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2021-11-30樊瑞科张茂杰
樊瑞科, 张茂杰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人工智能是一门通过利用计算机、数学、逻辑、机械甚至生物原则和装置来理解、模拟、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的技术科学。它可以是理论性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实践性的,主要属于认知科学。其中,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程序或算法则是其核心。”[1]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深度融入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成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主要渠道,作用不可取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境遇,思政课教学革新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
一、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意蕴
(一)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教育者的教学效能
教学效能的概念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理性认知。“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3]由上,教学效能可视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我能力和大学生能力进行客观准确评估和对教学效果的良好预期。“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人工智能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效能提供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技术手段。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将有助于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满堂灌”的线性单向教学思维,助推师生主体间交互式新理念的不断形成。人工智能的赋能将使教师从过去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和繁重的重复性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更加关注受教者的情感培育、品格教育、行为养成和三观塑造。人工智能将逐渐引导课堂教学从现行的以“分数论英雄”、侧重结果考核的一元化评价模式向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性考核的多元评价模式的过渡。总之,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效能的新手段。
(二)人工智能有助于增强受教者的主体地位
古今中外,实现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就思政课教学而言,让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中大规模班级集中授课依然是思政课教学的主流模式。由于高校扩招和思政课教师不足等原因,导致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依然是思政课教师的主要选择,受教者更多地被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其思辨意识、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等主体性难以彰显。另一方面,受“思政课即是洗脑课”的传统偏见、极端现实主义的错误思潮和思政课本身内容的设置问题等影响,受教者缺少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因,使其主体性更加难以体现。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强力算法的人工智能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现实可能。人工智能将助推思政课教学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真正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交互式、定制性的智能服务。面对个性鲜明的“00”后大学生群体,教育者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感知系统,基于智能助教、智慧伴学等智能教辅载体,通过对大学生课堂行为、学习状态,乃至日常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为其进行精准画像,提供个性化的认知特征、内容需求、学习模式,再借助以深度学习等为底层技术的智能算法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精准化推荐,从而有效满足其主体需求和彰显其主体地位,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变成了‘主动’,师生之间以前那种‘冷漠’与‘势不两立’也变成了‘热情’与‘情投意合’。”[5]
(三)人工智能有助于优化思政课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时空维度和丰富介质,是教育理念得以彰显的客观条件和外在表现,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智能化教学环境与创意性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能。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使“泛在学习”的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借助人工智能助手和设备,学习主体有可能做到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的泛在学习。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形塑思政课教学环境的新利器。微课、翻转课堂、慕课、SPOC等在线教学形式的应用,极大地延拓了思政课教学的时空范围和受众群体,使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开放共享。例如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的冯务中在学堂在线开设全国第一门思政类慕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借助慕课视频、课堂讲授、小班讨论、课下作业等方便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先后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edX,成为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尝试。学习通、雨课堂、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智能教学介质的大规模使用,使学生手中的手机由“低头的工具”变为“抬头的利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VR)、混合现实技术(MR)等新技术也成为助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智能工具。总之,人工智能嵌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优化其教学环境,从而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有效破解思政课教学中“低头族”“手机控”“教师独白”的教学难题,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
