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2021-11-30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文化是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它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产生或显性或隐性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多种多样的价值理念的冲击,复杂多变,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严重妨碍了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因此,充分借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因子,动员全民开展提升修养品行的活动,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重大举措。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扬弃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之所以要采取扬弃的态度,首要原因是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扬弃的难点在于,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内容,其积极性与消极性是并存共生的,我们无法直截了当地划分出优劣。
(一)扬弃的前提:传统文化存在精华与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其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一直处在演进发展之中。整体上看,其具有很大的积极价值,但免不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我们姑且称之为“糟粕”的内容,与其精华部分共存,构成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展开“扬弃”研究的前提条件。
首先,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些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始终如一地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即使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与思潮多样化的情况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比如,中国人始终奉行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视人民的力量等。在当今时代,我们当然仍应坚守这些经得起时间推敲与检验的民族精神内涵。而因为时代在变化,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其次,中国社会要想进步与发展,就需要对传统文化当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虽然我国传统文化的确拥有许许多多的精华成分,但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一叶蔽目,只看到传统文化的优秀却忽略传统文化的不足。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很多封建等级观念和伦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透过中国近代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之处,尤其是那些消极的、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严重阻碍的部分,是必须要被淘汰和舍弃的。而那些具有进步性的传统文化内容,我们也要擦亮眼睛,进行辩证分析并做出取舍的判断以及进行适当修正后再行使用。
(二)扬弃的难点: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共生
从现代人的视角去评判古代文化,意味着用现代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去分析和评判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理念。因此,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当中必然具有二元属性,是兼容好的与坏的层面的共同体。从前文的分析我们也已经了解,对于当代社会而言,传统文化既是积极的、进步的,也是消极的、倒退的。这两个方面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传统文化之于现代社会的思想内容。单单就儒家学说来看,其主张“以民为贵”的思想具有积极价值,而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则具有消极性。但这种积极性与消极性并不是各成一派、互不相容的,它们其实同属于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缺少了一个,另一个便会因失去对应之物而难以立足。说得更直白一些,这二者是同质的,正是因为如此,它们才相生相长,共同推动着儒家思想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儒家思想推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流派或思想都存在这样的二元共生性。
二元共生现象产生的根源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各个学派的理论都是适应当时的自然经济基础的。对于每个学说的奠基人而言,根本不存在矛盾之说,他们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都是符合当时所处时代要求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整体,并不存在或消极或积极的划分。这样的一种对其好与坏的区别之心,是我们现代人立足于现代社会才特有的。虽然如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共生为我们对其的扬弃出了难题,因为总是没办法彻彻底底地进行,在体系与根脉上是无法做出任何大变动的。
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共生也为我们对其进行辩证对待提供了理据,正因为有好的一面,其对立的一面才不会发生愈演愈烈的态势。回看古代社会君主专制,始终受到仁心仁政的制约,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性中带有消极内容,消极性中融合积极因素,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无论如何,只取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够真正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
面对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共生关系,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两种错误的观念,一种是全盘否定,另一种是过分拔高。现在看来,很显然,这两种思想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事实上,即便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一定要结合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坚决杜绝无批判地继承。[3]例如,几千年来,“孝”已经成为中华优良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道德规范中,过度重“孝”,造成长辈与晚辈关系的教条,甚至发生了不少人间悲剧。
(三)扬弃的标准
我们对积极性与消极性共生的价值判断是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的,是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去审视的,不妨在或欣喜与接纳,抑或挑剔与怀疑的态度中融入现代的思考与理性分析,以及对中华民族之根脉的深刻情感。
1.正确看待积极性与消极性。批判并不意味着决裂,我们是无法斩断自己的根脉的,但是必须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原本积极的方面因为没有得到及时修正而发展疲软,而原本消极的方面也因没有被彻底舍弃而对人们产生了误导。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狭隘观念以及教育思想方面的束缚等,阻碍了传统文化自身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
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历史局限性,即它必然是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并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所以,对传统文化积极性的继承与发展都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中华民族之所以灿烂辉煌,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都得益于传统文化的作用。不管是在自然经济时代,还是在我国历朝历代以及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带着饱满的感情去看待传统文化,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都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因子,这些因子包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基本元素。它们让我们成为中华儿女而不是其他民族的人。
在新时代,我们要凝聚成更加坚固的民族共同体,这不可能脱离从心底里发起的对传统文化的肯定。没有哪种文化能够摆脱历史而存在,所有现代文明均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传统与当代并非彻底的一分为二,甚至水火不容。传统就在当代之中,当代的发展是对传统的延续。
2.区别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与精神价值。一般来看,持全盘否定观的人往往是将传统文化等同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形态,完全看不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超脱于自然经济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意义。虽然传统文化的确是根植于自然经济的,我们也已经知道从现代人的视角去做评论有失公允,但实际上,就算是这样去评论也不应当完全否定掉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积极的精神价值。由于精神价值涵盖甚广,且难以用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能够独立于具体内涵而存在的,二者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不可分割。而且,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很多对于传统的继承都是在于精神层面,而不是具体细化到每一种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传统在当代生活中的顺利延续,同时又没有死板守旧之感。这种独立存在的精神价值,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对祖国、人民及社会建设事业的责任感,以及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应秉持的道德修养等,是我们应当在现代社会所遵循和参照的。对于这些积极的精神内容,需要被继承与发扬光大,尤其是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新生代们,有必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学习去发现人生中除了金钱与利益,还有更加有意义的追求。
3.实现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因素与当代文化价值的契合。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价值是可以独立于其内涵而存在的,让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思想理念能够融入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从而被一代代中国人所传承,是我们现代人的目标。
