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管理问题归因与应对
2021-11-30吴海江
吴海江
(1.中国计量大学 学生处,浙江 杭州310018;2.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310028)
社会的快速发展既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对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及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加凸显,这既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同时也与学生个体的就业创业素质及就业力等密切相关。高校人才培养应在传统知识与技能传授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管理体制机制,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并出台相应政策进行大力扶植,[1]高校也应立足战略管理视角,综合分析自身办学实际情况及不利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人才培养及办学特色优势,积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同时,促进高校自身创新创业管理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备,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智慧与人才储备力量。
一、高校创新创业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要有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因而我国高等院校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管理模式具有必要性。[2]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高校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备与发展,也体现在对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高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既有助于高校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也能够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在高校人才管理方面的持续深入发展。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择业观
根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简称SCCT),个人求职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当前高校大学生个人就业难的问题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同时也受自我信念等影响。树立健康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得以顺利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端正自身态度,客观审视自己的能力与兴趣爱好,才能精准发力、高效匹配,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职业选择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追求。面对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通过不断加强创新创业管理,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挖掘创新潜能与创业能力,将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自身优势相结合,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更好地将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二)有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不但需要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创新思维的培养。高校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岗位、适应工作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性不足,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而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就在这一理念与要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加强创新创业管理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时代性探索,也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尝试与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在吸收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精华的基础上,实现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时代化、技术化发展,创建起新时代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体系与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三)有助于完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重点实施的发展战略,也是全社会形成发展合力的方向指引。高校是人才成长的出发点,承担着助力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因此,高校应当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依托和指引,创建自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既为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路径,也从根本上符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要求与规律,为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以实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创新创业管理作为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困境和挑战,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明晰高校创新创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与管理水平的前提。只有在明确客观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改善不足,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一)重视程度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
一方面,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输与应试能力的考察,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体系化建设,使学生难以发展出全面的能力,不足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与时代整体进步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升级。另一方面,我国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为学生打造出多样化创新知识吸收渠道和创新能力实践平台,不足以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持续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在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落后性。这类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与高校管理者创新意识的欠缺,缺乏对创新创业管理的整体规划与长远计划,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减缓了人才培养的进程。
(二)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新时代人才的宝贵品质与本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具备专业的师资队伍,以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在教师的悉心教导下,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既符合高校素质教育要求与教学规律,也有助于高校积累教学经验,提升管理水平与质效。[3]然而在当前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短板,如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人才队伍有待充实。一方面,教师出于惯性思维,过度依赖既往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对于创新教育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导致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难以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出于成本高、评估不便等原因,高校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创业视域较为狭窄,知识与技能更新速度慢,不足以满足学生成长与时代发展需求,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工作的发展。[4]
三、战略管理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管理路径
在明确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高等教育目标与教学规律,以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全方位综合考量,在战略管理视角与创新发展战略指引下,实现当代高校创新创业管理的突破与升级。
(一)以战略管理为指引,强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构建整个创新创业管理体系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环,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建设,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5]高校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以改革为动力、以专业为依托,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不断强化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能力相结合,全面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能力框架,结合专业需求与发展前景考量,形成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指向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不同专业的创业型人才提供知识与技能培训,全面强化人才战略建设。
(二)搭建实践操作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综合能力,必须重视实践活动的导向作用,利用具有创新创业优势的课程体系促进管理工作革新。与此同时,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应当以时代发展为契机,借助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手段,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一方面,高校应当建立明确的创新创业管理考评体系与机制,将实践活动成效纳入考评体系中,倒逼实践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将创业实践活动作为验证学生想法的工具,明确进一步发展方向,掌握知识与能力相衔接的方法,实现师生专业技能向社会服务的高效转化。[6]另一方面,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创业者联盟、大学创业园等校企合作方式,让创业者可获得诸如投融资、项目孵化、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视野,将横向能力发展与纵向技能升级相结合。此外,高校还要持续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借助政校企平台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升级发展,[7]并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实习、实践及参赛提供充分的支持,同时找准目标、发现差距、推进改革,进而为学生锻炼能力、增长见识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三)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创新创业管理队伍素质
创新人才培养是贯穿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建设任务的重要纽带,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团队能力与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人才能力的层级,因此高校应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与业务素质,使其成为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的不竭动力。[8]一方面,高校应加强自身内部的教师队伍建设,利用讲座、培训、交流学习等机会拓展教师眼界,鼓励教师不断进取,提升教师的教学本领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创业教学与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高校彼此间的联系,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连续创业者和能力出众的创新创业教师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当中来,借助专业人才的眼光与思维,为学生指引创业的可行方向与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理性、乐观地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符合现代化素质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要求。
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及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源泉,是国家各方面建设的中流砥柱。广大高校要在明确自身特点与学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以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契机,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与方向,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思想与潜能,逐步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在赋予高校教育责任与人才培养使命的同时,建设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体制机制,同时正视创新创业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客观分析原因,积极反思行为,不断修改和完善创新创业管理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融合与实践育人,汇聚学科和区域资源优势,[9]集自身与社会力量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