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劳动教育为手段,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

2021-11-30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特教中心陈胜宝

青年心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自理智力教师应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特教中心 陈胜宝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性,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多以照顾为主,对其独立意识的培养有限,致使其依赖性过强,独立自主能力较差,对其未来的生活无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对其正常生活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通过劳动教育这一手段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认识到独立的重要性,为其日后独立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重视劳动教育,树立自理意识

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劳动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自身生活经历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由于孩子客观存在的自身缺陷,家长往往选择“代劳”来对其进行照顾,避免他们受到伤害。殊不知,这样的过度保护反而成为他们身心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家长的事事“代劳”,使得他们的自主能力开始退化,对家长的依赖心理不断加重,这对其未来的正常生活十分不利。故而,必须要注意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劳动教育,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在劳动中成长,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提升自身的自理意识,并尝试独立。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定个性化的独立目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其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其对教室进行设计,装饰班级、养育花草、日常清理桌椅、打扫地面等。让孩子们通过相互配合与团队合作来提升自己的独立意识与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班级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其自理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二、注重劳动实践,培养自理习惯

实践是检验能力的重要手段,自理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需要不断地努力实践,在反复的训练中使能力变得纯熟、得心应手。故而教师应注意劳动活动的长期性与缓慢性,让学生在不断的磨炼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值日生轮流表,让同学们在长期的轮换与劳动中磨炼自己的意志,提升基本生活能力,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清扫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对校园里的垃圾进行清扫,将绿化带中的枯枝败叶进行简单的修整。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内的空地种植一些果蔬,鼓励同学们一同体验种植的乐趣与辛劳。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同学们还需要定期为自己栽种的植物浇水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灵活的修整。这样的实践方式使得同学们在校期间有了良好的劳动环境与空间,为其长期劳动做足了准备。在这一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细心、耐心等品质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使其经历了多种劳动活动,大大丰富了他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充实了他们的人生阅历,使他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当对自己所种的果蔬进行收获时,他们还能获得成就感,感受到丰收的幸福与喜悦。

三、展示劳动成果,调动自理兴趣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心理发育不完全,长期保持着孩童的天真与稚气,对于教师的夸奖十分受用。由于自身的不足,他们对外界的肯定更加重视,十分渴望受到赞美与表扬。故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教育,密切关注其身心发展状态,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具体的劳动任务,并根据其劳动成果进行夸奖教育,帮助其树立劳动自信,使其收获成就感,进而使其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发展。如在进行整理床铺的任务时,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树立简单的劳动目标,如将枕头摆放标准或将床单展开铺平等。当其完成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夸奖,利用饱含鼓励和肯定的话语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你的枕头摆放得非常整齐,相信你的被子也可以摆放得这样整齐。”通过鼓励引导来调动学生的自理兴趣,使其主动对个人生活环境进行细致的整理,在一步步的引导与兴趣调动中,帮助其完善自身的自理能力。

四、传授劳动技巧,提高自理手段

劳动活动对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他们理解能力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在进行劳动时出现疏漏与过失。因此,为有效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习劳动的技巧,教师应当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技能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劳动的技巧编撰成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等,或将劳动形式融入游戏之中,通过游戏来为其进行技巧的传授以及意义的传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同学们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情境模拟的过程来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播放“小兔子吃饭”的动画,并根据动画情节来进行角色的演绎:教师扮演“看着兔宝宝吃饭的大兔妈妈”,同学们来扮演“要吃饭的小兔宝宝”。根据动画的情节发展,由“大兔妈妈”带领“小兔宝宝”在洗手池边洗手,洗完手后将手擦干,将他们引导到餐桌旁,利用动画故事情节来引导他们独立用餐,学习不同餐具的使用方法,促进其自理能力的提升。通过游戏来对劳动技巧进行传授,可以使智力障碍儿童的自理手段得到显著提升。

五、尊重个体差异,满足自理需求

由于儿童的成长环境、生活氛围、家庭情况、个人身体情况等不同因素影响,班级中的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对自理能力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行个性化的劳动活动。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细致的层级划分,根据其需求与水平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级。对于第一层级生活能力较差、行动较为迟缓的学生,教师应注意以点滴目标的设置为主,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实现预设的目标,让他们在鼓励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对于自理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在第一层级的基础之上,提高他们的技能熟练度,帮助其将不同的劳动形式进行有效的串联,使其能够流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对于高层级即自理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其向更高水平的劳动活动进行拓展,可以适当引导其对其他层级的学生提供帮助,展现自我价值,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

六、加强家校联系,促进自理锻炼

家校互联是学校教学中最常应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帮助二者对学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在进行劳动教育时,通过家校互联,教师可以为家长讲解自理能力培养对学生未来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其改正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足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家长对教育工作的配合也能使同学们在家中体验简单的家务活动,使其生活技能得到提升与发展,同时帮助其摆脱对家长的依赖意识,健全自身的人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家校互联也能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劳动技能在家庭中得到施展,使家庭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帮助同学们对劳动习惯进行保持与发展,促进其劳动水平的提升。此外,家庭劳动也能为学校教育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使其劳动能力在课外依旧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对其习惯的养成十分有益,是保障其自理能力稳步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与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是帮助其发展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劳动成果的展示、对劳动技巧的传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以及家校互联,使得同学们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与发展,提升了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强化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对其未来的生活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自理智力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我是自理小能手》说课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我会“自理”啦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喵星人”占领名画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