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情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021-11-30窦星辰黄钰鸥

关键词:热点问题热点舆情

窦星辰, 黄钰鸥

(1.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美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河北 新乐 0507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201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渐多渐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大量文献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媒体时代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展开”。[1]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普及率渐高,“大学生网民占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网络应用在大学生中具有普遍性。”[2]一些现实问题在网络中持续发酵成为舆情热点,吸引国人眼球,也吸引着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接受能力和对事物辨别能力的不同,舆情热点问题对在校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育人功能,因势利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成为了学者研究新的关注点。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关于大学生对舆情热点的关注态度、事件类型、人群差异、关注方式等调研;二是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传播;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舆情热点的举措。本文基于舆情热点对大学生影响的分析,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多维联动,系统施策,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变挑战为机遇,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舆情热点问题解析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3]舆情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能够引起人们注意、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和波及范围的焦点问题、重要现象、新闻人物或重大事件。涉及广,内容杂,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博弈,甚至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事件,小到发生在某一地区、某一村庄的小人物、小事件。

着眼于不同的维度,舆情热点可以分为可预知和不可预知问题、宏观和微观问题、群体和个人问题、国内和国外问题等几类,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较强的影响性。舆情热点问题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地方,通过媒体被广泛传播、被人们广泛讨论并常常引发共识,影响面广,影响力大,具有大众性。第二,普遍的利益性。舆情热点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之所以被大众广为关注、自由讨论、不断传播,其根本内驱力在于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利益价值,普遍的利益性使利益攸关者普遍关注。第三,快速的传播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论坛、BBS、MSN、Facebook等社交媒体都是传播平台,热点问题一般在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就可以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知晓。“2019年4月11日,一段名为‘女子66万买奔驰,没出门就漏油’的短视频在微博上引起热议。截至6月12日,以‘66万买奔驰还没开就漏油’为关键词在微博的阅读量达7.3亿、讨论达14.3万”,[4]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瞠目。第四,较强的时代性。舆情热点之所以能够称为热点,是因为其反映的都是发生在当前的事情,或是社会矛盾、或是国际争端、或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点问题,可表现为观念博弈、安全问题等许多方面。舆情热点样态各异,但都具有敏感性和严峻性,不及时消解,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二、舆情热点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活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对社会问题关注度较高。但是由于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和认知能力的不足,难于形成对事物全面的、本质性的认识,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很容易受到舆情的影响。因此,舆情热点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双向的。

(一)舆情热点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舆情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关键在于事件本身的影响力。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基本的辨识能力,加之教师的及时引导,舆情热点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正面影响相对较大。

第一,拓展学生的视野。高度决定着长度,视野决定着未来。大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做派。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有能力、有视野、有担当的“复合型”人才,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大学生不仅要读好书,还要有国家情怀、为民情怀,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关心中国和社会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及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而自媒体的极速传播为大学生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提供了便利。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类型,政治类、娱乐类和经济类排在前三名……将政治类选为最关注的类型的占比为 64.3%”,[5]一方面,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及时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动态和国内不同领域的重大事件,为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外面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另一方面,关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

第二,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6]社会化是每个学生在成长中都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其实质就是指大学生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后,通过适当的培训和引导,使自己学会分析事物,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态度,最终从自然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课堂学习,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知识相对缺乏,一些毕业生走进社会后,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关注社会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并形成独到见解,通过自身思考对问题的价值观念做出判断,这个思考判断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热点问题传达的正确观念与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相吻合,会形成自信和动力,激发学习热情;相互矛盾时,促使学生深刻反思,在与他人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中纠正自身的错误观点和错误行为,在纠错中进步和成长。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是“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人,追梦要有勇气和毅力,圆梦要有责任和担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舆情热点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领域,或涉及国内、国外,有的关乎党和国家的形象,有的关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的关系国计民生。关注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二)舆情热点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养成时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容易感性化,加之新媒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舆情热点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一,影响高校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形成。政治认同感是指人们在自己所处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某种政治体制产生的认可感和归属感。这里强调的政治认同感是指感情上的接受,认识上的赞同。出于政治目的,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攻击和丑化,并企图进行所谓的“和平演变”。一些西方政客和国内“大V”凭借新媒体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大肆炒作,肆意歪曲。例如,美国搞的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2019香港暴力冲突事件,他们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诋毁我国的政治制度,并极力推行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制度、价值观念,使部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受到迷惑,甚至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产生偏见和错误认识,不利于政治认同感的形成。

