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
——以《月光启蒙》阅读为例

2021-11-3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小学屠春丽

青年心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歌谣文本课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小学 屠春丽

一、背景说明: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持续性保持,是当今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变革教师教育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模式,积极参与教师教育一体化这一系统工程,必将推动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即为了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任职和在职教育进行全程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理论,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训练,提高能力。教育不仅要授予学生走向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将来走向社会能独立获取知识。

二、现象描述:

在一次外出听课活动中,一位年轻教师上了《月光启蒙》这一课。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而言,这种月光下的 “启蒙”并不陌生。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夏夜,皎洁的月光下,一位手摇蒲扇的母亲搂着自己讲故事,唱歌谣。课堂上,教师没有充分挖掘文本,不能抓住重点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对重点句子“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的理解停留在了表面,没有进行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因而对文本知识的把握不到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引导不到位,没能把握住学生的一些不算精确的回答来引出文本的知识。在提问“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这一关键句时,学生抓不到月光和母亲的关系,老师竭力地将学生引向文本深处,但由于引导不够,使得整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其他环节中,老师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为了学生能答出预定的“标准答案”,忽略了他们富有个性、生动的解答。教学预设应该围绕着课堂上的生成作出及时、灵活、有效的调整,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思路,而“不依不饶,生磨硬套”;陷入自己设计的“陷阱”,而“难以自拔”。

三、分析讨论:

新课改要求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世界,语文老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是将自己的阅读感悟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生成自己的理解,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学生的理解有所提升。师生之间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将学生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以生为本”。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的散文,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母亲在月光下“唱民谣、唱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启蒙教育的美好追忆。课文的重点是“启蒙”,我觉得可以把“歌谣”这一部分挖深挖透,学歌谣、唱歌谣、品歌谣,在歌谣中体会母亲给我的启蒙,再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重点也会把握得更到位一些。语文课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文本背后情感的挖掘和感悟。语言和情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把握文本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去感悟,去发现,去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人物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实现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存。

四、反思提炼: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课文时,不需要老师逐句逐段地分析,但并不意味精彩的段落不去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讲到文章的精彩处,不仅要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要力求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情境之中,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在学习歌谣童谣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教学:歌谣部分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无声伴唱,动情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学生感受到歌谣的美和母亲嗓音的甜美。童谣部分,可以利用童谣幽默风趣、节奏感强的特点,让学生用拍手、跺脚、打节奏等方式来朗读,孩子们在一遍遍的朗读甚至叫喊中被唤醒,感受童谣带来的快乐。这个环节通过自主品读、个性化朗读、展开想象、交流感受等多种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民歌民谣的特点,感悟母亲的启蒙教育,进一步体会母亲对作者的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借助媒体,帮助理解文本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将学生与文本建立了必要的联系,使学生更容易走近文本。

在教学歌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月下启蒙的情境,通过音频的播放直观感受母亲动听的歌声,让那种“如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的声音流淌出来,母亲的嗓音就仿佛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这样学生的感受才能更加真切,朗读才能入情入境。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课文开头所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学生已经心领神会:童年的夏夜,有母亲的歌声相伴,有着芳香的音韵相伴,怎能不美妙呢?除此之外,再通过图片的呈现让学生走进那篱笆小院,而那“母亲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的画面对学生来说颇为抽象,看了图之后,便会在脑海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形象。这体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延伸功能,向学生提供了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现象与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母爱与童心”的感悟。

教学最后一段时,用多媒体出示改写成诗歌形式的最后一段,并配乐,让学生读。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提升,从而感悟到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在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之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都会有所提升,学习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以生为本,尊重个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和精神状态,进行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无形中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感悟母亲形象时,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然后在书上写体会。学生静下心来和文本对话后,再适时引导他们抓住重点的三句话来品词析句:①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②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③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找到句子后,我再让学生谈谈最有感受的字词。学生找到了“搂”“飘满芳香的音韵”“玉石雕像”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阅读中,学生通过和文本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对母亲的形象油然而生。

(四)有效拓展,延续课堂生命

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弹性,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实施德育渗透的广阔空间,把握时机,精心设计,完成预期的目标。在教学完课文后,可出示《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读来。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课文中慈爱聪慧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瞬间有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会冲击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情感得到升华,让整个课堂延续着生命。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课堂上的教学,是由教师引领学生对话文本,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才能找准新的突破口,对课文进行再创造,提高课堂效率。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投入到课外阅读中,让语文阅读教学得到延伸。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留给学生,可以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能有效提升。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围绕“授之以渔”的主线,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进行教学实践,努力打造“以生为本”的一体化课堂。

猜你喜欢

歌谣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背课文的小偷
《春天的歌谣》
阳坝:一首慢了又慢的歌谣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乡闾粤韵 井邑歌谣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