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相机演变路径探究

2021-11-30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胶卷单反相机数码相机

(1.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2.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康熙54年(公元1715年),年仅27岁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来中国传教。郎世宁不仅是一名天主教传教士,也是一名优秀的青年画家。郎世宁的绘画才能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于是,他就成为一名清廷的宫廷画师。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画笔描绘皇帝和王公贵族的肖像,用画笔记录皇帝的重大活动。西班牙画家戈雅比郎世宁年轻58岁,在戈雅40岁时,成为西班牙皇室的宫廷画师。在18世纪,还没有发明照相机。那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帝王将相长什么模样,皇室的宴会、祭祀、狩猎等活动的场面,都得依靠宫廷画师的画笔来记录。

一、照相机的兴起及根源

照相机的发明,是19世纪的事情。世界上,保存至今最早的照片是法国人尼埃普斯于1827年拍摄的一张名为《窗外风光》的照片,这张照片看起来模糊不清,构图毫无特色。尼埃普斯拍摄这张照片时,曝光时间长达8个小时。当时其实还没有照相机,尼埃普斯只是把涂有感光材料的感光板放在暗盒里,用小孔成像原理曝光而已。换句话说,世界上第一部所谓照相机只是一个镶着玻璃的针孔,内置一块感光板的暗盒。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照相机,是达盖尔照相机。达盖尔是一名法国画家,也是一名化学家,在尼埃普斯研究的基础上,他们二人合作研究了四年。[1]1833年尼埃普斯逝世之后,达盖尔继续深入研究。如何才能缩短曝光时间,是他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他采用附着在铜板表面上的碘化银作为感光材料,把曝光时间降低到20多分钟。虽然这个曝光时间还是太长,无法进行人像摄影,但毕竟比八个小时缩短了不少。他采用氯化钠溶液作为定影液,使拍摄的照片恒定不变。1839年,他终于制造出第一台达盖尔照相机,拍出第一张清晰的照片。

达盖尔照相机包括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和暗盒,基本上就是现代照相机的雏形。用镜头控制焦距,使成像更清晰。这台照相机的焦距是75毫米,与今天单反相机经常使用的焦距相差无几。光圈控制光通量,分为4、11、16三档,也与至今经常使用的光圈数值类似。用快门控制曝光时间,与现代照相机一样,但当时的曝光时间以分计,今天以千分之一秒计,相差悬殊。取景器虽然简陋,但与今天照相机的取景器作用一样。至于暗盒,始终都是放置感光材料的地方。

以今天的观点看,达盖尔照相机无疑十分简陋。但是,能够发明这样简陋的照相机,也是在光学、化学等基础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才能够得以实现。试想,如果没有发现卤化银的感光特性,没有发现小孔成像光学原理,也无从发明照相机。1839年8月19日法国发布达盖尔照相机,几年后这种照相机就传入中国。19世纪中叶,在中国的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已经有许多照相馆开始营业。由于照相馆的业务基本上都是人像摄影,而不是静物摄影,曝光时间必须缩短到秒或十分之一秒的数量级,才能拍摄清晰的人像。从曝光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经过短短的十年左右,照相机的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直到100年后的20世纪中叶,城市的照相馆仍然使用着达盖尔照相机。三脚架上笨重的机箱罩着黑红两色遮光布,前面露出同样笨重的镜头。摄影师将一个扁盒插入机箱背部,盒子里面是用软片或玻璃为片基,涂有卤化银感光层的感光胶片。摄影师用隔光布罩头取景构图,露出头后,用手握气囊按动快门。

二、照相机制造技术的进步

当然,照相馆的照相机代表不了照相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实际上,19世纪中叶之后,照相机制造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有一些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技术进步,是德国人和美国人做出的。

第一台达盖尔照相机问世之后仅仅6年,1845年德国人马腾斯就发明了可以摇摄150度的转机。今天我们拍摄集体照时,仍然经常使用转机。哪怕拍摄对象有几百人,站在弧形摄影台上,也可以全部收入镜头。广角镜头视场角也能达到150度,也能把上百人收入镜头,但由于球面像差,照片上的图像严重变形。视场角越大,焦距越短,变形就越严重。照相机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镜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制造高品质的镜头,对所使用的玻璃要求很高。一是要求原料纯度高,杂质要求低于万分之一,也就是低于100ppm,还不能含有氧化铅。二是要求物化性质均匀,折射率低,色散值小。19世纪60年代,德国的蔡司公司发明了纯度高、折射率低的光学钡冕玻璃,并使用这种玻璃设计制造了正光摄影镜头。1902年德国蔡司公司发明了四片四组的天塞镜头,最初其最大光圈只有f/6.3。1930年,蔡司公司采用含有稀土元素镧的光学玻璃,制作出最大光圈达到f/2.8的天塞镜头。