二、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风险挑战
(一)技术至上倾向导致教师的主导性危机
技术至上倾向,也称之为技术决定论,其核心观点有二:一是认为技术具有超脱人的自主性;二是认为技术变迁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这种倾向虽然看到了技术的社会变革作用,但也带来“重技轻人”的主体性危机。这一倾向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也产生了明显的现实冲击和未来隐忧。
首先,失语危机。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的支持可以向受教者提供海量教育资源,加之推荐算法和暴力计算的加持,理论上可以满足受教者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从而弱化了教师在教学内容供给上的话语权。
其次,失位危机。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主干课程,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程。伴随人工智能教辅介质不断嵌入思政课教学,有些教师打着推进教学改革的旗号将本应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工作也不假思索地交给人工智能来处理,例如在探索借助慕课、SPOC等在线教学方式,利用雨课堂、学习通等智能APP的过程中过度追求形式的娱乐化、内容的浅表化、交互的迎合性,致使思政课教学中形式主义的泛滥,从而引发了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认同危机。
再次,可能出现的失业危机。对人工智能的极端推崇,致使一些研究者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甚至有可能导致实体校园的消失,教师职业的消亡,思政课教师也不例外。当前,人工智能尚处在以模拟和延展人类某一功能的弱人工智能阶段,但当人工智能进化到真正类人(强人工智能阶段)乃至超人(超人工智能阶段)的发展程度,假如思政课教师缺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跟不上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依然停留于理论传授者的职业定位,极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或者熟悉人工智能应用的教师所取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辅助教师完成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单纯讲授将被在线课程和在线课堂替代,以讲授传授为主要专业工作的教师面临失业的风险。”[6]
(二)数据万能主义弱化受教者的德育效果
所谓数据万能主义是那种追求一切事物数据化,将数据视为识别事物的唯一标准,甚至将数据视为评判事物价值的至上原则,企图单纯依靠数据进行思考、管理、决策的极端倾向。从课程属性而言,思政课是一门兼顾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统一的课程,是知识课和信仰课的有机结合。数据万能主义看似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数据化、科学化,但实际上降低了其意识形态属性、人文政治内涵,弱化了其德育效果。
首先,“数据噪声”降低教学的精准性。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在有效收集大学生海量数据并集中处理其与思政相关的大数据才可能对其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个性化教学。但现实而言,在大数据的汪洋大海收集并处理有效数据无异于大海捞针。受教者思政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挖掘、预测输出等过程中不可避免面临冗余数据、碎片数据、失真数据等“数据噪声”的强力干扰,基于上述数据喂食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很可能使思政课教学革新误入歧途,得出与受教者真实学情、个性需求不相匹配的错误结论,降低思政课教学的精准性。
其次,“数据孤岛”弱化教学的互动性。就思政大数据而言,受教者的信息被分割在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不同部门,且缺少统一的识别、管理、应用标准,其成为助力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堵点,制约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学校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互动能力。
再次,“数据伦理”削减教学的认同度。当应用思政大数据服务思政课教学时,也可能将受教者变成透明人。对于极度自我的“00后”大学生群体而言,如果过度采用其大数据,势必对其个人隐私乃至身心健康、经济安全等造成潜在风险,从而削弱思政课教学的认同度。
最后,“数据主权”威胁教学的主导性。当下,数据的跨境流动成为国际信息交往的常态。然而,数据不仅是信息交互的手段,也承载着个人、民族和国家等不同交往主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内容。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西方凭借其非对称性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主导性。西方借助人工智能教辅介质对我国高校课堂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将进一步降低思政课教学的主导性。正如有学者坦言:“从本质上看,‘慕课’是一种西方发达国家打着开放教育资源旗号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新形式。”[7]
(三)智能推荐算法消解受教者的价值认同
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灵魂和底层技术。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算法的迭代升级和产业应用是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信息论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信息传递去积极改变人脑中思想政治素养的具体存在状态(如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价值观等)的科学”。[8]对思政课教学而言,算法推荐对其以价值塑造为主的课程定位提出严峻挑战。
首先,“受众本位”导向冲击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权威性。“算法的‘价值观’多是基于用户数据、反映用户需求而建立起来的,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价值观多以‘传播者本位’不同,算法主要以‘用户本位’来搭建自己的‘价值观’。”[9]算法推荐挑战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主导地位,进而离散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弱化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同度。
其次,“娱乐至死”倾向淡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算法推荐遵循“流量至上”原则,容易导致“娱乐至死”的传播倾向,而以严肃性、理论性为特征的思政课内容不容易获得青睐,从而制约思政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到达率。
