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华夷族群和合之道的现代启示

2021-11-30

关键词:族群中华民族民族

周 鹏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23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历史证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都深刻影响其现代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华夷族群遵循和合之道,大混杂、大融合,共享历史、共创文化,共同创造了大一统格局。这一和合之道,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而传承,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致思趋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能发挥其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也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意。

一、和合理念的生成与逻辑

在中国古籍里,和、合两字最早见于金文和甲骨文。和取声音悦耳之义,最早是指一种名为“龠”的管乐器发出的声音;合采上下唇合拢之形,上下唇合拢即为一合。和合两字并用首见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2]300。同样在《国语·郑语》中,西周史伯回答了怎样实现这一和合状态。“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2]304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和是不断“以他平他”的过程,而且只有和才能生万物。沿着这一思维逻辑可知,和合状态的实现须经过以下三个逻辑相洽而又递推演进的阶段。

第一,承认差异,意识到“他”的存在。“他”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与“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存在的。承认差异是对于他者存在这一客观事实的尊重和认同,是和合理念逻辑演进的起点。“我们的身份至关重要地取决于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3],他者的存在使“我”之为“我”,并明晰了自我、他者皆为多元、多样之中的“一”,为“自我”与“他者”成为“我们”打下了基础。

第二,持续互动,即“以他平他”的过程。互动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塑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个体或群体的情感及认知被其他个体或群体所感知和分享,最终这些个体或群体被整合进一种共同的文化生活。文化适应进程的巨大力量把“我”与“他”重新交融,将他者注入自我,同时也将自我注入他者成为新的“我”与“他”,合为共同的“我们”。在这种持续互动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的原有样貌发生变化,而共性得以不断彰显和强化。

第三,实现和合状态,“丰长而物归之”。在承认各自差异的基础上持续不断互动和交融,既保留了彼此的个性,同时又成为更高层面的一体,最终达到和谐一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和合状态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199的人际相处之和,是“以大和为至乐,则荣华不足顾矣”[5]的心灵之静和,是“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6]的万物生成之和,最终实现“天、地、人”和谐一体。

总之,和合就是在承认“不同”“他者”这一客观实在的基础上,通过持续不断互动和融合,最终达到一体的逻辑推演及实现过程。

二、中国古代华夷族群的和合之道

“地理环境的差别是生存于不同地域内人们所从事的生产类型差别的基础……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别使人们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采取不同的方式。”[7]所处地域的差别,决定了华夷族群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得益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互补性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华夷之辨的积极诠释,华夷族群持续交流互动、融合发展,并因共同对中华正统的选择和追逐,最终共同塑造了大一统格局。这就是中国古代华夷族群“华夷有别—华夷互动—华夷一体”的和合之道。

(一)和合之始:华夷有别

在地理位置上,“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2]5。这就是说,在天下秩序中,四夷处于“五服”中的最外服——要服、荒服,位置最偏,因此统治者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叛则讨之,服则舍之”[8]773的治理策略。由此华夏族群处于至上地位,而蛮夷族群所在的边缘部分则处于从属地位。

文化方面,在儒家看来,“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9]。直言之,已经开化、创制礼仪并穿着华美衣服的人为华夏族群,而因蛮夷族群披发左衽、衣羽毛穴居、不粒食等衣食特点,儒家认为其还没有进入“人之道”。在中国古籍中,“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10],儒家往往以“兽”或“虫”的偏旁部首来命名这些蛮夷,多少具有轻视意味。

在政治地位上,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并不是出于经济上的平等互惠考量,而是蛮夷臣服于皇帝的一种象征和政治安排。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慷慨,维系自己泽被天下的形象,往往给朝贡者更为优厚的回赠,也因此在赏赐和进贡的具体礼节安排上,必须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和蛮夷族群的俯首低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天下观和有教无类思想的影响下,华夷之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古人的想象中,华夏族群与蛮夷族群同处天下。“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11]1720“首”“足”之喻意味着天子与蛮夷同处于“身体”中,虽有上下之别,但却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春秋公羊传》曰:“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呼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12]对于欲实现天下一统的王者而言,华夷没有内外之分。同时在“有教无类”思想的影响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4]250。在文德的教化下,“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13]。这就说明了华夷间的互通性,也预设了之后的“华夷一体”局面。

(二)和合之重:华夷互动

诚然,华夏族群与蛮夷族群之间有过战争和杀戮,中原王朝更是多次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民族的入侵,但是华夷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和交流却是历史的主题。

这种互动和交流方式丰富多样,既有政治上的朝贡、和亲,也有经济上的往来,更有文化方面的彼此影响以及婚嫁不禁与血缘融合。

以和亲为例可以说明华夷之间政治上的互动交流。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和亲是汉高祖刘邦成功地运用和亲政策稳住了当时军力强大的匈奴,从而赢得了汉王朝逐步走向强大的时机。和亲政策一开始被视为中原王朝的绥靖之举,后来则发展为蛮夷族群求和亲,比如隋朝年间突厥启民可汗请求和亲,“上以宗女义成公主妻之”[14]。在中国历史上,汉族政权与夷族政权之间有过多次和亲,对彼此都有利好。对于夷族政权而言,迎娶和亲公主是其统治者荣耀的象征,大量陪嫁品的到来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文成公主一例最为明显);对于汉族政权而言,“如能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15],可保一定时期的边疆安宁。