虽然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管怎样,它是无法主导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身处现代社会,我们的主导文化必然是从现代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中发展而来的,故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必须融入当今社会,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脱离旧有体制的束缚和价值观念的局限,形成自身对现代社会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这种“融入”不能仅仅依赖传统文化之自救,这是由于在传统文化之中,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二者是无法割裂的正反面,取其一必然连带其二。所以,“第三方力量”的注入显得尤为重要。这“第三方力量”就是先进的、发展的文化血液。在先进的价值理念的作用下,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层面将获得更好的继承与发展,这是建立在客观、全面的传统文化价值评判标准之上,并需要对当今社会脉搏有着准确的把握,能够同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相融合。这样,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能够披上当代文化价值的外衣,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折射出积极的文化因子,人们也就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要怎样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这样的一种方式,将使传统文化走下高深的学术论坛,走进社会、家庭和学校,让人们体悟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经济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4.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为重要标准。对于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三者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方克立提出了“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即“马魂、中体、西用”的文化观。总体来看,这一文化观是符合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标准的。而且,其始终如一地强调了要充分吸收与借鉴一切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幸福的积极因素。不过,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如何应用这一标准,则还是要加以更深入细致的探讨。
对于传统文化的扬弃,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要动态地看待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我们应当立足于社会背景下,看某种思想文化是否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以及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文化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些文化表现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下一代。因此,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应该立足于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在社会、学校、家庭三大环境中进行。
(一)在社会环境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之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文化血脉获得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对文化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效用,在社会环境中有着不胜枚举的教育因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产生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重视在社会环境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只有把传统文化因子创造性地注入社会大环境,让传统文化以有形的样貌出现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角落,才有可能让人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肥沃的土壤。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党和政府加大宏观政策的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和政府应该全力推进社会各个行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运用,在全社会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从宏观视角制定和出台传统文化教育规划文件,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政策保障,保证传统文化能够在全社会普及开来,进而对我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通过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承载着我国优秀民族精神的历史古迹和山水风貌;还可以借助传统媒介和网络传媒,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媒体专栏故事、创作演出活动、影视文学作品、大众专题讲座等等,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抓好中华古籍全书数字化、中华大典编纂项目出版等,让人们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美感;还可以支持公共部门、社会团体为公众开放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创新传统文化的体验形式,吸引人们走进传统文化的内容中。
2.规范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市场。近年来,各种文创产品非常流行,但对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力度还不够,或者是价格过于昂贵,让人们望而却步。因此,规范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建立传统文化产品开发的基地,激活传统文化产品的消费活力,将利用经济手段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此外,还可以用传统手工艺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我国传统手工艺中承载着有形的精神文化内容,且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以服饰为例,各种传统印染技术、刺绣工艺近年来广泛出现在流行服饰中,甚至走进了世界舞台和品牌服饰。将传统元素添加到现代服饰中,既不失古典美,又能与现代生活很好的融入,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绝佳的宣传方式。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应当与现代企业加强沟通与合作,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人的生活完美融合。
3.以传统文化引导生活方式的回归。现代社会正在大力宣传和提倡回归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而这完全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得到资源支持。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恬静自然、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我国古代先贤的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知足常乐”一词,就出自老子《道德经》,原句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所追求的“大同理想”,其社会形态也是简单知足、怡然自得的。以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人们去繁就简,心灵归真。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面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及环节,与国民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合,才能形成长久持续的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4.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因子。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备受关注,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比如,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阐述,并且其中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恩之情。如果人们能够通过书画展览、诗词讲座等形式多多了解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体会古人朴素的自然观,将会从心灵深处热爱大自然、尊敬大自然。再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与自然要想和谐共处,既要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并且在不违背这些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改造自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充分向人们展示与解释这一自然观点,就是在借助传统文化进行生态保护的教育。
5.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迅速。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业,将非常有效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入其中,制订出更具特色的旅游方案。具体而言,首先,可以通过创新传统民俗表演、传统工艺等文化体验活动的形式,让现代人贴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进而认同传统文化;其次,应当规范文化消费市场,注重产品品质和文化性,为旅行者提供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再次,可以着重对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的文化故事开发,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从而唤起人们内心深处与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对已做成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二)在校园环境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在校园环境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大方面展开。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发挥学校环境的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强化并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4]。如果学校环境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协调,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起到一定的制约与妨碍作用。