再次,“信息茧房”效应离散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统摄性。凯斯·桑斯坦认为伴随数字时代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出现将会导致“信息茧房”,即“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10]受困于“茧房”的受众更愿意接受自以为是的价值观,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激化、极化、固化趋势,进而降低社会黏性,造成社群阻隔。算法推荐导致受教者价值观的离散分化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统摄目的的尖锐矛盾。
(四)智能应用不足制约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革新,说到底需要提升教学主体的积极性,使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主动的、广泛的、创造性的应用。正如2018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的现状并不乐观。“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教师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不多,虽然有用性感知较强,但易用性感知不佳,并且校内外的支持不多。”[11]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除了上述共性问题外,课程本身难度大、学科跨度大、教学任务重等更加剧了人工智能应用的难度。
首先,思政课本身的教学难度大。从课程属性而言,讲好思政课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个课政治属性强,受教者学习动力不足;这个课抽象晦涩,教学两端都畏难;这个课属于公共课,面临众口难调的窘境;这个课更是信仰课,比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普通课程难度更大。再加上师生配比紧张,思政课教师普遍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从时间和精力而言,缺少应用人工智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思政课教师的智能素养欠缺。教师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关联、关键技术、产品应用、预期效果、技术风险等基本问题缺乏准确认知,尚未做好应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思想意识和必要准备。
再次,思政课教师的应用能力有限。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出身于文科背景,其智能素养和使用意愿不足制约了人工智能教辅介质的应用类型和频次,进而导致其应用能力较弱的现状。这将最终制约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教师智能素养,培育智能思政的教育理念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1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面对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境遇,提升智能素养,培育智能思政的新理念便成为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应有之意和关键环节。智能素养是指教师在将人工智能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其融合的理论前提有深刻认知,在实践层面能够进行创造性应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理念、方式、载体等智能化程度从而满足受教者成长成才需求的思维意识、专业技能和伦理态度。
提升思政课教师智能素养,需要: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育者应主动关注“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进展,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的新路径,创造性地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二是提升智能应用的能力。教育者应克服畏难心理,熟练掌握人工智能嵌入思政课教学的主流教辅介质和通用技术,提升教学的智能化水平。三是遵循智能教学的伦理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智能教育时代的伦理素养,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嵌入思政课教学的应用限度,树立人机、人技协同的智能教育观,在收集和处理受教者思政大数据时应自觉坚守维护个人隐私、尊重学生情感、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道德底线。
(二)审视人工智能嵌入,调整智能思政的主体认知
伴随脑科学、智能机器人、穿戴设备、脑机接口、微芯片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技协同、人机合一将深刻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化。展望未来,碳基的人与硅基的智能机器极有可能融合为“技术人”。从教育领域而言,人工智能及关联性技术对师生双方的助力将不再局限于知识问答、作业留批、考试考勤等重复枯燥的简单劳动,开始替代乃至生成诸如教学分析、情感交流、思维认知、判断推理等类人的高阶心灵活动。由此,作为培育灵魂、塑造生命的思政课教与学的主体关系也应随之进行调适。“技术工具变革是生活世界变革的重要指标,在教学领域,教学工具的更新和替换也意味着教学结构的改变、深层教学意义的改变。”[13]
人工智能时代,应在重视传统意义上师生主体间关系之外,还应明确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应依照人技协同、人机合一的新理念,逐渐确立“教师—人工智能—学生”交互协同的新型教学共同体。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人工智能时应摒弃替代论,积极培育与人工智能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消除恐惧论,主动利用人工智能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能力;避免奴役论,应用创新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克服唯我论,正视技术赋能的智能图景,探究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新的角色再造。同时,大学生也应改变过去将自身单纯视为理论接受者的被动角色,摒弃将自身的品行养成局限于课堂的旧观念,树立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正确应用人工智能教辅介质以提升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参与度。总之,师生在与人工智能教辅介质交互时还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政治辨识度,在面对裹挟着繁芜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内容的海量信息时提升筛选、分析、整合能力。师生还应通过提升人工智能情商,学会并善于与人工智能协同互动,构建起人机相伴、人技交融的学习生态,养成利用信息化、数据化的眼光完善自身、认识社会、看待世界的能力。
(三)利用智能教辅介质,创设智能思政的教学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需要通过创设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线下教学与在线教学相融通、精准学习与泛在学习相契合的教学环境,进而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首先,推进教材体系智能化。思政课教材体系革新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主动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在确保教材政治性、理论性的前提下使纸媒教材向智媒教材转变,提升教材的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为教育者实施精准化、协作式、体验性教学提供智能化的文本依据。
