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二次传播稿缘何成为爆款
——以《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为例
2021-11-30陶克强
文_陶克强
7月1日上午,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读嘉客户端率先推送的《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一稿迅速在嘉兴形成“霸屏效应”,而随后禾点点推送的《四名领诵员中,这名嘉兴籍领诵员为何被选上?》也后来居上,截至当天晚上9时许,读嘉稿点击量达到81万+,禾点点稿点击量达到123万+。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这条新闻仍然热度不减,到7月5日下午3时,读嘉稿点击总量达到103万+,禾点点稿点击总量达到145+。一条新闻两端点击量双双突破百万,这在嘉兴新闻界是很少见到的。
这条爆款稿是怎样发现的?
7月1日上午,我在集团会议室参加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由于此周轮到我值班对读嘉稿进行三审(即终审),我在一边收听收看现场直播的同时认真审读编辑发过来的稿件,另一边抽空刷刷朋友圈以企望发现可以二次传播的有用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8时24分,我在朋友圈看到新民晚报社社长朱国顺发了一条标题为《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看看他们都是谁》稿件,心中顿生一个念头:红船起航地嘉兴要是有一人参加领诵就好啦!待我点开这条北京日报客户端8时20分发出的稿件时发现,此文介绍第二位领诵员的小标题是《冯琳:“红船”故里的姑娘向党抒发最真挚情感》跃入眼帘,这一行小字让我十分兴奋。
8时26分,我将北京日报客户端推送的这条新闻转给当日上午值班的云编部编辑李建,除了截图标明冯琳说的“我是浙江嘉兴人,从小就知道,我的家乡是革命圣地,是红船破浪启航之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之外,我另外特别告知编辑转发这条新闻时“可以突出一下嘉兴人”。
由于手头有急稿处理,李建直到8时42分将这一新闻编好,标题改为《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这条读嘉稿件直接将北京日报客户端放在第二段的《冯琳:“红船”故里的姑娘向党抒发最真挚情感》提到第一段放置,之所以作出这个既符合事实又突出贴近性原则的改动,是因为当时四名领诵员中排在第一个领诵的就是冯琳。8时44分,李建编好这条稿件发我三审,我立即审看后让李建迅速发稿。分管领导看到这条新闻后当即要求李建给予推送,这无疑是增加了读者的知晓率和点击率,事实证明这个推送非常及时且十分有效。
8时50分,我在朋友圈转发了《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一稿,此后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很多人都在转发这条新闻,一时间形成了“霸屏效应”。8时58分,禾点点随后发出《四名领诵员中,这名嘉兴籍领诵员为何被选上?》。几天后,这两篇稿子的点击量均冲破100万大关。显而易见,无论是读嘉还是禾点点都收获了一条“爆款”。让人惊喜的还有,记者周伟达采写的读嘉人文专访《登上建党百年庆祝大会领诵台的嘉兴姑娘,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将优秀女孩冯琳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既在第一时间为嘉兴广大读者“解了渴”,又收获了不错的点击量。截至当天晚上9时,这条专访稿件点击量达到了15万+,到7月5日下午3时此专访稿点击量达到了20万+。
一“诵“成名,皆知冯琳。北京日报客户端首发,读嘉率先二次传播,随后其他省级和央媒纷纷跟进报道,冯琳一时间全国闻名。7月3日,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冯琳并在新华网发稿《从天安门广场领诵归来,她立志用脚步去丈量这个时代》。同一天,央视在《没有伴奏、没有指挥……千人朗诵如何做到整齐划一》节目中采访了冯琳,请她谈了领诵时的体会和感受。7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又刊发了《从天安门广场领诵归来,她立志用脚步去丈量这个时代》。新华社、央视、北京日报、浙江日报等数百家媒体对领诵员冯琳进行了跟踪报道。
这条爆款稿有怎样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海量信息传播的当下,迫切需要更敏感的新闻捕捉,即是在“茫茫大海”中第一时间发现“硬核新闻”。事实上,硬核新闻必须有过硬的新闻事实,这是对内容为王的最好诠释。
7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天安门城楼前的千人献词团备受瞩目。而在献词方阵的最前面是四位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领诵员,他们是怎样被选中,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训练,无疑是人们比较关心的话题。北京日报客户端适时推出《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看看他们都是谁》一稿,较好地满足了受众的阅读诉求和心理需求。
当笔者从朋友圈看到这条稿件的第一反应就是:四名领诵员之中要是有一名嘉兴人该有多好。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受众总是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或所处地域密切相关的新闻更为关心,它影响着受众对新闻阅读的选择和偏好。正是受众的这一特点,我们就要有意识地从接近受众的角度来缩短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看看他们都是谁》一稿中第二部分小标题显得格外醒目——冯琳:“红船”故里的姑娘向党抒发最真挚情感。于是,读嘉在省、市媒体的竞争中率先推出《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在抢得先机中赢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启示之二:要抓准硬核新闻,就需要敏锐的发现力。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
《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一稿,就是从众多新闻信息中发现的一条“地域化”极强的重要人物新闻。冯琳母亲叶红杰回应其女儿在庆祝大会上致献词时说,看直播时才知道她是领诵员。笔者认为,冯琳母亲的这种惊喜和自豪,也正是全体嘉兴人的惊喜和自豪!毋庸讳言,实践中的新闻发现绝不仅仅表现为线索发现,它有更丰富、更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核心的作用,很多情形下直接决定一则新闻的生死及传播行动的成败。
启示之三:在发现“硬核新闻”之后,十分关键的就是快速反应,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新闻发现及作品生产,哪怕“早一分钟也好”。
以此稿为例,标题中突出“其中一名是嘉兴人”以吸引读者眼球和拉近读者距离。而把原稿中的第二部分调整为第一部分,则让读者一点开新闻就能看到自己“最关注的内容”,从而取得了“开门见山”的最佳阅读效果。与此同时,通过读嘉具备的推送功能进行及时推送,以便让更多的读者在第一时间里能够阅读该作品。此外,还可鼓励个人通过朋友圈对该作品进行推介,这也是扩大作品影响力的又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