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籍英译如何译?
——评《基于“大中华文库”的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

2021-11-30

关键词:文库典籍译本

沈 洁

(1.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2. 南京中医药大学 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一、关于“大中华文库”的研究现状

“大中华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典籍对外翻译出版工程。“文库”自1994年启动至今已推出110种汉英对照典籍作品,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四大类别,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学、医学、农学、水利、军事、工艺等各个领域。入选“文库”的译本有首译、复译、全译、选译,文本类型多样,译者结构多元,经由多种渠道推出,代表着现阶段“我国最高的出版水平和出版质量”[1]14,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为了解目前以“文库”为专题的研究情况,笔者以“大中华文库”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共获得有效文献58条。根据论述的主题,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出版发行和传播接受研究、副文本研究、语言和翻译策略研究。

“文库”是国家宏观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从出版发行和传播接受的角度来看,“文库”的作品只有走出国门,进入西方读者视野,成功地被消费,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才能最终实现这一文化战略意图。但是从现状来看,“文库”的出版发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王辉曾言辞激烈地表示,“文库”的《论语》编辑出版“除了装帧精美外,实在是乏善可陈”[2]37;谢天振也称,“文库”“除个别几个选题被国外相关出版机构看中购买走版权外,其余绝大多数已经出版的选题都局限在国内的发行圈内,似尚未真正‘传出去’”[3]2。已经走出国门的“文库”作品在域外的接受状况也多不理想。当然,许多学者一方面指出问题,另一方面也积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王晓农以文库《诗品》的英译为案例,指出其中翻译和编辑的不足,建议“国内学者进行翻译时,关注副文本问题,避免单纯的外译,甚至是根据白话译本的外译”,在外译“以我为主的同时,也应在译文文字润色、读者调查、出版发行等方面利用国外智力和学术资源”[4]47。李宁通过全球馆藏情况、公开发表的评论文章和焦点小组读者调查三种途径了解了“文库”《孙子兵法》林戊荪译本在海外的接受情况。他分析认为,林译本在海外接受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译本的可接受度,而在于译本的流通量、保有量小,关注度不高;事实上,在一定条件下国人所译典籍拥有大量潜在读者”[5]。殷丽也调查了《黄帝内经》各个英译本在海外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异域同行专家在海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书评的数量(专家书评的数量越多,越具有宣传效果),以及亚马逊网站上海外普通读者的评论,由此获知“文库”版《黄帝内经》在海外的接受度并不高。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与海外知名译者合作以扩大译本在海外的影响力;与目的语本土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合作以加大书讯的推介力度、拓宽海外营销渠道;译者还要积极与海外同行学者交流切磋,以获得更多异域同行专家的评荐。[6]由此可见,研究者们普遍认可中西译者合作翻译的模式和“借船出海”的出版发行途径。

虽然“文库”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不甚理想,但“评价一部书或一套书,尤其是评价像《大中华文库》这样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出版物,仅仅以当下的市场销售与读者接受情况来衡量便得出否定性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1]14。笔者也以为,正视问题是良好的学术传统,也是学术进步的推力,但翻译过程本身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非从单一角度切入便可得出公允的评价,还需多渠道观察译作,了解译者行为背后深层次的缘由。近年来,有研究者日渐意识到,副文本是典籍译者表达观点、阐述目的、说明策略、构建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译作传播的重要因素,应当作为研究的重点。[7]如果说这只是对副文本功能的感悟性认知,那么在法国叙事学家热内特提出的“副文本”理论观照下,相关研究便更加理据充分,深入广泛。张玲发现,汪榕培英译《牡丹亭》的副文本不仅阐明了译者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而且能够引导读者理解文本价值,了解原文和译文的差距。[8]陈述军聚焦于“文库”《红楼梦》译本的“边缘或书内副文本”(peritext),即译著的护封、版权页、总序、前言、注释以及插图等部分,指出相关内容存在的错漏之处,以期今后我国典籍英译在“走出去”之时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9]热内特还将发行者和译者在文本之外提供的有关译作的信息视作“外副文本”(epitext)。据此,“文库”译者(如汪榕培[10]、王宏[11]等)的自述和译者访谈(如王烟朦等[12])等文献资料便也在副文本研究之列,成为充分理解译作、评价译文和译者行为的重要参考。

译文的语言和翻译策略研究是典籍英译研究的本体。傅惠生认为“文库”有助于集中确立中国英语的基础词汇、表达方式、特征和形象,展示基本的传统语言文化和特性,因此提出并论证了以“文库”为基础构建中国英语的可行性和意义。[13]近年来,专题探讨“文库”翻译策略的文章涉及《浮生六记》[14]《楚辞》[15]《徐霞客游记》[16]《茶经》[17]《长生殿》[18]《庄子》[19]《天工开物》[20]《周易》[21]等典籍,选材较为零散,着眼点各自不同,研究也大多局限于对“文库”译本的个案分析,探讨略显不足,很难由此概括“文库”翻译策略的总体特征和态势。随着《基于“大中华文库”的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以下简称《策略研究》)一书的出版,这一现状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策略研究》主要内容述评

