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路上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调查
2021-11-30王月琴
王月琴
(浙江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1],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浙江省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 年5 月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深入了解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重点了解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以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3]。基于此,我们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样本进行调查,了解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年(指18-45 周岁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以及为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发挥的作用等。
一是产业领域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状况。目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传统农业、渔农村电商业、民宿产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领域有青年人才1 300 余名。其中,传统农业领域培养“青村创客”57 人,打造省、市级示范性“青创农场”26 家;民宿产业领域青年经营者仅嵊泗县就有102 人,他们通过发展精品民宿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活跃文化旅游。二是生态方面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状况。目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生态环保社会组织有150 多个,其中青年从业者占比70%以上,他们拓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创建乡村生态文明综合体,形成展茅干施岙、路下徐村、新建村等生态田园综合体。三是乡风文明方面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状况。青年人充分发挥各乡村文化礼堂的作用,注重移风易俗,其中渔农村每年举办集体婚礼10 余场。四是社会治理方面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状况。青年志愿服务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人数占比约50%,如电商志愿服务队、数字化家政服务队等;他们注重以数字+多样化业态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成立了青年企业家带动乡村振兴的网创志愿服务站,如普陀众创码头等,呈现新区新时代新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五是生活富裕方面青年作出的贡献。青年在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作用突出,目前新区已建成24个省级和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 条主题旅游风景线,培育美丽庭院2 200 户; 2020 年,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 096 元,比2019 年增长6.3%;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 915 元,比2019 年增长0.1%;城镇、渔农村居民收入比为1.63∶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9%,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2%,在实现城镇和渔农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目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青年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基本做法如下。
(一)注重青年人才引进,引导青年上岛下乡服务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键要吸引青年人才,发挥其带头示范和政治引领作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注重实施人才引凤回巢工程,深化“村村都有好青年”工作机制,挖掘市县(区)两级乡村振兴产业、治理、服务等领域青年人才,建立健全乡村青年人才动态信息数据库。以“青杆计划”(舟山群岛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储备计划)为载体,将农村青年实用人才、青年创业创新人才等优秀青年人才纳入党支部储备库进行管理,适时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并培养成基层党组织“双带头”人。建立青年“筑乡”联盟,以返乡大学生为重点,实施“筑乡”联盟抱团计划,吸纳返乡创业青年,打造“新青农伙伴圈”。目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已建立了多个乡村振兴青年产业联盟,形成了新区青年创业产业数据库(包括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经营现状等信息),建立了乡村振兴产业各岛屿各类协会党团支部。借助市人才认定政策,加大对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引留力度,建立覆盖甬舟周边37 所高校的共招同引机制,引导青年回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注重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系统化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
乡村振兴需要不断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以专业化系统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为此,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各级青年团组织为了解青年人才的困难和需求,加强工作培训导向,抓好“新农人”“农创客”培训、“青牛奖”寻访、农村电商培训,依托“海岛农夫”青创农场、青年民宿联盟、青春村播基地、农创新业态等培育更多“青村创客”,串点成线扩大青创农场人版图,助力乡村发展。开展“新青年制造”新兴青年达人孵化计划,搭建学习交流、培训提升和推优荐才平台,强化对乡村青年的凝聚、培育、服务。定期开展青农市集、青农产品直通车等活动,探索建立“农学结合”分段培训模式和“导师1+1”结对帮扶制度,提升联盟成员专业化水平。定期开展乡村振兴青年民宿主数字赋能培训班,创新渔农村青年电商网销体系“新农人”培训,提升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乡村产业的精细化运作和数字化连锁水平。
(三)聚焦乡村青年人才创业,打出多方扶持组合拳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注重开展“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深化“金团合作”,整合农科院所、金融机构等专业力量组建帮扶团队,全方位为创业青年提供融智融资支持,激发青年“双创”活力。实施农创青年“扬帆工程”,举办乡村振兴青春集市,为农创青年提供技术支持、政策争取、融资协调、导师帮带、展销联络等服务。全面推广基准利率“青农贷”,争取省青基会无息贷款,不断为青年创业拓宽融资渠道。以提升产城融合度为目标引导青年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海洋经济领域、现代渔农产业领域进行创业,打造“乡村振兴青学堂”品牌,探索具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特色的乡村振兴青年创业模式。
(四)为青年提供电商阵地,打造乡村振兴多样化平台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鼓励青年推介乡村产业,全面实施“新青年下乡”行动,对青年民宿、水产养殖等各产业拍摄宣传片进行多渠道线上推广,开展“团团带货季”农特产品直播、探店“青寻访”、美丽乡村寻访、花海踏青之旅VLOG 采风等直播带货和景区复游系列活动。策划“青带货”栏目,采用微视频、直播等形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如邀请本地青年网红主播为本地晚稻杨梅、远洋龙头企业等进行“定海青年当主播,青情为你来带货”活动,助力本地农渔企业及商户产品的品牌拓展,2019 年直播带货观看人数达1.8 万,销售金额近10 万元。动员各镇(街)发挥资源、阵地等优势,促进“青带货”向下延伸。目前小沙街道东风村网创服务驿站、白泉青年筑梦空间等实体电商阵地均启动了线下直播功能,形成了新的产业模式。
(五)助力青年打造乡村振兴品牌,突出数字化引领