感光材料是照相机的根本,但从照相机发明一直到数码相机普及之前,感光材料始终是卤化银。但胶片在感光度、宽容度等方面,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不过,对照相机制造技术影响最大的是胶卷的发明。虽然从胶片到胶卷仅仅是一种物理性状的变化,但胶卷的发明使得照相机携带和使用都更方便,降低了照片的拍摄成本,对照相机的推广普及起了巨大作用。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了胶卷,并制造了使用胶卷的照相机。此后100多年,柯达始终是世界胶卷生产行业的翘楚。

摄影需要光,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照相,有多种增加曝光量的办法。可以加大光圈,但照相机镜头的最大光圈加大一档,镜头价格会成倍增长,而且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要求全片清晰的照片不能使用大光圈。可以延长曝光时间,但除了静物摄影,都不能曝光时间太长,否则画面可能虚化。可以提高胶卷或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但感光度太高照片颗粒大,清晰度下降。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闪光灯,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但如果夜间在灯光照度不够的地方拍摄,就只能使用闪光灯。闪光灯过去俗称镁光灯,这个名称的来历是早期闪光灯的光源是镁粉燃烧发出的强光。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第一次使用自制的闪光装置拍摄了一张《夜间的鹿》,刊登在《国家地理》杂志上。

规则或者说标准的制定,在照相机演变的历史中具有不寻常的作用。德国照相机设计家奥斯卡巴纳克于1913年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135莱卡相机。每张照片底板尺寸为24×36毫米,这个规格一直沿用了100多年。巴纳克采用柯达已经发明的胶卷,制定了一个尺寸标准,设计了一个小型的照相机。表面看似乎没什么,但一个小小的设计,在照相机的发展历史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造的莱卡相机迅速在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得到普及。

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发明于1861年,也就是达盖尔照相机正式公布以后仅22年。照片是彩色还是黑白,对照相机的发展变迁似乎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彩色胶片比起黑白胶片技术含量要大得多,它至少需要对三原色设置不同的感光层,工艺复杂。有趣的是,彩色照片发明虽然很早,普及却用了100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多数城市还不能冲印彩色照片。改革开放之后,彩色照片才迅速风靡全国,黑白照片随之销声匿迹。

1928年,德国福朗柯·海德柯公司研发了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2]这种相机有两个镜头,下面是照相镜头,上面是取景镜头。相机内面对取景镜头是一个45度反光镜,将要拍摄的景物反射到玻璃片上,摄影师从上向下观察。由于两个镜头一上一下,仍然有上下视差。这种相机使用的胶卷为6厘米宽的120胶卷,每个胶卷可以拍摄12张6×6厘米或8张6×9厘米或16张6×4.5厘米的照片。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相机才基本退出市场。

20世纪80年代,随着135彩色胶卷的普及,自动功能很强的袖珍相机迅速风靡全球。这类相机可以自动选择光圈、速度,可以自动聚焦,自动闪光,自动上胶卷,胶卷用完自动卷回,人们称其为傻瓜相机。虽然傻瓜相机的成像质量无法与专业相机相提并论,但由于其使用简单,便于携带,价格低廉,还是得到了市场十分广泛的青睐。在傻瓜相机没有诞生之前,拍照时,最低限度也得根据光照情况选择适当的光圈、速度,再根据拍摄目标估算调好距离,才能拍出基本清晰的照片;而用傻瓜相机,则只需镜头对着拍摄目标,按快门就行。傻瓜相机的流行,不仅使柯达、富士等胶卷行业大鳄获利匪浅,彩色照片冲印行业也一时繁荣异常。

三、单反相机变革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单反,于1935年研发成功,采用135胶卷。135中的1指的是使用一次性胶卷暗盒,35指的是35毫米规格。单反的镜头既是取景镜头,也是摄影镜头。取景时,机身里的呈45度角的反光镜将准备拍摄的景象向上反射,再经过一个五棱镜经两次反射到目镜。由于使用同一个镜头,摄影师从目镜中所看到的景物,与拍摄的照片一致,基本消除了视差。摄影师按下快门,反光镜弹起,同时帘幕式快门启动,按照预定时间曝光。然后反光镜落下,镜头进入取景状态。

