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解题策略探究

2021-11-30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青年心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答题审题分类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王 莉

材料分析题是用一段或多段材料为背景情境,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要求学生联系背景材料,运用书本中的基本原理、观点、概念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此类题目具有灵活性、角度多变、阅读量大等特点,问题不管以哪种形式存在,一般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前当地的社会热点相关联,不同类型的分析说明题,方法虽千差万别但也不是杂乱无章,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材料题,一般的解题步骤分为三步走:审题—分析—答题,要想有效地增加得分需要我们摸索其中的答题规律,寻求针对性的解题策略。

一、认真读题、审清问题

通过认真读题弄清题目的指向,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紧扣材料需要把握题目的限制条件、答题范围、关键词等要点,读题时可以借助语文分号、句号等标点进行分层、分段,从这一段或一句话中再提取关键词,准确把握问题的指向,从而精准答题。所以认真读题、审清问题这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前提,学生要粗读和精读题目相结合,切忌一目十行、一扫而过,造成审题不清而失分的现象。下面以2020年苏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23题:劳动教育、提升公民素养一题为例。

材料: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请你分析下列关于劳动、就业的观点或做法,根据示例,完成习题。

观点或做法1:人人承担劳动责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教材依据:事例:劳动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参加劳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观点或做法2: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要干一行、爱一行。教材依据?

观点或做法3:保护劳动合法所得;坚持男女同工同酬。教材依据?

考察题型:根据事例,完成习题。

审题方法:认真分析第一句示例。题目中有两句话、两个不同的知识点:①人人承担劳动责任②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答案中教材依据(分析重要性),也应该是两点:①法律角度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②劳动的要求,在实践中学习、参加劳动实践。

参考答案:

①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劳动对个人社会的重要):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干一行爱一行(强调敬业):要爱岗敬业,弘扬敬业精神。

②保护劳动合法所得(从分配制度的角度):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男女同工同酬(从平等的角度):践行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失分分析:此道中考题学生失分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学生对示例答案的审题分析不全面,有的学生只看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写了一个角度、一点答案,忽略了后面一个得分点要求的角度,由于审题不清直接导致后面在答题时角度不全、不完整;还有的学生对劳动这个知识点不能多角度地分析,同样都是劳动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仅仅局限在法律角度:劳动是权利和义务、对个人重要性,忽略了制度、平等知识点,造成失分。

二、分析材料、紧扣知识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对,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可以结合题目中设定的范围、设问的内容:体现了哪些观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对我们的启示有哪些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书本中找寻相关知识点,两者结合完成答题。例如:2020年苏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24题:中国抗疫:彰显制度优势。

材料: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有力保证;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践行了守护人民健康的庄严承诺。中国人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风雨来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击疫情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

(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何启示?

考察题型:为什么和启示类题型。

解题方法: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或者意义(重要性)。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击疫情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的原因,可以从党的地位和作用、宗旨等角度来回答;启示类一般情况下分为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这里明确指明是对青少年的启示,应该在对材料(习总书记的讲话)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归纳教材中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关系: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正确对待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失分分析:本题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宗旨,绝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但是第2个得分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很多学生没有想到,这个知识点的得出必须紧扣材料: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践行守护人民健康的承诺、于法有据、有章可循,如果能够把这三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就能得出三者有机统一这一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忽略了这个角度,没有很好地紧扣材料造成了失分;第二小问习总书记的讲话对青少年的启示?第一个得分点:磨难学生会联想到挫折,会正确回答要正确战胜挫折,但是忽略了材料中中华民族经历的磨难,没有联想到爱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等相关知识点造成了失分。

三、细致作答、联系材料

答题时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组织答案要思路清晰,要全面、多角度地回答,阐明知识原理时要完整、准确;有多个知识点时要标清序号、层次分明;紧扣材料不是用材料中的原句回答问题,而是要回归书本用教材知识进行回答,书写时语言要规范、条理要清晰、字迹要工整,如果遇到实在不确定没有把握的答案,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多写一些(开卷考试踩点给分)。例如:2020年苏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25题(2)。

材料:《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垃圾分类是靠自律还是他律?靠道德还是法律?薇薇和元元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

薇薇:垃圾分类要靠外在的强制执行,发挥法律的作用。

元元:垃圾分类要靠内在的自觉遵守,发挥道德的作用。

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考察题型:辨析题。

解题方法:在选择前必须两个观点都要分析,挑选一个自己有把握的进行回答:薇薇和元元的观点都正确但是都不完整,属于片面型辨析题,可以分两步走:①先肯定正确,说明理由②指出片面,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①选择薇薇

②垃圾分类需要外在的强制力保证执行是正确的,因为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

③垃圾分类还需要自觉遵守,即自律;需要自律和他律结合。垃圾分类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因为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垃圾分类也要发挥道德的作用;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失分分析:此题最大的失分点在于学生审题只看到了两个学生的观点,而没有看到材料中提到的:垃圾分类靠自律还是他律、靠道德还是法律,这两句话,所以造成了在组织答案时没有用自律和他律的知识点回答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失分。再者二选一的辨析题在回答时既要分析本题的观点还要将另外一个学生的观点中正确的部分补充至本题的答案中,要方方面面全部兼顾本题才能拿满分,既要考虑垃圾分类要靠外在的强制执行也要自觉遵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也要考虑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德治相结合。本题对学生的审题、答题技巧的要求比较高。

学习离不开解题,解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解题策略的掌握,而解题策略的根本就是学会思考,通过认真读题审题、仔细分析,设法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解题得分,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多练习,多思考,多归纳,努力增加解题的思维量,培养解题感觉,在思考中完善自我、寻找规律,从而实现提高分析题得分率的目标。

猜你喜欢

答题审题分类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挑战答题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熊孩子爆笑答题集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