目前青创农场、美丽乡村精品村、主题示范美丽小岛、农旅融合项目等以短视频、直播平台和电商在线推广等方式,积极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品牌。探索打造“青春小村”、建立青春理事会,围绕公共服务、产业扶持、生态环境三大主题,因地制宜推出垃圾分类、四季走乡村网络直播、农技知识点点通等项目,打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组合拳,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深化“新青年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开展青创市集展会、农事志愿服务、农产品直播带货、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等活动,其中涌现出多名农创新星,如海上菜园项目负责人张志刚获得2020 年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入选浙江省2019年浙商“青云榜”,该行动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提质增效。
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乡村振兴中青年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仍面临以下突出问题,需重点关注并予以解决,为真正走向共同富裕打通道路。
(一)农业生产领域青年人才、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困难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各行各业均存在人才引进困难、人才短缺和流失等问题,尤其乡村青年人才不足,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人才呈现断层趋势,需要加大青年人才引育用留。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65 岁以上人群,青年人更多地从事商业、工业、信息化产业等。农业生产一线青年人才严重断层,“谁来种地”成为难题,这将导致乡村产业发展潜力不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更为艰巨。同时,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真正能够到田间地头给予农业发展以技术支持的青年人才太少,[5]虽然各地都有农技站,但技术人员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支持。可见,农村青年人才不足对农业技术的传播、培训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二)乡村土地使用、开发、流转等存在政策壁垒
农村土地动用及流转存在交易制度壁垒。调研显示,江浙一带等经济发达地区大约有60% 的农户反映会有大户或公司到村里租赁土地进行田园综合体开发。[6]而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引进的田园综合体开发项目用地多采用流转土地方式,但土地流转合同一般为10 年,到期后怎么办,这些开发项目如果继续采用,必然面临与土地流转村民的矛盾关系问题,因此亟待出台相关土地置换政策保障新农村综合开发项目的长期发展。农村土地不能和城市居民的住房一样拥有出售、抵押等多项财产权益,直接让农民缺少了一项财产收入来源,如果不能激活土地要素市场,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步伐将会十分缓慢,乡村振兴也会缺乏相应动力。[7]同时,青年乡村创业、水产电商创业等都涉及创业园区用地、仓库储藏用地问题,目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创业园区租赁房产更换过于频繁,水产仓库库房使用相对不固定,存在多次搬迁问题,需要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及资源支持,保证创业发展的稳定用地。
(三)地域局限导致农村农业发展成本过高
由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地域和交通局限,其用工成本、物流成本、投入成本、时间成本都较高,农产品、水产品等都存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成本过高问题,需要加快构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实现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物流联动,畅通经济循环通道。同时,由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产业结构布局还不够完善、系统,区域内产业综合配套供给不足,导致农村产业发展供给支出费用高、农业生产成本高问题突出,因此还需要主动对接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弥补产业结构不完善、体系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同时,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需破除制约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各种资源局限,为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基础,为打造产业融合的农村产业生产经营体系等作好准备。
(四)高等教育资源无法充分满足乡村持续发展的需要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一个海岛地区,高校较少,主要有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高校引领的高新技术资源不足以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所需,需要引进农科类院校支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许多渔农村地区不具备发展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条件,已有非农收入渠道不足以创造有前景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从而导致农村青年大量外出谋生和发展,人才外流或不回流也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难题;加之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困难,“外流进弱”的现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等。因此,需要出台更优惠更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育用留政策,并真正落实。
(五)乡村产业发展业态丰富度不够
乡村旅游业、民宿产业等都存在淡旺季的突出问题,每年7-8 月和节假日属于旺季,游客多;其他时间均存在没有游客或游客不多的突出问题,乡村旅游及民宿等产业收入来源存在不均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形成新的更丰富的业态模式以解决其淡季、空档期经济发展问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保障了每家每月尚可的收入来源,但一旦遇到大的疾病或重大突发事件等,家庭抗风险能力依然羸弱,要真正达到后顾无忧、共同富裕状态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新业态。不同地区的产业经营可以考虑多种模式,而不能全部采用一刀切的政策。[8]另外,由于渔农业的产业链短、价值链低,与市场缺乏紧密的连接机制和渠道,与其他产业较难形成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竞争力上不如其他有组织的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故需要对渔农村产业发展进行改造,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三链耦合”的规模化、产业化道路。[9]
可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10]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将在很长时期内成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重点问题。
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对策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尚需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探索新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搭建新的平台、设计新的载体、健全新的机制,由此助力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升级舟山群岛新区产业发展布局,丰富乡村振兴产业形态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地理区位特点与香港极其相似,要学习参考借鉴香港经济发展方式,更全面系统考虑产业发展布局。一是以产业转移、共建园区、发展飞地经济等方式形成区域合作机制,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产业发展多样化、布局合理化。注重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态,培育若干先进产业集群,以此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尤其要注重培育数字经济产业形态,赋能乡村振兴,加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迭代。二是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美丽集约型乡村建设,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要积极拓展农业现代化旅游路径和网络商贸路径并加强二者的融合,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产业载体和形式等,为后续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找到更加多元丰富的实现路径,发展更多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做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都市农业,发展城乡一体的智慧农业、都市农业,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的现代农业品牌。