单反相机可以方便地随时更换镜头,这对于专业摄影师是很重要。单反相机镜头的有效口径一般比较大,例如焦距50毫米标准镜头,最大光圈F1.4,其有效口径为35.7毫米。长焦镜头有效口径更大,摄影师常用的焦距70—200的变焦头,最大光圈F2.8,最大有效口径达到70毫米以上。经常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600毫米焦距镜头,如最大光圈F4,则有效口径达150毫米。十几组大直径的玻璃镜片,使得长焦镜头十分笨重。

除了笨重,长焦镜头还会面临抖动问题。摄影师端照相机,无法避免抖动,毕竟手臂不是三脚架。当曝光时间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时,才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例如焦距24毫米的广角镜头,可以使用三十分之一的速度,300毫米的长焦镜头,就需要三百分之一秒或更短的曝光时间。在光线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很可能需要长一些的曝光时间,才能保证照片质量。为了解决抖动问题,专业相机生产企业发明了防抖镜头。办法是在镜头中设置专门的防抖补偿镜组,根据拍照时相机抖动的方向和程度,补偿镜组可以自动调整位置和角度,使光路保持稳定。

照相机的快门有很多种,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在镜头中,与光圈一体。这种快门结构简单,造价低。由于曝光位置在中心,胶片中心曝光强一些,边缘弱一些,不够均匀。单反一般都使用位于焦点位置,即照片底片前的帘幕式快门。这样,快门和镜头分开,便于更换镜头。当然单反采用帘幕式快门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原因,帘幕式快门曝光均匀,而且能够实现极短的曝光时间,甚至达到八千分之一秒。帘幕式快门包括两个帘幕,按动快门时,第一个帘幕打开,曝光;第二个帘幕合上。打开合上之间的时间,就是曝光时间,即速度。假设第一个帘幕完全打开的同时,第二个帘幕合上用时一百分之一秒,第一个帘幕打开一半第二个帘幕合上,曝光时间为二百分之一秒。这样算起来,八千分之一秒的速度,就是四十分之一细缝曝光。

四、数码相机的作用

照相机最有革命性的演变是数码相机的发明。[3]在数码相机发明之前的一百多年中,尽管照相机的发展变化极大,但使用卤化银作为感光材料却始终如一,充其量只是从碘化银到溴化银的变化。数码相机的感光材料采用了半导体材料,包括:电子耦合组件(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拍照的全部过程演变成为一个纯物理的过程。

1975年,美国的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这台相机只有1万像素,曝光时间需要23秒,显然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一项新发明。1991年,柯达制造出第一台能够正常使用的数码相机。这台数码相机实际上是用一台尼康单反相机改制,拥有130万像素,清晰度差强人意,可以视为数码相机的开端。

20世纪90年代,正是彩色胶卷风靡全球的时代。柯达生产的彩色胶卷占据全世界色彩份额的三分之二,柯达的决策层意识到数码相机的发展,会冲击彩色胶卷行业,但他们没有料到,他们的发明在仅仅过了20年之后,就导致了自己企业的破产。21世纪之初,数码相机已经有了取代使用胶卷的传统照相机之趋势,柯达胶卷销量每况愈下,到了2012年,柯达公司不得不提出破产保护申请。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时至今日,几乎每一个热衷于单反的发烧友,家里可能都存着当年花大价钱买的胶片单反机,如今已经成为鸡肋。

数码相机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基本取代传统相机,根本原因是数码相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在清晰度、色彩还原、对比度、层次等方面都可以与传统相机媲美。同时,数码相机在即时成像、存储删除便利、感光度范围宽、摄影成本大幅度降低等优点,也是数码相机迅速取代胶片相机的原因。

数码相机兴起初期,市场销售的基本都是卡片机,主要的取代对象是胶片相机中的傻瓜相机。其原因是那时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还不足以取代胶片单反机,还有卡片机与傻瓜相机面对的消费者群体是一致的。卡片机比起傻瓜相机更轻薄小巧,便于携带,价格也不贵。还有即时成像,不满意可以立即删除,用CF卡或SD卡存储比胶卷方便,在电脑上看照片比翻影集更随意等特点。诸多优势使卡片机迅速占领市场,广阔的市场又刺激技术研发,使卡片机的成像质量不断提高,功能也越来越强。

