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及化解路径
2021-11-30□周伟
□周 伟
[内容提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利抓手,是发展农业农村和富裕农民的有效方式。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农民精神贫困无疑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制约因素。当前,由于农村经济条件限制、教育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政府的忽视和农民自身保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精神异常贫困,具体表现为迷信思想盛行,科学知识匮乏;依赖思想浓厚,内生动力不足;价值观念落后,陋习积重难返;工作态度消极,进取意识不强;利己主义明显,大局意识淡薄。为此,应继续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有效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运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适宜的监督激励机制,进而化解农民精神贫困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人民意愿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农业农村和富裕农民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是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农业农村的发展振兴,也包括农民的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度支持和投入下,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极大的成效,贫困人口正在逐步减少,乃至消除,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农民物质贫困正在一步步消除。但存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农民精神贫困依旧存在,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极不平衡不协调,农民精神贫困而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两者相互悖斥,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说农民精神一度贫困,作为农村发展主体的农民能力和素质不高,那么能满足亿万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乡村振兴也就难以实施和实现。从这个层面来看,化解农民精神贫困问题,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需要和规定,也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源。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1]40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2019年5月20日-22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3]144因此,探讨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和化解路径,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进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一、农民精神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制约因素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源,也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民几乎能影响乡村振兴的每个维度,是一个决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核心要素[4]。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394,最终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二十字”总要求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也是乡村振兴始终要遵循的主线。农民在乡村振兴总要求落实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作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重要保障的农民无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总要求的关键。但长期以来,农民精神贫困致使农民的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进而使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最终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制约因素。
(一)农民精神贫困不利于农村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振兴。农民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力、人力和智力支撑,是乡村产业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农村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和能力强的农民队伍。但我国农民群体整体上素质和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农民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自身的发展不能完全与乡村振兴步伐保持一致。在乡村振兴中,农民精神贫困不利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很多农民沿袭上千年来的小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转化效率低下,加之农民思想的内在保守性,致使农民很难实现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难以实现小农户到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另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守旧传统一再积重难返,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知识陈旧、技术欠缺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而使得农民素质无法满足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减慢了乡村振兴的速度。