因生活所需,蛮夷族群需要华夏族群生产的茶叶、棉布、丝绸等农产品和手工制品,以致匈奴“嗜汉财物”[11]3765,夷族政权的权贵更以拥有这些中原产品为荣耀。同时,诸如苜蓿、葡萄、马匹等夷族物品陆续从周边地区传入中原,极大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最终形成了“我们坐的椅子,北方人睡的炕,椅子原称胡床,是从匈奴方面传来的,炕则是辽金人带来的”[16]局面。

汉文化和蛮夷文化经过不断互动融合,化成了一种综合文化——中华文化。正是由于不断的互动融合,中华文化成为一种具有包容开放特征且成分丰富的共享文化,展现出崇德重义、坚韧不拔的特点,其中各种文化已经深度融合、难寻其貌,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华彩乐章。

华夷间通婚不禁、血缘融合。自周朝起,关于华夏族群与蛮夷族群通婚的记载就不绝于书,两者的同化进程也并不因彼此间的战争而延误。正是由于不断的融合,中国古代民族的族体有或大或小的变化,甚至有如鲜卑、匈奴等民族族体已经消失,或者被汉族同化,或者融合到其他民族中。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这块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中,各民族不断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演绎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自在形态[17]。

(三)和合之成:华夷一体

在中国历史上,打着顺应天命的旗帜而伐纣成功的周王朝建立了一个以周天子为宗主、其他异姓诸侯拱卫王室的天下体系,周王朝替天行道并成功代商而立,事实上证明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18]观念的合理性。周王朝的示范效应,使不同的人或群体可以运用天命观和天下概念来证明自己行动的合法性。努尔哈赤在写给明朝万历帝的信中就借用天下概念来论证自己主政中原(天下的中心、正统的所在)的合法性。“天地之间,上自人类下至昆虫,天生天养之也,是你南朝之养之乎?……天命归之,遂有天下。”[19]这样,华夏族群和蛮夷族群都有逐鹿天下的资格,都存有问鼎中原的强烈动机。

一旦入主中原,统治者就会视一统天下为己任,将华夷视为生活在王朝疆域之内的臣民,把促使蛮夷族群接受礼教作为自己的责任。唐太宗直接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8]6247继辽而起的金朝同样是这种看法,金熙宗曰:“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20]。在自认为是天下之主的王朝统治者看来,要将华夷视为一体,并通过王政完成泽被天下、礼教四方的大一统格局。这就解释了中国历史上不管是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会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坚定地宣扬儒家文化以期实现礼教四方的历代王朝叙事。这种大一统局面是华夷族群共同维系的结果,反过来又是“华夷一体”的最佳注解。

概言之,中国古代华夷族群的最终和合状态是“华夷一体”的大一统态势,也因此这种“华夷一体”大一统观念成为近代各民族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思想基础。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各民族休戚与共、共策共励,从而维系了中国疆域的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三、和合之道的传承、发展及现代启示

历史已经证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都深刻影响其现代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华夷族群的和合之道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而传承,应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向前深化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和合之道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时空中,华夷族群遵循和合之道不断深化交流、融合发展,共同塑造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大一统格局,这是中国广阔大地上的真实历史。

梁启超先生在借鉴西方民族主义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提倡将五族共和与立宪政治结合在一起,宣扬“大民族主义”[21];顾颉刚先生通过实地考察描述了古代中国民族的多元起源,“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22];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明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古代华夷族群之间的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铺垫和经验,古代华夷族群遵循的和合之道代代传承,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致思趋向。

必须承认,就王朝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而言,这种和合处于相对低端、自在的阶段。王朝中国的政治秩序是在生产生活资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统治者养尊处优的安排,传统的“羁糜”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天子”形象;群体之间的迁徙受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天然障碍的存在以及落后的交通工具使各群体间的交流并不畅通;尽管“茶马互市”延续千年,华夷族群间存在一种天然分工,但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下,商品流通仅限于马匹、茶叶、盐、布料等为数不多的种类。农业社会如同马克思所形容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23],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囿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缺乏现代意义的整体性内涵。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交往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效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充分激发了各族群众携手共建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交通工具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使各族人民的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上的团结统一、经济和社会的密切交流,促使和合之道更能发挥其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价值功用。

(二)和合之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面对我国多民族共存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客观承认民族间的发展差距,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团结一心、和合一体,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行动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1.客观承认民族间的发展差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持久、全面的扶助计划和照顾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各民族全面脱贫。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立场,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总体上看,受区位、历史、自然环境、教育、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仍需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的充分实践,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正确选择。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切实维护了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历史成就的积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新时代更应充分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建立健全与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着力解决区域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间均衡发展。

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加深了解、取长补短、和谐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24]。为此,要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动态管理,通过举办联谊会、书法、舞蹈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建立健全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长效机制,以活动为纽带,引导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互帮互助、加深感情,不断增强各民族的共性,为最终成为和合一体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多种有利因素良性互动的结果,而中国古代华夷族群和合发展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因素。中华民族的历史,蕴涵着中国数千年丰富多彩的族际融合发展的和合之道,崇尚和合理念、追求和合之美已成为中华民族内在的文化特性。在和合之道的传续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提升各族人民聚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凝聚历史智慧的中国方案必将为解决当前世界性民族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族群中华民族民族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MINORITY REPORT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