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2021-11-30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

青年心理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务双减管理工作

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 周 泉

“双减”工作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校外培训机构、课外培训时长锐减,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为有效缓解教育领域“剧场效应”,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助力学校管理提档升级,需有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质量,创新教务管理流程,以教学高质量提升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初中教务管理工作的内涵

初中教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多元的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基础。该工作量大面广,涉及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课程及考试事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周边人口的不断增长,我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显著提高,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学生。教育离不开学生,有效的教务管理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设置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并根据实际课程和学生需要不断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

二是服务教学。教务工作需要对全校的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等情况统筹管理,分析不足,提出并实行改进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策略,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有效的教务管理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当前的教学情况,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服务全局。教务管理工作是中学校园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出发,对教学质量、教学活动等做好监测把控,为学校全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学校蓬勃发展。

二、初中教务管理困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的教务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新的面貌,人员配备更加齐全、教务系统更加完善、教务管理更加全面。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亟待解决。

(一)制度构建力度较弱

规范的制度是教务管理工作有效运作的基础,也是推动“双减”工作落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当下,很多学校正处在校园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的关键节点,原有的教务工作体系已无法适应实际的工作需求。同时,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制度意识,在问题处理中习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效率不高。

因此,建立一套职责明确、科学有效的教务管理制度既是提升学校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促进学校各部门高效合作的基础。

(二)管理理念偏向传统

现阶段,部分教务管理者在思想层面上没有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双减”工作的要求及时做出调整,依然使用过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创新思维较为薄弱。

同时,在开展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初中学校的管理理念比较传统,“分数化管理”依然存在,与人本化的素质教育理念相悖,教务管理流于表面,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

(三)管理方式有待提升

教务管理是执行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操作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有待提升。

例如在作业布置中,采用一样的作业,未能设置分级分层的作业模式,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未能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同时,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学习和管理模式差异较大,很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初中课堂的节奏,容易产生逆反和厌学心理,这也为开展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

(一)形成五项管理制度

“双减”背景下,我校探索推动五项管理机制,分为课堂手机管理、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睡眠管理、课外读物管理。

手机管理方面,我校严禁学生和老师携带手机进课堂,同时建立学生手机班主任寄存制度,保证课堂高效性与专注性;作业管理方面,我校要求教师精选精练,精批精改,同时,分层布置作业,尊重学生差异性,教务处定期做好检查考评工作,并做好网上作业公示,努力进行信息化探索,运用“极客”等大数据手段管理学生作业;体制健康管理方面,严格落实中学生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进行不同年级不同形式的大课间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运动形式,保证学生体育课,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睡眠管理方面,我校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班主任与家长相互协调,注重睡眠质量,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课外读物管理方面,我校坚持对校内课外读物严格把关,同时,书目向家长公示,坚持自愿购买原则,学校图书馆也要严选优质读物,营造书香校园。

(二)重视常规教学工作

我校重点关注备课考评、上课听课制度、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教学评价、教师培育等常规性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双减”背景下的教师备课制度,建立分组导师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注重教学反思的撰写;注重课前静定训练,课后留白反刍;落实推门听课,切磋评课;学生作业做到“四精”:精心选题、精当布置、精细批改、精要讲评,作业收取做到“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实行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原则,促进学生进步;校本教研要坚定教师信念,建立学科宣言,提炼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问题导向的专题研究,形成质量分析机制,开展校际合作交流。

(三)扎实推进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也是增强学校教育服务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实际困难的惠民举措。

我校在上级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动员了校内近三百位教师,聘请了专业的辅导教师统一开展课后服务,开设多个托管班和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课。

同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课程研究,形成规范的校本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并积极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平台、省“名师空中课堂”、市“锡慧在线”等,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实现高效的课后服务功能。

(四)建设特色校本课程

为响应“双减”文件精神,丰富学生课后文化生活,我校特开设独具特色的校本文化课。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跨学科综合实践类。如软件编程、地理探索、神奇物理、数学文化、麦科机器人等,这些课程是基础课程的融合与延伸,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人文素养类。如音乐欣赏、创意美术、书法课程、影视欣赏与写作、金色花文学社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与进步。

3.体育锻炼类。如韵之美健美操、脚印足球、聚力田径、剑术、永辉跆拳道、阳光少年轮滑队等,这些课程旨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提升体能。

4.劳动课程类。手工课程、女红编织、剪纸、烘焙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长学生的见识。

(五)打造“三生课堂”模式

在我区“三生课堂”理念引领下,我校积极研究课堂教学,立足“生命、生成、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生命的美好、生成的精彩、生活的趣味。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生命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课堂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动态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学习兴趣;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融合生活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

总之,坚持把“三生课堂”作为学校学科育人的核心价值,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感受生命美好、享受精彩生成、找寻生活趣味的人。

四、结语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以生为本”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入,对初中教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只有围绕学生需求,创新管理理念,适应本校实际,积极做好制度规范、课堂建设、学科管理等工作,才能形成高质量的教务管理,推动中学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的双向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教务双减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