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方法探析

2021-11-30江苏省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小蝌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江苏省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 吴 琼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是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以及推广的出发点,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愉快而精力充沛地投身到实际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策略与方法的适用研究,就是要把多媒体技术普遍运用到学生认真学习与探究等全过程,也有利于培育孩子们的兴趣和理解水平,让学生由“听”转向“做”,从被动接纳转变为主动参与,做到以生为本,从而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

一、现象描述

从目前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实际教育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大概主要有两种:首先是教学理念有待强化,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关注力度明显不够。这主要是大部分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传统教学观念,认为重点还是背诵和熟记,相关知识和概念的熟练掌握需要的就是驾轻就熟,完全依靠死记硬背来强化关键点,侧重的也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缺乏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认识以及重视,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其次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与交流。这正好与第一种情况相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特别是用传统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时,若再机械依赖信息技术,不但会减少师生之间沟通交流,而且限制书面文字的思维性以及拓展性,不能够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来体会出其内涵的丰富。

二、问题诊断

正因为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才会有其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地位和作用,对提高小学教学效果和质量来说,其意义非同寻常。但就目前现象描述来看,存在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鉴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大部分资源都是数字化形式呈现,它包括教学课件、网络视频以及学习工具软件等等,内容。形式精彩纷呈,而这一点正是原有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正成为小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攀比对象,重表面,轻实质,运用信息技术纯粹是作秀或考核检查之需。

其次是没有从深度出发,抓住学生的探索欲。新媒体和新技术能够提供形象直观且容易理解的沟通交流,通过音像可以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感知的元素,既有益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索,又有益于学生联想创新思维的拓展和提升。而实际教学中只是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泛泛而谈,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学生的自我主体作用得不到完全发挥,其学习知识的效果和质量自然就不能够得到极大地提升。

最后就是没有从关键点出发,引导学生思维。这里的关键点主要是指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要想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主观平台氛围,从而实现自己的意愿,这就需要通过音乐、图像和背景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直面世界,其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等方面自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而实际教学过程没有从学生思维提升的角度考虑,致使信息技术应用偏离了教学的宗旨,再加上自身的信息技术素质不够到位,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运用好信息技术。

三、教学对策

(一)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致为条件,丰富教学境域

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有情境直观、内容充实以及数据信息量大等特征,它所表现的直接感官因素,诸如通过图像、动漫和声音等元素的有机组合,内容和形式精彩纷呈,很具有吸引力和扩张力。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恰恰对于这些详细且丰富生动的事物非常有兴致,这正好有助于他们学习知识的获得和储备。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从提升教学效果以及质量着手,最大程度地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出表现现代教学观念和目标的信息课件,把需要表达和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增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譬如在小学语文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先以小蝌蚪的口吻作自我介绍:咱们是一只只自由自在的小蝌蚪,有着黑乎乎的、圆溜溜的大脑瓜,以及精细的小尾巴,同学们想明白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吗?这时候多媒体开始播放视频,呈现出天气暖和了,青蛙妈咪们纷纷地跳进小溪里,在岸边草丛中产下了很多黑黑的卵,慢慢地,慢慢地,卵就长成了欢快的小蝌蚪,畅游在池塘里,紧接着鸭妈咪、金鱼妈咪和乌龟妈咪带着孩子相继游过来。在此过程中,重点展示小蝌蚪的尾巴的变化,让学生们通过观看情境课件,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小蝌蚪怎么一步一步变成青蛙,自然就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目的。

(二)以解决学生学习困难为目的,拓宽教学视野

小学生的感知因为受年龄、生活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他们认知手段与判断水平普遍不强,特别是对那些抽象的论述,也就是学生日常生活难以接触到的概念,理解掌握起来往往相对费劲。这时候教师就要为学生寻找各种学习工具,以突破难点与改变方式为着眼点,切实解决好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难处。

譬如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鉴于其语言是高度精炼的,所表达的意境也是非常深远的,如何指导学生来学习古诗句,感悟诗人用词的精炼,体验古诗句的内在神韵呢?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能够经由生动丰富的画面逐步展现出当时的情境,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领会和体验其中所蕴藏的内涵,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拓展教学思维

《新课标》中积极提倡和鼓励学生运用自立、互助以及探究的求学态度,这不但要求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而且突出了自我能动性的主体。但在原有的教学进程里,所有的环节基本都由老师来安排,循序渐进,从教学范围的制定、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运用,到教学程序的统筹,学生主要是被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从传统的教学媒介转向多维立体,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式学习,学生就能够自在地享用所有的配置资源,完全可以根据自我的能力和特点来选用学习方式方法,尤其是在这种边际式的学习氛围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的意识、自觉学习的态度,都会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同时,这对拓展教学的思维,创新教学的形式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成绩的快速提高。

(四)以提升教师信息素质为方向,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社会和家长对于教学质量的需求愈来愈强烈,这也是从教师的角度所采取的一种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手段和方法。教师是一切策略和方法实施的主体,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课件制作质量就提高了,自然教学的水平也就上去了。所以提升教师队伍信息素质,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这更需要教师们首先要充分理解以及认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掌握信息技术使用的要领,并在课堂教学中熟练使用。教师信息化精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应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中心,切实从知识结构和实际行动中把信息技术灵活地、充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极大满足服务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具体应用中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把教学内容的表现途径、孩子们的学习模式加以革新,极大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其成为小学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要防止唯信息至上的论断,运用信息化教学并非等同把以前原有的教学方法弃之不用,而是怎样合理把教育信息化教研能力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衔接,引领未来教育,总而言之,无论用哪种方式,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猜你喜欢

小蝌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蝌蚪
小蝌蚪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小蝌蚪
小蝌蚪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