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修复技术建构下的彩色之魅
——从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浅析彩色修复电影的发展前景

2021-11-30孙夏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电波消逝胶片

文/孙夏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2021年9月28日,我国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北京举行首映礼,10月6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当我在电影院观看黑白转彩色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我听到身边很多观众讨论说彩色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很令人感动,但觉得与黑白色版本相比也就只有色彩不同而已。笔者认为,黑白和彩色修复版两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相比,表面上看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色彩,但是根据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卡努多发表的“第七艺术宣言”,电影是一门关于视听的综合艺术,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之色彩是影视艺术的基本建构元素,所以细细品味之下会发现色彩的添加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观众在视觉上所接收到的彩色画面之美,更多的是彩色修复版所带来的魅力。本文主要从色彩营造时代气氛、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转换不同时空、深化主题几个角度来分析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演员的皮肤颜色、衣物颜色、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活动、建筑外观颜色、家具实物颜色以及影片中各种景象在不同光影下的色彩、亮度与质感的魅力所在。

一、黑白转彩色4K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之魅

(一)运用色彩营造时代气氛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曾说过:“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色彩的还原再现了现实生活的逼真,而观众也正要求着这种逼真的客观性反映。”影片开头的片头曲《延安颂》响起时所对应的画面中延安宝塔屹立在山顶的一幕在黑白版本和彩色修复版本中都能看出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之一,即延安,背景音乐《延安颂》则暗示观众故事内容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后方有关,但是在这一段视频的画面中王苹导演展现了大面积的天空,如果是仅仅观看黑白版本的话可能不会第一时间看出来导演是在展现黎明破晓时的天空,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当下这个摄影技术发达的时代且不经常接触黑白电影的年轻人而言。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这一段视频的天空是使用的淡淡的蓝色,更容易使人辨识出这是黎明前的天空,对观众理解导演的意图更有帮助,也更能理解电影的故事背景和时代氛围——这是一部讲述“黎明前的黑暗”的故事的影片,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构成首尾呼应的结构,也暗示了这部影片的题材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

(二)运用色彩塑造人物形象

影片中给老孙送消息的白丽遥身穿旗袍,在黑白版本中看不出旗袍的布料使用的是天鹅绒,但在彩色修复版中能明显看出来这是天鹅绒布料的旗袍。影片中所讲述的这个时代,天鹅绒布料不是一般贫苦人民或者工人阶级能穿得起的,而白丽遥出于传递情报的需要而出入的大楼无论是在黑白版本还是彩色修复版都能看出它是有钱或有权的人才能进出的地方,天鹅绒旗袍就成为白丽遥进出这所大楼的无言的通行证,帮助她免去不少的麻烦,她的举止形态也都与这身旗袍相符,处处透露着当时上海上流社会的风气其中又不失共产党员的正气。在这里色彩增强了视觉感受,发挥了色彩的造型功能,彩色修复版影片通过对人物色彩生动化、立体化的塑造,从而更好地促进银幕形象与观众之间的深层次的信息交流。

(三)运用色彩展示人物内心

俄国画家列宾有一句话,“色彩即情感”。电影作品也常用色彩来表达人物感情,产生情感互动,从而确立和展现整部影片的总体情绪,生动地表达幻觉、回忆和现实之间的不同情调。在《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一部以通过人物描绘架构叙事的影片中,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将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状态反映给观众。影片一小时二十四分处姚苇迫切邀请李侠到酒店商量做自己的发报员,两人坐在沙发上对谈,这些在黑白版本中也能清楚看出,但彩色修复版里面这一幕李侠身穿淡灰色长袍,姚苇身穿一套白色西装,李侠背后有一盏灯,在黑白版本中无法清楚判断这盏灯是开着还是关着,但在彩色修复版中能一眼看出这盏灯是亮着的,把李侠整个人都囊括在光明里,这暗示着李侠接下来已经打算假装与姚苇合作,他在心里盘算着一个伟大的任务,完成这件任务既达到他个人的成功,也将为党的革命事业和国家的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未来是光明的,李侠是伟大的。而姚苇所处位置的一侧没有灯光,他所穿的白色西装和背后米色的窗帘反而衬得窗外更加漆黑,暗示着他在当下黑暗的战乱年代虽然生活得如鱼得水,但他的选择是错误的,他的前路无望。