(二)农民精神贫困减慢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建成美丽乡村是广大农民的新期盼和新追求,也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5]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强调要振兴乡村生态,“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6]。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7]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8]25从上述可以看出,美丽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精神贫瘠,意识落后,农民对农村环境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其置于应有的位置,一度忽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在农村生活多年的农民对于农村环境早已经习以为常,就算环境确实“脏乱差”,农民也不会萌生太多改变自身居住环境的想法。二是很多农民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心态,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正如著名的美国记者斯诺所说,中国农民一般不愿意受组织和纪律的束缚,更不愿意参与超出自己家庭范围之外的一切社会活动[9]181。这种习气在当今农民中也还一定程度的存在。在农民看来,人居环境建设如“身外之物”般“不值一提”,所以他们不愿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致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佳,极大减慢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严重的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围湖造田、围海造地、过度养殖、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等现象大量存在……秸秆、粪便、农膜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和利用”[1]404等问题突出。农村不卫生的行为和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在一些农村依旧比较突出,村民环保观念陈旧和环保意识滞后,农村垃圾数量飙升,卫生环境问题突出,出现垃圾围村、垃圾带和垃圾山等现象[10]。
(三)农民精神贫困降低农村移风易俗的速度
乡村要振兴,农村移风易俗势在必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是当前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乡村振兴和发展,离不开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风气是亿万农民的期盼和心声,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也指出,乡村振兴“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1]405。农民作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移风易俗运动和乡风文明建设,那么农村风气和农民文明程度就会焕然一新。但恰恰相反的是,由于精神贫困,农民思想固执,对以往风俗习惯执念很深,很难发生大的改变,极大降低了农村移风易俗的速度,严重制约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最终导致我国农村社会风气良莠不齐,部分封建思想和乡土陋习积重难返[11],一些地方不良风气依旧盛行,如天价彩礼、娶嫁丧葬盲目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红白喜事大肆操办等。农民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远远落后于时代,城乡人民素质鸿沟不断拉大,农村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进一步制约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建设。
(四)农民精神贫困加大农村社会治理的难度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稳定的保障。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农村的有效治理无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石,是农村获得长远发展的大前提。如果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乡村振兴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村社会错综复杂,农民居住较为分散,各地农民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使得农村社会治理的难度较大。同时农民自身精神贫困更是加大了治理难度。首先,农民精神贫瘠,思想觉悟较差,行动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管理,加大农村社会治理的难度。其次,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积极性不高,对于农村违法犯罪行动不敢主动制止,一度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任由黑恶势力和不法分子在农村肆意妄为,把农村社会治理认为是政府“理所应当”之事,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致使无法形成强大的农村社会治理合力,又加大了农村社会治理的难度,结果也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使得农村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最后,精神贫困致使有的农民“刁民化”,成为“钉子户”;有的农民好吃懒做,甚至甘愿沦为“盗匪”和“混混”,专以作恶为生,再次提高了治理难度,导致“农村治安状况不容乐观”,违法犯罪和黑恶势力活动在农村时有发生,干部和群众关系日渐紧张[12]680-681,进而使得农村社会各种冲突和矛盾不断出现,有些农村陷入治理失衡的恶性循坏中难以自拔,阻碍了农村稳定社会环境的形成。
(五)农民精神贫困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钱袋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和最期盼的方面。2018年6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13]。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国家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农民逐渐脱贫,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从脱贫不断走向富裕成为今后奋斗和努力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逐渐发展、农民的收入来源和途径不断增加,农民赚钱更加容易,富裕自己的机遇不断增多。但部分农民精神异常贫困,思想极为落后,存在“等、靠、要”的心理,企图“天上掉馅饼”,希望靠政府的帮扶富裕起来,甚至出现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消极行为。殊不知,农民自己才是富裕自己的主体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如果农民“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再大的外力帮扶,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进一步来说,光靠扶贫不可能使农民富裕起来,农民富裕最终还得靠农民自身。农民精神贫困极大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首先,有的农民不思进取,不主动寻求致富路径,存在过度依赖的心理,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其物质匮乏的现状。其次,农民固执保守,不主动接受和学习知识,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的勇气,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时代脱节,生产效率极其低下,财富积累速度缓慢,严重阻碍其收入的增加,制约乡村振兴发展。
