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突发学生群体事件应对的新视角

2021-11-30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周晓兰

青年心理 2021年36期
关键词:作弊层级班会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周晓兰

6月的一个清晨,阳光明媚,我突然收到英语老师发来的一条信息:吴某某、孙某某、沈某某3位同学早上默写的时候作弊,手里握有老师准备的答案。

看到信息,我的心情顿时沉重了起来,因为就在前几天,学校启动了“学风建设活动”,分管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中做了宣传,我又进一步召开班会,向学生强调了学生建设活动的各项内容并且签订了学风建设承诺书,其中之一就是诚信考试。但这突然而至的短信却表明学生将我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无视纪律,顶风作案。下面具体讲述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法。

一、调整情绪,建立正确认知,问题也是资源

(一)调整情绪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愤怒的情绪往往“与负面、消极的认知容易产生共鸣”。

在上述案例发生之初,我处于非常愤怒的状态,因为我习惯性地先想到的是作弊涉及个人诚信问题,而且学校正在进行“学风建设活动”,班上每位学生都签订了承诺书,基于此,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认为以上3位学生一定是道德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定要去教室找到这3位同学,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这3位同学进行严厉批评与教育!幸好,就在我要冲到教室找学生训话的那个瞬间,忽然想起了在一次班主任工作室培训上专家老师介绍过的霍金斯“能量层级图”。霍金斯“能量层级图”将人的能量层级分为正负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人的情绪、心态和行为又都划分了不同的层级,只有能量层级在高一层的时候才能压制低一层的能量层级,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如来佛祖,孙悟空虽然厉害,但总是有个在他之上的如来佛祖能压制他。

根据霍金斯的能量层级图,当我们处于愤怒的时候,我们的能量层级是负的,这时候去找学生解决问题其结果也只能让学生处于更低一层的能量层级状态,即让学生处于恐惧和悲伤的状态,这样一来,根本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也恰恰证明了教育的时机问题,即只有当我们处于正能量层级的时候,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此时,我要做的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先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进入正能量层级,然后再去主动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建立正确认知

“一位聪慧的班主任,往往懂得让自己回到‘学生的状态’。”我们要分析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就一定要回到学生的角度且还原到事件的情境中去思考,这样才能找到问题关键点。基于对这3位同学的了解,通过分析,我觉得他们可能是在某些渠道上看到了答案,没有能够抵制住诱惑才发生了英语默写作弊的现象。

在接下来的课间,我分别寻找他们进行谈话,并在3位同学中得到了确认:他们确实是考试前就得到了答案。而且,3位同学还指出全班接触到默写答案的同学不在少数,只是他们正好不巧被英语老师发现了。原来,这并非是3个学生的个案,而是整个班级群体“窝案”。

面对学生群体性的作弊失信行为,这显然是个棘手的问题。但学生问题的出现不也暴露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疏漏吗?问题也是资源。与这3位同学谈话之后,我陷入沉思。并决定从源来思考,找到解决办法。

二、聚焦问题,有效心理疏导,错误也美丽

(一)主题班会,集体引导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我们教师一定要利用关键事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这更让我明白了这次作弊事件背后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诱惑面前做出理性的抉择以及如何为自己的抉择承担责任。

上述案例属于群体性作弊事件,涉及人数较多,最好的处理方式也应是集体教育,开展特殊的班会,实现难点突围。给学生创造澄清的机会,让他们尝试鼓起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建立积极的人格(“勇气”是积极人格的美德之一)。于是我开展了“诱惑面前的个人抉择”主题班会。

(二)反向澄清,鼓励勇气

我准备在班会课上首先对接触过答案的学生人数做一个调查,以此培养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自尊心比较强,如果直接让接触答案的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起立的话,一定会有部分学生因为面子问题而错失承认问题的机会。

因此,在班会课上,我让全班同学进行反向澄清,即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实事求是,扪心自问,没有接触到英语答案的同学请勇敢起立,这样就给那些胆小的孩子搭建了一个鼓起勇气面对自我的台阶,那些没有起来的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已经开始思考,完成了一次自我教育。

(三)科学解释,走出阴影

在学生澄清问题之后,我接着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解释了无法抵制诱惑的因素——驱力。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转态。比如我们放假在家的时候想要玩游戏、刷微信,虽然不想这样,因为还有很多功课没有写完,但自己却好像被一种力量吸引着或推动着不由自主地去做了。

向学生解释驱力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无法抵制诱惑”的心理进行一般化处理,让学生了解到大部分的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会产生挣扎的心理,这是正常的现象,避免学生因为对自己的作弊行为感到极度羞耻而使自己处于负能量状态,无法释怀。

(四)寓言双关,明确责任

接下来,我引用了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偷东西的男孩和他的母亲。故事里的小男孩从小养成了偷东西的习惯,但因为他的母亲没有及时制止,以致长大后酿成大错,付出生命的代价。引用这个故事具有双关意图,既让学生明白无法抵制诱惑可能出现的后果,认识不断积累的小错如果不及时改正很有可能在将来的人生路上就会变成大祸。

同时,这个故事也表达了作为班主任必须肩负起自身教育者的责任,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即是担任了学生“在校家长”的角色,对每一位学生都起着教育引导的作用,教师不能无视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对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

(五)换位思考,助力成长

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往往更能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于是在寓言故事讲述完毕之后,我接着呈现了一些身边的真实案例向学生强调在重大问题上由于没有抵制诱惑将要承担的后果,每一个抉择都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案例援引,意图是让学生领悟到在诱惑面前一定要做出理性的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节制的积极人格(“节制”是积极人格的美德之一)。班会最后,我以心理图片“老妪与少女”“婴儿与枯树”引导学生转换视角,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此次作弊事件,让学生明白青春期的时候出现行为偏差是正常现象,只要及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建立正确的认知,学会抵制诱惑,一时的错误只要能够及时改正也可以是一次美丽的转身。

三、拓展延伸,完美心理日记,余音也绕梁

当学生有了自己理性的思考之后,我们教育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生成的理性思考不断强化。针对上述案例,我最后让每个学生写了一篇以“诱惑面前的理性抉择”为主题的心理日记。在日记中,有当事人为自己能够拥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而悦纳自我的,有因为一开始没有勇气承认错误而在书写心得体会时最终承认而释怀的,有事件旁观者理性分析诱惑的,等等。

一篇心理日记让学生们再次回顾事件,审视自我,进行自省,提高认知,对此次群体事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后对自我进行了一次再教育,从而使班会的育人效果有了余音绕梁的效果。

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他人,相信今后在重大问题上面对诱惑,他们都会进行谨慎的思考,理性分析错误抉择可能会付出的巨大代价,最终做出自己的抉择和应对方式。

可能你们会问,那些始终没有承认错误的孩子你怎么进行教育呢?我的回答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经历关键事件之后会顿悟,一下子想明白不少东西,但也有的学生需要渐悟,我们是教育者,不是警察,我们要允许有的学生成长的慢一些,我们只需为他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静待花开。正如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我希望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

猜你喜欢

作弊层级班会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作弊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防止作弊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