第二,影响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当前社会舆情热点频频出现,网络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让人应接不暇,关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多元化,三教九流人士都会对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有些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的点击率和抢夺粉丝而不断挖掘事件的背景及背景之后的相关信息;还有一些人为自身利益大胆发布错误信息,从而造成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蜂拥而至的混乱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对社会经验不足的高校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很容易使其产生焦虑、恐惧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引发无奈、失望和不安全感。

第三,影响高校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影响,大学生们基本形成了尊老爱幼、艰苦朴素、扶危济困等优良的思想道德观念,但有些社会问题经媒体“发酵”后所产生的影响,与学生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很可能在道德观念方面颠覆了他们固有的认知。例如,网络媒体所炒作的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捐款事件所传递出来的拜金、炫富等信息,会使学生感受到金钱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的“扶倒地老人反被讹诈”“不给老人让座儿反遭殴打”等事件,会对大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的尊老敬老、爱老亲老的传统道德观念形成冲击,从而造成道德认知上的迷茫。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舆情热点的对策

舆情热点问题复杂多样,涉及范围广,敏感度高,影响力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素材,也带来了难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新途径、新方法,离不开教育管理部门、教学科研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积极投入”,[7]需要综合发挥高校党团组织、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多方面的作用,扩大积极影响,消解负面效应。

(一)强化党团组织管理职能,变被动为主动

习近平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8]在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应对舆情热点的管理职能,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有效预防,主动应对。

第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要把针对舆情热点的学生教育引导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上升到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立德树人的高度去认识。各学院成立书记挂帅的常设机构,随时掌握学生对舆情热点的认识,通过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适时引导,把消极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本着一心为学生的思想,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建立多属性的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感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舆情热点形成正确认知;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考核,通过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和绩效考核,引导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等基层组织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调动各类人员的参与的积极性。高校加强组织领导,为应对舆情热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第二,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引领学生及时了解舆情热点,正确认识热点问题,校园网站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和舆情热点讨论板块,在这些专栏和板块中,大学生可以对自己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自由讨论,工作人员及时分析整理,由专业人员对讨论话题进行正确的解读,果断性地做出选择,对学生错误和偏激的言论及时解释、引导。高校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本校的思政课教师撰写、转发一些有深度、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文章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充分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参加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实现专题舆论引导的功能。

第三,健全舆论监控和研判机制。习近平同志在对网络“黑色”地带的斗争中也强调了“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9]舆情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会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加以及重要人物的言论发表出现走势变化,因此,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融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引导的预警机制,加强舆论监管工作。首先,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专业工作人员时时监管网络信息传输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扫除舆论信息监控的盲点,有效遏制不健康信息的传递路径,防止信息在传递途中失去真实性。其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在舆情出现的第一时间内高校要启动相关预案,在尊重学生知情权以及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及时发布热点问题的最新情况,引导正面走向,避免因误传信息产生负面效应。最后,建立网络舆情反思机制。一次大的舆情风波过后,主管部门领导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看一看哪些做法在引导网络舆情方面是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哪些是不利的、需要调整的,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舆情驾驭及发现和化解危机的能力。

(二)提高辅导员的引导能力,变不利为有利

在高校,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最频繁的群体是辅导员,辅导员最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的素质也最容易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辅导员对舆情热点的认知水平和引导能力至关重要。

第一,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一是政治素养要强。辅导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满满的正能量影响带动学生,确保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方向正、不走偏。二是理论素养要深。辅导员工作全面细致,要求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渊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具备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舆情热点问题出现时,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正确引领。三是道德素养要高。把那些人格高尚、自律严格、敬业爱生的人吸纳到辅导员的队伍中来。建立一支有理想,有信念,具有理论功底,自觉做好表率,学生喜爱并乐于亲近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0]辅导员“承担着双重角色——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学生通往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之路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1]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落实人才培养的关键依靠力量,要充分利用和学生接触多这一独有的便利条件,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关注比较多的社会问题,提前制定教育、分析、引导方案,真正做到拿捏有度。当舆情热点问题发生时,辅导员要善于捕捉信息,通过班会、研讨、个别谈话等形式主动释疑,及时掌握学生心理问题及思想动态,帮助问题学生疏通思想,解决问题。辅导员要通过听课、观摩等多种途径提高对舆情热点问题的剖析能力,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形成科学认知,避免盲目跟风或极端事件的发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而至认同,以特有的亲和力、影响力、解释力,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让针对舆情热点的引导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机和突破口。