二、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分析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渐富裕,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力度逐渐加大,智能手机和电脑产品不断普及,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也应该看到和正视这一问题,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精神依旧贫困,农民精神文化活动极其匮乏,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尾大不除”,农民精神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一)农民精神贫困的具体表现
农民精神一度贫困,精神生活极为单调,严重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农民精神贫困有着极其复杂的表现形式,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迷信思想盛行,科学知识匮乏
迷信活动是乡村延续千年的恶习,至今仍未完全根除,深刻影响着当代农民。迷信思想盛行,科学知识极度匮乏是农民精神贫困的一个主要表现。伴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和日渐开放,以祠堂、戏台和集市等为代表的传统农村文化公共空间逐渐走向衰落,一些不良文化和宗教文化趁虚而入,抢占乡村文化市场,一些过去为农民喜欢和愿意参与的民俗、年俗、节庆活动逐渐减少[14],农民精神文化载体日渐缺失。加之农民在农村“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受传统陋习的影响,对宗教、迷信活动有着说不清的崇拜,致使迷信活动在农村大肆横行,如不信医生反信巫神,“叫魂”、“解生”、“改命”、“跳神”等迷信活动在农村极为常见。一定程度上,这些迷信活动反映了农民对健康的原始追求和对祖先与神灵的敬畏和崇拜,有时稍有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但部分农民过分沉迷迷信,排挤科学,长期以往,使得科学知识在农村难以站稳脚跟,迷信活动却“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逐渐在有些农村占据主流。显然,这导致农民农业和卫生健康知识匮乏,农业上不会科学耕种,生活中卫生意识淡薄,得病能拖就拖,或用土法胡乱医治,喝烧炭水、污泥敷伤口等情况时有发生,这极大影响了农民生活,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乡村振兴。
2.依赖思想浓厚,内生动力不足
乡村振兴主要靠内生动力,政府“输血式”、“救济式”和“灌输式”的乡村发展模式总归难以长久,乡村振兴最终还得靠农民。如果农民都积极上进,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就容易由理论转变为现实,反之则不然。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农民依赖思想浓厚,参与劳动积极性不足,不主动寻求致富脱贫路径,反而一味靠政府的低保金和救济金聊以度日,自身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价值追求,只想接受“嗟来之食”,而不想由自己双手去创造,生产生活中极其懒惰。这一问题,在国家扶贫过程中,暴露无遗。有的贫困户平时“游手好闲”,但到扶贫时,却成了很多村民眼中的真正“受益者”,令很多人眼红,加剧了很多农民心理不平衡感;有的农民认为低保“反正是国家的钱,不吃白不吃”和“即使我不吃,别人也会吃”,普遍存在“主动要低保”、“争当低保户”的现象,陷入低保依赖“陷阱”的泥潭中无法自拔[15];有的人宁愿吃低保,也不愿出门打工去挣更多的钱,且为了保住其“低保”地位,有的农民竟然装穷卖傻,相互比穷,造作之态令人瞠目结舌,有的农民人性之丑陋和骨子里的惰性一览无余,农民精神贫困的地步由此可见一斑。有些农民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观念,如不加以改变,将会激化农村社会矛盾,打破原有农村社会的平衡态,扭曲农民原有纯朴的“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劳动观,将会给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进步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也会极大阻碍乡村振兴的进程。
3.价值观念落后,陋习积重难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且上层建筑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执政理念和人民价值观念也会随之改变,且人民的价值观念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等发展速度保持一致,国家经济社会才会更良性和谐发展。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农民的价值观念并未随之转变,很多农民依旧遵守着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与时代严重脱节,农民乡土观念和农村陋习难以去除。自由、平等等价值观没有被农民广为接受,很多农民所持有的依旧是世代相传的陈腐的价值观念。一是重男轻女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民依旧抱有陈旧的传宗接代观念,有的家庭为了生到男孩,不惜超生,甚至有“不生男孩誓不罢休”的决心。二是部分农民仍有“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心理。在家庭中,男性倾向于把妻子看做自己的附庸,导致女性家庭地位低下,缺少家庭事物的话语权,妻子在承担全部家务劳动的同时,还有被丈夫欺负和责怪的风险。三是农村女性权利得不到保障,外嫁女子不能参与家庭财产土地分配与村级集体分红。四是婚姻缺乏自主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一定程度存在。鲁小亚等人调查发现,在受访的农民中,约1/2的人婚姻要征求父母同意,1/5的人婚姻大事全由父母做主[16]。五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农民生活品味低下,价值观扭曲,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读书、看报之人寥寥无几。有的人一味以打麻将、打牌、赌博和喝酒作为生活的消遣,甚至沾染上打架斗殴、赌博等不良习惯,加之“黄、赌、毒”等文化垃圾在农村扩散和蔓延,甚至有一些陈规陋习与现行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政方针相背离[17],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精神贫困,阻碍了乡村振兴。
4.工作态度消极,进取意识不强
由于交通的限制和农民深厚的土地情结,淳朴的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的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田为饱肚,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喂鸡喂鸭换油盐”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他们,他们靠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与世无争、听天由命。在惰性心态与不思进取、安于贫困的“火炉心理”中生活,缺乏长远的计划与希冀和积极进取的决心勇气[18]。因此,很多农民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生活观念,一定程度上持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天命观,竞争和探索意识淡薄,平时工作和生活态度消极,存在“混日子”的心理。很多人没有上进心,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斗志和搏击生活的勇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小富即安、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态度普遍存在,不去认真钻研“种养经”和“致富经”,既不好好工作的同时,又期望得到高收入和高回报,展现出极为矛盾的收益思想。这使得很多农民,尤其是贫困户,难以走上致富道路,一直维持现状,难以发生转变。甚至有的年轻人也缺乏进取意识,对科学知识缺乏渴望,沉迷于手机游戏或者网络娱乐活动,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5.利己主义明显,大局意识淡薄