(四)转换时空,深化主题

影片最后李侠同志牺牲,但他仍然坚持发送电报的身影与天空重叠,在黑白版本中我们知道这是在暗示李侠同志的牺牲,但在彩色修复版本中我们不仅仅能得到李侠同志牺牲的信息,还可以看到天空采用了明亮的蓝色,蓝天之上白云朵朵,多么美好的一幅景象,让观众不禁为这位英雄无法看到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无法在他用鲜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和平天空之下生活而感到无比遗憾和无限惆怅。这与影片结尾处老孙最后一次交给李侠任务时所说的“天快亮了”相呼应,也和电影开头黎明前的淡蓝色的天空首尾呼应,体现了李侠同志的牺牲是伟大的,他的形象将被世人铭记于心,表达了影片对革命英雄的崇高敬意,引发观众的共鸣。

二、黑白转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本体之外

(一)中国政府的支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hina Media Group),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机构,“央视频”(China Media Group Mobile)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推出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我国国家级电影档案馆。黑白转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完成的,且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了首映礼,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白轶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总编室主任王晓真、总台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首映礼。首映礼上影片引起在场的田华、谢芳等前辈以及社会名人的无限感慨,这些无不体现了国家对黑白转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大力支持。

(二)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的支撑

黑白转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项目修复团队使用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

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电影数字修复师王峥在采访中谈到,胶片是电影最初的载体,过去的胶片电影是化学感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胶片会遇到比如像画面漏光、衰减、受潮、划痕、脏点、霉斑、褪色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损伤特别严重的胶片就只能永远消失在了这个时间的长河里了。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顾名思义,它不仅仅是只有上色那么简单,上色之前需要对胶片先进行修复,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看起来清晰度更高的原因。据王峥介绍,对影片进行彩色修复,主要分为以下三大步骤,第一步是物理修复,就是要对整个影片的胶片本身做一个全身的检查,要用专业的工具对胶片上一些尘埃、霉斑等进行水洗和清洁处理。物理修复完是第二步数字修复,简单来说就是在电脑上对扫描完的影片,进行一帧一帧“PS”。修复开始之前必须检查一下机器运转是否正常,还要把机器用软布擦干净,确认机器上没有灰尘之后才能把胶片放在机器上进行扫描,要不然扫出来的画面不够漂亮不够干净。胶片AI修复要先扫描影片,做到胶片到数字化的转换,在胶片完成基本校正工作之后分区域对照片进行去噪,分为空间域、频域、小波域、时域、时空域和色彩域去噪等。但使用Photoshop等工具很难对所有影片进行全方位修复,这时就不得不依靠AI。尤其是4K修复手法,它对清晰度要求更高,而且这种修复手法所增加的像素数量远远超过人力计算的范围,所以单靠人工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另外,如何使影片完成平滑过渡、怎样使多出来的像素更符合实际情况,都离不开AI技术的支撑。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如果没有AI而用过去人工着色的方式,很多东西做不了。”例如插值技术,如何给需要添加像素点的部分插入过渡色就离不开AI。“比如说在某种亮度的红和绿之间插值,AI可以通过对几百万张大数据图片的比对,在成千上万个高清图片中找到十有八九都会碰到一起的两个颜色,从而得出与此种红、绿两个像素点在自然界很大概率的情况下都会相邻的光点,作为可选的近似值之一。而最终插入这两个光点中间的过渡像素,其光点值可能用的即非红也非蓝、绿,而是一种灰,因为其最贴近自然界的真实色彩。在这两个光点之间插入一个光点,增加清晰度,是人工智能算法中的一种,而这个可选的光点是自然人没办法直接拍脑袋决定的。”数字修复完之后,就要给影片注入灵魂了,这也就是第三步艺术修复——对影片整体色调的还原。“无论是图片还是影像,放大到一定的颗粒度,你会发现它们都是由一个个的光点组成,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就叫像素,所谓影像,不过就是连续播放的静止图片而已。”像素自身具有某种程度的亮度、色彩和形状,AI将这些像素通过RGB来表示。AI借助这三项元素能调出全部的色彩与形状,从而恢复出全部的电影画面,所以这一切背后都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撑。

