式打消农民心中的顾虑,使其对农业现代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摒弃小农意识,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满足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使农民成为具有新视野、新追求、新理念、新技术的新型农民。总而言之,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解决农民困惑,维护农民的利益,增强农民的本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创造性,才能构建和发展农民经济主体性。

第二,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合一”善治体系,发挥农民的社会主体性。乡村治理生态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宏观环境,善治的治理生态是实现乡村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的保障。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过程,需要农民极其代理人的共同努力,其本质特征是通过村民对于乡村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使乡村秩序处于最佳状态。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和市场经济对传统乡土社会的侵蚀,善治在维持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11]408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但是有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必须要积极推动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发展,将日趋“原子化”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社会的新秩序中去。应该坚持自治为基。自治是农民在乡村治理中主体性发挥的主要体现和途径,要推动农民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建设,建立健全可具操作性的农民自治机制,拓宽村民切实可行的自治参与渠道,提高农民参与乡村自治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管理乡村事务中来,使自治充分体现农民意志、保障农民的权益。应该坚持法治为本。一种外来制度的运行如果没有适宜的土壤,那会付出高昂的运行成本。就此而言,乡村要实现法治需要法治的土壤,法治土壤的培育需要农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和乡村法治机制的完善。为此,要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培育农民的法治精神,树立农民的法治理念,要养成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纠纷的行为习惯,切实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的法律体系,使乡村治理在法律的框架内有序进行。应该坚持以德治为先。由于当前乡村社会已经由“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传统的乡村道德体系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为此,实现德治要首先重塑乡村道德体系,强化道德规范对农民行为的约束作用,发挥乡村道德标兵和家庭先进典型在道德引领方面的示范作用。总之,只有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才能推动善治格局的构建,而善治格局的构建也为农民社会主体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构建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的文化教育体系,发挥农民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11]405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乡村的振兴,想要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就必须对农民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改造,这也是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乡村文化教育体系是为农民主体性的构建和发展创造适宜的文化土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为此,一方面,要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传播体系,重点建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新时代农村讲习所”,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乡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创造更多反应新时代农民的文化作品;推动文化下乡,促进城乡文化的创新性交融,创建城乡文化共享的公共空间和平台;发掘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尊重农民生活的面向,使农民在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坐标上构建自身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从而产生共同体意识,形成参与乡村发展的历史感,进而推动农民文化主体性的构建和发展。

猜你喜欢

革命土地农民
耕牛和农民
我爱这土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中国的出行革命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分土地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