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党媒记者的责任与荣光

2021-11-30文_黄

传媒评论 2021年8期
关键词:荣光学位武汉

文_黄 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入职长江日报10周年。2011年6月,我从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系毕业后,考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10年均在新闻采编一线奋斗。

选择党报,至今无悔

2011年我研究生刚毕业那会儿,其实拿到的offer不少,可以去BAT网站做运营,也可以去世界500强外企做管理培训生。但既然学了6年的新闻传播专业,我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老本行——做一名记者。这个选择的初衷追溯起来,可能源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当时我正值大三,在大学校园的食堂里看到汶川震后断壁残垣的景象,而此时无数媒体记者“逆行”奔赴灾区,将一线的灾情传递给全国人民我对这个职业的敬仰油然而生。

长江日报是武汉市委机关报。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党报至少占一半。抱着这种粗浅的认识,毕业时我考入了长江日报。记得刚做记者的时候,跑的是社区新闻。那是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我到基层社区去采访,冻得直哆嗦,回来之后写的稿子还被主任打了板子,没发出来,我委屈地哭了。这个职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的辛苦。直到今天,我仍这样认为,真正的好新闻要么是一脚一脚跑出来的,要么是经过长久的思考和积累观察出来的。如果没有真心的热爱,在这行很难坚持下来。

使我坚持下来的,是这份职业赋予的责任和荣光。2012年,我偶然在武汉市儿童医院门口发现一对流浪的母子,母亲是河南人,有轻度的精神疾病,她的孩子先天肛门闭锁,母亲的本能使她跨越省份,带着孩子来武汉求医,因经济拮据在医院外流浪。武汉几位爱心妈妈发现这名女子后,捐款捐物安顿他们住宿,并帮助孩子就医,最终孩子顺利接受了手术成为一名健康的宝宝。我将这件感人的事情报道出来,受到了副市长的关注,他以个人名义为这个孩子捐了款。得知这个消息,我开心了好一阵。

党媒记者的责任与荣光

后来,我跑高等教育这条线。2017年暑期,我关注到华中师范大学当年招收了一名新生,她的名字叫陈春林,15岁起便带着中风后行动不便的爸爸上学,是2014感动中国候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道德模范。考上大学后,陈春林决定带着爸爸来汉求学,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民房,可每月2000元的租金让她望而却步。8月底,开学临近,还在哺乳期的我主动请缨,出差去广西采访这对父女,记录陈春林背父上学的过程。看到陈春林家徒四壁的屋子,再看看这个坚强的女孩,我写就了《爸爸在,家就在!学霸孝女要背父亲来武汉上大学了》等报道,通过报道,华中师范大学了解了她的事迹,为其安排了专门的教工宿舍,方便她照顾父亲。

我通过自己的笔,依托党报这个有力的平台,实实在在帮助到了陈春林,这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荣光。而手中的笔,可以助人,也可以伐人,这是我后来才领悟到的。

2018年,我偶然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武汉一所高校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母校的博士,居然被要求上学位查询网站“学位网”开证明,以证实其硕士证是真的。这一纸证明的费用是210元。

这一看似有些荒谬的事情显然与国家提出的“放管服”改革要求不符,简直是“证明我妈是我妈”在教育界的翻版。我经过详实采访,写就了《男子报考母校博士 被要求证明硕士证是真的》一稿,介绍了这位研究生的经历。我还通过调查了解到,“学位网”的信息咨询费收取标准暂未列入国家定价范围,专家认为,“学位网”应该公开收费的明细和去向!

此文发出后,推动了高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使涉事高校主动道歉并简化办事手续,推动了国家相关部门取消“学位网”的收费项目,这篇报道还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既已选择了做记者,就当懂得肩上有万斤担,笔下有千钧重。

我们的战场永远在一线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的一则文件在网上流传,这则文件的名字是《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各有关医疗机构:根据上级紧急通知,我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当时我正是跑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的记者,职业敏感性告诉我此事不寻常,那一夜我无眠。

后来发生的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庚子疫情。是否真心热爱这个职业,就要看关键时刻,记者是否到现场。1月1日一大早,我还在床上就接到朋友的电话——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休市。我戴了一只普通外科口罩赶往现场,深入该市场拍摄了商户撤离、市场休市的画面,成为全国独家报道。报道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转载。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24日,是庚子年的除夕,得知海陆空450名军医当晚即将抵达武汉,我放弃和家人的团圆,赶赴天河机场做报道,结果部队从专用通道出来,我们扑了个空,又赶往他们的驻地酒店采访。大年初一的凌晨,我的报道《解放军来了!陆海空450名军医紧急出征驰援武汉》全网推送,给疫情之中的武汉人极大的鼓舞。

2020年疫情期间,我作为医疗线记者,在一线连续作战5个多月,没有一天休息,发布抗疫新闻报道200余篇。在关闭离汉通道、危重症救治、武汉“解封”、全民集中核酸检测等关键节点,均发出重要报道,介绍我国抗疫经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也因此获得2020年武汉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今天的中国,正处一个深刻嬗变的时代,尤其是媒体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我和大家一样,所体会到的危机感空前强烈,所经受的压力挑战尤甚于一般职业者。但我依然在坚守、在成长、在奋斗、在创造。

我认为,“坚持新闻理想”这6个字背后,是超越常人的定力、超越利益的追求、超越诱惑的坚守。下一个10年,我将继续为理想信念而守望,为责任使命而守望,为精神节操而守望。

猜你喜欢

荣光学位武汉
追寻“荣光”
百年荣光
荣光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