虽然1991年柯达制作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就是单反机,数码单反机取代胶片单反机却是开始于新世纪。例如2001年上市的佳能1D专业单反数码相机,其有效像素仅有415万。2003年2月上市的入门级专业单反佳能EOS10D,有效像素630万。有效像素最早突破1000万的是2002年柯达发表的一款单反数码机,可是不大为人所知,可见没有占领市场。佳能的EOS5D系列得到了大量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追捧,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其有效像素的演变。2005年,佳能5D上市,有效像素1280万;2008年佳能5D2上市,有效像素2110万;2012年佳能5D3上市,有效像素2230万;2016年佳能5D4上市,有效像素3040万。像素是数码相机的重要参数之一,主要影响照片的清晰度。通过有效像素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近10年,数码单反机制造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机身和镜头笨重,携带不便是单反相机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索尼于2010年推出微单反相机。微单反是单反和卡片机之间的跨界产品,希望实现单反机一样的成像卡片机一样的轻便。以笔者的观点看来,其成像不如单反机,轻便不如卡片机。消费者的普遍认知应该也是如此,所以微单反并没有流行开来。

五、手机摄影革命

手机的摄影功能对照相机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果说数码相机中的卡片机,十几年前把傻瓜机赶出了市场,那么近几年,手机又把卡片机赶出了市场。手机摄影功能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单反相机的销售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观察,旅游团中背着单反的游客比例越来越少,每到一个景点,绝大多数游客都是掏出手机拍照,端着单反相机拍照的游客并不多。

为什么人们对手机拍照情有独钟?笔者认为:第一个原因是手机拍照的成像品质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有些新款手机像素高达4000万,超过许多最新型号专业单反。当然,手机和单反的成像还是有差异的。如果用二者同时拍一张人物风景照片,在电脑屏幕上放大到一只眼睛眉毛占到满屏,单反所拍,每一根眉毛,每一根眼睫毛都十分清晰,手机所拍照片则难以做到。而洗印成5寸照片,则二者看不出差异。第二个原因是手机比卡片机更便于携带,卡片机虽然可以与手机一样轻薄,但毕竟需要特意携带,而手机本来就须臾不离。一套单反加一个长焦镜头,动辄十几公斤的装备,若非专业创作或摄影发烧友,一般真不会带。第三个原因,手机拍照一边拍一边就可以发朋友圈或朋友群,可以与朋友及时分享快乐,在朋友的赞扬声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世界上第一部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是2000年夏普的产品,但不为人所知,更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毕竟这款手机只有10万像素,清晰度太差,不可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后,各手机生产商都在致力于提升手机摄影的像素。直到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4,才开始了手机摄影的流行。

六、照相机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本文对照相机从诞生到发展进步历史进程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一)只有在基础科学、材料研发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新产品的研发

近200年前照相机雏形的出现,必须基于光学小孔成像原理,基于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发现。钡冕光学玻璃的发明,是大口径长焦或广角镜头的制造的基础。

(二)具有革命性创新的产品,最初研发的产品往往极不完善

例如1839年的达盖尔照相机;1991年的柯达数码相机;2000年的夏普拍照手机。虽然这些产品不完善,但是具有了不起的创新精神,为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而且最初的发明者往往不是最后的获利者,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三)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红海血拼中,企业不一定死于竞争对手

在彩色胶卷行业,柯达和富士击败同行,二者继续竞争,在中国,乐凯也加入了竞争,柯达具有毫无疑问的竞争优势。照相机制造行业与胶卷行业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关系。当照相机制造企业纷纷转向制造数码相机时,整个胶卷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连行业老大柯达都倒闭了。卡片机兴起,大批照相机企业看到了人人手持卡片机带来的巨大商机,纷纷加入市场竞争,当人们都拿起手机拍照时,卡片机经过短暂的辉煌,最后都被手机制造企业打垮了。

(四)新产品研发使产品精益求精是市场开发的基础

市场开发反作用或者说反哺于新产品研发,才能促进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单反相机是一种科技含量极高的产品,世界上有能力参加单反相机研发和市场竞争的国家屈指可数。近三四十年,是单反相机发展的黄金时期,日本佳能和尼康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拓展了市场销售;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了新产品的研发。近几年因手机的摄影功能日益提高,单反相机市场容量下降,相信今后单反的更新换代周期必将放缓。

猜你喜欢

胶卷单反相机数码相机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两家欧洲公司复产黑白胶卷
闲话酒吧间(二)
单反大阅兵
摄影师的掌中女友
好马配好鞍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
数码相机附件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