苏州大学王宏及其团队拓荒辟径,历经四年艰辛,终于写就《策略研究》一书。全书共约40万字,收入由许钧任总主编的“中华译学研究丛书”,并于2019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遴选了“文库”15部译作,兼顾各类文本,首次系统地针对“文库”英译策略展开研究。书中不仅详尽爬梳了所涉典籍的英译历史和中外研究概况,且举以丰富的译例,将“文库”译本与其他名家名译进行横向比读,更据此分析、比较和述评各种译本差异化的翻译策略,注重“考察翻译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创造性”[22]序3。

《策略研究》共有十七章。在首章“总论”中,作者区分了常见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三个概念,采纳方梦之先生的观点,将“翻译策略”看作翻译过程中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作者明确表示,将结合典型案例,通过译文对比,“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探讨文本类型、译文读者需求、译者主体行为、意识形态等与中国典籍英译策略的内在联系”[22]14。

《策略研究》的章节设置已经蕴涵了对“文本类型”因素的考量。该书第二至十六章大致可分为哲学、文学和科技三类典籍,按照章节排序依次为:《论语》《墨子》《庄子》《诗经》《楚辞》《陶渊明集》《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梦溪笔谈》《山海经》和《茶经》。其中,哲学典籍涉及儒家、墨家和道家;文学典籍数量最多,可进一步细分为古典诗歌、戏曲和小说;科技典籍包含综合笔记类、地理类和茶典。

入选“文库”的《论语》译本来自西方汉学家亚瑟·韦利。韦译本在国内外皆获得了广泛而持久的认可,曾多次再版。《策略研究》第二章选取早期理雅各的《论语》学术型译文,与韦译简洁流畅的译本进行比读,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分析了韦译本长期深受西方读者欢迎的原因。同时也指出,韦译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而理译的翻译策略则能够有效避免文化负迁移,因此,读者接受和文化保真之间的矛盾有待更多更好的译文问世予以解决。“文库”的《墨子》译本是第一个英文全译本,由汪榕培和王宏合作完成。《策略研究》第三章可视作译者自评。作者在文中明确表示,翻译时曾将译文对象设定为“英美国家的普通读者”[22]48,据此制定了“明白、通畅、简洁”的翻译策略;文章将自译本与在英语世界流传较广的华人译者梅贻宝译本和美国学者华兹生译本加以比读,以译例展示了自译文如何通过直译、意译、解释性翻译、泛化处理、省略/添加等具体方式来实施翻译策略。《庄子》的英译数量较多,历时较长。《策略研究》第四章首先笼统地比较并点评了理雅各、林语堂、华兹生、葛瑞汉和汪榕培英译《庄子》的主要特征;继而在微观层面横向比读“文库”汪译本和华兹生的译文,探讨汪译如何“忠实贴切地传达原文本意,妥善处理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再现《庄子》原文独到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段”[22]77。

诗词英译一直以来都是典籍翻译研究的重点,“韵译”或“散译”,“译义”或“译形”是诗词翻译策略研究谈论的热点话题。《策略研究》第五章将“文库”汪榕培的《诗经》译本与各具特征的庞德、韦利和理雅各译本进行对比,归纳、分析各个译本在译义、译形、译韵和流畅度等方面的优劣得失。第六章着重考察“文库”卓振英的《楚辞》译本对原文“骚体”、韵律和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第七章则讨论了汪榕培英译陶渊明诗的策略。文章摘取《陶渊明集》的片段,比较汪榕培与张葆瑚、方重和谭时霖四人在英译中如何处理原诗“比兴”的修辞手法和“入情入景的写法”,以及各自对原文“诗旨”的把握。著者认为,虽然四人在语义层皆已“达意”,但汪氏“以诗译诗”,在“达意”的前提下保持押韵,因此能够“传神地达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中国古典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策略研究》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剧作:《牡丹亭》《西厢记》和《长生殿》。第八章首先对比了“文库”译者汪榕培和白之、张光前对《牡丹亭》中戏曲特征性元素的翻译处理方式,继而从文化意境、语言文字和韵律三方面考察译文得失,认为汪译在传达《牡丹亭》音韵、节奏方面“用力最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2]201。元杂剧《西厢记》目前共有七种英译本,其中许渊冲译本被收入“文库”。《策略研究》第九章首先单论许译的语言特点,之后将许译与汉学家奚如谷和伊维德的合译本加以比读,探讨两个译文的风格差异。文章认为,译者需要通过遣词造句来传达个性化语言和再现人物情感,其主观介入不可避免。总体来看,作者赞赏合作翻译的模式,认为“合作翻译能弥补一人独自翻译时的武断和考虑不周”[22]230。《长生殿》目前也有七种英译本,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入选“文库”。在第十章中,作者对杨译以散体译诗、以归化为主和省略下场诗的翻译策略提出商榷,主张“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平等对话时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英译中国戏剧典籍时,尽量“以原文作者和原文为取向,归化、异化相结合且以异化为主”[22]266。

