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病原因分析
2021-11-30俞海英钟艳丹杨永峰彭姗姗丁巧云郭银燕曹兴国
俞海英 钟艳丹 杨永峰 彭姗姗 丁巧云 郭银燕 曹兴国
随着经济及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家长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入托入校体检也越来越普及,因肝功能异常而就医的14岁以下的患儿增多,现对近5年来收治的肝病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京市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儿676例,男554例,女1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5,P<0.01)。年龄3个月~14岁。按年龄分为≤1岁组、≤3岁组、≤6岁、≤9岁、≤14组。
二、标本采集与相关检查
采用美国雅培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HBV标志物;采用ELISA法测甲、丙、丁、戊、EB、CM病毒标志物;大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美国雅培特种蛋白分析仪AXSYM定量检测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时间(TT)。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甲状腺功能。腹部B超及多排螺旋CT检查肝、胆、脾、胰。检查部分患儿血清铜氧化酶、24小时血铜、尿酮K-F环测定。超声引导下肝穿刺取组织,病理科医生及肝病科医生统一阅片。根据病情需要外送基因相关检测。
三、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采用2015、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2]。 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症、肌营养不良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均经肝穿及相关基因检测明确,病因未明为全部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均为阴性,病理报告及基因检测均不明确。
四、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数)表示。
结 果
一、肝病患儿年龄分布
676例肝病患儿中,年龄≤1岁64例(9.47%),≤3岁127例(15.83%),≤6岁199例(27.96%),≤9岁142例(22.48%),≤12岁94例(16.86%),≤14岁50例(7.40%)。肝病患儿以学龄儿童占多数,部分是在入托体检及入学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其次是乙型肝炎患儿进入免疫清除期,导致发病。一岁以下婴儿发病初次就诊到了儿科,因查出肝功能异常转来肝病科就诊,故来肝病科就诊人数较少。
二、肝病患儿主要病种
慢性乙型肝炎407例(60.21%),非酒精性脂肪肝74例(10.95%),感染累及肝功能异常36例(5.32%),药物性肝炎19例(2.81%),CMV肝炎18例(2.66%),慢性丙型肝炎11例(1.63%),甲型肝炎8例(1.18%),EBV肝炎6 例(0.88%),急性乙型肝炎3例(0.44%),肝母细胞瘤1例(0.15%)。未明确病因的患儿93例(13.76%)。
三、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儿病因分析
未明确肝功能异常原因的患儿,在征得其父母亲同意后,66例做肝穿病理或(和)基因检测,64例找到病因,其中Gilbert综合征21例(22.58%),肝豆状核变性11例(11.8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9例(9.68%),自身免疫性肝炎6例(6.45%),糖原累积症4例(4.30%),Dubin-Johnson 3例(3.2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进行性家族胆汁淤积、Alagille综合征各2例,各占2.15%;重叠综合征、硬化性胆管炎、Rotor 综合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各1例,各占1.075%。以上的病种分布中遗传代谢性导致肝功能异常是主要原因;其次为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仍诊断不明,27例患儿家属拒绝做肝穿病理或/和基因检测,归为诊断不明。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肝病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3-4]。从发病人数来看儿童肝功能异常中,慢性乙型肝炎仍占第一位,非酒精性脂肪肝导致儿童肝功能异常中有上升的趋势[5-6],其次是药物性肝炎也逐步增多。3岁以下患儿多见于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肝功能异常[7],此外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麻疹等疾病累及肝功能异常也需要引起重视。
本研究676例患儿以男性为主,表明小儿肝炎患者与成人肝炎一样,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提示男性和围产期感染是发生小儿肝炎的重要因素[8]。3岁以下患儿免疫反应较低,各种病因交杂,多在治疗原发病时发现肝损伤,相对于其他年龄组表现为急性肝损伤多见;3~9岁的患儿肝功能异常较多,与入园入学体检有关;也与患儿携带HBV进入免疫清除期有关;另有少部分患儿基因异常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前来就医。12~14岁组慢性肝炎多见,与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有关。
从病因来看14岁以下患儿出现肝病仍以HBV感染为第一位,与我国的HBV高携带率有关[9]。虽然近年推行母婴阻断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仍有部分阻断及免疫失败。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患儿有增多趋势,与患儿偏食、挑食及运动量减少有关。患儿药物性肝损伤逐渐增多,与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儿童用药品种相应增多有关,儿科医师应充分了解已上市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慎重选择药物,及早诊治药物性肝炎。
部分患儿经过常规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仍未明确肝病原因,进一步做肝穿病理检查或相关基因测定后,发现遗传代谢性异常导致肝病是主要原因,这不同于成人不明原因肝病多由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10-13]。遗传代谢性异常导致肝病病种多,临床症状体征复杂,诊治困难,部分为少见病,预后不良,更需临床医生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缜密的思路,才能早诊断、早治疗[14-15]。在儿童不明原因肝病中低效价的抗核抗体阳性较多,结合肝穿病理检查,诊断出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占儿童不明原因肝病的第二位。经过常规检查及肝穿病理检查或相关基因测定后,仍有少部分患儿原因不明,与致病基因研究有限及基因检测方法未能检测出致病突变有关,也与目前医疗水平检测不出儿童感染某些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有关。
分析小儿肝病的病因, 针对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因病施治,防止慢性化及重型肝炎的发生,对提高小儿肝炎的防治水平,加强家庭生活环境与方式的改变,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