(三)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努力

1.影片相关人员的发声

袁霞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女主角何兰芬,并凭借此片获得南斯拉夫国际电影节最佳优秀女演员奖。她为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发声——“很遗憾没能参加首映式。我衷心感谢电影资料馆为这部影片的精心修复!也衷心感谢广大观众对我的厚爱!谢谢!谢谢大家!”同时,在该片于北京举办的首映礼上,三位与影片有着紧密联系的革命烈士和老艺术家后代发表了感言。李立立是电影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之孙,他表示,家国为重、不畏生死,这是爷爷的初心,也是所有隐蔽战线上无名英雄的使命;宋昭,导演王苹的女儿,她表示,如果没有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坚韧不拔、不畏挑战、勇于开创的精神,就无法诞生《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影片。从黑白到彩色,修复的不仅是一部老电影,更是内心深处珍藏的记忆。电影主题曲《延安颂》的作曲郑律成之女郑小提表示,父亲和革命时期热血澎湃的文艺创作者们谱写的传奇经典,陪伴战士走向战场,留给后代永久传唱。

2.背后工作团队的努力

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完成除了依靠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之外,还需要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即机器的自动处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人工的二次创作——对黑白版本的影像进行逐帧修复与着色,根据作品中的故事背景、画面氛围等上下文检索该年代或特点事件的特征,进行针对局部和重点对象的再次渲染。例如巨大的场馆里面有成百上千名观众,此时不得不依靠机器和AI来处理,即使人再专业也不可能对这种庞大数量的人物进行一一处理。与此同时,由于操作人员的水平对早期全幅相机影响颇深,拍摄时经常因过度曝光从而不得不又一次将光线拉回等,所以AI修复免不了需要人工介入。例如观众群里有人身披红旗等细节,AI算法再强大也无法感知那里有一面旗帜是红的,此时必须依靠编辑人员进行二次创作。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电影数字修复师王峥在采访中谈到,他们的工作团队每人一天大约能修复6000帧的画面,平均一个画面就需要点击鼠标4次到5次,一天下来就是20000多下。有时候会遇到非常困难的,比如《劳工之爱情》,它的时长仅仅只有十分钟,但整个工作团队却修复了将近一年时间,因为这部影片存放的时间太久,胶片已经严重变形扭曲,使用电脑扫描之后得到的画面大部分都是虚化的,他们只能把每个镜头中虚化的信息逐帧地抠掉,再通过手绘替换等方式补全它的画面。对于要修复片长110分钟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他们整个工作团队的修复人员在长达7个多月的时间里必须对160000帧左右的影像图片作辅助性人工操作以及人工校准工作,终于重新为这部红色经典注入了新鲜活力。

(四)观众的认可

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礼上,年过九旬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田华、王晓棠和谢芳等人感动不已。线上很多网友对于影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比如网友董小姐聊电影中说道:“老电影修复清晰度真的令人震撼,加上色彩以后,主演眼中的血丝都能看清楚了,色彩复古,很柔和。观众看完以后都说印象深刻,经典就是经典啊,63年以后再看,还是觉得这故事太好看了,摄影、表演,样样都特别精致讲究。”线下“百年百场点映活动”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苏州、太原、西安、无锡、包头、南宁、南昌、石家庄、扬州、岳阳、遵义等地陆续展开,影片放映后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不少观众表示“这修复的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三、黑白转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之价值

(一)再现客观事物

黑白影片受限于胶片技术,无法呈现物质现实的真实色彩,所以它对现实的复原不能算是完整精准,而彩修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色彩在影片中最直观的作用就是发挥写实的功能,再现客观事物,正如巴赞的“电影本体论”所主张的使影像同被摄物一样,且根据克拉考尔的经典定义——电影的本性是对“物质现实复原”。如此,彩色修复便有了理论依据。

(二)为媒介考古学研究提供案例支持

目前学界公认媒介考古学有三个研究取向。首先,在恢复物质性研究取向上,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借助令人可感、可触的彩色图像重回观众视野,使得黑白版本和彩色修复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次,在寻访异质性研究取向上,媒介创新的扩散远非一蹴而就,目前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上映令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引起了社会关注,但在此之前知晓这一媒介创新的人以及目前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一技术的人还是少数。最后,在捕捉复现性研究取向上,《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王苹导演在1958年上映的电影作品,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是对黑白版本的彩色修复,并不能改变其原创性,而且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电影数字修复师王峥在采访中强调,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修复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旧,尊重原创。所以彩色修复版的放映严格上来说是对《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重映,对于之前看过黑白版本的观众而言整部彩色修复版影片都似曾相识,对于之前没有看过黑白版本的观众而言彩色修复版影片中也会有似曾相识的媒介元素。