小说是现代文学的常见类型。中国古典小说有长篇和短篇之分。这两种形式的作品都具有隐喻和互文的特征,文本可阐释空间较大,翻译策略复杂、研究视角多样。《水浒传》目前共有四个全译本,其中,沙博理译本于1999年入选“文库”。《策略研究》第十一章探究了沙译《水浒传》对小说中的称谓、詈言、绰号、宗教术语等文化词汇的翻译,以及译文对原著章回和叙事文体特征的传达,并重点从意识形态操控层面分析了沙译《水浒传》英译策略的制约机制和得失。《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收入“文库”的译本是由黄友义等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的选译本。第十二章将这一“文库”译本与早期翟理斯、闵福德和宋德利的译文加以比读,从故事标题、叙述语言、人物语言、语言风格(诗歌、典故、口语翻译)、语篇翻译、性描写和文化负载词翻译等方面全面分析和比较了四个译本英译策略的差异。《红楼梦》虽然英译众多,但最受关注的当数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后者即已被纳入“文库”。《策略研究》第十三章将这两部全译本加以比读,细数二人翻译饱含原文文化意象词句时的具体方式。

《梦溪笔谈》记载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2008年,在“文库”项目推动下,王宏和赵峥完成了《梦溪笔谈》第一个英文全译。值得一提的是,该译本于2011年被英国帕斯国际出版社(Paths International, Ltd)购买了版权,在全球出版发行,并在国际上取得较好的反响。作为《梦溪笔谈》的“文库”译者,王宏在《策略研究》第十四章以回顾、比读和分析的方式开展自评。他首先引用译例阐释如何根据条目内容制定翻译策略;继而摘取片段,将自译文与被收入各种学术论文或科技著作中的其它译文加以比读,客观分析和评价各个译文在选词和句式方面的差异。《山海经》是一部上古经典,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目前共有三种英译全译本,“文库”收入了王宏、赵峥于2010年完成的合译。由于年代久远,《山海经》不仅篇章结构特殊,且文中叙事和大量名物词多已无从考证。针对这一现象,王宏等在《策略研究》第十五章中专题阐释了自译各类名词术语、神话人物名称和文化负载词的具体方式,亦对译文如何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和叙事方式加以说明,再现了作者在翻译时为“使译本成功跨越文化和时间的双重障碍”[22]431所做的努力。姜欣、姜怡合作翻译的“文库”版《茶经》是第一次由中国人完成的英译全译。《策略研究》第十六章主要描写姜译《茶经》章节名称和处理语篇衔接与连贯时的显化策略,意译官职名称和修辞格的归化策略,传达典故和颜色词的增译策略,以及处理度量衡单位时多种策略的混合使用,目的在于说明“翻译中国典籍作品,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上,结合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灵活可行的翻译策略,努力实现译作与原作以及读者之间的动态平衡”[22]459。

三、《策略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及不足

随着研究推进,人们对典籍翻译的认识在不断加深,逐渐意识到典籍翻译的策略既具有时代特征和群体特征,又是译者个体的主体性行为;既是语言转换的问题,又是复杂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文库”是国家宏观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其目的是“以翻译作为刺激因素,引发读者群体扩大对自身‘无意识’的认识,形成新的观念”[23]21。这一“新观念”包含着认知视阈的交融、对异己文化态度的改善和自我文化的生长。实现这一宏观翻译目的的策略不尽相同。译者既可以以原文为主,翻译时保留原文文化和思维逻辑的表达特征,引入新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形式,挑战目的语的社会禁忌;也可以以读者接受为主,在思维逻辑和语言应用层面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期待,保障译文作为文化“模因”能够有效传播。在笔者看来,这些看似矛盾的翻译策略其实与典籍的文本类型、译文的目标读者、典籍原文在异域的经典化程度以及历史契机都有紧密的关联。例如,中国文学典籍和哲学典籍的英译实践已经颇具历史,其中不少篇章著作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获得了经典化的地位,因此读者的接受度较高。对于这类典籍,现阶段不少学者主张制定“以我为主”,正本溯源的翻译策略。而对于西方读者还不太熟悉的典籍著作,译者在制定翻译策略时通常更需要兼顾双方,因本制宜。

