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与思考

2021-11-30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霞光东路幼儿园庄艺芳

青年心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班本教师应核心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霞光东路幼儿园 庄艺芳

对幼儿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简单地集中在一节课、一次实践中,对于幼儿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时机暗藏在每一个不为人重视的细节里,存在于每一次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在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时,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的习惯与特点,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充斥在每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小细节中进行培养。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的形式讲解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展原则

(一)贴合幼儿年龄需求

教师所选择的课程内容需要充分贴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同时满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需求,充分遵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此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比如,在“甜甜蜜蜜”的主题活动当中,甜甜蜜蜜的糖果以及蛋糕等都是幼儿群体所相当喜欢的,所以更加愿意在此种活动中投入,幼儿在“想吃”的情绪的调动下,对于周边事物、周边现象等的兴趣都相当深刻具体,能够学习如何利用感官来感知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身边的各种现象,进而便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成长与发展。

(二)贴近幼儿实际生活

幼儿的生活可以说是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园课程当中的重要着力点,幼儿的每日生活以及和幼儿相互关联的社会生活等都是相当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所实行的班本化教学将会贯穿落实在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幼儿的认知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等要求幼儿园课程要在儿童的生活当中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生活世界的距离相当近,因而如果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的学习质量将会在此种情况下获得显著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中的思想,以更为广泛具体的视角进行思考,开发更为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以此来保障幼儿园课程能够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

(三)满足幼儿学习需求

在实行相应的教学主题以前,教师通常都会先行完成对幼儿的基础经验储备以及学习兴趣的调整,进而改善优化主题目标,选取符合幼儿实际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活动内容,满足促进幼儿的深度成长需要。例如,教师在开展“有趣的植物”的教学主题活动的时候,部分班级教师发现幼儿对种子的兴趣非常显著,因此便选择将植物的种子作为活动的核心切入点,引导幼儿探索种子的多元性以及传播方式,以此为基础深刻地感悟植物种植的乐趣,这对于幼儿的学习成长来讲,促进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下,教师需要积极地强化对幼儿的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其良好的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展策略

(一)挖掘生活教育细节,释放学习天性

以教师对班级的了解为基点,内容包含班级情况以及幼儿的兴趣发展现状,以幼儿兴趣及问题为导向,记录教师与幼儿共同经历与成长的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构建班本的出发点是在幼儿与教师的动态互动中,班级框架与理念的建立。

例如,淘气的孩子发现了西瓜虫,引着好奇心强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角落寻找,这时教师想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到自己身上的想法是不合乎实际的。于是教师开始引导孩子们观察第一个发现西瓜虫的孩子的行为,当发现问题时再找老师进行解决,于是第一个发现西瓜虫的孩子扮演起了示范者的角色,教师对示范者的行为进行讲解,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互动中,幼儿们释放了自己的天性,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学习。充分展现自我天性的班本课程,想必最受幼儿们的青睐。

(二)读懂幼儿的一颦一笑

幼儿的想法大多比较单纯直接,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并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幼儿用更加令人舒服的方式进行行为展示。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幼儿往往会语出惊人,教师应注重幼儿对内心想法进行输出的行为,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进行班级游戏时,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加深幼儿对行为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到在游戏中并不活跃的幼儿,观察幼儿的状态变化。这时有位幼儿想要去安慰这位“落单人员”,但是该幼儿的安慰举动并不能有效地贴合这名幼儿的需求,此时教师应主动了解这名幼儿的心理,了解其做出这个动作的原因,了解到这名幼儿只是想安慰一下“落单幼儿”,此时,教师不应阻止,而是需要提供科学合理的疏导,尊重该名幼儿对“落单幼儿”,以及将幼儿的行为合理化,用更能让别人接受的方式进行安慰。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合理地进行疏导,更好地进行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反思指导,笑之有道

通过上文所述的两个事例,教师应进行反思与总结。一方面,幼儿对于情绪的表达并没有构建成更加合理的体系,因此对于情绪的表达力度过大而引起别人的误会,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不同幼儿的性格各有不同,在进行集体游戏时更应注意这类幼儿的行为变化。在经历不同的班级事件后,教师应对在事件中发生的转折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积累成经验,可以将各种实际事件转化成小故事,启发幼儿的思想。

例如,在发生上文所述事件后,教师可以增设小故事环节,将该类事件转化成小故事,并邀请幼儿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对于正确的想法进行鼓励,对于过当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在与幼儿进行互动的环节中,教师应具有发散性思维,由“抱抱”这个词,可以想到在《抱抱》这本书中大猩猩的行为,邀请幼儿进行模仿,由此可以开展“照镜子”游戏等,通过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顺应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在此种模式下设计的班本活动是最符合幼儿教育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的。

(四)提升成长,相视而笑

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不应仅仅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运用到一堂课、一次活动中,更应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始终,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1.在集体游戏中学会笑

幼儿教育的理念应注重在活动中的体验,而不是简单的填鸭式的教育。例如,在“碰碰好朋友”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帮助幼儿主观地在活动中增强社交能力,并鼓励幼儿通过讲笑话、扮鬼脸的形式让朋友笑。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把这个表达微笑的过程变成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幼儿理解笑的表达形式。

2.在区域游戏中让幼儿感受笑

通过幼儿区域中的自主性活动,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笑。与此同时,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表现,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玩具。

例如,在小镜子面前,幼儿经常会做出扮鬼脸、摆姿势的动作,也常常因自己的举动而笑得前仰后合,教师也常常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在这样的氛围下,幼儿和教师常常因为自己的行为捧腹大笑。

3.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体验笑

幼儿的学习与成长体现在了整日的生活中,教师应把让幼儿体验笑的环节,贯穿一日生活的始终。

第一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作为教师,在面对幼儿时,教师应始终面带微笑,从幼儿入园到幼儿离园,教师的脸上需要一直洋溢着热情的微笑。特别是在面对比较内向的幼儿时,不断地表扬与鼓励幼儿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使幼儿感受到关注的力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第二步,营造笑的良好氛围。用夸张的行为去将幼儿逗笑。在睡前给幼儿讲温暖的故事,让幼儿带着微笑入睡。游戏时,发现能引起幼儿大笑的行为,并进行模仿,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幼儿肆意地大笑。用微笑去感染微笑,去传递微笑,让更多的幼儿去感受微笑的力量。在阳光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在欢声笑语中感悟学习的快乐,获得充足的力量。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仅仅体现在一次活动、一堂课程中,而是应该贯穿始终,也应长久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作为教育者,更应身体力行,竭尽自己的力量,培养全面人才。把教育行为融入生活点滴,让幼儿感受春风化雨般的力量。

猜你喜欢

班本教师应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班本课
利用园本研修提升教师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中职班主任班本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研究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