(三)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化消极为积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2]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引领学生健康成才的主渠道,是提高思想认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回应时代命题,对舆情热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正确引领,化解舆情热点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彰显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

第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老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2]同时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6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心系祖国前途命运,关爱学生成长;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看问题,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要守底线,知敬畏,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要培养高尚的情操,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面对舆情热点,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要有原则性,不受舆论牵引,不能人云亦云;其次是学懂弄通先进理论,以理论的魅力化解矛盾,排除疑惑,扶正祛邪;同时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对学生进行客观解读、辩证分析,达到科学认识的目的。

第二,整合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中,要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的契合点,多学科形成合力,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舆情热点。在高校目前本科生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形势政策(以下简称“形策”)5门思政课中,“原理”课的主要任务是读经典、悟原理、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舆情热点出现时,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去分析问题,重点在于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比如,就2021年春节能不能返乡问题出现过两拨较高的舆情热度,一方面理解返乡者的归心似箭,另一方面,以用工大省——广东、浙江等地采取的用“薪”留人、补助补贴红包齐上阵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各地政府鼓励“就地过年”的倡议,让学生理解党和政府以人民利益至上的真挚情怀。2020年8月,淘宝第一主播薇娅,短视频网红、天猫商家李子柒当选全国青联委员,“薇娅李子柒当选全国青联委员”的话题冲上微博话题第一名,有超3亿的网友参与了该话题,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有人看到了两者身上的正能量,也有人只看到了负面影响,思政课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分析,正确引领。“概论”课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领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概论”课涉及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舆情热点的解读自然融入教学内容。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全世界的恐慌,中国疫情防控力度最大、效果最为明显,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面对某些国家别有用心的指责,中国依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胸怀援助其他国家。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显示了中国力量,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纲要”课要通过国史教育,让学生心系民族和国家,关心、关注国家的发展。比如,钓鱼岛问题,从“史”的角度去解读,不仅让大学生了解事实真相,更坚定爱国主义立场。“基础”课教学重点是道德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念,自觉做到知敬畏、守底线。“明星代孕弃养”事件一度成为热议话题,思政课教师可以此为例,倾听学生看法;以2021年1 月26日发生在江西吉水县的恶性伤医事件为例,对学生加强道德、法治教育。“形策”课要紧跟时代脉搏,以专题形式及时关注舆情热点问题,为大学生解疑释惑。比如,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解析,让学生在了解贸易摩擦本原的基础上深化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解析,让学生认识到世情、国情、党情,从而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四)强化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变挑战为机遇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培养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3]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激发前行的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全国涌现出了大量的“逆行者”,当人们“蜗居”在家的时候,大量的白衣天使、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奋战在第一线,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很多高校大学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身处其中,切实的感受非课堂教学所能及。他们感染于大爱的氛围,感动于舍己为人的奉献,感触于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感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种情感体验将永远铭刻于心,这种情感共鸣将转化为大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会影响大学生成长全过程。

“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发挥以情感共鸣为前提,以实践体验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为作用机制,在社会实践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认知、激励、协调和升华等诸多积极效应。”[14]高校要充分利用小学期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同时,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首先,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践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实践的过程要与社会的某种现象或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相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认识社会问题,为形成对舆情热点的正确认知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比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学生能在实践中了解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进度情况,更重要的是感受精准扶贫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体会“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其次,教师要参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有收获、有感悟、有提升。最后,要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作为学生评先、评优的依据,也作为学生就业、升学的考量依据,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锤炼品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舆情热点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认识,冷静分析,理性作为。

四、结语

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人和圆梦人,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宏伟蓝图的实现。面对日益频发的国内外舆情热点,各高校须高度重视,及时跟进,多维联动,正确引导,让舆情热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发挥其正面激励作用,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提高实效性。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热点舆情
盘点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
结合热点做演讲
4月高考热点关注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探究集合中的热点问题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策略探究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