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很多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个人利益至上,不通情理,不识大体,利己主义明显,大局意识极为淡薄,做事缺乏理性和底线,没有国家观念和集体意识,缺乏正确的国家、大局和是非观念。首先,农民极其重视和关心土地、宅基地、上级补贴和政策优惠等个人实际利益,并“使用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利益,有时甚至为了获取利益不惜违反法律和契约”。与此截然相反的是,他们淡漠政治,导致“村庄无政治”局面的出现[19]。正如知名学者张鸣所说,中国“农民没有政治意识”,他们“有关政治的认知是朦胧的,含混的”[20]15。很多农民政治信仰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农民“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搅乱、干扰、破坏政府正常行政和违法违规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由于浓厚的家庭观念,农民对家里外的事情参与的积极性均不高,如村庄公共事务和集体活动。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推动下,农民一般只顾“小家”,对“大家”则关注度极低,即使关注,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才可以驱动农民去参与公共事务,公共精神已经严重缺乏。有的农民拒绝参加村委会选举投票,要在村委会发放大米、菜籽油等条件下,才参加投票;有的农民甚至为了利益,不赡养老人,导致有的老人在过年时病、饿、冻而死,有的老人在条件差的私人养老院中去世,子女竟然迟迟不过问[21];有的亲兄弟为了争夺父母所谓的“遗产”而自相残杀;有的农民为了争夺一丁点“田边地脚”而随意谩骂,乃至大打出手,头破血流;有些水池等村庄基础设施,由于有的农民认为出现了所谓的“不公平”,比如建设出力时,有的人劳动多,有的劳动少,以致于有的农民心里不平衡,随意破坏水管,以断全村人的水,追求他自己心中所谓的“公平”。这一切均表现出农民缺乏远见,目光狭隘,急功近利,缺乏集体意识与担当精神,没有利益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此外,许多农村的年轻人对父辈的剥夺和压榨越发严重和赤裸,孝道逐渐衰落,亲情关系也日渐离散[22],亲情、乡情被利益损消殆尽,农民的传统道德素养大为跌落,利己主义抬头,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无疑成为农民精神贫困的重要表现。
(二)农民精神贫困的成因
农民精神贫困严重影响着乡村发展和振兴,而要化解农民的精神贫困问题必须清楚导致农民精神贫困的因素。农民精神贫困问题的形成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但深究起来,主要是以下原因所造就。
1.经济条件限制是深层次原因
物质决定意识,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仅能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生产资料,还能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23]525。由于收入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生活压力大,农民把多数时间都用来解决生存问题,没有太多心思关注精神生活,对于精神文化一度忽视。同时,碍于生活的考量,经济条件的不允许,农民支出多用于物质消费,无力顾及精神消费,不会花费太多钱去进行精神文化娱乐消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衣食住行的消费占农民总支出的77.1%,而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仅占10.7%[24]286。可以看出,农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极少,精神消费支出远远不够。经济限制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导致农民精神文化娱乐活动一度匮乏,生活单调,生活趣味性不足,进而使农民失去了精神进步的机会和渠道,制约了农民自身的进步。可见,物质经济是农民精神贫困的深层次因素。
2.教育不足是主要原因
教育是提升素养和丰富内心精神的有效手段。但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师资和教育设施得不到保障,加之农民教育观念淡薄,不重视教育,导致农村教育普及度不够,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很多人依旧是文盲和半文盲,严重影响农民精神生活的提升。据相关统计,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菇类村全村总人数1200多人,文盲、半文盲的人数竟然高达1100多人。毫无疑问,受教育程度低是农民阻碍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瓶颈因素。一是受教育程度低,理解和接收能力会受影响后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制约了农民精神境界的提升。二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很难操作电脑、手机等现代化产品,而这些产品是丰富农民精神世界的利器,不能操作这些产品,自然切断了一条丰富自己和学习知识的路径。尤其是在一些深度贫困的农村地区,文化知识的贫乏与教育的缺失成为了部分困难群众脱贫的深层障碍。缺少受教育的机会不仅使得贫困农民文化水平低下,劳动技能缺乏,创造与获取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能力大为缺失,而且导致了贫困农民思想观念滞后固化等精神贫困问题的出现,“反过来又加重了其物质贫困的程度”[25],造成难以调整的恶性循环。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是外在限制原因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鸿沟不断加大,这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表现更是明显。城市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应有尽有,很好地满足了城市人口精神文化活动的需要。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农村这些实施建设受到很大忽视,建设不尽人意,设施少之又少,农村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极其匮乏。截止2018年,在全国广大的农村仅有乡镇文化站33858个[24]308,而农村人口超过5.5亿,人口与文化站数量极不成比例,这些文化站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当然,有些地方确实建有这些设施,但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上早已经名存实亡。总体上,农村缺少相应活动和娱乐的场所,农民的公共空间逐渐萎缩,乃至缺失,农民活动场地和娱乐方式非常有限,导致农村不能很好地开展精神文化活动。即使开展,内容和形式极为单调,特色缺乏,不接“地气”,与农村社会格格不入,对农民毫无吸引力可言,农民也看不懂,无法参与其中。试想,这种情况下,农民怎么可能精神不贫困?