(三)创新探索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公布,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主要目标在于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等9部分30条。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利用AI技术对黑白影片作色彩还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创新探索。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促进彩色电影修复技术的发展,而且会增进人们对物象、色彩、光影的精准理解,进而促进AI技术及相关科学的进步。对未知领域的实验和探索,正是一切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必经之路。

(四)给予观众更多的选择

美国著名影评家、普利策奖得主罗杰·伊伯特在《在黑暗中醒来: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中的《我为什么爱黑白片》一文中谈到“在涉及电影保护的领域里,没什么议题能比给黑白片上色更惹人生气的了。真的就缺少了这么一件丑陋的“彩色”大衣,被随随便便地覆盖在原本的黑白灰色上吗?真的就缺少这种廉价的色彩装饰吗,就像是给尸体化的妆一样?”“通过上色手段得出的并不是彩色电影,而只是对于黑白片的糟蹋,令人悲伤,叫人恶心。原本的明暗被摧毁了,原本的氛围被搞糟了,原本的人物气氛被任意更改,添上去的那层人造色彩,与披着合法外衣、恶意破坏文物的做法没什么区别。”我认为这种观点虽然自有道理,但未免有所偏颇。对黑白影像进行色彩还原,并不是要用彩色版本取代黑白经典版本,既不干涉经典黑白片档案的保存,又使观众多了一种选择,这应该有利于经典影片的传播。中国电影资料馆胶片电影数字修复师王峥在采访中谈到“每一次的艺术修复我们都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邀请当年曾经参与过影片的主创来跟我们共同完成这件事情,但是遇到主创已经不在的时候该怎么办,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扫描完成以后,颜色是非常亮丽的,我们先去找了那个时代的彩色照做了一些参考,但是总感觉不对,幸运的是后来找到了桑弧导演的一篇影片阐述,上面写着这个影片是个悲剧。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我们就把整个色调降到淡彩色,细到泪珠透过月光打出来的那种亮晶晶的感觉都做了调整,一定要把咱们的修复工作越做越好,这样的话才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我们这些国产的经典,能让它们继续地发挥它们的光芒,每当想到一个优秀经典的故事可能会在荧幕上消失就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胶片不只定格了过去的光影记忆,留下了我们雕琢的痕迹,更将在未来‘导演’新的传奇……”

(五)为传播红色英雄精神添彩

《永不消逝的电波》根据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在上海潜伏发送电报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他白天与敌人斗智斗勇地收集情报,深夜向延安传递情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也绝不出卖组织,在最后关头把电报发完,留下一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现实中,李白在被敌人杀害前与妻子说:“事到如今对个人的安危,不必太重视;现在全国要解放,革命即将成功,总是觉得非常愉快和欣慰的。如果我不能出来,你们要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李白烈士没能活着看到祖国解放,没有看到今天我们自由幸福的生活,但电影留住了他们,也带着他们走进了新时代。

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使这部红色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在这部影片中,英雄是有色彩的,而那色彩是有温度的。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表示,全片16.5万帧画面的精心上色修复,是电影修复工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礼赞,和对老一辈电影工作者们的致敬。作为新一代电影档案工作者,将继续推动红色经典影片再生,不断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这些优秀的红色经典影片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代代相传影响了很多人,直到今天,影片中所传达的精神依旧鼓舞着我们。山河无恙,告慰英雄。英雄未竟的事业有我们继承,英雄守护的信仰由我们传承,英雄精神永不消逝!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是站在电影本体或电影产业的立场来看,还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维度来看,彩色修复电影走进大众视野都将是大势所趋。而且,对于图像、影像的AI修复,如果能在个案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前景,此举将节省更多的经济成本,将更有利于经典电影的传播。

猜你喜欢

电波消逝胶片
永远的红色电波
The Speed of Light
20世纪的摄影胶片如何拍出了美国的偏见 精读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加拿大侦测到来自外太空的神秘电波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胶片复兴?
电波跨越大西洋
消逝的打麦场
30年,光阴的故事——消逝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