三是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与推进乡村特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融合发展的格局。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和公司等是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最近几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很快,但依然跟不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11]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式。我国乡村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二)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多流向乡村,增强乡村振兴活力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人才是关键要素。因此,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乡村振兴,一是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提升安家购房补贴力度,降低人才引进学历过高限制,如大专即可进行人才落户补贴等;作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系列配套服务工作,使人才真正落地生根,进而激发人才创新发展活力。二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既要“筑巢引凤”引进外来农村青年人才和返乡青年技术人才,也要“本土孵化”当地青年人才,加快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是积极关注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持续发展,加大乡村振兴青年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健全青年农业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培养培训体系,培育农村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持续满足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避免出现严重断层现象。加强对乡村振兴青年企业家前沿技术创新、现代企业管理、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引领,积极培育现代青年企业家,[12]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科技等支持。
(三)给予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多向扶持,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后劲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着重强调如何扶持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土地政策、补贴政策、金融政策、保险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从事农业生产,一是建议实施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加强政府、社会组织等帮扶力度,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的长效机制,吸引社会资本、金融部门和其他投资机构资本,形成多元化参与。包括给予资金优惠政策支持、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支持等,注重以开放式帮扶为主,提升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能力和实力。二是除了财政直接投资以外,提供各类优惠补贴。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定向费用补贴,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贴息贷款方式,支持青年农户运用先进技术优粮优种等,发展优质农业和智慧农业。提供教育补贴,推动青年群体参加田间学校等形式学习,提升其现代种养殖技术、经营管理专业技能。同时,建议成立“青年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会”等组织。三是拓展社会联结帮扶平台。完善青年农户与市场对接,加强营销平台打造,既做好直播带货等线上方式的乡村产业宣传、直播,又做好线下配套服务,如与怡岛社区、文昌社区、舟山高家庄、海中洲等社区、酒店建立舟山瓜果本地供货联结,提高本地新鲜瓜果销售速度,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同时,建议形成省级青年乡村振兴品牌产品,并专门开设与阿里巴巴、京东、携程等的合作平台,丰富、扩大营销渠道和范围,健全全产业利益链。
(四)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全面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市场
为全面激活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乡村资源要素市场,一是要加快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针对渔农村田园综合体土地租用和民宿产业土地流转问题,建议省级层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形成土地流转、股权流转等农村集体资产新形式。二是立足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乡村特色,尝试建立乡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推动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不断取得新突破。改革土地制度,探索利益共享模式,建立挂钩结余的跨省调剂制度,通过预算安排,将土地收益全部返还农村,[13]实现农村经济长效发展。三是合理利用下乡资本开展多种资源优势的农业经营模式,促使城乡要素间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进一步创新探索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稳步增加乡村青年群体要素收入,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上升到中等收入群体,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五)进一步丰富教育技术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为进一步丰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争取吸引更多高校落户,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智力支持,一是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尤其与涉农、文化旅游类高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通过健全育人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举措,培养适应农业发展精细化方面的人才,赢得乡村发展优势。[14]同时,倡导在高校开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高校青年与乡村社区结队进行实习、实践,尝试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新模式。二是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导专业技术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等,将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户,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三是采取多种鼓励政策发挥高校资源和高校人才作用,出台更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舟山本地高校毕业生回乡工作,支持家乡乡村振兴发展等。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民心向背的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幸福美好生活。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路上还有很广阔的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这一实践探索过程对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一步丰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探寻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等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在未来十五年或者三十年能通过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那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而这个过程注定是一场艰辛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