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效追问助推学生语文思维发展
2021-11-30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夏大勇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 夏大勇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之处,“追问”也不例外。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部分教师对“追问”的不当使用,语文课堂中存在追问缺失、过度、落空等问题。有效的追问不仅能唤醒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储备,让学生运用先前的知识结构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同化理解,更可贵的是,在追问的教学体系中,教师通过难度依次上升的提问,能为学生在现有水平和可达到水平之间搭建起脚手架,让学生的思维在螺旋式的循环提问中获得发展和提升。
当前研究课堂追问的理论较多,但大多是从策略、方法论的层面探索如何进行有效追问,将追问与语文特有思维培育联系起来的理论不够充足。基于以上,本文试图探究追问与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追问,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补充。
一、课堂有效追问与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关系
(一)有效追问和语文思维的内涵
追问,顾名思义,即刨根问底地问。追问是教师在课堂提问后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有方向的再次提问,其往往作为前次提问的延伸或拓展存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的生成性、开放性更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通过课堂追问,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产生教学共鸣。但是,追问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化行为,不是乱问、滥问,必须有所依据。因此,教师每次追问的问题都要指向明确,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时,追问也要讲求时机和方式。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文本、了解学生、立足课堂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后续问题的情境,才能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施行有效追问,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追问有所成效。
心理学上认为,思维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由于人的意识易受外界诸多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思维也必然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语文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是指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语文直觉思维、语文形象思维和语文抽象思维,其既具有思维的特征,也带有一定的学科属性。语文思维对于学生个性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效追问与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关系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围绕文本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该过程主要涉及到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文本。由于学生知识、思维的局限,在与文本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难免存在思考不深刻、理解不透彻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追问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加强与文本交流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有效追问,搭建起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桥梁,能够隐性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首先,追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思维碰撞、对话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思维特征。因此,师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对话的过程就是他们以语言为桥梁进行思维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外部语言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原思维过程,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
其次,教师有效追问能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思维起源于疑惑,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通常是在主体内部进行, 是内隐的, 自问自答的。”但是,教师的外部追问也能够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原点。佐藤学指出,“在最近发展区里, 他能够发挥可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跳跃的、起一种脚手架作用的他者作用。他能够充当至今尚在懵懂之中的儿童的替角, 诱发和促进儿童的自我内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不断追问贴合学生思维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能够促进学生内部语言的对话。同时,教师在不断地追问中将学生置于头脑的风暴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从追问中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掌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在教师的连续追问下,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他们能够迅速地思考问题,并针对教师的追问,重新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在对话中拓展语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锻炼思维的强度,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追问的策略
语文阅读中的有效追问作为一个教学支架、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因此,有效追问既要求教师立足文本与学情,又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抓住时机,采取有效的追问策略。
(一)追问要有针对性
追问不是毫无目标的乱问,而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即教师在追问之前,要清楚地明白追问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地方适合追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发掘文本具有思维价值的地方,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一连串问题的依据。同时,课堂追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口,保证每个问题都问的有所依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二)追问要有层次性
追问不是一般的教学对话,而是对知识点的刨根问底,是探究问题本质的重要方式。因此,相较于前一个问题,后面追问的一连串问题必须具有思维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问题设置的梯度,讲究合理的坡度设计,使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跟紧教学步伐,积极思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总体来说,追问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追问应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点及面,即追问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追问的深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还要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文字的背后,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追问的广度是指教师应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追问时选取几个恰当的“点”,在恰当的时机将这几个点串联起来,构成理解文章内涵的“面”,帮助学生由点及面,学习文本,理解文本;追问的难度是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已有知识,适当设置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问题,即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深度发展。
(三)追问要恰到好处
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资源往往是伴随教学进展随机生成的,准确把握课堂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追问只有抓住有效的追问时机,才能让追问恰当好处,对学生有所裨益。
1.在思维混沌时追问,指点迷津
学生思维混沌的状态,是指思维表现出不确定性和无序性,即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这个时候的学生往往对问题缺少清楚的认识,相关线索在他们的头脑中是杂乱的,因而他们难以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混沌时,他们迫切需要他者指点迷津,因此,学生思维混沌之时就是教师追问、点拨之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敏锐地觉察出学生的困惑之处,并适当地给予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2.在似懂非懂时追问,趁热打铁
孔子主张教师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里的“愤”和“悱”就是追问的最佳时机。只有当学生似懂非懂时,即思维受阻、看似知道却不够深入时,教师给予恰当地追问,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产生茅塞顿开之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处于似懂非懂、似是而非时趁热打铁,不断追问,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达成预设目标。
3.在思维瓶颈时追问,助力破冰
学生的思维瓶颈处是指学生的思维处于暂时停滞、难以前行的状态。它不像思维混沌时毫无头绪,也不像似懂非懂时不够深入,而是处于二者中间。学生思考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毫无困难的,而是面临种种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敏锐觉察学生思维停滞不前的时刻,加以追问,才有可能打破这种思维的僵局,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流畅。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实施有效追问,对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