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俄金融业务发展策略探究
2021-11-30徐瑜璠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徐瑜璠(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引言
中俄关系长期、持续的友好,为银行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契机,随着双方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银行的金融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银行拓宽金融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中俄日益增长的金融业务需要。在此背景下,银行应加快分销网络的建设,增设服务网点,改造银行业务系统,打造网上国际结算业务,以客户为中心,增强客户的体验,以实现银行金融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银行对俄金融业务发展的契机
(一)良好的政治关系
中俄两国一直以来是友好的邻邦,政治关系持续稳定,为我国银行发展对俄金融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我国与俄国贸易往来频繁,金融合作基础牢固,促进了双方金融市场的繁荣,使得银行有了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务的新契机。在“一带一路”的作用下,中俄之间的贸易金融不断扩张,货币业务发展良好,双方的商业银行之间,都分别在对方设置了分支机构。其中,国开行与俄罗斯的多个行业,像电信、能源、农业、银行等,都建立了金融合作关系。基于中俄双方深厚的国际友谊,中俄双方的政府、企业、银行等相互之间,都有着良好的合作愿景,从而为银行在俄罗斯金融业务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经济互补
从经济结构上来看,中俄双方呈现出互补的形态。这为双方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前提,一是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具有丰富的能源和航空航天技术的优势,但是其在农业、工业生产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并且在日用品、工业方面发展良好。因此,俄罗斯可为中国提供能源、技术、重工业等方面的服务,而我国则可为俄罗斯提供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等方面的服务,由此产生频繁的经贸往来,成为中俄金融合作的契机。
(三)政策环境良好
中俄两国有着政治互信的基础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俄金融合作有着良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运用对俄金融业务可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的深化,银行应抓住这一机遇,构建市场机制,借助我国现行的优惠政策,提升自身的金融竞争力。在2015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合作谅解备忘录》,对两国的金融合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增加了合作内容和范围,尤其是支付领域的界定,为双方企业提供了支付上的便利。此外,我国与俄罗斯落实了总理会晤制度,化解了双方金融合作上的矛盾,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银行对俄金融业务发展的风险分析
(一)金融风险
在国家风险方面,俄罗斯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监管不到位,以及银行资信较为薄弱,进而提高了金融风险。在银行方面,业务种类少且工作效率低,而且还存在收费较高的情况,致使俄罗斯银行资信不足,盈利水平有限,使得一些规模小、资金不够雄厚的小银行破产倒闭。再加上两国银行运营和管理方式不同,金融业务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双方金融业务的开展。
(二)汇率风险
国际贸易在结算时,通常使用的是美元,中俄两国也不例外,而两国货币在兑换美元时,都与汇率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元汇率发生波动,将引起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提高了双方的汇率风险,从而波及双方的金融合作。另外,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美国实施加息政策,乌克兰军事变动,以及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诸多限制,使得俄罗斯卢布汇率不够稳定,导致了较高的汇率风险。
(三)同行竞争激励
在对俄金融业务开展的伊始,国有银行占比较大,随着对俄金融市场的发展,外资银行也开始参与竞争。当下,金融市场更加的开放化,其他大中小型银行也都相继开展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俄金融业务作为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很多银行针对俄罗斯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抢占对俄金融市场,一些优质的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后,掌握了议价的主动权,降低了金融业务盈利水平,使银行在对俄金融业务上的利润减少,银行生存压力增大,导致对俄金融业务发展受限。
银行对俄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要想发展对俄金融业务,自身要具备竞争的优势,应注重品牌化的运用,塑造自身的“对俄金融业务”品牌,树立良好的银行形象,形成核心的竞争力,以促进对俄金融业务的高质量、高效化的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银行需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众多的银行中脱颖而出。
1.搭建全面的分销网络
银行应根据对俄金融业务的需要,打造完善的电子银行系统,并增加分支机构的数量,在境内重要的场所安装自助银行设备,布设众多网点,构建一个覆盖全面的分销网络。在业务办理方面,应消减不必要的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打造不同类型的分销点,并利用不同的业务工具,为客户提供便利的对俄金融服务。
2.改造业务系统
对原有业务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对俄业务发展的需要。依据银行实际的结算流程,将业务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对结算系统和跨境融资进行构建,简化办理手续,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进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程度较高,可专门为对俄业务构建一个完善的电子支付系统,在满足客户移动支付的情况下,可收集客户业务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后,可获知金融市场动态,以便及时调整金融业务,加快金融业务的市场反应速度,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二)改造银行结算业务
在增设分销网点的情况下,结算渠道也要进行相应的扩张,形成一定的覆盖面积,以拓宽业务结算的领域,进而提升结算的业务量,为中俄双方客户提供便利、满意的结算服务。
1.重塑业务流程
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调整,构建一个全流程的业务结算系统,并建立与之相配的管理制度,以促进业务结算的规范化。对银行原有的ECIF、OCRM等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将对俄业务与国内业务进行分离,单独进行核算、统计,当运营成熟后,需调整自身的金融服务机制,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为对俄业务的开展提供助力。
2.完善服务渠道建设
在对俄业务中,银行需构建多种类型的服务渠道,加快网点转型,加大电子支付和网络设施的资金投入,对现有服务渠道进行改进,建立多功能的服务机制,增强客户体验,提高客户黏性,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大化。银行在进行电子银行建设的同时,应与同行建立合作,以及做好银行自助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打造国际结算模式,为客户提供结算上的便利。
(三)加强团队建设
对俄业务的发展,需要专业团队的加持,团队成员要熟练使用俄语,了解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并要具备专业的外汇知识,以便推进对俄业务的开展。第一,高校培养,与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专门进行对俄金融、贸易、政策法规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并重点培养既会俄语,又懂金融的专业性人才,为银行对俄业务输送对口人才。第二,培养骨干,银行应在现有的员工中,挑选业务骨干进行着重培养,作为对俄业务的中坚力量,建立系统性的培训机制,将银行的优秀人才进行集中培养,采用培养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以构建一个专业化的优秀团队,增强银行对俄金融市场的开拓能力。
加强后勤保障机制建设
(一)政策保障
第一,货币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中俄之间的经贸往来,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超级大国,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双方之间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在货币政策上,应建立协调机制,以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共同商讨和确定金融政策,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第二,实施合作交流机制,针对金融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以及分享工作经验,通过定期的交流和洽谈,双方可及时获知对方金融政策、法规的变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共建融洽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监管保障
相关政府部门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能,其在跨境金融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作为对俄金融业务的坚实后盾,既有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又具有推动对俄业务发展的重任。政府应针对银行金融业务,专门建立管理机构,对跨境金融活动进行管控,基于对俄金融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以作为银行发展对俄业务的依据。以及专门建立监管体系,收集行业各项信息,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做参考。
结语
银行对俄金融业务正在逐步发展成熟,双方都在对方境内设置了各自的金融机构,并构建了完善的业务办理网络,以促进双方金融业务的深度发展。银行对俄业务的良好发展,对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而且中俄双方经济上的友好往来,可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可实现双方政治、经济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