4.政府对农民精神关注不够是重要原因
农民作为我国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其物质生活状况受到了党和政府很大的关注,包括农民收入、医疗、升学、就业等方面。在国家对农村的大力支持下,农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农民精神却一度成为扶贫的“荒漠”,受到干部的忽视。一些基层干部有“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思想,未能正确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在畸形政绩观的误导之下,有些基层干部把经济建设放于主要位置,文化建设居于次要地位,甚至会出现唯经济论。即使搞文化建设也为纯粹完成任务,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草草了事,蒙混过关[26]。在扶贫工作中,政府注重扶物质贫困,很大程度上轻视了农民精神贫困问题,不扶农民精神贫困,不激发农民脱贫的内生动力,农民没有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认识转变,治标不治本,易出现“扶则立,不扶则倒”的现象。这就导致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相适应,物质越来越富,而精神却“原地踏步”,甚至出现了“开倒车”的现象。
5.农民因循守旧的传统是内在关键原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理,农民精神贫困,农民难辞其咎,自身才是精神贫困的关键原因。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中国“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农民“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27]12-13。同时,“乡土社会是个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27]101,说出了中国农村内在具有极大的封闭性。但恰恰由于农村文化的封闭保守性,导致外界的物质、信息等难以进入农村。部分农民还过着“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长时间封闭保守的生活使得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代代相传”,成为“传家之宝”,没有太大的更新,这直接导致农民思维方式与思想价值观念的陈旧,进而也固化了精神贫困。一来农村文化具有保守封闭的习惯与准则,对于异于自身的事物缺乏太多的包容性。二来,再退一步讲,即使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步入农村,“农村也缺乏相应的消化力,难以实现吸收、转化和发展”[28]。总之,农民自身因循守旧,封闭保守,固步自封,自我调节和转换能力差,固守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胸怀,难以在思想上发生重大转变,导致农民不积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不主动与外界接触,甚至对新世界新观念新思想心存抵触情绪。在思想交融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农村社会却静如“一潭死水”,农村很少流入和交换新鲜的血液,也就在源头上切断了使农民精神进步的最有利条件,进而加剧了农民精神贫困问题。
三、农民精神贫困问题的化解路径
农民精神贫困问题若不加以化解,势必使乡村振兴的主体失去精神动力,最终使乡村振兴丧失力量之源而难以实现。“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很难扶起来”。乡村振兴也是如此,既要富裕农民“口袋”,也要富裕农民“脑袋”,不仅需要农民物质经济水平层面的提升,更要农民精神层面的富足。一定程度上来讲,农民的精神富足的重要性可以并肩,甚至是高于和优于物质经济的富足。因为“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29]137。正所谓,“精神不进步,脱贫不算富”,农民精神进步是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因此,化解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尤为重要且必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继续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农民生活提升至关重要,充足的经济支撑是农民丰富精神生活的必要保障和基础。只有在物质生活无忧无虑的前提下,农民才会进一步考虑丰富精神生活,获取高质量生活。因此,农村应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要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有足够的资金建设精神文化娱乐场地设施,进而保证农民有足够的娱乐活动空间。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广辟金径,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人,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1]262,从而保证农民有足够的经济和充足的休闲时间参与文化活动,进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最终形成以“精神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进步”良好局面,真正达到“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动态平衡。
(二)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读书受教育是去除迷信与宗教狂热和摆脱腐朽落后观念的有效方式。一个人受教育越多,知识越丰富,其精神世界可能会更加丰富。鉴于农村教育落后、文盲率高阻碍农民精神水平提高的现状,应加大对教育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改善农村的不良教育条件。一方面,注重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完善教育体系。习近平特别强调,农村“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30]24。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如特殊人群(如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关爱教育,扩宽农民接受知识的渠道,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办好学前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率和退学率,创新职业教育和成人识字教育模式,加强扫盲运动和对电脑等新兴媒体的技能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持续增加资金扶持。“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31]85。总之,要选优配强农村教师队伍,加强农村教育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鸿沟差距,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提升农民学习和理解能力,提高农民学习知识的热情,并在农村教学中重点融入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正确的义利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潜移默化教育农民。