1.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建筑风格、陈列布局、校园景观等内容。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最能直观体现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因此在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需要整体设计和规划,如根据学校的特色设计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风格的教室、图书馆、体育场等设施,根据学校的传统和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雕塑、景观等;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还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要对师生尤其是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通过设计和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通过义务植树、义务劳动等形式参与到环境建设当中来。整洁、文明、稳定、优美的校园环境,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避风港,也是学生文明素养养成的有力保障。而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则可以对教学楼、图书馆进行改造,中式风格当然最直观形象,不论是外部建筑风格还是内部装修风格,都比较容易彰显出传统文化特色。而对于寝室的简单改造,则可以交给学生们自己完成,从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亭子、长廊,中国古代教育家的雕像等达到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氛围营造。
2.在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创设富含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共同文化理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全面反映,主要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上。在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中融入传统文化,首先,可以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获取校训、校徽与校歌的灵感。实际上目前很多高校的校训都是来源于传统文化,如清华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精神正好是承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所以清华的校训是中国精神的一种结合在校园的特殊表达。香港大学的校训为:“明德格物, “明德格物”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次,要抓好教风和学风建设。在全校形成干部职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合作、服务周到,广大教师严谨治学,热爱学生,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全体学生尊师重教、乐观向上、积极进取、遵守校规的良好局面。最后,引导学生成立各类传统文化相关的兴趣小组、社会团体,开展形式活泼、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还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营造尊重、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形成团结统一的合力,发挥整体效应。这样做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精神文化,还能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除了社会和学校,家庭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所起到的作用远高于其他两个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关系、家庭气氛等对孩子的影响将伴随其一生。大学生群体虽然多在异地求学,回家次数有限,但家庭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父母应当充分利用孩子在家的时间以及与其进行电话、网络、书信等交流的方式,以含有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家庭环境氛围间接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1.转变观念:改变家长固有的教育认识。普遍来看,大多数家长对于家庭教育都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如果不对其加以纠正,既不利于家庭教育的良好实现,也不利于传统文化因子在家庭教育中的融入。具体而言,家长们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直线式时间观。很多家长认为在孩子入学前,家庭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责任和义务,但孩子入学后,这种教育责任和义务就转移到学校和社会了,家庭可以相应减少对子女的教育职责,而家庭教育应当是终身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5]
第二,封闭式空间观。很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仅限于“面对面”,如果孩子不在家长身边,家庭教育就无法展开。但是总体来看子女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并不长,而现代通信手段非常丰富,诸如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都可以成为家庭教育以及情感沟通的主要纽带,甚至有些方式比当面取得的教育效果更好。很多历史名人通过书信与子女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通才式内容观。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涵孩子成长、学习、工作、才能等方方面面,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家庭教育其实是以子女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为主的,这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内容。
2.细化内容:充实家庭文化传承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都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必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因素是简单易行的,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细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
《礼记·经解》中指出:“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由此看出,礼仪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教育。我们认为,首先,家庭文化传承的内容可以细化传统礼仪教育。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非常注重礼仪和礼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细节包括如何待人接物、处理同伴关系、工作个人的修养与能力的展现等等。其次,可以细化孝道教育。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价值观,更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将家庭中的孝由单向义务变成双向义务,从而建立一种融洽的新型的家庭孝道关系。第三,可以细化对子女自强自立精神的教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发奋图强的教诲流传至今,家长应当培养子女的独立性、自食其力的意识以及抗压和抗挫能力的养成。
3.言传身教: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事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家庭文化传承与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应当系统地向子女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让孩子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全貌;其次,要不厌其烦、周期性地向子女讲解礼仪规范,强调自强不息等精神;第三,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在教导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做到“正人先正己”,提高自身修养,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正能量的“榜样”作用;最后,将这种知礼重礼上升到家庭文化模式的高度,家庭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承场所。
4.国家和社会扶助:启动家庭教育系统计划。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的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国家和社会可以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扶助力度,搭建文化传播平台。首先,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相关的组织机构,从国家到县乡逐级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家庭教育网络,并邀请教育专家、学者和部分家长共同参与制订并完善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实施方案;其次,在明确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内容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家用文化传承教材,使家庭教育有内容可依;第三,可以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培训活动,诸如,可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实施公益讲座等,通过多样的教学模式及丰富的互动活动安排丰富的学习内容,并把其作为相关教育部门的考评要求。
三、结语
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这种认知是极其深刻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都以理想的人格和美好的道德情操为追求目标,并且强调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理念。传统文化具有文化属性,能够从根本上教化个人和社会。只有把传统文化因子创造性地注入社会大环境,让传统文化以有形的样貌出现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角落,才有可能让人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为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提供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