作为国内首部针对“文库”翻译策略开展系统研究的著作,《策略研究》聚焦于典籍英译“如何译”,既具宏观理论视野,又富微观研究语料,笔者主要从以下三点总结该书的贡献:

第一,提出了富含哲理的翻译观。“实践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翰·杜威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杂乱无章、没有目的的动作,而总是既包括暗中摸索和相对盲目的行动,又包括一种有意的预见和意向的因素”[24]。《策略研究》的作者提出,“翻译活动没有固定不变的法则,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翻译策略”[22]466,“典籍英译应基于文化传播的目的性制定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应该依据译者、读者、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等的不同而多元互补、和而不同,各司其职”[22]16。换言之,译者需要将翻译实践置于内外因素交织的动态语境中,以目的为导向,生成多元的、既遵从规律又各具特色的译文。这样的翻译观既符合典籍翻译的复杂现状,也富含深刻的哲理。中国传统哲学本就有“生生之谓易”(出自《周易·系辞上》)的过程性思维模式,因此不难推导,任何翻译策略都是动态的、开放的和生成性的,既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应当在实践中致新知。

第二,兼顾各类文本,构建了研究体系。长期以来,典籍英译研究较多地聚焦于古代哲学和文学典籍,对古代科技典籍的关注不多。近年来,在各方力量推动下,古代科技典籍的英译研究日渐升温,并逐渐产生聚合效应。《策略研究》率先将科技典籍纳入书中,这对构建完整的典籍英译策略研究体系大有裨益。全书纲举目张、思路连贯、体例一致,“总论”部分统观全局,界定研究对象,确定理论、方法和观点;“结语”部分总结规律,提出建议;中间各章均富含翔实全面的译史和研究资料,个案分析和对比研究相结合,综合考虑文本类型特征、翻译目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原文文化保存、读者需求等众多因素,既论及宏观问题,也探微词句之奥,切实为解决中国典籍英译所遇到的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可能性视角和方案”[22]13,为未来在该领域进一步深入探究做了大胆尝试,提供了有益启迪。

第三,译评犀利客观,尝试自评自译。《策略研究》一书利用丰富的语料,不仅比较、归纳、评析了“文库”译文所用的翻译策略的成功之处,也客观指出其中存在的瑕疵,对一些译界名家如杨宪益、许渊冲、汪榕培、卓振英等译本的不足之处诚恳提出商榷意见。该书作者兼具研究者和“文库”译者双重身份,秉持“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充分利用对比语料,大胆尝试自评自译,主动指出其自译文本中尚存的诸多考虑不周、有待改进之处。这种由译者本人参与其中的回溯性译评显然值得鼓励。

与此同时,《策略研究》也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具体表现为:

第一,偏重传统定性研究,较少利用大数据和采用语料库手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是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客观评价译文的一个有效量度,因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对比研究的语料选择范围有待拓宽。所选典籍的“文库”版译者集中于几位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如杨、戴夫妇、许渊冲、汪榕培等,而局限于某几位译者的策略研究不利于在有限的书本空间内充分反映“文库”翻译策略的全貌。此外,可依据读者接受度、研究者关注度、历史意义、创新意义等标准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比读分析,如青春版《牡丹亭》、漫画版《聊斋志异》《论语》等,以期获得更具启迪意义的成果。

第三,所遴选的典籍虽已极具代表性,但依然有待增补。例如,科技典籍的子类较多、学科跨度大,翻译策略的差异显著,应当分类细述。再如,诗词典籍虽统称一类,但依然有“无韵诗”和“韵诗”之别,除《诗经》《楚辞》之外还有乐府诗、唐诗、宋词等各类植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其形式和内容皆不断创新,对外译介的时机和动机也不尽相同,在翻译策略的应用方面各具特征,理当分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库”陆续出版时正值翻译理论研究经历“文化转向”之际。一方面,“文库”为典籍英译研究提供了许多新鲜的话题和高质量的语料,吸引许多学者关注;另一方面,视野逐渐打开、理论不断发展也促使人们从不同视角对“文库”的方方面面加以考察。目前来看,研究者对“文库”的出版发行和传播接受最为关注,也逐渐重视“副文本”沟通译者和读者的功能,却未能将“文库”提供的高质量的语料充分应用于翻译策略研究之中。《策略研究》的出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遗憾,它以富含哲理的翻译观为支撑,利用日臻成熟的翻译理论,兼收并蓄各种类型的典籍作品,将名家名译做横向比读,专题探究“文库”译作的翻译策略,为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猜你喜欢

文库典籍译本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