(三)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特别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32]。而充足的精神食粮必定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物质基础。因此,要想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弥补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建设的不足,让农民有足够的场所和设施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人、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33],打破城乡基础设施二元结构,进而扩展农民的公共空间,从而满足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让农民有场所进行广场舞、民歌和山歌等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以此培养农民兴趣爱好。并加强农村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和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活化农村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进而化解农民精神贫困问题。
(四)持续有效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运动
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运动是丰富农民精神、改变乡村风貌、提升农村精气神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加强农民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树立“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巩固农民“艰苦奋斗”传统优良作风,培育农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理念。首先,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和美德,充分发挥和利用优秀乡土文化“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1]405的作用。如传统儒家思想中“孝悌忠恕”、“仁者爱人”思想是农民团结的基石,“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刻画了友爱融洽的良好邻里氛围[34],让这些优秀文化教化农民,实现传统优秀道德的现代性转变,让农民树立“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守望相助”的理念,进而提升农民素质。其次,加强农民文化与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有相通性,如礼俗文化中涉及到的“仁义礼智信”和传统农村家庭观、道德观、人际观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有相似之处[14]。因此,加大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传统价值观的互融和互通,利用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相似的优势,进一步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1]405-406,让核心价值观深入农村,进入农民头脑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农民精神素养。最后,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的显著优势,充分利用传统耍狮、戏曲会、庙灯会、舞龙等活动和现代放电影、图书租售、文艺演出等的作用,潜移默化重塑农民的价值观。并“深人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1]409,孕育农村社会好风气,祛除农民陈规陋习,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和精神风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建成社会主义文明新农村。
(五)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适宜的监督激励机制
农民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又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更是化解自身精神贫困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为此,第一,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村习俗,做好农民宣传教育,充分利用QQ、微信、快手等平台,带动农民主体意识的形成。第二,保证农民参与农村各项事务的参与权,确保农民广泛参与农村社会事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化解自身精神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民由旁观到融入的转换,从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第三,农村应建立适宜的监督激励机制,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做新时代新农民。首先,适宜的监督激励机制是提高农民精神素养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力量,更好利用“爱面子、重评论”的农民心理,在政府监管为主导之下,以农民的互相监督和自治管理为辅,群众的内力激发和政府的外力结合,以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其次,开展多形式和针对性强的“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模范家庭”和“文明卫生家庭”等的评比活动,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性或者精神性的奖励,并建立村规民约约束机制,以此引导农民向上向善、爱老敬亲。
四、结语
固然,很多东西总是难以下不变的结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就农民精神贫困来说不可一概而论,一棒子打死。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确实它是个“坏东西”,制约着乡村振兴。但换种方式思考,从农民的角度考察,农民自身并没有感觉到精神贫困的危害与严重,他们相反会认为精神贫困是一个“好东西”,使其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常言道:“越简单,越快乐”,在日益复杂的当今社会,精神贫瘠,生活单纯,自然淳朴,与世无争,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农民在这种状态下确实能获得“他人难以企及”的快乐与幸福。但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和乡村振兴的视角来看,观点却截然相反,精神贫困是乡村振兴的显著不利因素。过去人们一度聚焦于物质贫困问题,忽视了精神贫困问题。片面发展物质文明,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物质脱贫却忽略精神贫困,长期以往,导致农民精神水平下滑,逐渐陷入物质富但精神贫的困境[25]。化解农民精神贫困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算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毫不夸张地说,农村物质贫困的农民只是少数,而精神贫困却成为多数农民的普遍问题。实际上,“精神上贫困比物质上贫困更具有顽固性”[35],物质贫困相对好扶,而精神贫困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梁漱溟曾指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36]19。借此作进一步的思考,精神贫困问题不仅是乡村振兴中需要化解的难题,而且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的棘手课题。晏阳初曾言,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在于农民,“要把农民的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37]218,这种观点在今天仍然颇有价值。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深刻认识到农民精神贫困的严重危害,深入探究导致农民精神贫困的根源,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精神富有的培育力度,补上农民“精神之钙”,让农民自动起来振兴乡村,自觉起来为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