其次,推进教学服务智能化。这需要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协力推动下,建设涵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古今中外优秀典籍等在内的思政课教学文献共享资源库;加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完善网络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健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专家、教学名师在线答疑机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成立全国思政课网站信息共享联盟;打造一批思政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设融媒体思政公开课、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建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信息库等,为教育者优化教学方案、充实备课资源、课后辅导答疑等提供便捷易用、内容丰富、高效智能的教学服务系统。
再次,推进教学载体智能化。这就要求教育者善用微课、慕课、SPOC等在线教学平台,巧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智能教辅应用,熟用智能手机、“三微一端”等交互载体,提升教学实效。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虚拟教师”“虚拟课堂”“虚拟实践中心”“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等,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科技感、亲和力、沉浸度。例如石家庄铁道大学自主研发的“西柏坡+”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仿真项目,聚焦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在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上做出了新尝试。
(四)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充实智能思政的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赋能在思政课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环境重塑等的同时,还应力避陷入技术决定论的窠臼。根本而言,思政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学生是否能有获得感,更为关键因素在于思政课教师能否提供情理交融的教学内容。我们既要重视采用新技术、新载体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应秉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加重视思政课的内容供给,体现“内容为王”的原则要求。
“‘内容为王’,真理的感召力决定艺术的感染力,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中,科学把握内容真理性与形式创新性的内在张力,既要利用形式创新对深厚理论进行转换,又要规避内容理论性的失真。”[15]这就要求:首先,思政课要有“高度”。教师的政治站位要高,既要讲好知识更要讲清使命,有效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其次,思政课要有“深度”。教师应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针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命题、国内外时事热点、个体的思想困惑,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再次,思政课要有“广度”。教师应广泛涉猎人类文明成果,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思维变革、解疑释惑、明辨是非。最后,思政课更应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除了要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之外,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样重要。教师应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行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增强共情能力,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将大学生视为真实的个体,用人格、语言的“暖”去中和理论、技术的“冷”,让思政课既有“意思”,更有“意义”。
(五)强化统筹协调能力,健全智能思政的保障体系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协同、多举措并进,增强统筹协调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16]。唯此,才能为思政课教学的技术赋能提供全面支撑和健全保障。
首先,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是最根本的政策保障。面对教育智能化的新要求,党和政府已先后颁布一系列政策文件,例如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从不同程度和方面为加强智能思政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结合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专门性的政策文件。
其次,学校应在思政课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育中设置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教育主体的智能素养和能力。学校还应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等,依据《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确定的国家标准,构建“智慧校园”、推进“智慧课堂”试点,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智慧空间”。
再次,寻求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社会支持。党和政府应着力澄清大众对思政课的误解,引导大众对思政课及其教师多一些理解和认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浓厚氛围,为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此外,党和政府还应该通过政治引导、经费支持等方式,联合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科研院校等相关力量,研发符合思政课教学特点的教育机器人、智能监课系统、智能教学系统、智能教辅系统等应用和服务。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说:“如果今天我们故步自封,那么明天随着科学的进步,那些不重视教育的民族便无法获得命运的青睐。”[17]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境遇,我们应对其赋能思政课教学进行理性慎思,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